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武学精神

 

一直以来,对传统武学怀有一种沉重而深邃的情感,注重自身的体悟以及交流融汇而得的理解,愈发觉得传统武术在拳学思...



一直以来,对传统武学怀有一种沉重而深邃的情感,注重自身的体悟以及交流融汇而得的理解,愈发觉得传统武术在拳学思想上有其成熟而稳健的体现,至少在中国武术的领域和中国文化的范畴内能够独树一帜。

武学博士马文国先生


过去,我们陶醉于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但在世界武技多元化交流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武术依然是中国本土的技击术和重要的文化载体,面对西方武技的简洁乃至强悍,我们没有必要自卑,貌似一瞬间,我们面对MMA的强势和西方兵器技法的神勇,我们开始质疑曾经令我们无限神往的中国武术,认为其太多的虚无,太多的花法,太多的神秘。毋庸置疑,在拳学的演进中,这些都是文化的因素繁衍而生,如同中医,我们没有必要迎合西方的方式来解读而获得认知。好莱坞的大片虽然为了进军中国市场,发掘和吸收了中国文化的元素,例如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等,但更多的还是站在人类的高度上诠释一种深沉而宏大的思想和价值,这种力量会穿越人的身心,停留在人性的深处。

我们经常说武术是一种文化,那么文化的体现乃至形式不可能是单一化的,若同世界的斑斓多姿,也绝然不是一种单纯的格斗术或者一场在规则的限制下而产生的胜负,必然在其自身的文化滋养和熏染中浓缩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与记忆,凝结了诸多贤达之士的智慧与心血,虽然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在当代遇到了千年的孤独,这也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无法回避的孤独,他们在用孤独的眼睛,看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孤独,他们从来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后面的时代,总有一批孤独者选择与他们同行,传承他们因为孤独而生发的火花。李小龙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国武术,但他却接受和阐扬了中国的哲学,用中国文化的思维构建了他的拳学,因而,“截拳道”的创立与他的理念和古人的拳学思想有着惊人相似,似乎在冥冥之中延续了古人的血脉,从而让李小龙成为一位影响世界的武学大师。我相信在李小龙所处的时代,他33年的生命历程在武学的阅历上有其是对西方武技的认知远远超乎我们,那个时代的的武技和因此而衍生的流派至少比我们今天要纯粹的多,但这位伟大的天才并没有质疑和否定中国武术,反而以中国的传统哲学诠释他的武道思想,用他的电影弘扬这种思想的力量。

我们今天试图用现代化的体育知识和西方人的思维来重新解构土生土长的中国武术与拳学思想,还有其中深邃的理论,经过多年的尝试与实践,我们发现是一种无奈的徒劳,一方面让固有的拳学“遍体鳞伤”和“无从相识”,另一方面西方世界还是“似懂非懂”,最终像奥林匹克一样在冷漠中选择了拒绝,关闭了五环的大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像中医一样,保存其传承和方式,还有属于中国文化的术语解读,不一定非要尝试“中西结合”,保持本色,泾渭分明,互通有无,相得益彰,自得其所。

日本的武道也许给我们提供了启示,无论是相扑、柔道、空手道还是剑道,都倔强地保留着其本土技术本身的传承和尊严,还有醒目的文化标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让一个相扑国手和一个泰拳手去对抗,因为两种不同的武道而决出的胜负无法证明那种武道优劣,正如同无论哪一种文化和民族都不能说孰优孰劣一样,而相扑国手在日本所获得的尊重和待遇足以让一个相扑选手一生为之付出勤奋和心志,不改初衷,用深情和责任传承这种文化与国技。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丛林和武技争夺时代应有的一种风度,放眼世界,寻觅自己,找回失落的自信、勇气和智慧,还有那传承千年的武学精神。
--------------------------------------------


    关注 大武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