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空间里的圣诗(教堂系列合集)

 

在一城一梦系列里我曾经说过,欧洲的城市游就是"宫保鸡丁"的模式,鸡就是指教堂。在欧洲,大大小小的教堂随处可见



在一城一梦系列里我曾经说过,欧洲的城市游就是"宫保鸡丁"的模式,鸡就是指教堂。在欧洲,大大小小的教堂随处可见,它们不仅是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往往是所在城市的重要地标。虽然有人说宇宙的象征是大教堂,它的结构被设计得和宇宙秩序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一模一样。但是圣经上没有写教堂的范式,教堂的风格也没有固定的形制。可以说,每一座教堂都有着自己的风格,是当时历史、文化、艺术结合的缩影。所以,欧洲城市游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看教堂,它为我们了解欧洲的宗教文化和建筑、美学历史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西欧建筑史和美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很多名词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耳熟能详。哥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很多人看到科隆大教堂的时候都会说:看,这是哥特式的教堂。但是哥特式教堂的特征有哪些?西欧教堂建筑的发展史又是怎样的?各自代表有哪些?所谓久病成医,教堂看多了加上自己的好奇心,教堂的建筑史在我眼前也有了个大概的轮廓和模糊的脉络。但宗教文化浩如烟海,建筑历史也博大精深,再加上自己也非建筑专业出身,就是想把自己知道的整理出来,让大家去看教堂的时候不再那么迷茫。就当抛砖引玉吧。还望大家轻拍。

本系列写作的顺序,基本遵循着由上到下,由外及里的顺序。这么说是因为当你抬头望向教堂顶的时候,往往能看见教堂顶上矗立着一只公鸡或者十字架的形象。再结合教堂结构和外饰的风格,能大概估计这是一座教堂所属的教派。而透过内部的结构和装饰,我们就能大致确定教堂建筑的风格。

作者:三块石头,科隆大学法学博士在读

目录:

一、教堂顶上的那只鸡

二、十字架上的分野

三、拜占庭风格

四、巴西利卡风格

五、罗曼风格

六、哥特风格

一、教堂顶上的那只鸡
Q1: 公鸡代表了什么?

A1: 也许每个人都知道圣经中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最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而公鸡的故事,则和耶稣的另外一个门徒--彼得有关。按照新约的记载,彼得本是加利利海边的一位渔夫,本名西门,后来由他的兄弟安德烈带领认识耶稣。耶稣给他改名为矶法(即“磐石”的意思)。后来他就开始跟随耶稣,认出耶稣是神的儿子,是耶稣最亲近的门徒之一。就像所有的故事都有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尾一样。这个故事也一样具备这四个要素(蓝色加粗部分是圣经原文)。



1)起因:故事发生在最后的晚餐后。根据【马太福音26章31节到75节】的记载:那晚,耶稣对众门徒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彼得却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天夜里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彼得说: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故事的起因就以耶稣的预言为伏笔,但了解圣经的朋友都知道,耶稣的预言就像是剧透,彼得会一步一步走向这个结局。

2)发展:接下来的故事发生在客西马尼园。耶稣带着彼得,约翰和雅各,到客西马尼园做祷告,因为他已预知自己即将死在十字架上的命运,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他对众门徒说: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儆醒。但当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他的门徒们都睡着了。耶稣说:怎么样,你们不能同我儆醒片时么。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如此反复三次。直到犹大率领众人来缉拿耶稣,而他的门徒,包括彼得,都离开他逃走了。



3)高潮:和其他门徒比,彼得已经算是相对勇敢的了,他远远的跟着耶稣,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进到里面,就和差役同坐,要看这事到底怎样。 他目睹了大祭司审问耶稣的情景。这时候, 坐在众人间的彼得就被人认出来了: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这是他第一次不认主,之后他就想往门外退,这时候,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这是他第二次不认主。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这是他第三次不认主。仿佛就像是打脸一般,彼得不认主,一开始是不承认,第二次是起誓,而最后一次,为了撇清和耶稣的关系,甚至是发咒起誓。真的是气急败坏。

