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界#《相约新疆》摄影小比赛#甲骨文老师点评

 

用影像记录和分享生活@镜界我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群人,因为摄影聚在一起,取名“镜界影群”。“镜,景也,界,镜...

用影像记录和分享生活
@镜界
我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一群人,因为摄影聚在一起,取名“镜界影群”。

“镜,景也,界,镜也。我们用影像记录生活,用宽博海纳百川,用齐心求同存异,用镜头分享和而不同的镜界美学。”
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轨道,但在这里我们更真实、更真切。所以我们把资源整合分享给同样来自五湖四海、亦同样热爱摄影的你。



镜界群在四月参加了小甜猪的新视界举办的拍摄新疆杏花的活动,由新视界赞助举办《相约新疆》的小比赛。征集作品要求:面向镜界全体群员,征集不管什么时间拍摄的新疆作品都可以,作品请取名和图片简单说明,图片交给安心。比赛重在参与,参加活动中对自己的图片进行整理,欢迎大家参加。

以下是参加比赛的作品,欢迎大家继续投稿。

镜界#

《相约新疆》摄影小比赛#甲骨文老师点评



【甲骨文老师说】:

今天点评22幅作品,看过以后总体的感受,片子拍的都非常棒,实在轮不到我在这点评,照片中很多地方,我根本没去过,即便可能去过的地方,我也没那么幸运能够在那么好的光线下拍那么好的景色,所以恐怕也点评不出什么,自己没有经历去讲显得完全没有力量。

我就借着这个机会,把上次没有讲的那些构图的技法方面的一些事情,跟大家聊一聊,基本上都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不喜勿喷。

今天所有的片子,都是局限在风光方面。所以我接下来讲的一些东西至少在风光摄影方面有很多相类似的技法,可能会有重复,大家这个在听的过程当中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交流。



天山孤马(阿宽)

图片故事:天山寂静,一匹孤马行走在雪地里。

【甲骨文老师点评】:

在摄影当中,我们会大量运用到对比的手法。对比在所有摄影作品当中都会有的,比如这张作品,有大和小的对比,明暗的对比,马是一个深色,在整个天地当中它很小。这种对比手法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常规认识的东西,比如说人,动物等等,甚至一棵树木,都可以作为一个比例尺出现在风光摄影的画面。

通常可以把一个认定尺寸的物体放在画面当中,让我们对整个空间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对这个宽广程度有一个大体的辨识。 所以我们经常在这种片子当中会把物体尽量地缩小,通过这种对比的手法,反衬大自然的广阔。

这幅作品取名云天山孤马,这一个“孤“ 倒是比较有意境,孤零零的一匹马,在广饶的自然环境当中,在空旷的原野当中,让我们心中有一些触动。整个画面干净利落,

照片中清冷的色调也让我们感觉到比较舒服,让我们感觉到了原野的清冷,更加加深了孤独的感觉。我看到这张片子的四个角上有一些暗角儿,显然是长焦镜头的遮光罩造成的,后期可以处理掉,这样会显得画面整体非常协调,非常干净。



消失的城堡(阿宽)

图片故事:库塔姆格沙漠里一座废弃的城堡,附近的绿洲象征着曾经的生命。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张片非常震撼人心。这种景象有点超出我们的想象,沙漠紧挨着绿洲。沙漠当中还有一个残存的古堡,就是在电影特效当中,恐怕也难以完成。荒漠和绿洲的对比,绿洲的冷色调和荒漠的暖色调的对比,甚至沙漠的质感和绿洲的质感形成的对比。都是非常强烈的效果。

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光影,看起来像是夕阳的角度,夕阳把沙丘的层次和质感表现的非常棒,尤其是让残存的城堡的影子投射在荒漠上,特别触动人心。如果是正午的阳光,这种立体感空间感要弱一些,会显得非常苍白,因为过强的对比和没有影子所造成的那种空间感缺失。除了我刚才说到的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段之外,光影产生的效果在这张片子当中功不可没。

如果我们现在拍摄的时候可以用长焦去切城堡和它在沙漠上投影的一些特写,那一定会产生更多不同的效果。我们到一个地方进行拍摄的时候,一定要多角度多景别地多拍,我相信这位作者肯定在现场也拍了大量的片子,在这里顺带提一句。



塔吉克族老夫妻(罗艳)

