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悦读 薛少华:机器人或拥有自我意识

 

2016年是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恰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暨科学普及出版社)成立60...

2016年是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恰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暨科学普及出版社)成立6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携手共同打造“奥林匹克公园科学文化体验基地”,并与腾讯、百度等社会各界力量合作共同推出“奥林匹克公园科学悦读体验行动”系列公益活动。

旨在通过阅读、特别是科学阅读,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科学文化产品;通过阅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技魅力。
4月23日(星期六)上午,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将拉开本次系列活动序幕。届时,将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张钹院士和人民大学-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薛少华老师就人工智能话题与读者进行分享。今天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薛少华老师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问题的吧,
嘉宾介绍

薛少华



薛少华,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哈佛大学联合培养),现就职于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研究方向为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

担任讲师期间,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心灵-大脑与人工智能》等课程,在国内外高校哈佛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地做过多场关于人工智能和认知的学术报告,并主持或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多个科研项目,就相关问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篇研究论文。
机器人或拥有自我意识


薛少华
被人称为 “近代哲学之父”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自我这个概念,是通过“思考”这种模式来存在或体现的。后来,哲学家拉·梅特利抛弃了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观念,他在著作《人是机器》中认为,物质是唯一实体,人和动物都由物质构成,物质本身包含了运动、感受等属性,人和动物的心灵也是由物质所构成,他们都是机器。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长足进步与哲学思潮的不断更迭,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与哲学家都开始持有这样的观念,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被物理学术语描述和解释,物理学中的法则和定律可以完备地描述这个自然世界中的各种事物或属性。这种观念被称为物理主义,如意识、灵魂、道德、伦理、情绪、爱欲等带有主观体验的概念都可以被物理学术语所解释和澄清,其存在均依附于物质之上。
既然如此,笛卡尔意义上作为自我的本质的思考之物就是一种幻觉,世界并不存在独立于身体的自我意识。所谓的“自我意识”,不过是大脑中物质运动(比如神经元放电,激素分泌等)所产生的副产品,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无非就是一些物理活动(比如分子运动)而已。我们若能将“自我意识”所指代的那些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用计算机程序般那种模块化的过程实现和模拟出来,那么是否可以说,机器也拥有了真正的心灵?
按照这样的观点,人类在自然界则毫无优越性可言,人与动物的区别界限将变得模糊不清,只是意识的复杂度比动物多一些而已。这一说法通常会招致激烈反驳。
然而,如果我们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不妨先接受这一假设,那么动物和人类在进化的链条上是连续的,则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级心灵——“自我意识”——也应该包括了动物心灵所具备的那些功能与属性。目前我们所已知的动物,都出现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时的深海化石中。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动物都是主动的施动者,即它们可以与环境进行交互,以便获取生存的资源,并且能区别自身与环境的差异。
这样,“自我”最基本的一个模块应是心理学家吉布森意义上的生态性自我概念。能够运动,能够与环境交互,就是最基本的“自我”概念的体现。而根据吉布森的著作《视知觉的生态学进路》中关于生态心理学理论的论述,动物能够通过视觉,直接拾取到周围环境中的光流,这些光流所组成的光线阵列提供给它们的知觉—行动耦合可能性的信息,而它所栖息的地方(即能够提供给它生存繁衍休息的地方),就是基于提供给它的各种行动能力的环境特征集合。这个理论拒绝了心理表征计算那种复杂的认知理论,而是以简单的“知觉即行动”原则来解释动物获取食物、躲避天敌,以及对环境的各种合适的行动等。
如果人工智能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机器人能够和人一样拥有自我意识,那么首先就应该使机器人能够成为主动的施动者,能够与环境交互。事实上,从2004年至今,的确有一些人工智能科学家在沿着这种思路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使用吉布森的行动—知觉耦合理论为基础设计出了一个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类人机器人iCub,它可以对外部环境进行概率式的知觉探索,通过行动后观察来进行学习和纠正,以达到熟悉某种行动成功的模式,即掌握某种物体的行动—知觉耦合性,环境能提供给动物的行动可能性,动物依据其行动能力,能根据环境所提供的行动可能性进行合适的行动。这些机器人项目的研究思路,首先都是让机器人越来越像小动物或人类婴幼儿那样通过自己的直接知觉,来对环境的事物进行合适的行动,通过不断优化的算法和学习,最终让它看起来像是能够“直接地获取”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奈瑟尔的自我理论,除了吉布森意义上的生态自我(即“我”能与外部环境区别开的能力)之外,还有主体间自我(即我能与他人区别开的能力)、延展性自我(即时间上不同的自我能够进行统一认知,比如年轻时和年老时的自我,具有各种知识的自我)、私有性自我(即具有第一人称私密性,我的感受性、情绪、意向和信念等不为外人所知)和概念性自我(能够对自己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的认知,并且包括上述四种自我概念的所有功能)等五个层级。
对于推理与计算等逻辑性较强的工作而言,计算机早就超越了人类。然而,对于动物最简单的行动比如自由行动、社交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心灵功能,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先进机器人所具有的能力几乎无力做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别于经典人工智能那种依赖于符号推理和逻辑架构的路径,采取直接知觉理论或生态心理学这个思路,首先让机器人拥有“生态自我”的心灵(即恰当的自主运动能力),这或许是强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新希望所在,iCub等机器人都是目前很好的进展成果。
那么,机器是否会拥有心灵?它们是否会具有“自我”的意识?很遗憾,我们尚未得知。心灵哲学家塞尔通过“中文屋”这个思想实验悲观地论证了我们永远都无法使机器获得心灵,从而产生真正的意识。然而,也有一些乐观的认知科学家如特维和策梅洛在 《机器人的吉布森主义路径》一文中,也暗示了通过吉布森式的认知理论,人类或许有一天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这是因为他们采取了一种涉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在认知活动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是一种非大脑(或心灵)中心的认知立场。按照这种理论,我们的意识并非完全来自于我们的大脑,而是来自于包括大脑的整个身体。
若是以这种涉身认知理论来设计类人型机器人,那么使机器拥有真正的心灵,仍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本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2月16日)


创.悦读

创.生活

创.未来

感受智能社会的魅力

期待与你共鸣

一起,悦读吧


科学普及出版社官方微店

现已正式开通

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



科普社精彩好书,微店一键掌握
科学普及出版社

铸造科普精品   彰显科技魅力





微博@科学普及出版社

微信账号:cspbooks



点击“阅读原文”可到科普社官方微店

更多好书在等你


    关注 科普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