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上幼儿园,孩子分离焦虑怎么破?

 

幼儿分离焦虑不仅影响幼儿身体健康,而且早期的过度焦虑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杭州本地最潮的育儿公众账号
皆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
欢迎各位宝妈宝爸骚扰、搭讪
与“儿童说”一起育儿
先讲个小故事,儿时的记忆从这里开始的:



80后的小丢在90年代初是个刚上幼儿园的小毛孩。父母工作忙,我就被送往全托幼儿园的上学。任何良好教育都不在记忆里,印象中只有三件事:哭哭哭,闹闹闹,老师抱抱抱。

没时间带娃的,户口不在县城又想在城里上学的,想锻炼下娃自理能力的家长,孩子都被送往全县城唯一的全托幼儿园。周一早上关进幼儿园,周六在学校吃过午饭,才由父母接回家,吃住由学校负责,就连洗澡、洗衣服也有专门的保育员做。4、5岁孩子,每个礼拜见父母的时间,只有1天半。无论玩心多重的娃,面对这样长时间的分离,崩溃时常出现,上学对我来说两个字可概括--“煎熬”。

通常礼拜一的早上,我都磨磨蹭蹭。到校门口,抱着老爸老妈的大腿大哭。离别的忧愁在周三左右才能完全释放出来,掰着手指头,等相聚。周六吃过中饭,我们就站在大门口,透着栏杆,焦急等待爸妈。儿时没有太多的记忆,唯独这事,忘不了。而这种不安,无存在感的情绪,延续到我现在的生活。如果,当时爸妈在分离时,处理得当些或者让我上普通幼儿园,或许,我不会那么焦躁。
什么是分离焦虑,有什么表现?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于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分离性焦虑是儿童最常见的焦虑障碍,几乎80%以上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情绪困扰。20%左右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如果幼儿分离焦虑症过分严重的话,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早期的分离性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创造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欠缺又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比别的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恐惧和分离性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
1.生理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幼儿教育专家陈帼眉认为,“习惯的生活和环境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是影响幼儿分离焦虑的因素。幼儿对父母的依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幼儿能满足其生理方面的需要”。由于现在的孩子受到的关爱越来越多,被关注越来越多,独立性越来越缺乏。入园后,老师并不能给予每一个幼儿足够的关心,一些被家里过度照顾的孩子,比如一闹就满足要求,吃饭要喂,这些孩子一旦脱离父母走入新环境,就会有很多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不大便等情况。长期如此,会形成去幼儿园就有恐惧焦虑的心理。

2.缺乏安全感

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幼儿入园前,与家里生活在一起,会有一种安全感。一旦脱离熟悉的环境,还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对幼儿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幼儿希望回家,回到熟悉的环境中,逃避这种挑战。

3.生活方式转变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是随意和自我的,而在一个相对严格的集体生活规则下,他们一定程度受到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表现出一系列不愉快的情绪。

4.父母焦虑遗传

研究发现,父母患有焦虑症,孩子焦虑症发生几率明显高。另外,个性胆小,不会和身边的孩子交朋友,适应能力较差,社交能力差的孩子,焦虑症状也会比一般孩子明显。

如何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
对于准备要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要做的是,放开手,让孩子来。
1.提前熟悉环境 进行分离训练 建立安全感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在上幼儿园前,送孩子上几节早教班。让孩子体会到上学的乐趣,提前熟悉环境,建立上幼儿园的期待。而那些对幼儿园根本没有接触过的孩子,在入园以前,家长可以给他们看一些有关幼儿园的书或者动画片,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另外还可以给孩子看一些有关幼儿园的绘本,《汤姆上幼儿园》《 魔法亲亲》 《我的名字克里桑丝美美菊花》 《 一口袋的吻》 《忘了说我爱你》 《 我好担心》 《 阿文的小毯子》 等,这些都是对分离焦虑有所帮助的书,挑几本在入园前可以反复的陪孩子阅读。

孩子2岁左右多可以交流就可以做分离练习。因为孩子没有时间概念,也没有对分开再见有理性认知,只要看不见就是没有了。每次分别都跟孩子很认真地说再见,也不是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

另外,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让孩子阶段性入学,比如第一礼拜上学,周一周二中午就接回家;周三周四,睡完午觉接回家,周五正常放学。让孩子与家人逐步增加分离时间。

2、培养有规则意识的孩子

幼儿园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要完成上课,睡觉等任务,幼儿觉得有压迫感。对于一些想干嘛就干嘛的孩子,不听指令的孩子,当他的不恰当行为被阻拦时,他会产生强烈的抵抗情绪,分离焦虑就必然形成了。所以最基本的规则意识应该从小在家养成。我的小侄子,在幼儿园能好好吃饭,回家就需要大人追着喂。其实问题出在家长,家里学校双重标准,规则冲突时,孩子自然选择最利己的标准。

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家长从小就要留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上幼儿园前留意让孩子独立完成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等;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减少对大人的依恋感。在学校,自然就得心应手。

4、作息习惯、心态调整

提前一年开始养成跟幼儿园相似度作息时间,尽量做到“家园同步”。如果因出游有所打乱,也要尽快调整过来。对马上要入园的幼儿进行心理暗示,经常告诉幼儿,还有几天要上学了,多描述幼儿园,使幼儿在心理上对入园有所憧憬。

5.对于家长而言,放开手,让孩子来* 家长自己要调整心态,对于孩子的哭闹行为,不要过分在意,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但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及时引导。

* 在接送孩子时给他一个承诺,告诉孩子会按时接他回家,让幼儿有安全感。接孩子放学时,不要急于回家,陪孩子在幼儿园玩一阵,增加孩子对学校的好感。

*  平时跟孩子聊天时,可以多谈谈幼儿园,或者多表扬老师,增加孩子对老师的好感,形成新的依赖关系。

*  人类具有较长的依赖期。从小给孩子足够的陪伴。通过安全的独立探索,孩子获得满足,获得能力的成长,逐步走向独立。足够陪伴和足够依恋的孩子才喜欢独立探索。

参考资料:

1.马玲《假期后幼儿再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

2.宾晓亮 《幼儿园入园分离焦虑现状极其分析研究》

3.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4.图片来源于网络

杭州本地最潮的育儿公众账号
皆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
欢迎各位宝妈宝爸骚扰、搭讪
与“儿童说”一起育儿


    关注 儿童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