4)结局:结局很简单。圣经里就一句话:立时鸡就叫了。这一章的最后一句话还给了彼得一个内心独白: 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经常出现在教堂顶的这个公鸡,其实是个风向标,德语里又叫做“Wetterhahn”(最通俗的翻译就是预测天气的公鸡)。当今主流意见都认为,在教堂的屋顶放公鸡包括三层深刻的属灵含义:

  1. 放公鸡是为了体现新教和当时天主教之间的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公鸡在新教教堂顶比较常见的原因,天主教教堂的顶端通常是十字架)
  2. 公鸡也在提醒着基督徒们要以彼得三次不认主为教训和警醒,不要放弃自己的信仰,时刻跟随耶稣基督。它和十字架一样,是基督徒信仰的标志。
  3. 在圣经中,常用风来比喻圣灵(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两者是同一个单词)。所以公鸡加风向标的组合也暗喻着基督徒们要注意观察圣灵的工作,正如风向标指出风的方向一样。要警醒并时刻准备好加入“圣灵”正在做功的战场。
Q2: 公鸡和十字架的区别是不是从宗教改革之后才有了分化?

A2: 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三块石头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通行的说法其实不成立。早在教宗格里高利一世时期(590-604年在位),他就强调“公鸡是基督教最合适的标志”,因为它标志着圣彼得。

而在尼古拉斯一世在位期间(858-867年),教宗颁布谕令:公鸡和风向标必须安放在教堂顶端。而宗教改革则迟至1517年由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纲论》引发。因而,公鸡和十字架可以作为区别新教教堂和天主教教堂的重要参考,但这一标准不是绝对的。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天主教堂一直遵循着尼古拉斯一世的教谕。在它们的塔楼顶端矗立的就是公鸡(下图是笔者找到的一座天主教堂的塔顶素描草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风向标上立着的是一只公鸡)。



Q3: 除了公鸡和十字架外会出现其他形状吗?

A3: 答案是肯定的,除了公鸡和十字架,也有许多教堂会采用其他的图形。常见的是旗帜或星型。

在德国北部沿海地区,也有很多教堂顶部是反映地方特色的渔船。

还有的放条金枪鱼的......
二、十字架上的分野
不知不觉,石头在德国也呆了5年了,这期间也去了很多城市,只要时间允许,我是逢教堂必钻。从刚开始见到时候的新奇,到后来抑制不住好奇心看到一座教堂就想去了解这是一座新教的教堂还是一座天主教教堂。有不止一个人告诉我,判断新教教堂和天主教教堂的简单标准就是看装饰和雕塑,一般新教教堂比较简单,而天主教教堂外墙有大量雕塑。这一标准对很多教堂适用(比如科隆大教堂就是一座天主教教堂)。

但不准的概率一点也不低。比如和科隆大教堂一个风格,坐拥世界最高教堂塔楼的乌尔姆大教堂,却是一座新教教堂。

再来举一组栗子:外部装饰极其简单,外墙全部砖砌,内部装饰也极其简单的慕尼黑圣母大教堂就是一座天主教教堂。

而内部装饰极为富丽堂皇,外部雕塑也不少的柏林大教堂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新教教堂。

那我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为什么?究竟有没有一种标准,能让人在不阅读相关介绍文字和问人的前提下,仅仅通过外观和内部装饰来快速地判断一座教堂究竟是天主教、东正教还是基督教的教堂呢?我想很多人也有着和我同样的疑惑。

我的回答是:就像我在《教堂顶上的那只鸡》里面写的,我们无法完全依靠顶上挂的是十字还是鸡来判断一座教堂究竟是新教教堂和天主教教堂一样,我们也无法单从外观上判断一座教堂的从属。理由有二:

