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随笔二则/我把流年写给你听

 

我们更多的是愿意在他们身上看到期盼,殊不知他们却有恐惧的一面。但难得的,我们又看到他们坚强的一面。某种程度上,我们要向我们的学生致敬。...



毛毛虫说:今天选择两篇学生随笔。谢佳怡同学的“怕”向我们袒露了她的心迹。我们更多的是愿意在他们身上看到期盼,殊不知他们却有恐惧的一面。但难得的,我们又看到他们坚强的一面。孔祥煜同学的《逍遥游》则展现了学生的成长蜕变,行事思想日渐成熟,这正是我们乐于见到的。某种程度上,我们要向我们的学生致敬。




文/谢佳怡
我害怕了。
我怕狗。就算远远看见,也要想着避开。它经过我身边,我总会加快脚步,尽快远离它。
我怕火。就连划一根火柴,也要在水龙头附近抖个不停。
我怕黑夜里的无端声响。总要紧张地回过头去,看看是什么在作祟。
我怕我沉默得太久,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我怕我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己,不知道要去向何处。
我怕孤独,知音难觅。
我怕众目睽睽之下的寂静。
我怕我不能大声呼喊,一辈子也不能让世界听到我的声音。
我怕我倾注所有,却最终一无所有。
我怕我再努力,也不能力挽狂澜。
我怕被轻视,被忽视。
我怕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我怕有些事是我注定完不成的。
我怕将来我无法给我的亲人更好的生活。
我怕辜负对我有所期盼的人。
我怕有些事不说,就再也没有机会说。
我怕把太多事埋在心里,而被内心的汹涌吞噬。
我怕我不能做自己,而被外界左右。
我怕喧嚣,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怕赶不上时间的步伐。
我怕一步错,步步错。
我怕被谬论蒙蔽,看不见真理的光芒。
我怕我所挚爱的、珍视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终将离我而去。
我怕等待,没有尽头。
我更怕我不能成为一个无所畏惧的人。


逍遥游
文/孔祥煜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高中已过了大半。

扪心自问,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失去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有人说十六岁花季,十七岁雨季,而这两年却是高中忙碌生活的一部分,与所谓的风花雪月毫不搭边。我的十六岁那年,平淡而沉闷,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大事。

不过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天,人都会有所成长。

以前听说到了高中会人格大转变,觉得不可思议。而今却发现,一年前相比,自己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初中的时候,初入一个优秀的集体,内心总是自卑又无助的。我本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不敢看到自己的优势,放大自己的缺点,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异看做是遥不可及的距离,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我在班里默默无闻,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用冷漠的面具将自己的心固守在一方小天地。那时我极其不善于与人交流,比起和朋友在一起,我更喜欢独处,乐得清闲,也能更理智地思虑,毕竟言多必失。我那时有个很好的朋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闺蜜,能够无话不说,因为不用顾忌对方会因此看轻自己,也不用担心对方会把自己说过的话传给别人,这是很难得的。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能够伸出援手,不用多说也知道对方想着什么。还有,是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照,自然就会想到对方,无需刻意。



到了高中,我再回味那段友情,其实已是另一番滋味。我很少会再想起之前身边那个时时陪伴的梳马尾辫的温婉女孩,我难过的时候也不再想起她的温暖,我欣喜的时候也不会再急不可耐地想找她分享。我很多次都觉得,其实我们的友情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深,或者,我更多地思索的是我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一向觉得自己重情重义,但事实上,可能现实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鄙夷别人的薄情寡义,而我自己,我根本看不清我的本心是怎样的。也许过多的变化,过多的隐藏,让我渐渐分不出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好像是这样的,又似乎这只是一种表象。回到关于友情的思考,到了高中,我很难再寻找到像当初那样好的朋友,也许说的话没有变,但是朋友在心中的地位和意义与之前是很不一样的。也许是生活太过繁忙,大家都没有时间去顾虑自己之外的什么人,没有了当初那种体贴入微,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学术和工作上的互助,也许会开诚布公,会竭力相助,但就是没有了当年那种感觉,也不是我理想中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可能,是大家心里关于朋友、至交,都仍然保留着当年陪伴自己一起长大的知己好友的身影,不自觉地将如今的朋友与之比较。而心中的那个人,也许已经被自己不断理想化,早已不是当初的原样,新人也再无可能去取代心中那个完美的形象。

然而,从长远的角度说,如今结识的朋友,确实是更加值得结交的,志同道合,也能够心意相通,相互了解,在生活学习的其他方面也能够合作共勉。在多年后回想起来,这些人才是最值得珍藏的回忆,他们的优秀,他们的温暖,会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让我觉得这高中几年还是有很多有意义的人、事。在高中,我学会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孤独。与之前的自闭不同,那时候只是不被人知晓,如今还有不被人理解,被人质疑,自己的努力被别人看做是天资或是幸运,自己的成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身边有很多人,但感觉自己还是茕茕孑立,孤独一身。过程不论,如今的我已变得乐观开朗、自信幽默,如同淬火重生,再不见那个胆小自卑的自己。这是必然,也可能是环境和我接触的人起了推动的作用。我骨子里有着执着,有着一股狠劲傲气,有天生的玩世不恭。尽管我外表多么温柔平和,这些深藏的个性永远不会改变。总的来说,内心与外表最符合的,应该就是我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



写了很多关于近年来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当然会引起文字的改变。因为看了很多书,所以观点也比从前丰富了很多,眼界由自己推及整个社会。比如对于就业,我以前只会去想,我怎样才能丰衣足食,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培养后代。而现在,我也会去考虑这个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我怎样才能将我十几年来所学应用于对整个社会有利的实践中。还比如对一些社会热点,我以前觉得离我很遥远,但现在也会思索,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欧洲的难民问题,需要多方面考虑,从难民的角度来说,不论欧洲国家怎样筛选能够进入的人都会有不公平的地方,同时他们这样大批量的涌入其他国家也是欠考虑的行为,毕竟那些国家并没有义务去做这些事;从欧洲国家的角度来说,限时容纳问题、治安保障,还有长远看来的人口问题,以及伊斯兰国家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当年的《天演论》的“物竞天择”在如今的社会中是行不通的,但人道主义援助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太多,做起来也绝非易事。总结一下,就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渐渐融入这个世界,变得成熟,年少时的私心会被时光悄悄抹去。



同样,我的文笔也有所变化,以前较为轻浮,所谓的假大空,如今更多一分沉稳厚重,能够体现一种积淀,能够见证时光。从我阅读的一些书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好的写作方式,比如《北平无战事》尤其注重光影效果的描写,用光来体现事态的发展,表达人物的心情,暗示人物的命运;《三体》中对人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致,通过写出社会、乃至宇宙中的矛盾来揭示文明的力量和脆弱,人的丑恶与美善。

我以《逍遥游》为题,因为我向往那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魄,我希望我能够逍遥于天地之间,追寻我想要的价值和意义。以自由之名,我愿意经历深重的磨难,以求得终有一日,凌云可与天下弈。


    关注 我行其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