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班的同学,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是一篇迟来的高考回忆录...



△莫慌,只是发推送之前顺手截了个屏作封面
这是一篇迟来的高考回忆录

虽然总觉得这种东西可有可无啊

昨天学校开始选课了,因为一直运气比较好选课基本能中所以对于选课系统并没有什么想抱怨的,触发点只是“下学期我们就变成大三了啊”这样一个稍显突然的事实。这种时候说什么白驹过隙恍若昨日之类的话再好不过了吧,不过谁都知道时光已逝不回多说无益。

高考临近,家有考生,父母时常焦虑。

——“李登科这次考试居然退步了五十名,你说他会不会上一本都难?”

——“都倒计时一百天了还一门心思扑在游戏上,我们真是管都管不住”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开导开导他?”

……

——“好的,我保证每周打一次电话一次打两个小时认真负责做好心理辅导”

信誓旦旦地对父母承诺,然后兢兢业业地,每周预留两个小时和弟弟聊天聊地聊他们班女同学。虽然对于上面那些问题,我是不知道,也没有办法。

我想,没法理解的心情大概是因为当时的自己,好像从来不少奋发的志气,每天寻寻觅觅的是爬升的途径,而不是努力的理由。那时对于学习很多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愚忠”——这个要算,好,我做一百道题也要会;那个要背,好,我抄一百遍也要会。但好像恰恰是这种“愚忠”,让自己能够一心一意地执着于脚下的路,还没问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走着走着,欸,突然就看到了光明。

而高考,在我的记忆里,就是这样戛然而止的。

9号考完最后一门自选模块,偌大的校园里来来往往的有考生,老师,还有家长。大家的脸上都很平静,有些在谈笑着,有些挥挥手告别,没有人谈论考试的内容,也没有人痛哭流涕呐喊嘶吼。好像一切都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准备收拾东西回家的周末。回到教室,收拾座位上堆着的课本和试卷,和娟姐拥抱时说了一句“老师对不起”,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

关于那个夏天所有的记忆,仿佛就在那一瞬间——没有意料中的热泪奔腾——只是扑闪着睫毛,静默地,阖上了亮晶晶的眼。

只是那些热血沸腾着的日子,还像手心的脉络蔓延着,清晰地记录着曾有过的骄傲与失落。在偶尔灰暗的日子里,我依旧能感受到那份真实的倔强,如孱弱的脉搏,细微的跳动。

“真不知道那些毕业了的学姐学长怀念高考是什么心态”,大概是在某次从教室到食堂的路上,听见俊俊说了这么一句。那会儿刚过高考百日宣誓不久,作业和考试激增,课程表开启备战模式,时间突然变得无比紧密。老师们尽力营造得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还是时不时漂浮着紧张,压抑和不安的情愫。就连每天起床,我的意志力都变得惊人的坚定:我是要高考的人,不能赖床。再困的时候,也只是咬咬牙,掐一把大腿,或者往太阳穴上抹风油精抹到眼睛里了,流泪了?没事,不困了?可以学习了。周末基本上没有了娱乐和偷闲的时间,放假延迟到周六上午,而回校时间是周日中午。每周回到家里洗个澡,躺在自己的床上是我最期待的事情。“我们现在是一个堡垒的战友”,娟姐在开班会的时候一再地说道。学校就像军营,我们则是里面枕戈待旦的战士,面对着的是一场躲不过的,艰苦异常的战役。这是一场以成败论英雄的战役,而且,没有人可以当逃兵。

时至今日,对于堆积如山的作业,密密麻麻的笔迹,昏昏欲睡的地理课,我还是没有怀念的感觉。

我想使我怀念的,不是无形的压力,也不是时刻想要逃离的冲动,更不是那份经久不散的笼罩在心头的,对未知的恐惧。

我怀念的,是高考真正可爱的一面。

高考前的衣食住行,简单划一。季节刚到可以穿薄衫的时候,大家就不约而同地穿上了校服,这样每天就少了一大难题。吃饭排队很浪费时间,尽管学校把高三教室安排到了离食堂最近的教学楼,依然挡不住高三学子打冲锋的热情——四五人组队分工,跑步进入食堂排队买菜拿碗筷托盘一气呵成。至于住宿则是统一的学生公寓,虽然时间紧凑洗澡洗头很不方便,但是每天准时熄灯,很庆幸高三时候从未被迫熬夜,而是努力把白天的效率提到最高。至于行,就不得不提义乌中学十年如一的晨跑传统。除了下雨天气,每天早晨全校学生都会统一集合跑步,喊口号。作为高三的学生,我们还会带着记背的小纸条,天蒙蒙亮就在场地集合,虽然有时候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学得胸闷气短的时候,心里喊着“唉记不住记不住”嘴里却还是一遍遍地复述。对了,我们班总是整个年级最早到齐的班。

终日消遣的时候,总想不起快乐是什么。

而枯燥无味的时间里,却总想着苦中作乐。

某次小Q拿着书对我说,唉你看后面那个高校分数线了吗?

