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Dior苏联之旅

 

1959年的6月,对于莫斯科人来说,注定会是记忆里最时髦、诧异又大开眼界的夏天。...







1959年的6月,对于莫斯科人来说,注定会是记忆里最时髦、诧异又大开眼界的夏天。因为在那年夏天的一个周末,一群花枝招展的法国模特,穿着五颜六色的高级定制时装,来到了全苏联的时尚中心——莫斯科GUM百货商场。跟随这群美丽天使们穿越铁幕而来的,还有LIFE杂志的摄影师Howard Sochurek,他用镜头记录了下这些历史上无比宝贵的瞬间。

1959年,正好是Dior新设计师 Yves Saint Laurent 刚刚执掌Dior的初期,他重新定位了品牌设计并主张把新的风潮推向世界,而他的前哨阵地就是刚刚经历过二战洗礼和斯大林统治的苏联。



Dior和苏联的结合,可以说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一种必然:对于苏联而言,当时正是赫鲁晓夫领导下的「解冻」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逐渐恢复,克里姆林宫的官员们也在设想重塑自己在西方被妖魔化已久的形象。所以,通过政府的中间牵线人,以时装和时尚作为交流契机,引来西方公司,扩大国家正面宣传,是一件必须要去做的事儿。

对于Dior来说,这也是一次在世界关注的目光下重新自我定位、展示的机会,与苏联沾边,与社会主义沾边,在设计的艺术理念上而言,就是从之前的精英审美转变为了更加适应大众、更加功能主义的服饰。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是Saint Laurent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次致敬,一次调谐尝试。毕竟,苏联最著名也最高的艺术成就,就是它以集体之力创造的那种宏大冷硬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



Dior带来的模特团队在莫斯科工人俱乐部的走秀吸引了很多目光,黑市的门票甚至被炒到了100卢布的高价,但它的影响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因为这毕竟只是凌驾于苏联现实之上的一场秀,而为了让这场秀更加大胆和不同,法国大使馆、苏联政府和Dior公司安排了几趟「不受约束」的出行。而这次莫斯科之行真正的影响,正是在于自由的街头漫步,与真正的苏联市民生活的对撞。漫步,也让西方消费主义的物质气息,第一次飘进了消费主义重又兴起的苏联社会。

想想看,莫斯科最普通的市民也可以近距离闻到Dior的香水,摸到Dior的面料。相比之下,那些穿得起华服的苏联高官的美太太们,于市民而言,绝对是比模特还要冷艳。外来的法国模特,带来了一种真实的美丽。虽然,苏联官方的媒体对西方文化的来袭保持了本能的警惕与批判,但这并不代表冷漠的围观中,就没有真心的喜欢和纯粹的审美。



从照片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被粗糙的花头巾包裹的苏联妇女们,在法国美人们的身后,有着天上地下的剧烈反差,很容易让外界留下一种苏联无比落后与土气的印象。这是正常的,因为即使是在GUM百货中心,那些有能力消费得起苏联高档货的「红色中产阶级」们,也仍然里西方社会里的摩登时尚相距甚远,甚至,这些苏联人显得那么衣衫褴褛。

不过,这不太要紧。苏联的公民同志们,并没有停止对法国美人们的崇敬和膜拜,而她们也没有被当成妖艳的怪物来对待。相遇与好奇的故事,在文化隔阂中,在互相试探中,进行着。这里,基于意识形态的,西方堕落淫娃的假想敌形象,并没有完全左右大众。展示美与审视美的气氛,才更接近真实的历史(并非其他文章中所提到的那种反感与排斥)。



法国大使馆对这次独自逛街活动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他们甚至为模特们准备了一份莫斯科出行规范手册,来告诉大家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以及如何理解可能出现的怪异举动:

「要准时;没有威士忌供应;不要拍小孩、建筑物和桥梁(小心被当成间谍);不要拒绝别人给你递烟;在饭馆、大街、博物馆,哪怕是路过墓地,都一定要优雅高贵而得体正确;出席活动时要适当喝酒,并且一定要回应所有祝酒词;如果接受访问,一定要按照事先准备的答案回答;要穿裙子,不要穿裤子……」



Dior 这次红色市场的商业运作在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但确实最成功的一次。这事儿就像现在到北朝鲜找金领导人做服装代言人一样,肯定能火遍全球。


不过,早在Dior之前,1956年的时候,一家英国时装公司就做过类似的事情:他们在莫斯科的高尔基公园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时装走秀,来推广自己公司的品牌。所以,我们大可以不必要用太政治的眼光来解读这种结合。毕竟苏联联那么多美丽的波波娃,怎么可能没有女性服装市场呢?


但Dior的时装生意却并没有在短期之内就在苏联境内开展起来,或利益或意识形态的东西,阻碍了真正的时装销售。直到1966年,Dior才正式与苏联官方签署了商业协议,开始正式进军红色市场。不过,在此之前的那些年,借助这次事件的影响,Dior的香水、化妆品等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于这次成功的时装外交,我们也可以一种纯商业的视角来看待。资本与政治,到底是谁先爱上了谁呢,说不明白。所以,在商业这件事情上,是不分西方东方的,哪里有市场,资本就往哪里飞。硬要分出一个驱动力,也没必要非归结于意识形态或国家宣传。资本与政治作为幕后推手创造的历史事件,在当时以至现在都是暧昧不清的。唯一清楚的,就是藏在这渴望眼神中的东西。


    关注 苏俄转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