  • 圣经上没有写教堂的范式。基督教第一次分裂导致了东正教和天主教的对立,而东罗马时期最重要的建筑风格是拜占庭风格。所以容易区分的是东正教教堂和天主教教堂(下一篇我会先讲这个问题)
  • 宗教改革后,有些天主教堂被收归新教所有,所以统一风格的教堂可能会分属两个教派。典型的就是乌尔姆主教教堂
  • 和建造者的想法有关。德皇威廉二世下令重建柏林大教堂时候的出发点就是想将它打造为德国最重要的新教教堂,使它能够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分庭抗礼。
像之前说的,教堂重要的功能是用来礼拜。天主教和新教的不同体现在礼拜上,重点在于圣体圣事。除此之外,我们也能从教堂的内部布置上准确判断教堂的所属,因为有一些装饰细节是天主教教堂和新教教堂所特有的。



东正教教堂里一定会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圣幛(Ikonostase)把教堂正庭和圣坛隔开。,而天主教教堂里没有圣幛。



天主教教堂里一般会有一个讲坛,讲坛通常设在祭坛的右边、侧面墙壁或柱子上,有些会有一个顶盖。东正教教堂里没有讲坛。



东正教拒绝乐器,都是无伴奏的歌唱,所以教堂里见不到管风琴。天主教教堂一定会有。



东正教受洗行浸礼,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浸三次,洗礼盆通常正对祭坛;而天主教是洒水礼,多在入口通道处,寓义是经过洗礼成为教徒才能进入参加圣事。

抛开上面那些在教堂里看得见的区别,东正教和天主教之间还有许许多多脱离于建筑本身的差异。比如:东正教地位最高的神职人员被称为大牧首,而天主教则被称为教皇;东正教除主教外其它神职人员可以结婚,天主教神职人员一律要守独身;东正教信徒用三根手指划十字,方向上下右左,天主教的信徒用手掌划十字,方向上下左右...另外,东正教和天主教对于圣经的看法,圣礼的看法也存在诸多不同。因为小编自己的姿势水平有限,也因为本文讲述的重点在于探讨建筑和历史,在这里就不展开了。还望大家能理解和支持。

另外,这里也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

我们都知道穆斯林们都会朝向麦加礼拜。其实教堂对于朝向也有讲究。因为耶稣在东方受难,所以绝大多数的教堂布局都是东西走向,四面而开。教徒可以从不同方向进入教堂,但是祭坛在右,礼拜在左(不信的可以自己Google地图下,下图是科隆大教堂的平面图)。

三、拜占庭风格
要说到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我们就必须把目光投回今日的水城威尼斯。去过威尼斯的人大多知道威尼斯本岛之外有一座被游客戏称为玻璃岛的小岛(Murano),岛上分布着大量的手工玻璃作坊。现如今,坐船到岛上观看手工玻璃的制作过程更成了一个热门项目。如果你留的时间久一点,也许你能看见工匠们将玻璃薄片打碎,用五颜六色的碎玻璃块创作镶嵌画的过程。

而大量采用镶嵌画做装饰正是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之一。本岛上的圣马可大教堂正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里面大面积的金色玻璃镶嵌画是存世不多的拜占庭艺术风格的精品。采用金色是因为东罗马帝国的人们相信,金色是最能代表天堂的颜色(PS:这种金色玻璃片其实是由两片玻璃一篇金箔组成的一个类似于三明治的结构,其技术的难点在于制作过程不使用任何粘合剂。目前,玻璃岛上的某些作坊依然承担着制作碎玻璃片修复各地拜占庭时期镶嵌画的重任。)。

说到镶嵌画,不得不提另外一座意大利城市拉文纳。这是一座独树一帜的城市,城市里奇迹般地保留了大量东罗马帝国时期拜占庭风格的建筑。而其中更有八座基督教早期建筑因其马赛克镶嵌艺术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以圣维塔莱教堂后殿中的《查士丁尼与大臣》以及《狄奥多拉与侍女》图最为有名(下图即为查士丁尼大帝)。

