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气球》

 

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在上学的路上得到一个大大的、漂亮的红气球。这是一只有灵气的气球,它呆在路灯上,似乎就是...



一个七岁左右的小男孩,在上学的路上得到一个大大的、漂亮的红气球。这是一只有灵气的气球,它呆在路灯上,似乎就是在等小男孩来得到它。而且,很快“两人”就变得心心相通。

比如,放学路上下起了小雨,男孩就借路上大人们的伞为红气球挡雨。

早上上学时,小男孩一声招呼,红气球就会来到,跟着他去上学。公交车上不许带气球。小男孩和红气球耳语几句,红气球就会在车后跟随。

再比如,小男孩被校长关禁闭,红气球就会在路上捉弄校长,以示抗议。



影片中很少有对白,甚至没有出现一个人的名字。但镜头明快,叙事生动,对红气球和小男孩的描述,充满了童话般的情趣。这只美丽的红气球成了灰色小镇上一抹亮丽的风景。

但是,红气球很快就成了其他男孩子觊觎的对象。他们想尽办法要把红气球抢到手,于是开始了对小男孩和红气球的围追堵截。关键时刻,红气球与小男孩保持一致。他们在小镇的巷子里和断壁残垣间奔跑,逃避追击。但最终还是逃不过男孩子们的弹弓和粗暴的手脚。

除了故事情节,影片最具表现力的就是色彩和光线。红气球身披鲜血一样的红色,和周围的街道、建筑、人们的衣服——灰色、黑色或其他冷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环境中,镜头里的红气球显的无比鲜艳、脱俗,美丽得不可思议——也许这正是对悲剧的暗示。当红气球第一次被捉住,男孩子们用一根长线拴住它,前呼后拥,这场面就像一个圣女落入一群匪徒之手。



红气球的命运是一个象征,一个现代寓言:美丽会让人爱怜、向往与追求,甚至激发创造的热情;但也会遭遇人性中的阴暗:当卓尔不群的美丽出现时,她往往难容于世间。面对她,人们普遍的心理是,要么占有,要么将其毁灭。《红气球》中的孩子们是一面镜子,通过他们的争夺,影片展现(映射)的是成人世界里的残酷。当一种美丽超过人们心理接受能力时,欲望、嫉妒和残忍总要将她置于死地而后快。由此我想到几乎是同一主题的另一部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美丽的女主人公的遭遇与红气球几乎如出一辙。世俗对生长于自己中间而又超凡脱俗的美丽总是怀有本能的敌意和嫉妒,人们心理上无法接受这美丽与现实环境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总是力图诋毁、描黑她。一旦获得机会(或“正当”的理由),人们便会疯狂地扑向那天使般的美丽,用暴力和耻辱将其撕碎。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影片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刻画,更多的不是表现他们的天真、好奇、异想天开的一面,而是直接呈现暴力和掠夺。那群围追红气球的孩子如此具有破坏力和攻击性,让人心寒并深思:人性中残酷的一面是否与生俱来,或者早就深深寄居在于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之中?

影片结尾给出另一抹亮色:悲剧发生后,小镇上所有的气球都挣脱人们的手,挣脱房屋的束缚,飞向天空。它们飞到小男孩身边,将他带上天空,飘向远方。影片的导演忍不住将自己的愤怒和对世俗的唾弃强烈地表达了出来。



但是,这个结尾并非中国式的“圆满结局”或者给予观众心理安慰。而它既是对红气球的声援,也是对暴力的抗议,是导演忍不住将自己对世俗的愤怒和唾弃强烈地表达了出来。那情景就像去年针对《查理周刊》的暴力事件出现以后,几乎全世界都在声援:“我们是查理!”想想,好像也真的只有法国这片土地上的导演能以这样的方式拍出这样的电影。



《红气球》由法国导演帕斯克•拉莫里斯执导,虽然只有三十几分钟,短得几乎算不上一部长片,但叙事结构完整,寓意深刻而丰富,是一部以小见大、发人深省的经典之作。


    关注 镜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