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吓人的动物,潮汕人竟然专门为它编舞,还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汕故事|趣味生活一个专为潮汕人打造的平台相信你一定会深深爱上这里联系微信/QQ:9567800

 潮汕故事 | 趣味生活  
一个专为潮汕人打造的平台
相信你一定会深深爱上这里
联系微信/QQ:956780044
小伙伴们看到这东西是什么反应呢?


想必大多数人看到蜈蚣,都会怕怕的吧~~


可是,如果说潮汕人居然还为它编了舞蹈,甚至创作的蜈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呢?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蜈蚣舞啦~~
是不是看上去没那么可怕,甚至还有点萌萌哒~~
蜈蚣舞是起源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由西门乡人陈成锦与好友石文勇首创,是一项广场性的大型动物舞,现为汕头市澄海区西门社区居委会永和园所有的传统文艺展演项目。2008年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时,澄海游神赛会之风极盛,各种各样的游行节目竞相出现。酷爱民间舞蹈的陈成锦与石文勇见蜈蚣爬行,扭扭曲曲,十分有趣,从而萌生了创造蜈蚣舞的灵感。经过一番潜心研究,终于设计制作了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和整套舞蹈动作,经后人不断改进加工,已日臻完美。
蜈蚣道具造型形神兼备,头部酷似狮头,嘴两侧一对弯弯的利牙,两眼透出绿光,尾部呈剪刀形,身长22米,用硬、软二十八节布框衔接,屈伸自如,裹布绘以形状鲜明的朱红色节甲,斑斓艳丽,雄壮威武。



“蜈蚣”内部照明变化更折射出民间艺人们的独具匠心,以前一用蜡烛作为点亮“蜈蚣”全身透亮的传统技巧,现改用光电技术处理,既让蜈蚣躯体伸缩自如,俯仰随意,其身、脚、尾、眼又都能发光透亮,夜间表演更是色彩斑斓夺目。
蜈蚣舞以潮州大锣鼓伴奏,表演时由一人擎彩珠带引,十五人藏身蜈蚣腹下,弯腰屈腿,运用“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等武术步法,操纵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盘绕,变化出“2”、“3”、“6”、“7”、“8”、“水波纹”、“盘梅花点”等队列图形,把蜈蚣的神态习性模仿得惟妙惟肖。舞蹈由“彩珠引路”、“快速出洞”、“晃头摇身”、“上下摆尾”、“蜿蜒盘旋”、“悬空翻肚”和“吐烟喷焰”等7个环节组成,其中“悬空翻肚”技巧要求最高,头、尾要同时跑“圆场步”往中间靠拢,接着头部须从躯干的7、8节之间,尾部则要从8、9节之间钻过去。此时7、8、9节身躯的操纵者,须将圆木杆迅速从空心竹节中拔出,使蜈蚣中间三段硬框悬空,头、尾钻过后即往两边舞动,将蜈蚣拉成直线,便形成“悬空翻肚”的奇特姿态。蜈蚣舞风格稳健而又富有气势,尤其夜间起舞,13节硬框内烛火点燃,通体透亮,剪式尾巴摇弋高翘,加上焰火辉映,蔚为壮观。
蜈蚣舞曾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多次应邀赴海内外献演。1926年应当时的汕头市政府邀请,在汕头市审判厅前演出;1937年赴香港参加庆祝英皇乔治六世加冕盛会,轰动香江。1987年赴广州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连演27场;2000年参加新加坡第28届妆艺大游行;同年获文化部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铜奖。
最后,来一首潮语歌曲《蜈蚣舞》~~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