图片故事: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县雪山下的一个小庄,我想给这对夫妻拍张合影照,征得他们同意后,我给老大爷说您们能靠近点吗?老大爷一把搂过老太婆,老太婆不好意思捂着嘴低下头笑,瞬间按下了快门,很有趣。



塔吉克族老人(罗艳)

图片故事: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县一小村庄,正巧赶上她们的春节,老人一家热情邀请我到她家做客,我提出给她们一家人照合影,老人家说我这个样拍出来不好看吧,我说没关系拍出来给你看,于是老人捂着嘴笑起来,瞬间按下了快门。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两张照片,都是人像题材,而且处理成了黑白的效果,效果很突出,质感表现也很到位,看出作者是有一定的后期处理的能力。在构图上来讲,非常直接的用镜头去面对人物,直接把它切下来,背景处理的非常干净。

人像摄影,我们绝大多数情况,还是要去关注人物本身,所以环境的交代,有时候就不太重要了。这两部作品,从取景,到背景的表现上来讲,是目的非常直接明确的,让我们看到的时候,本能就去关注到人物的表情和情绪。

在这个拍摄这类题材的时候,大家都愿意用质感去表达,质感也是我们在摄影构图当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个东西。它本身所形成的效果就会带来美感,而且又能特别好地去表达我们对人物的理解,觉得他们就应该是这样质朴,这样原始原汁原味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的人物形象时,也愿意把镜头去对着他们。



歇晌(天际远帆)

图片故事: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中午,阿凡提和他的毛驴都在歇息。

【甲骨文老师点评】:

我个人觉得好像这个驴是另外一辆车的,老人睡觉的这辆车可能不是这头驴拉的,这个可能在画面当中会让我们的视觉产生一个断点,物体之间的关联性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把它串起来。这是构图当中要考虑到的问题。

构图可能有一些是潜在关联存在的,能够让我们很自然地去体会到,这是非常好的,但是让我们很牵强地去读取就比较费劲。



月亮湾晨雾(天际远帆)

图片故事:太阳升起的时候,山外已是蓝天白云,朝气蓬勃。月亮湾却仍然静悄悄地沉睡在一片浓浓的晨雾中。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拍摄者看到山顶已经撒满阳光,但谷底因为还没有阳光照射,所以漂浮着夜晚的雾气,这两者之间也是一个对比,一个是冷暖的对比,一个是质感的对比,山的粗糙雾的柔美。

我们在视觉当中去观察自然景色的时候,是什么东西让他们感到美呢?你觉得树美吗?山美吗?或者是光线美吗?这个其实是没有标准的。单纯的看它没什么意义,并且每一个人对美的理解,其实都是不同的看法。

可能有人觉得这山好,有人觉得山不好,那我们凭什么拍一张能让大家感受到了我认为的美,或者我拍下的美传递给你,你也觉得美的照片呢?美是什么?其实美是视觉上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让我们觉得这个东西是美的,这种规律就是强弱的对比,冷暖的对比,大小的对比,色相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远近的对比,明暗的对比,各种各样的对比。对比会让景物原本所具有的特质在它对立面衬托下,更明确,更打动我们。

这才是我们应该拿着相机在自然界当中去寻找的东西。这是我对这张照片的解读。如果要是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在画面左下角的树林是不是就没有必要把它囊括到你的取景器里了,因为这对于我们要传递这样一种意图没有更多的帮助,反而可能会形成一个干扰。当然可能雾气游走在这个树林当中,萦绕着它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效果。这也是美感的一个体现,那么能不能单独去拍他呢?

我一直在说摄影当中单幅的照片,一张照片只说一件事情。在这个位置上,我们有很多的对比关系,很多的元素,山,远山,天空,远处的云雾,近处云雾以及这个树林,这些元素如果有关联,我就把它们好囊括的的画面当中来,如果没关联,或者是联系太多了,让我们觉得元素有点杂乱,那么我们留到下张去拍摄,在这照片当中只说一件事,比如这张照片只说山的刚毅和云的柔美之间的这种对比,下一张我再去讲雾对树的萦绕。

这幅作品当中,能看到很多的形状,这就是构图当中最基本的一些元素。一个是树林所形成的形状,一个是谷底的雾形成的形状,再一个是山体形成的形状。山体的形状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受光面,一部分是背光面,比较黑的没有细节的这一部分形状,还有天空的形状。这么多的形状在画面当中,他们的比例关系,相互之间的位置,以及在画面中是不是能形成一种均衡态势,让我们看了之后视觉上赏心悦目,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从这张照片当中看我们觉得没有去深究,没有熟虑。