说完了镶嵌画,我们来说说拜占庭风格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圆形穹顶的运用。帆拱的发明使得在方形基座上搭建巨大的圆形穹顶成为可能,这是一个古罗马建筑师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是东罗马帝国对于建筑史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建筑史上的伟大发明(想象成将半个西瓜四面各切一刀,顶部再切一刀)。

大穹顶的应用,使得建筑内部的空间会显得更高大宽阔,光线也可以透过设置于穹顶的小窗照到室内,使得建筑内部的采光更充分,更明亮。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对后世的伊斯兰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东正教教堂建筑发展的后期,则逐渐向集中式建筑模式转变。很多后期的教堂不再建造巨大的穹顶,而是改为建造一个个小的穹庐顶来替代(即通常人们所说的“洋葱顶”)。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滴血救世主教堂,还有乌克兰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都是集中式建筑的典范。



拜占庭风格的第三个特征体现在柱子上。一般拜占庭风格的柱头都是倒方锥状的,以花草为装饰(下图是圣索菲亚大教堂里面的柱子)。

上面我们说到东罗马帝国最终完成了自身的希腊化,东正教也称为希腊正教。在建筑上,东正教和天主教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东正教的教堂布局是希腊十字(横臂竖臂等长),而天主教的布局是拉丁十字(横臂短,竖臂长)。图中左边是典型的希腊十字教堂布局,右图是拉丁十字教堂布局。

四、巴西利卡风格
世俗建筑


巴西利卡这个词最早发源于古希腊,意思是“王者之厅”。听着很高大上的一个词,其实最早用来指代是大都市里诸如法庭、大型商场之类的豪华建筑,在希腊城邦时期也被用来指称最高执政官的官邸和办公建筑。在古希腊时期,巴西利卡并不是一种建筑的形式。而把它正式作为建筑形式引入的正是当时的罗马人(下图为当时罗马帝国皇帝马克森提乌斯的巴西利卡)。

教堂建筑
1

老圣伯多禄大殿



在【米兰赦令】之后,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巴西里卡式的教堂也成为了当时教堂建筑的典范。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修建的老圣伯多禄大殿(今梵蒂冈圣彼得大殿前身)即为一座典型的巴西利卡风格的教堂建筑(后毁于一场大火)。

小贴士: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查理大帝在此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在理论上奠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础。重建后的圣彼得大殿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堂。
2

拉特朗圣若望大殿



罗马天主教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首。拉特朗圣若望大殿最初的建筑设计图,当时是典型的巴西利卡风格建筑。在后世的改建中成了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3

城外圣保禄大殿

罗马天主教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早期基督教建筑。在未扩建的原始教堂平面上可以看出其结构特点属于古罗马时期的继承发展。



4

圣撒比纳堂

圣撒比纳堂是巴西利卡风的早期建筑。

巴西利卡风建筑特点
TOP

1

巴西利卡以长方形居多(有个别是正方形的),早期的世俗建筑入口设在长边,外面有立柱长廊环绕。

TOP

2

在巴西利卡风的教堂建筑中,一座长的大厅被立柱分为三个部分。中间的中厅最宽,也最高。其一侧窄边演化为半圆形龛,用来供奉圣坛。两侧的侧廊则比较低和比较窄。

西
TOP

3

早期的教堂建筑保留了世俗巴西利卡建筑的结构。后期通过垂直于原巴西利卡的长轴添置一个横廊,形成了十字巴西利卡。其横廊的高度与宽度与中厅一样。

TOP

4

有些特别大的十字巴西利卡不但有两个侧廊,而且在这两个侧廊外还有两个侧廊,因此一共有五个厅。最外边的侧廊最窄最低,中厅最高最宽。



巴西利卡 - 罗曼风的起源 (总结图)