我说,诶看了,害怕自己到时候考不上一本该怎么办。

她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说道:“我已经看好了,就那个,北京印刷学院,二本。考不好就去读那个。”

我:“啊?”

她说:“到时候我开出版社,签你当写手。”

我一拍书桌:“好啊!给你打工我无怨无悔。”

遗憾的是没有一语成谶,我们的宏伟蓝图在高考后就流产了。

类似无厘头的对话,还有很多,偶尔想起来,依旧是要发笑。

“我问娟姐这道题为什么选 C,你猜她怎么说?”

“怎么说的?我也想知道。”

“她说ABD都是错的,所以选 C...”

“??”

……

周六上午半天课放假,班里一部分人会留在学校写作业,中午学校食堂没有饭菜,很多人就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吃泡面。偶尔班主任过来,看到排列在面前的一排泡面桶,场景总是稍稍尴尬又莫名喜感。没有想到上了大学才发现曾经的高中食堂饭菜是那般的丰盛,正如没有想到当初那一排整齐地蹲在教室门口吃泡面的学生,如今西装领带意气风发的模样。等到周六下午做完作业,收拾好东西,偶尔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看着夏季校园里的草木葱葱郁郁,夕阳红彤彤的,心里又是满满的。

夏天应该是荷尔蒙浮动的季节,大街上到处是短袖裙子,少女光洁的脖颈,热闹的街市,还有五彩的冰激淋,恋爱的气息。但这些,好像和那时的我们都没有关系。

印象里那年的夏天只剩两样东西。阳光和校服。

阳光总是和叶隙与金色联想在一起,金色的阳光,被茂密的树叶筛了一地。

而白色的校服,上面有阳光的味道,或者说洗衣液或者说螨虫的味道,总之,是很好闻的气味。

体育课是最珍贵的时光,是唯一没有取消的非主要课程。常常坐在桃山边的草坪或者秋千上,聊天,背书,看到篮球场上的男孩子们大汗淋漓地打球,谈笑。学校的环境非常好,吹来的风带着清凉的花香,那一刻,惬意而舒适,可以暂时将考试的紧张抛诸脑后。

即使是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做着相同的事,每个人对那段时光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吧。而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也是最觉宝贵的,大概就是娟姐每周一次的“思想教育课”了。周日晚自习时,听到那句“好,我们坐起来了啊”,把头从书堆里抬起来,心里总是洋溢着期待。包括政治课上讲过的哲学基本原理,总是条理清晰,思路明确,直到现在感觉都是十分受用。也不是没有和班主任单独谈话说着说着哭出来的时候,到最后也只是千言万语只剩一句“老师对不起”——对不起,但是谢谢你,用理解和耐心,包容过我的幼稚和冲动。

  • 我相信我们还会再见
  • 我相信 我会一直想念
  • 我相信我们都会很好
  • 我相信我相信的一切 变成火焰
  • 照耀彼此的脸
  • 茫茫人海相互看见
  • 课桌上刻的我爱你还在
  • 多少澎湃如海如今成了感慨
                        《不说再见》



的确,时光投射在每个人的脑海里留下的,是形状各异的图案,但有些东西,是我们会一直共同拥有的。

比如每次下午周测前,教学楼走廊上放着的闽南语版《爱拼才会赢》;比如语文老师常常念叨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如英语老师轻易就红扑扑的脸颊;比如数学老师的那首《悲伤双曲线》;比如历史老师最爱的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还有地理老师那独特的单手画地球技能……以及怎么都忘不掉的,每次考前娟姐都会对我们说的——直到高考前也是如此的那句:
“十六班的同学,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在枯燥的随机过程课上,莫名其妙突然想写一篇这样的流水账,算一算两年前的旧账。老师在讲台上问大家“斯特林公式在数学分析里学过吗”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是斯大林和我那本封面已经破了一半的历史必修一。

可惜,那已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了。
碎片时代的都市文青梦
姽婳如你,自在如风
投稿合作邮箱:guihuaruni@126.com
@姽婳如你


    关注 姽婳如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