我们在拍风光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见山是山,见树是树,见水是水,见天是天,而是要在你脑海当中形成一些抽象的元素!这些元素是不是符合我们视觉审美的规律,如果符合并且我们在画面当中又有一定的章法把它排列到一起,那它最后传递出来的东西就是要传达给观者的美感。反之可能就不一定能达到拍摄目的,这就从构图的角度上来讲的。



绿丝毯 (糊涂)

图片故事:2015年到巴音克鲁音草原拍片。突见面前如同丝质地毯的高山草原出现在面前,振撼人心。



动律(糊涂)

图片故事:新疆流动河流,慢门拍摄。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两幅作品那也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一个是前景占到了画面的接近3/4,而且都用非常柔美的前景来作为这个画面的主要部分,一个是草一个是水。我认为这两幅作品,就是见水不是水,见草不是草,而是把它们抽象成线条,抽象成了质感,抽象成了韵律,抽象成了节奏,刚才我说的这些什么节奏韵律质感线条等等,这才是构图的元素,而并不是什么水,山,草等等。

这些东西符合我们人视觉审美的一个规律。并不是草美不是水美,而是这种草和这种水所形成的那种行态,让我们的视觉看到了美的规律,得到了美的享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两幅作品是成功的。尤其是第二幅作品,作者用慢门儿把水的这种流动感,把它强化出来,非常好的。

我个人发表一个观点,就是现在我们好多爱好者在拍风光的时候,只要看到水就一定要用慢门儿,一定把它们拍的跟丝绸一般的感觉。感觉现在有点走极端了。我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澳大利亚摄影师用高速快门儿去拍海浪,瞬间凝固海浪产生的那种质感有点像玉的雕塑。瞬间凝固了浪花的形态产生的那种美感,我觉得这个也是很好的尝试,个人觉得国内摄影现在什么都是一窝风,有一个人创造出一种东西,其他人拼了命的跟着学,我觉得这个不是我们搞创作的态度。



巴音布鲁克的星空 (白木)

图片故事:那夜,在巴音布鲁克的帐篷外,听着几位从南疆来这儿的一家维族人放着迪斯科音乐,几个六七岁至十几岁的小孩子们在我们围成的圆圈内,身体扭动着有节奏的动作,此时的银河浩瀚,旅行就是让生活充满乐趣,让摄影有所收获。

【甲骨文老师点评】:

看每一个局部都很漂亮,都很精彩,前景当中的景物建筑树木山峦,甚至一些细节也都非常的精彩。但是因为照片的元素非常多,结果导致我们的视线就在天空和前景当中游离,搞不清楚到底要说什么。这就是我说那句话,一张照片就讲一件事儿。

我们并不强调构图一定按照什么章法来,什么三分法、黄金分割等等。我们不应该拘泥于这些东西,但是毕竟这是一个规律。规律是什么呢?就是在一幅画面当中,要把主要呈现给读者去观者去看的那个东西让它占到大部分的面积。至于说是你占了几分之几,倒不必那么匠气,非要卡在那个三分法的那根线上,非找到那个黄金点,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但是规律你是要认可。就像这幅作品我认为在比例上就有点似是而非,搞得我们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金砂(白木)

图片故事:

不要在

遥远的星球想我

那里有

满坑满谷的金砂

寂寞而荒芜

不要在

黎明前的黑夜想我

那时有

将醒未醒的轻梦

缠绵而反复

如果生命是场幻觉

上帝给的无非是个意象

如果今生只是个旅程

哪里停靠不是驿站

不要再,你不要在

遥远的星球

抓起一把金砂

扬在我的梦里

因为黎明前的夜

如此寂寞而荒芜

【甲骨文老师点评】:

色彩,色调,质感非常漂亮,画面非常完整,除了右上角那一个形状之外。我们往往比较忽视天空,总觉得没什么东西,所以大家也不太在意,但是让你拍完之后,(这个我说过了三维到二维的转换),它就变成一个平面的形态,就是画面当中的形状,就是重要的部分。我们人类的眼睛天性就是要去看明亮的东西,所以这个形状我称为复形,在画面当中很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后期对画面形成很重的干扰,所以在这幅作品当中,这个角落显得有点突兀。