五、承前启后的罗曼风


之所以把罗曼风放到最后才写,是因为罗曼风格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它承接了巴西利卡风格的古朴,吸收了部分拜占庭的风格,最终完成了向哥特风的转变。实在是很难用短短的几句话就说清楚罗曼风格的特点。前天收拾钱包的时候,钱包里正好躺着一张10欧元纸币,那我们就从欧元纸币上的建筑开始吧~

一、5欧元纸币:古典主义

在5欧元的纸币上,是经典的古典主义的建筑样式。这里说的古典主义风格,说的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样式。为了让主线不至于那么混乱,我就把要讲的主题集中在古罗马建筑上。和咱中国的人民币不同,欧元纸币上的建筑都是虚构的建筑,只是反映一个时期的风格,并没有完全一致的实体建筑和其对应。在5欧元纸币的正面,是一道拱门,而柱式则是经典的罗马五柱式之一的爱奥尼克柱式。在其背面的图案则是一座三层叠柱引水桥,现存的类似建筑在法国嘉德省的尼姆,以及西班牙的塞戈维亚都能看到。无论是拱门还是引水桥,我们都能看到古罗马人对于拱形结构的娴熟应用。罗马人沿袭希腊的风格并发展了拱门、圆顶和拱顶。



在拱门的基础上,古罗马上逐渐发展出了其他的拱形结构:如果把拱往纵向延伸,它就形成了下图一的筒拱;如果两个筒拱相交,就形成了交叉拱;两个等长的拱相交则成了十字拱;而把十字拱加上柱子,往高处延伸,就变成了一个拱顶。



而现存的罗马斗兽场以及罗马凯旋门都是拱券结构建筑的代表。半圆形的拱券为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



二、10欧元纸币:罗曼风格

罗曼风格又被称为罗马式风格,是一种流行于欧洲10-12世纪的建筑风格。罗曼风的教堂建筑的兴起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自公元1096年开始的十字军东侵,使欧洲掀起了宗教的热潮,封建领主们对于宗教的狂热达到如痴如醉的境地,他们全力为自己领地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曼风(罗马式)。

罗曼风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这一点在10欧元的纸币上亦有清楚的体现。



罗曼风格又分第一罗曼式和第二罗曼式。在它的早期,这一风格的教堂大多以粗石砌墙、开窗很小,并尚未采用拱顶结构。外形像极了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典型的就有圣维托雷阿勒修道院(图一)和法国的塞南克修道院(图二)。伴随着拱顶和有所加工的石块被增量的使用这些较大的改进标志着第二罗曼式。





第二罗曼风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比萨教堂(对的,就是伽利略扔铁球的那个地方)。在这里我们能总结出好几个罗曼风的典型特征。



(1) 塔楼

在建筑史上,罗曼风第一次实现了将塔楼纳入建筑的结构中,实现了沉重的建筑本体和垂直向上的动势的统一。塔楼的形状多样,有圆形的,方形,或是多边形的,而塔顶也有平顶或者尖顶的差异。在意大利,塔楼几乎常常呈独立式的存在。而在德国,它们常常成对的置于壁龛两侧(图为德国的施派尔主教座堂)。



(2) 半圆拱券

图一为比萨教堂的内部,可以看到罗曼式建筑中典型的半圆形拱(但也有极少数的建筑例外)。罗曼教堂建筑中甚至有很大一部分采用了木质屋顶,通常是简单的桁架结构。典型的如德国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米迦勒大教堂(图二)。









(3) 连饰拱

我们再一次回到比萨大教堂的正立面。罗曼式教堂的正面,通常指建筑的最西端常常呈对称状,设一个通过线脚或门廊而显著起来的中央大门,并排列着顶部拱起的窗户。典型的装饰就是这样的连饰拱(是不是有罗马引水桥叠柱的感觉?)。德国类似的例子则是林堡大教堂。除了连拱结构,林堡大教堂的塔尖是典型的莱茵头盔造型。另外请注意它的正面的圆窗,和哥特式建筑绚丽的玫瑰窗相比,这时候的圆形开窗还比较小,也不够华丽。这被称为“牛眼窗”。也是罗曼风格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







