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量子物理学》这套书,怎么看?

 

很多人买了因扎克伯格而火遍全球的《宝宝的量子物理学》这套书,可是,这么“高大上”的书,该怎么看?...



很多人买了因扎克伯格而火遍全球的《宝宝的量子物理学》这套书,可拿到手的时候,几乎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哇!我都不懂!咋给娃讲!”(哈哈,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叫扎克伯格,开个玩笑。)还有人说:“性价比好像不太高吧,画得这么简单!”

确实,这套书的图案和色彩都非常简单,但这种“简单”却不一般,可以说是很“厉害”,非常值得我们在和宝宝的互动中学习和借鉴。



l 到底有多“简单”呢?

这套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从一个“球”开始的,而且,基本上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如上图)。接下来故事展开,这个球怎样了?在它身上发生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了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导致变化发生的原因不同了,又会怎样呢?

作者就是用这么“简单”的方式,来讲述高深的量子物理学的。

这种思考和表达的风格,是最好的“举一反三”的样本。宝宝在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启发之下,是一定会接着问“为什么”的!

l 这种故事怎么讲?

那么问题来了,当宝宝看了之后,如果对质子、中子、电子究竟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他们进一步问问题怎么办?这就需要爸爸妈妈最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

因此,这套书似乎更适合爸爸和宝宝共读,尤其是学理工科的爸爸,能懂得更多一些,思维方式也更贴近一些。

据我所知,有些爸爸是用打比方的方式给孩子讲的,比如“质子、中子、电子,他们是一家人,就像爸爸、妈妈和宝宝。他们在一起玩,有一天宝宝发现楼梯可以跳,它就跳上去玩一下,但是他不会停在两节楼梯的中间……”用这种方式讲述,就更生动一些。

家长自己先开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自己变成小孩子,用小孩子的方式去思考、去表达,就能带给孩子更好玩儿、更愉悦的阅读体验。

当然了,可能大部分爸爸妈妈都跟我一样,对量子物理学一窍不通。这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跟随着宝宝的问题,一起上网查资料,或者买相关的书籍扩充一下。

当我们把探究未知的方法传授给孩子之后,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被轻轻松松地拍在沙滩上了。



l 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书?

昨天,我把这套书扔给了九岁的女儿,她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但也没有排斥说“太幼稚”,而是认真地从头至尾翻看了一遍,边看边作思考状。

她没有马上问我“为什么”,但经验告诉我,在不久之后的某一天,当她发现了与此有关系的某件有趣的事儿时,一定会回过头来,再研究,再深入,再发问,并寻根究底地寻找答案。

再说说小一点的孩子看过后的感觉。饼饼是个三岁多的小男孩,他最喜欢看的是“光学”的那本。每当看这本时,他都说自己是“黄光线”,不仅把自己融入其中,还让妈妈当红光线、让爸爸当紫光线…他感受到光线的神奇和力量,非常乐于扮演“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光线”这一角色,并做出“反射”、“折射”的动作。这让我们看到原来科普读物也能亲子演读!

为什么它能勾起孩子这么投入的状态呢?答案之一,也许是因为孩子对书中这种“极简的美感”的感受力比我们深。比如,当孩子静静凝视“黑洞”那个对称而完美的图案时,他被深深吸引了,有一种非常美好的专注在里面。

小孩子之所以会喜欢探究“大问题”,因为他们内心里潜藏着“我要了解我所存在的这个世界”的宏大愿望。

孩子们并不会因为扎克伯格而看书,他们看,只是因为这些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相关,具有“解释力”: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世界上最小的东西是什么?”、“黑洞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彩虹?”这些奇妙的问题。

这套书,恰恰能给他们一个视角,去看待世界,以及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

l 它“厉害”在何处?

我们开头所说,这套书简单得很“厉害”,指的就是作者能够把非常复杂的东西,用最简单的逻辑,和儿童熟悉的语言,去给孩子讲明白。这需要深厚的功力。

尤其是,用于解释一个概念性名词的时候,几乎是必胜的法宝。

试想一下,在你所从事的行业或领域,你能用一两句话,就给小朋友解释清楚一整个学科是干什么的,或一个专有名词的含义吗?

很难,对不对?所以说,对于“量子物理学”——这个99%的成年人都望之却步的“高大神秘”的理论来说,能让小孩子安安静静地从头看到尾,就已经很厉害了。

我现在给女儿解释某个她不太明白的事物时,也开始学着尝试“从一个球开始”的方法,一方面训练自己化繁为简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女儿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比如,

“妈妈,航空母舰是什么?”

“航空母舰,就是一艘特别特别大的船。大到飞机可以在上面起飞。就像飞机的妈妈一样。”



  1. 喜欢本文,请点赞;
  2. 真的很喜欢,请转给你的朋友们;
  3. 实在太喜欢,欢迎土豪打赏;
  4. 喜欢的不得了,欢迎关注花花老师和款步老师这对好姐妹的个人微信:



    关注 小豆豆童书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