整体来讲,主体占据了大部分的面积,色调很唯美,比较抢眼,所以这幅作品还不错,如果能够把质感表现的更为具体,我相信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一些视觉的感受。通过后期加强它的对比,加强它的纹理感,加上它的质感,就像前面那两幅黑白的人像作品,其实那也是通过后期去刻意加强的那种纹理感,这幅就稍微欠缺一点。

这两幅作品,忍不住补充一点,就是这个标志,实在是有些喧宾夺主。对于作为搞平面设计出身的我来讲是不能容忍的!标志这个东西,极为考究,大小、色彩,放在什么位置上,都是极见功力的一件事情,如果你做不到,我建议你先不要打,而且你又是在网上发的片子,别人盗取了以后可能也没有什么价值,所以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看法。

【小编附议】:甲骨文老师这个意见提得非常好,我几次看到白木的作品,都被这大标志给晃了眼睛。虽然这只是个人喜好,但我们多管闲事也是善意的,希望白木童鞋不要见怪。



新疆库尔德宁之春(过日子)

图片故事:寻找新疆杏花,这是新疆最后的一片杏花林,因为海拔高,杏花开得晚。



岁月流沙(过日子)

图片故事:在新疆库尔塔格沙漠拍摄。

【甲骨文老师点评】:

个人非常喜欢岁月流沙这幅。第一幅照片画面很精彩,色彩也很漂亮。光影、色彩、构图都没有问题,我觉得几近完美。但是跟第二幅比起来,我觉得它没有去探究到摄影的精髓。山本身美不美跟你的艺术性是不能划等号儿的。           什么是艺术性的东西?艺术性的东西是抽象,抽象的东西才是艺术的。我认为第二张照片里,这个流沙的线条也好,转折也好,它在画面当中所形成的那种流动的韵律感、明暗的对比、甚至沙的本身的质感,都是艺术性的。我们为什么跑到沙漠去,沙漠草都不长,我们无数的诗人写诗,无数的人在那儿哭泣,跪倒亲吻沙滩,为什么啊?为什么被它所折服?它带给我们的到底是种什么感觉,其实是非常抽象。恰恰就是这种抽象可以打动我们的内心,反而具象的东西是浮于表面的,并不能真正深入地去影响我们的情感。



喀拉峻草原(林北岸 )

图片故事:日落暮照彩云当空舞,青原玉带九道弯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幅照片仍然是色调,仍然是质感,仍然是冷暖的对比,线条的韵律。亮的河,暗的草地形成那种反差形成的那种对比,让我们视觉上有美的享受。内在的规律都是一个道理。



巴音布鲁克(林北岸)

图片故事:日落雪山扬白练,闲牛恋莽原。

【甲骨文老师点评】:

其实这两张也应该一块拿上来,第二幅作品跟第一幅比要弱一点。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子就把它直接呈现出来了,也很漂亮,但艺术性比第一张就要稍微弱一点,不是鼓励大家一定去追求抽象东西。将来你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你去做这件事,我们仰望你。但是作为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尤其是初学者,我觉得我们还是静下心,踏踏实实的去探寻一些视觉内在的东西。



新疆魔鬼城日落黄金洒(雅荷)

图片故事:第一次踏上魔鬼城的土地,就被他的厚重感,神秘感所吸引,但天公不作美,以为拍不到什么了。没想到就在那一刹那,黄金般的光线从身后照过来,都来不及惊诧!来不及欣赏!立即拍了下来……



安集海大峡谷(雅荷)

图片故事:阴天也掩饰不了矿物质的魔幻色泽,银条般的水流和山道,悠远,神秘,令人神往,想深入其底探个究竟……

形似梯田的河流阶地与“缠绵悱”的辫状河流。安集海大峡谷阴霾笼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片神奇的土地!鲜为人知的安集海峡谷,其实有着令人目眩、刚柔并济的壮美景观:峡谷两侧是从上到下依次排开的河流阶地,宛如波涛汹涌的海浪一样扑面而来,充分显示了峡谷阳刚的一面。而河谷里蜿蜒流淌的辫状河流,千转百回,在缠绵低语中将峡谷柔情的一面展露无遗。这条峡谷还以丰富的色彩而令人感到叹为观止。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两幅作品,我个人非常喜欢。作品拍摄了一些看起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能很多人走到这,也看到 ,也拍到了。但是我非常欣赏得是作者在拍下这两幅之后,告诉我们的东西:  第一幅告诉我们这是即将进入黑夜大地当中的一束神奇的光线,这种东西带给我们心里的震撼是了不起的。