(4) 开窗

再来一张比萨大教堂侧面的照片。留心看它建筑上的开窗。罗曼风的开窗都比较小,还远未达到哥特式建筑那种玻璃彩窗的绚烂。因而罗曼式教堂的室内都比较昏暗和压抑(为了方便对比图二是一座哥特式教堂的开窗)









(5) 拱形穹顶

拱形的穹顶也是罗曼风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图一为比萨教堂的洗礼堂)。脱胎于古罗马时期的建筑样式在罗曼风时期也得到了继承。在古罗马时期,对其拱顶最著名的运用就是罗马的万神殿(图二)。通常罗曼式教堂的东侧尽端接近半圆,或者像在法国那样有一个被回廊围起的高高的圣坛,或者像在德国和意大利那样另有一个正方形的尽端以突出壁龛(图三为瑞士圣加仑修道院的平面图手稿,注意B和C的位置,该修道院有两个半圆形壁龛)。







除了上述提到的五个特征外,罗曼风格的教堂建筑至少还有以下两个特征:

(6) 柱式

罗曼风教堂里常见的是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头基本上为置放在圆柱上的底部呈圆形,而支撑墙体或拱券的顶部呈方形。罗曼式柱头仍然保持了此种柱头形式常规的比例和轮廓。图一为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教堂;图二为同在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米迦勒大教堂;图三为法国巴约圣母主座教堂的地宫里的简化科林斯柱式。观察图一和图二,我们会发现大厅的柱式现了ABBA的变化形式,而在翼廊,这样的变化则为ABA。






(7) 拱顶

在上文我们谈到了筒拱到拱顶的转变。而这正是本文标题:承上启下的罗曼风的明证。

7.1:承上

单一拱是一种具有良好声学特性的建筑式样,有利于强化教堂圣咏的效果。法国圣塞文-梭尔-加尔坦佩教堂的拱顶就是单一拱的重要例子。但单一拱的缺点是拱顶通常需要坚固的墙体支撑,因而墙体上所开设的窗洞极小。



7.2:启下

十字拱顶到肋架拱顶到尖拱顶的转变

在教堂修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木料的使用。最早的时候,中厅是被修建成筒拱状的,由于拱顶的宽度很大,整个拱顶必须全部用支架支撑起来,一直到拱顶修建完毕才能拆掉。如果修建一个规模庞大的教堂,它用的木料也是极其可观的。后来有人发现,可以从拱顶的四个角开始,先修建两个相互交叉的拱肋,然后就可以像玩填色一样,每次只修一个部分。十字拱顶出现在罗曼式建筑的早期,著名的是在施派尔主教座堂中约建于1060年的高高的拱顶,这是此种拱顶形式在罗曼式建筑中被第一次用于一个宽敞的中厅(下图)。

再后来,有人发现尖拱比半圆拱更好用。将教堂中厅修建成尖拱,一来可以突破高度的限制;二来如果将拱肋取代传统的筒拱,侧向的压力就会被引导到拱肋上,墙壁就可以不需要修建的那么厚了。在罗曼风的后期,教堂建筑广泛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了厚拱顶。后来,由于扶壁之间的墙壁不需要承重,完全可以留空用来安装玻璃了。教堂建筑的风格逐渐向“高、亮、瘦”的哥特风的转变。而哥特风的尖拱结构,就是我们今天在20欧元纸币上见到的样子。


