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奉:天下安康

 

刘德奉一级文学创作,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出版有散文集《让灵魂洗个澡》、《行走》,选注出版《历代松竹梅诗选》,其中《行走》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刘德奉    一级文学创作,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散文集《让灵魂洗个澡》、《行走》,选注出版《历代松竹梅诗选》,其中《行走》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天下安康


安康四周为山,北有秦岭,南有大巴,把安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筑成一个温馨的巢,暧暧的窝,遮蔽着北方的风,御防着南方的雾,幸福着安康的人。俗话说,四川是天府之国。《史记》记载,关中也是天府之国。可想而知,在这两个天府之国中间,有这么一处山水相间,土地肥沃的地方,难道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府之国吗?难怪先人把它称之为“万年丰乐,安宁康泰”。

在安康东两百公里处有一个地名叫竹山,虽然现在是湖北省的一个县名,但在2627年前这里却是安康最高礼遇的圣地,因为这里曾经是庸国的国都。如果说这个国都所要辐射最佳之地的话,那么安康当是首当其冲。因为东边的十堰靠近楚国,一个边境之地常有战乱纷争,不可用心经营,也无法正常经营。南北乱山大川,又不宜发展。向西有安康平川,再西有汉中平原,自然是庸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所在。庸国到了殷商时代已是一个强大的国度,成了中央政府十分看重的力量。武王联合西土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以东伐纣。庸列八国之首,当是西土大国。也可能富强之后不思进取,或者政治把握不够准确,在楚国发生严重灾荒的时候,趁火打劫,入侵楚国。无奈之下楚国联合秦、蜀,一起灭了庸国。

从军事角度讲,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哪一个民族,没有哪一个地区不曾遭受过战争的灾害,经受过战乱的痛苦,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安康在三千年历史长河之中也不例外,只是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少有战乱,而多平安。人们真正的享受着安康的生活。

一般来讲,拒绝战争有四种因素:一是自己强大,把战场摆在对方;二是地理优势,易守难攻;三是非军事要地,兵家不必强争;四是非重要政治经济中心,不会产生全局性军事影响。那么,这四条安康都已经达到,故此安康历史上曾经有过战争,但并不算多,所以,这对于安康来说是天之所赐,民之所幸。

安康,在庸国时基本没有战乱,因为庸国长期处于强势地位,那时的庸国前方主要在其东边,以楚人为对手。即使国弱时,庸国都城在其东,国破庸人跳离,而安康却没有外迁的历史证据,可见即使国灭,安康亦未受到大的战乱之灾。

北有秦岭,南有巴山,军事之天然屏障,只要守住东西要地,自然天下有事而安康无恙。却也如是,我们看看庸国的战争史,或者安康的战争史,除了战国时期、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有地方性争夺之战外,别无更多战事。

长长汉江,流过汉中、安康、十堰而到达武汉,这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特别是北方通往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道,所以有“三千里汉江,四千年航运”的说法。据史料记载,秦国灭楚时,其大量的军事物资都是从汉江运送到前线,而且安康成了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这样的军事要地,这样的军事重镇,带来的是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安康是秦巴山区的重要政治经济中心,数千年来没有改变其这一地位。在庸国时,与现今的汉中一带成为重要的物资来源。楚灭庸之后在此设立汉中郡。再后来无论是秦管,还是楚辖,或者之后的魏蜀吴之争,安康始终是这一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核心。但是,与之全国的统一,与之全局性的重大战争,安康都与之无关,它不像殷墟那样,国灭则城灭;也不像咸阳那样,秦灭则城灭;秦楚之争后,虽然在如今的安康白河、旬阳、平利,与湖北竹山、竹溪交界设有界墙,既是残酷战争之后的产物,也是与之当时安康所处的全局性有关,但之后一直相安无事,人们可以随时出入城门,“朝秦暮楚”这一成语就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汉民族是从哪里来的?汉语是从哪里来的?汉字到底是什么?汉调为什么还千年流传。其实汉族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他的名称来自于汉王朝建立,他是汉王朝统一的全体民族之总称。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之前身,是为汉中王,汉中王又因汉中而得名,汉中又因汉水而得名。安康曾经是汉中郡之治所,也是汉水的主要流经地区。所以,安康为汉民族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而来的汉语、汉字、汉调等等汉文化,都与这一“汉”字相关,都与安康密不可分。

当我第一次听说《诗经》里有不少关于安康、汉水的诗,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似乎又从两年多年前走到了眼前,并且以现场展示的方式为我提供阅读。我惊呆了,一个秦巴山中的地区,放到全国也不过如此,何以有《诗经》的承载,而且据当地学者研究,还有多篇作品直接描述。难怪历代文人多有歌咏之辞,如唐孟浩然之“才子乘春来聘望,群公暇日坐销忧。”“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登安阳楼》)多休闲的人们,多美丽的景色。

安康之行一连数天,所到之处,友人常以蒸面、炕炕馍待我。其实,安康的物质文化十分丰富,高楼林立,车流熙攘,着装时尚,气质高雅。我列举这两个实例,是想说明,在我们身边有如此众多的物质提供给人们尽情享受,还有什么心境不能到达幸福的安康呢?还有什么理由不能称之为天下安康呢?

重庆市散文学会主办
《重庆散文》荟萃散文精品
推出散文新秀     让文学点亮生活
关注重庆散文微信公众平台
请关注 请点赞 请转发


    关注 重庆散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