第二幅作品,如果我来点评的话就显得多余了,因为作者本人在下面阐述的文字极为精彩。他就是带着那种抽象美的概念去理解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是要你站到这个地方,看到这个景色,也会非常令人震惊,会带来视觉上的刺激。是什么刺激了你?作者在文字当中,都讲出来了,是线条,是质感,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这些东西。



行者(睡猫)

图片故事:大西沟高山草甸,傍晚骑马归来的牧民。喜欢剪影的效果。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是一幅剪影作品,说白了就是形状,而且这些形状也是抽象的,用形状的边缘线条,来勾勒出一个内容。剪影拍摄一定要选择极为典型、极为优雅或者极为有特征的这种形状表达,比如人的动态,我们一眼就能分辩出来的物,形状等等,如果是一个我们不常见的,不典型的剪影放在那,会让人费解,这个是在拍摄的时候要注意的。

这幅作品,是在一个非常简洁干净的静态画面中,看到动态的骑马人。整个画面当中,我们感觉到了动态,是什么让我们感觉到了这种东西呢?是线条。风从画面的右侧向左侧吹过去,把树木吹得朝一个方向,为我们带来了整个画面的动感,那种现场感,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树木线条朝一个方向形成了这样一种态势,让我们有了这种直观感受。

所以说摄影构图,真的没什么神秘的,只要静下心来去观察,就可以获得自己的感悟,想想将来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去表现它。我个人,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如果能够用更开阔的视野,比如一个16:9的画面去表现它,让左右空间在延展一些,或者让人物和树木在画面中的比例在小一点,我觉得这种效果会好很多,画幅的比例也是构图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高原小憩(睡猫)

图片故事:大西沟高山草甸上,几个美女悠闲的在草甸上休息,没有一般游客的匆忙,在雪山下碧草中等待着夕阳西下的美景,看看书,聊聊天,发发呆。。。想来这才是生活,慢慢地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幅作品,有太多让我费解的地方,如果从作者文字的解释来讲,我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就拼命的在草地上找美女,找来找去,也没找到那几个美女,只看到了一个貌似美女的人物。是不是能够再近一点,再具体一点;又或者再远一点,再抽象一点也可以,一定要把那个典型的态势表现出来,哪怕看不到美女的脸,只看到她们身姿摇曳,长发飘飘,甚至是肩上的一抹红披肩,但是现在在画面中,都没看到。

画面当中元素的安排值得我们去考究。构图是什么?构图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摄影师在镜头框取的画面当中的元素,按照自己的理解,以符合视觉审美规律把它有机地组合成一个画面,传递给读者的时候既看得明白又让我们有审美的享受。所以按照这个解释来看的话这幅作品还有太多细节可以慢慢思量和考虑。



复活(安心)

图片故事:在库尔德宁的一座山上寻找新疆最后的杏花林时,发现了这牛的残骸,土地的主人哈萨克族小伙子告诉我这是他家的一头牛吃多了苜蓿野草,胀死了,他们民族不吃病牛,山上的野狼分食了它。看到残骸旁有很多脚印,小伙子说他家的牛上山会在这儿哀鸣。于是围绕着残骸在这里独自拍摄了一个多小时,一直想拍出眼窟窿里透过的蓝天,感觉那是牛的瞳孔,感受一种万物有情的一种精神的复活。相机D800,镜头14-24。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张片子,应该说很有视觉冲击力。这幅作品在运用镜头上,发挥得恰到好处。在构图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焦距的选择,不同的焦距产生不同的 透视关系,这是构图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并不是说我要拍大场面就要用广角镜头,够不到就换长焦去拍,这是错误的使用方法。

正确的广角使用就是要充分利用它的变形,畸变,以及畸变所带来的那种变形造成的夸张效果。在这里,镜头拍摄这个画面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牛头骨拉长了,达到了一个变形程度,恰恰就是作者在现场的那种感受。并且作者采用了仰拍的机位,把苍穹作为大面积的背景,来衬托他的片子。我认为在运用焦段和机位,这两个构图手法上来讲,是非常恰当的。透过眼睛的窟窿看到天空,这一点应该是画龙点睛,拍牛头点睛是个很好的思考,值得我们学习。在构图当中我们需要去把握的一个心态,眼睛的空灵感使整个画面活起来,我非常喜欢。

【小编附议】:安心姐这张照片我也非常喜欢,我拿来做了这期的头图,我知道她肯定会让我避嫌换一张,但好的作品是要举贤不避亲的。这张跟《相约新疆》这个主题也非常契合,所以我拒绝更换,你们也不许有意见,嘻嘻!



