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之外,江苏教育的还原

 

揭开面纱之后,真正的江苏中学教育是何种形态?...



随着高考减招事件引起的群情激奋与群体性散步,关于湖北以及江苏教育的真实水平问题也又一次成为了各大论坛的热点问题。



在这样的网络讨论中,意见很容易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一派人把江苏视作素质教育的标杆,能考能玩能吹逼,另一派人则认为江苏和其他省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吹得太多。

那么揭开面纱之后,真正的江苏中学教育是何种形态?下面是笔者作为江苏某不知名县中毕业生的主观体会。

垄断未形成群雄仍纷争

江苏存在超级中学么?答案是肯定的。



江苏省的15所中学瓜分了过半的清北自招名额。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苏南很多中学没有上榜并非是因为其实力不济,而是很大一部分中学生选择了出国,最明显的例子,是南京外国语学校。

然而这样的比例还是和其他省有很大的区别的。如河北省的衡水中学,占据了近半的清北名额,如陕西的西工大附中等几个学校,据统计瓜分了陕西90%的清北名额(数据来自某期财经郎眼,有问题请人肉郎咸平)。如果说有些省份已经到了垄断的地步,江苏目前的格局可以理解为垄断竞争。

在这样的格局背后,是江苏各市之间差距的不明显。南京作为省会,并没有在经济上形成单极格局,反而是苏州目前仍占据着GDP的首位。那么与经济属性相符,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没有那么的集中,垄断竞争群雄并立的格局也就不难解释了。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下三重天天赋与汗水

请大家注意,在以上的15所学校中,并非每一所都是以素质教育活动丰富而著称的,培养模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如南师附中南外天一等学校有着种类繁多的活动,先修课程等,然而有些学校更偏向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高中生活。

而我们经常提起的江苏的县中模式是什么呢?

县中模式是指在很多地级市,市辖县的最好的中学可能可以和该市市区中学分庭抗礼的情况。县中模式最早应该发源于南通,以启东中学,海安中学,海门中学等县级中学的异军突起为开始,江苏省的各市县中开始了敢为人先的疯狂追赶。

但是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优秀的师资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一定是会向能给出更高薪资的市级中学流动的,而且以笔者所在扬州市为例,甚至每个县的前50名学生都会直接被扬州中学带走。县级中学从长期来看教育资源永远处于比市级中学低的水平。

教育资源比不过,如何达到分庭抗礼,答案不难理解,靠更多的时间投入。

在笔者的高中,老师经常说的就是,你们不要抱怨晚自习上到晚上十点多,我们去南通的学校参观,人家比你们用的时间还多。所以不是老师教的差,是你们还不够努力。

现在想来,这句话还是有洗地之嫌,隔壁南京的各学校,可是下午就放学了的,这只能说明教育水平的差距需要用时间弥补。

在笔者的母校,社团活动是几乎消失了的,学生会几乎没有存在感,体育部曾经找过笔者参加全市的象棋比赛,班主任以周末影响上课周练为由加以阻挠。体育课经常被主课占据,在教室内零食不被允许,金属探测器曾经进行过手机的排查,笔者曾经在晚自习看过读者青年文摘全球通史1984,被抓到过两回,交过三千字的检查。母校也曾去衡水二中考察过,带回来了跑操制度,也曾经邀请当地政府新入职的衡水中学毕业生做过讲座,现在想来,也有些尴尬。

江苏远非去应试化,只是市级中学依靠较高水平的生源与师资,认为素质教育的成本能够承受或者是不屑于使用题海战术,从而与投入大量时间的县级中学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笔者曾经看过葛军(数学帝,南师附中校长)的内部讲座视频,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大意是,别人学习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在玩,不要紧,我们很快就能学会,不需要那么多重复练习的时间。

改良而非革命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大致看出江苏中学教育的一个结构图。

与其他省份不同的地方并不在于结构的颠覆,而只是结构的改良。超级中学占据的名额少了一些,而县级中学占据的名额多了不少,乡镇中学依然处于被忽略的底部。

一些人所看到的江苏学生素质教育里最会应试,或者应试教育里最有能力,是存在着明显的幸存者偏差的。我们在生活中所见的,大多是金字塔上两层的,少数第三层的,极少极少有最底层的。每一层的平均水平以及最高水平可能比其他省份稍高,但这只能证明较多的教育投入有一定的回报,并不能证明江苏模式有其创新性以及革命性。

我们的理想国

文艺复兴时代,许多西方贤达将中国视作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然而事实在1840年被狠狠击碎。但这并不能证明伏尔泰们错了,因为他们眼中的中国并非中国,而是他们理想中的法兰西。百日维新时的新学伪经考等等,也是如此。

当我们将视角移回教育制度,大家对于江苏的投射解读,其实也是对于教育制度改革的诉求。高考明年就是四十岁了,1977-2017,换了人间。计划早已让位于市场,土地私有化的议题也摆上了台面。然而高考制度的改变并不多,仍旧是计划经济的思维。

但是更好的制度是什么,讨论从未停止,答案还不明确。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但是裹步不前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江苏模式代表的,其实就是一个轻微的改良。在教育投入上升的情况下,超级中学的独大可以被打破,县级中学拥有一战的实力,可以以时间换资源,从而过程不平等后的结果较为平等。

然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跳脱出高中,进入大学进入社会之后,基础教育留下的烙印仍然是难以抹去的,用时间换到的分数,是建立在牺牲分数以外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

江苏中学教育有着较为优秀的属性,然而在顶层设计之下,恐怕不可能有本质性的转变。

我们的理想国,应该是一个健全的教育体制,当蛋糕足够大,资源足够多,我们可以达到有教无类的程度,我们可以让每个人都成为他想要成为的自己的时候,我想这些争执这些讨论才会彻底终结。

然而理想有多远,没个定论。我们活在巨大的差异里,所幸仍然勇敢前行。希望多一些思考的人,少一些谩骂的人;多一些关切的人,少一些冷漠的人;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等问题,最终受害的是整个社会,而非仅仅是那些弱势群体。教育问题亦然。

最后容我用国际歌做结语:


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关注 水煮鱼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