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新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糖尿病防治的作用

 

“老调新探”,寓意如此,希望新版膳食指南的适用性更强,更能有效地帮助国民构建有益健康的饮食素养和健康行为方式。...





2016年5月13日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每天生理需要的营养素,而且有利于自我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预防。

第二句点出了膳食至于儿童与老人及成年人的重要关系:在社会发展进步和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吃好”还关系到儿童的良好生长发育、成年人的健康、老年人的长寿等。

第三句话强调了膳食之于慢性病的关系:全国性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我国仍存在特殊人群的营养不良,与膳食不合理造成的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仍然高发。



2016年5月23日举行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相关领导及专家出席:

上一排(左至右):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监察专员常继乐、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

下一排(左至右):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 熊煌,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是经过3次修订后完成的一本关于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居民平衡膳食实践的科普书籍,旨在指导居民合理选择食物,科学搭配食物,吃的营养,吃的健康,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注:1989年首版,1997年、2007年、于2014年启动的再次修订过程中,结合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在做完善。)

标题“老调新探”,寓意如此,希望新版膳食指南的适用性更强,更能有效地帮助国民构建有益健康的饮食素养和健康行为方式。
膳食宝塔图
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六条核心要素,适用于2岁以上健康人群: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理由:若动物性食物、油脂摄入量过多、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增多等因素,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指南还特别指出,肥胖不是吃主食的错,真正原因是能量过程,即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强调控制体重的关键是能量平衡,称以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更能保证充足营养素的摄入,有助于体重的维持。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理由: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运动锻炼,而能量摄入相对过多,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而这些独立危险因素的存在,将增加2型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膳食餐盘图)
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理由:富含蔬菜水果的膳食摄入不仅能降低脑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还可以降低胃肠道癌症的发生风险。多吃大豆及制品可以降低乳腺癌和骨质酥松的发病风险,适量适用坚果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理由:过量摄入这些食物,均催生慢性病危险因素,提高多个慢性病诱发风险。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理由:过多脂肪摄入会增加诱发慢性病风险。过量饮酒会损伤肝脏及诱发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

(膳食算盘图)
6、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理由:指南出台之前,关于国人浪费粮食的报道铺天盖地,其中以“国人每年倒掉的餐饮垃圾可以养活2亿人”最为著名。指南鼓励膳食营养均衡、文明餐饮、不铺张浪费、回家吃饭、饮食卫生等优良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今天,观糖在线就膳食之于糖尿病的关系进行一个梳理,找出膳食对糖友的影响因素及对应举措。

关于糖尿病的防治,经典名句“管住嘴,迈开腿”永远不会过时,其凸显了膳食指南倡导的平衡膳食理念。

为什么要强调膳食平衡?

2016版指南指出了问题所在:膳食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谷类食物摄入总量下降;动物类食物尤其是畜肉摄入过多;烹调油和食盐摄入水平居高不下;饮酒率增加;年轻人饮料消费增多导致添加糖摄入量明显增加;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导致我国居民超重肥胖问题突出,学生超重肥胖持续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膳食相关的慢性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低龄化趋势明显。

另外,因居民健康意识普遍不足,对预防个人和群体的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不良的作用,所以咱们需要倡导平衡膳食理念。

★糖友在饮食上的宜忌:


★糖友在饮食上的误区:

无糖食品可放心吃→服用了药物,可以不控制饮食→得了糖尿病不能吃水果→用饥饿疗法控制血糖→保健品可以治疗糖尿病。

★糖友的预防和保健:


    关注 观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