行走(安心)

图片故事:雪山草地,人在大自然中很渺小,登雪山,走四方,都是在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人自然会有一种谦卑之心。相机尼康D800,镜头80-400。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幅片子,跟我今天点评的第一幅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物的比例非常小,但在画面当中的位置安排的刚刚好,就像那匹马一样,放在下面这两个兴趣点上面,视觉上非常舒服,给前面的视线留出了空间。构图中规中矩,现在大家审美都提高了,这样片子已经司空见惯了,这个大家都这么安排,也不是说高到哪去。

我觉得这个地平线,略有点似是而非,要么衬托出远山天空的那种感觉,要么就把人物行走在大地上的这种跋涉的感觉表达出来,这张略有不足。我觉得你可以拍两张,一张网上下一点,就留在画面底下一条绿线就完了;或者是就直接往下一点,让大面积的地面占据画面为主,顶上稍微留一点点远山作为衬托。



蹭痒痒(老高)

图片故事:在新疆库尔德宁拍摄新疆最后的杏花林时,碰到一只在树上蹭痒的小牛,很惬意,眼神非常可爱。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幅作品很有意思,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拍摄者在现场的那种心境,看到一只牛犊在树上蹭痒痒这样一个很有趣的小情景,可能是比较仓促,或者是受到拍摄角度,拍摄位置,和被拍物之间距离等等的一些局限,从拍摄视角上来说,有点别扭。兴趣点就是蹭痒痒的位置没有明确拍摄出来。

如果不看题目,可能要揣测很长时间,看到题目才知道它在干嘛。怎么去拍,在现场也要考虑,这种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拿广角镜头往前靠一靠,或者是往右边转一转,是不是能更好一点?另外,它这个位置是属于背阴的位置,没有光线照射到这里。怎么办?可以通过后期,把你告诉给观者的那个兴趣点的东西把它清晰的准确的传递出来。后期也是一个方法。



地当床,天做被(老高)

图片故事:牧马人在温暖的晨光中安静的休憩,马儿静静的守候,让我感受一份生存的辛苦和万物的温暖。

【甲骨文老师点评】:

这幅作品的作者起名叫“地当床,天做被”。从这个题目来讲我想他镜头里的主角应该是人。但是单纯看这个画面,我感觉主角是这匹马,因为它在画面当中占据了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我第一眼看的就是这匹马,然后视线顺着马的缰绳才看树底下躺一人。所以按照视线在整个画面当中的游走顺序,我感觉马成主角了。

故事性在哪里呢?这幅作品拿到我面前,我就感觉这人是不是喝醉了?然后喝完酒回家的路上不耐酒力就倒在那儿了,这睡姿也不是很雅,手中拉着马缰绳,然后马极为的温顺,忠诚很懂事儿,然后默默地站在旁边看着主人,我觉得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我们想象一下哈!躺在这样的一个草地上,底下是温暖的大地柔软的草坪,天上蓝天白云包裹着你,这种惬意的享受在画面上没能够表达出来。所以画面语言该怎样去描述,也值得大家思考。

摄影构图,说白了就是你运用手里的相机,通过你的眼睛去观察景物,让这些景物所形成的那些画面,能够传递出你所要表达的情绪。这个前提下,我认为大家应该去探究的东西,是识别规律、审美能力。

构图体现了你对影像所有的理解。你的审美、表达、控制的一切一切,它是个没有标准的东西,尤其是不建议大家拘泥于一些所谓的技法,掉入一些条条框框,掉入一些模式当中,非要去找什么对角线,三角形,非要去找谁和谁之间的关系?那是没有意义的。

借着这些作品谈一谈我对构图的一些理解。所有的这二十二幅作品,我认为都非常的精彩,换了我去那儿拍摄,也是要老老实实学习的。能不能拍出这么好的片子来也不一定,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吧。

镜界摄影群设立每周摄影角,会经常开邀请老师点评照片,在晒图中精选编辑文章,也开展“看看我是谁”的简单自我介绍,让群员交流中相互了解。目前征稿《相约新疆》小比赛,比赛由新视界赞助,还征稿温情、笑容、晒娃、晒动物、寻找春天图片,邀请老师点评。欢迎大家参与分享不一样的精彩,入群可以加安心微信号:zhy15210558818.


    关注 镜界影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