冷茶黄丝绒  手记

 

情浓如是,在吃的时候暂且盲目吧。...





生活太苦,所以喜歡吃甜品。

我們不一定很快樂,但吃的辰光,不會不快樂。

 —— 李碧华

冷茶黄丝绒
图、文 | 姜嘉
I. 酥皮泡芙

在商场里见到,像被只温柔手牵着去买。取一只泡芙壳,现场打入鲜奶油,已经吊足了胃口。迫不及待一大口,外壳粗粝,奶油柔滑,在口中还有点水荡荡,太好了。

泡芙壳是低粉、黄油、牛奶、鸡蛋和糖混合;酥皮是低粉、黄油加糖冰冻后切片,摆在泡芙面糊上。隔着烤箱玻璃看见它在橙色光中膨胀,绷紧,表层长出凹凹凸凸的纹理。此时往往被香味诱惑,忍不住吃一个热乎的泡芙壳。真的美味要等待放冷后,才从小孔填入打发的奶油。

现代人最怕单调,加入红提或是榴莲,它才算终于完成。

如果愿意选,多冷淡片刻,好吃过空心的泡芙壳。



II. 红丝绒

红丝绒蛋糕,都市女郎迷恋的甜点款式。红底配上白色奶油奶酪,口感浓郁柔滑,更有浪漫的名义。

这特别的红色来自于红曲,大概是从米中提炼,活血化淤,健脾消食。有民间典故,元朝富商经营客栈,所售红烧肉颜色诱人且不油腻,即是以红曲为色素。

真正下手去做才发现,红曲粉只能让蛋糕成为不怎么抓眼的褐色,红色的红丝绒靠的是色素。

已经被这娇美的造物诱惑,贪食高糖、油脂的甜点。情浓如是,就别介意色素,在吃的时候暂且盲目吧。



III. 蛋黄酥

传统中式点心,唤来乡土,其中的工夫着实不少。低粉与猪油和成油酥;中粉、猪油、糖粉加水混合,大力扯、摔、揉成油皮,要求达到能拉扯成半透明手套膜的程度。均分好的油皮包裹油酥,反复压、擀、叠、捏,才能有入口即化的酥皮效果。馅是豆沙裹咸蛋黄。

冬日下班来做,暖气、冰箱齐用以保证皮不硬馅不化。全都包好,表层刷上蛋黄液芝麻送入烤箱,已至半夜。以为工毕,却还需中途补刷两次蛋液,以有金黄的色泽。

成品出炉,不愿让心思和工夫被粗糙的容器埋没。包上白色防油纸,放入透明的食品塑料底托,表面装饰以精心挑选的贴纸,四只一盒竖排列入牛皮纸盒,贴上“手作”标签,还要扎上麻绳营造古朴的气息。

道道工序,还算是偷懒用了现成咸蛋黄和豆沙。有人也买猪油,我却偏好自己熬。猪板油加水慢熬,水干后出金色的油,冷却后是雪白色,充满干暖、世俗的古早香味。



IV. 抹茶酥

抹茶酥与蛋黄酥的做法如出一辙,差异在制作酥皮时需要一刀,切出层层包裹的同心圆截面,再包入馅料,成品便会幻化为层层叠叠的环形。从烤盘中取出时,丝丝热气仿佛还在耸动千层酥皮,对半切开,抹茶清雅、豆沙甜蜜、蛋黄粉沙中带油,烫嘴的多吃两只也不腻。

类似的还有紫薯酥、可可酥,不过是在油酥中加入了抹茶粉、紫薯粉、可可粉,柳绿花红,增添了些风味,也显得更加前卫、灵活多变。

抹茶酥在好些商场有售,蛋黄酥多在街上传统点心铺。蛋黄酥呈现的传统审美中,寓意吉祥、富贵的黄色,似乎已经不再是一种流行。偶尔做几只分给朋友们,也被提要求,“要抹茶味”。

-End-


    关注 姜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泡芙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