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高三年级学生在国子监举行成人仪式

 

2016年5月3日,我校高三学生成人仪式在国子监举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学生们着汉服、行冠笄之礼,迎接18岁。...



2016年5月3日下午,我校高三全体师生前往国子监,举行高三成人仪式。比起以往,本次成人礼更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学生们着汉服、行冠笄之礼,以此迎接自己18岁的到来。



仪式开始,首先进行祭孔仪式,由高三学生代表进行释菜礼,以此表示对先圣的尊敬。
 而后进行的便是束发、加冠等环节。加冠需加缁布冠、皮弁、爵弁,缁布冠象征着冠者从此可以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拥有人治权,皮弁象征着冠者即将拥有参军服役的权利,爵弁则象征着冠者即将拥有家族祭祀的权利。加冠仪式不仅是对古代礼仪的回溯和重现,更是借其中的含义对“成人”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提醒着即将步入成年的学生们肩负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接着,仪式进行到了醮酒、冠字的环节,也就是冠笄之礼的尾声。正如主持词中所说, “三加弥尊,谕其志也”,“已冠而字,成人之道也”,青年男女在行过冠笄礼之后,代表他们自此将以成年人的心态,认清自己的责任,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也正是学校对他们的期许与祝福。




礼成之后,老师们将家长们写给孩子们的信交送给学生,由学生们自己阅读,家长们的深情话语让不少学生甚为动容。高三1班的赵嘉祥的父亲更作为家长代表,走到台上表达了家长们对孩子们的祝福和期盼。学生们也准备了古诗词吟唱表演,借《诗经•小雅•蓼莪》的诗句表达了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之情。演毕,学生们朗诵了由高三1班苏致雅主写的成人誓词,正式宣告了成人仪式的落幕。









正如仪式结束后,沈军校长在总结发言中所提到的,我校此次成人礼所做出的改变不仅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用全新的面貌来迎接自己的18岁和即将到来的高考,更是希望学生们能够重新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用自己成人的心态来理解它,用自己成人的身躯来承载它,用自己成人的行为来传承它。相信高三的全体学生也一定在本次成人仪式中都各有收获,也祝愿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高考中取得佳绩,给自己的18岁一份最好的礼物!








在此,特别致谢:北师大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贺少雅博士,对此次活动的设计、策划;北师大文学院文献专业诸雨辰博士(八一学校2003届初中、2006届高中毕业生),对活动的指导和对成人誓词的修改!



附:成人誓词

躬学笃志,峻德克明。

观今鉴古,博雅通经。

浮言务去,启民新声。

先忧后乐,万邦咸宁。

江山指点,激浊扬清。

宜诫宜慎,允公允能。

立心立命,开继太平。

幼学壮行,勿忘初心。





学生感言
姜思宇:

成人礼古色古香,庄严肃穆的仪式伴着典雅的音乐让我一时有点恍惚是不是穿越了。看同学们穿着美丽的汉服缓步上前,颇有古装戏里的气息。同时我也在思考,一开始我们都觉得汉服又大又热不好看一堆弊病,但穿出来效果棒棒哒,这都源于“改良”,保留原来的特点,加以改进来适应现代社会,才是最佳的传承方式。我们总在说文化传承做的不够好,但只有抓准闪光点,才能让其更具备竞争力不被淘汰。
国子监有参天古树,它们好像代表着缓缓流过的时光,成人礼上正直青年的我们也不禁思考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我们留不住时光或青春,但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珍惜眼前无数个瞬间,去活自己想要的人生,爱眼前人,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长成一颗参天大树,为别人遮风挡雨。

吕鸿霄:

长这么大,头一回来国子监,甚至感觉不配自称为一个北京人。不过第一次来,就是以这样的一个形式出现,大约这天的这个地方真的可以终身难忘了吧~很多事情,总觉得要离开了才会更加珍惜。比如要暂别的北京,比如要暂别的祖国,以及这里的千年文化。最近没事的时候,我总会把注意放在二环以里的那些小胡同和老建筑上,有时候骑车转转,看看那些没看过的地方。穿上汉服,感觉十八年来所有对古代礼仪的理解,立即就融化在身边了。声声古乐,句句诗经,带着我们穿过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其实,在我过十八岁生日的那一天,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感觉。在无数次听到成年的字句之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感觉。但是当看到加冠仪式上,那顶帽子被隆重地戴在学生代表的头上的时候,终于觉得,哇,自己真的已经成年了诶。有时候就是需要这样的气氛吧~在我眼里,今天的活动价值绝对是极其丰富的。数年后回想的时候,难忘的一定不是这样一个初夏的午后,站在一个松柏成荫的大院里举办的成人礼本身,而是在这样一种气氛中,送走一个时代,又迎来一个新的时代的那种不一样的体验,以及这样的体验中,对文化魅力的挖掘~

蒋子扬:

当我们手捧汉服,好奇端详的那一刻起,这次活动就成功了。
或是精英气质的西装革履,或个性张扬的奇装异服,这都曾是我们在踏过成人门前的向往。
西装,自信帅气的步伐,异装,神采飞扬的节奏,但我没想到,穿上汉服之后,我们每个人的步伐,都是这样沉稳儒雅。
长裾飘摇的民族服装,在这个人人快步行走的时代,有些宽大碍事了,很久了,已经被遗忘了,但很令人吃惊,当平日步调散漫的我们重寻那老古董后,沉稳端庄的气质一瞬间,回来了,仿佛穿越千年。
直觉告诉我,限制并庄重我们步伐的绝对不只宽领广袖和拂地的下摆,还有别的什么。
因为,我看到了每一位同学收到属于自己的那套汉服时的好奇,试穿时的欣喜,更甚者,是在我们忘记如何穿上时的那份执着研究,那力争穿好民族服装的决心。我们还看见,热心的师生们一丝不苟地推敲古代礼仪惯例,力求将裙裾飘飘的加冠之礼,做到最好.
因为,那是我们的服装,即使我们暂时遗忘。
十八岁的成人礼上,我们就是这样穿上了汉服,但不只是一件百八十块钱的仿古汉服。正如仪式上家长代表所言,今后,我们甚至可能在国际化时代离开这个国家,但永远不要忘记你归属的民族。
耳边的谆谆话语,身着的飘飘汉服,是成人之际一样的提示:能穿上汉服,迈起稳健自信的中国步伐,就能操起汉语,发出中和尚礼的中国声音,亦能端正言行,挺起自强不息中国脊梁。
我们或许会抱怨仿制汉服的不伦不类,也会哀叹简化至极的古风古礼,但当我们穿上汉服的一刻起,这成人仪式便成功了,我们找回了血脉里涌动的认同,这样的成人礼,真好,那套汉服,不贵重,但值得我们永久珍藏。

(文/陈茜 蒋子扬 姜思宇 吕鸿霄

图/傅悦铭 廖盈佳 鲁阔 陈光 左秋洁)

新浪教育频道相关报道,请点击“阅读原文”。

如何关注①复制"微信号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以下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也可以扫描我们的二维码。


    关注 八一校园记者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