六、哥特风格


说起哥特式教堂建筑,我想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米兰主座教堂等都是及其有代表性的哥特风建筑。记得第一次看到科隆大教堂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体量震撼到了,其次是它高耸入云的两座主塔、内部的巨大空间、美轮美奂的画满圣经故事的彩窗玻璃。后来搬来科隆后,我曾在圣诞弥撒的时候又专门去了一次,燃烧的香料的味道,唱诗班的空灵唯美的赞美诗歌,无一不在刺激着我的感官,让我第一次真切感觉到了身处彼时那时空下的神圣感。后来的时候我就在想,对于中世纪的人们来说,哥特式教堂不仅是连接人间和天国的桥梁,更是当时的人们认识神、敬畏神的多媒体工具。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哥特式风格发源的时候还是中世纪(中世纪指5世纪到1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到明朝郑和下西洋那段),中世纪的欧洲,百姓们大都不识字,只有教士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如何向百姓们传授教义也是当时的教会苦思冥想的一个问题。在罗曼风横行欧洲的时候,当时教堂建筑给人的总体感觉可以以“矮胖”来形容,胖是因为它的墙体普遍比较厚实,矮是因为当时的教堂建筑普遍采用是圆拱和半圆拱。



采用圆拱的结构最大的问题是,圆拱的高度和宽度是正相关的(标准的圆拱的高度等于圆半径,即跨度的一半)。换句话说,高度越高,圆拱结构的跨度就越大,跨度越大也就代表着更巨大的建造花销。所以当时的教堂筹建者必须在高度和预算间做出选择。



而尖拱技术的出现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和传统的圆拱技术相比,尖拱技术不仅成功地使拱顶活泼化,更重要的是拱顶的高度可以不再受跨度的限制。对建筑学而言,拱顶技术的出现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无论是圆拱还是尖拱,由于重力的作用,它们都会对侧向支撑的墙壁产生一个侧向的压力。图中的线条描绘的就是两种结构下应力线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到,圆拱的应力线向两侧延伸,而尖拱的应力线侧偏向下,假设两者产生的侧向压力相同,那么尖拱结构下墙壁所需的厚度就会远远小于圆拱结构下墙壁的厚度。



而尖拱技术的另一个应用则是尖肋拱顶技术。当时的石匠们(那时候还没有建筑师的称呼,统称石匠)发现,如果采用拱肋代替传统的拱顶,那么侧向的压力就会被引导到拱肋上,最终导向地面。这一发现可谓惊天动地,石匠们发现,原来厚重的扶壁支撑的墙壁不需要建那么厚了,终于有一天,某个大胆的石匠发现扶壁之间的墙因为不需要承受屋顶的压力,完全可以留空用来安装玻璃。这样的连锁反应是,由于扶壁所要承受的压力大大减小。扶壁只要给尖拱和柱身之间产生侧向应力的点提供支撑就可以保持建筑的稳定。由于扶壁可以做成镂空的样式,它的结构形态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后来的人们称之为“飞扶壁”。





尖拱、尖肋拱顶和飞扶壁的发展,使得原本“矮胖暗”的教堂第一次加上了高度这一要素,而变薄的墙体,还有因为大面积安装彩色玻璃而提高的室内采光度,使得这一全新结构的教堂成了“高瘦亮”的代言。





而所谓新事物的发展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上第一座哥特式的教堂是法(Fa,第四声)国的圣坦尼斯大教堂。从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哥特式教堂的几个核心应用(Beta测试版)。看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问:为毛要管这么好看逼格高的教堂叫哥特式呢?他们和哥特人有联系吗?



写到这里,我脑子里突然飘过了“躺着也中枪”这句话。至少从建筑学的角度上看,哥特人和哥特式教堂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物。哥特人是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住在树林子里,是典型的蛮族。也许他们拿得出手的建筑就是在树林里搭建的几个小木屋或者草棚子。在当时罗马人的眼中,哥特人就是野蛮、粗野、Low逼的代名词。可就是这个Low逼民族,最终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完成了逆袭。而古罗马人的这种看法却被后世所传承,很多意大利的文青从心底里看不起这样一种建筑形式,因为在他们眼里,罗曼风才是古典主义的正统。在文艺复兴的时候,意大利的文青们就用“哥特式”来称呼这种在今天看来异常高冷的建筑形式,以此表示他们对这种建筑形式的鄙视。

在圣坦尼斯大教堂的启用典礼那天,教堂周围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法国的达官显要、教会高层人士几乎倾巢而动。圣坦尼斯教堂作为第一座哥特式教堂带给人们的冲击,不亚于比尔盖茨推出Windows,乔布斯发布爱轰1,人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教堂还可以这么造。良好的用户体验,冲击性的视觉外观(由“矮胖暗”到“高瘦亮”的转变),人们纷纷表示:哎哟!不错哦!

最主要的是,教堂第一次实现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向高处的延伸,满足了当时供应商(教会)向用户(信徒)展示天国权威,用户渴望亲近上帝的共同心理需求。而在这一架构基础上实现的彩窗应用,更是直接改变了教堂内部的光线亮度和色彩饱和度,丰富了教会宣传圣经教义的手段,共同打造了一个“神圣空间”的概念(玫瑰窗也是哥特式教堂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那个没有手机互联网的年代,哥特式教堂就靠着人们口耳相传,迅速成了中世纪后期教堂建造的主流范式,横扫整个欧洲大陆。西欧诸多的王朝、诸侯、富裕城市都投入了打造地标建筑的运动中,比拼的标准除了大,也加入了高的要素。这也是为什么西欧很多城市的最高建筑(除了电视塔)都是教堂的重要原因。



但教堂修的越高,体量越大,对于力学结构的精准把握就更为重要,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典型的如法国的博韦主座教堂(Beauvais Cathedral),当年为了和邻城亚眠的大教堂较劲,建造工程匆匆上马,结果修着修着顶就塌了,后来才发现支柱间的距离不对。后来没办法了只好修建了这些固定支架才使大教堂最终避免了倾覆的命运(PS: 亚眠大教堂也没好到哪去)。



哥特式教堂令人咋舌的尺寸和高度,升华了中世纪的心灵,使人们在置身教堂的时候能脱离日常生活的污浊和黑暗。普通民众来到这里,会听见正在举行的弥撒,闻到香料的芬芳,体验各种光影的变幻,使人们放佛身临其境,宛若置身于人间天国,产生一种出世的经验。基于精神性目的的巨大神圣空间,能够引领一般人更亲近上帝。而当时教会的神职人员,也尽力将教堂于圣经里的话语相连接,使之更接近“神圣空间”。典型的例子就像巴黎圣母院。圣经里记载,所罗门神殿基座到第一层的高度是30肘(一肘为大约50厘米),到第二层的高度是60肘,这30和60这一组数字就完全融入了巴黎圣母院。



再比如,亚眠大教堂中央的正方形,其边长是50罗马尺,在圣经里,诺亚方舟的宽度刚好也是50肘。





再比如,亚眠大教堂拱顶到地面的高度是144罗马尺,而圣经里约翰所见神城(Holy City)城墙的高度也是144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说明,中世纪的教堂建造者们有意识地将圣经中的尺寸作为教堂建造的蓝图。尽管哥特式最初是个贬义词,但凭着信仰的激励和大胆工程设计的引导,哥特式建筑师从此改变了巨大建筑的兴建工法。直入云霄的挺拔,加上建造者们悉心打造的“神圣空间”,在我眼里,每一座哥特式的教堂都像是一首献给上帝的赞美诗。

------------------------

4月活动预告:


四月还会推出波恩赏樱花游,Eifel国家公园的路线,还有月底如果可以会再一次前往Goslar带大家领略哈茨山地区巫婆节的风采。敬请期待。

欢迎关注徒步小组,想要加入北威州徒步小组的请加微信号:LeiWANG85,我会拉你入群,目前一群500人已满,二群已有一百多人。因为活动范围限制,目前只添加在北威州及相邻州(下萨克森州,黑森州和莱法州)的朋友。请告知姓名及所在城市。谢谢大家的关注!
4月
让改变发生
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德国


    关注 北威州徒步小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