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百鸟朝凤》:一声唢呐,一发悲音

 

当我第一次知道这种乐器叫唢呐而不叫喇叭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那时候觉得这种“喇叭”,声音响亮,喜庆中还带有一...



当我第一次知道这种乐器叫唢呐而不叫喇叭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那时候觉得这种“喇叭”,声音响亮,喜庆中还带有一种轻微的悲凉。它的声音像是一声呐喊,又像是一声长叹,这就是唢呐给我的最初的感觉。我没想到,有一天,一个叫吴天明的导演,把这种感觉呈现在了荧幕上。



吴天明的女儿吴妍妍曾经几次力劝父亲不要拍这个片子,因为她知道中国的观众不接受这种文艺片,但是吴天明还是拍了。幸亏他拍了,不然我们的银幕上就又少了一部良心电影。只是没曾想过,这部片子的境遇会和片中展现的唢呐文化一样凄凉。



任何文化都有一个从兴盛到衰落的历程,唢呐作为民族艺术也是文化的一种,并不例外。这部电影展现的正是这样一段民族文化由兴盛到衰落的历程,他所划出的轨迹,正是一代艺术匠人消失的痕迹。影片聚焦于一个艺术匠人从学徒到出师再到遭遇挫折的过程,这其中,饱含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匠人的苦心孤诣。



故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描述了一位艺术匠人出师之前的学习历程。这位艺术匠人,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师父的严加教导,从一个资质并不是太好的娃娃,经过汗水与辛劳的磨砺,逐渐成长成了一个成熟的艺人。陶泽如饰演的师父,严厉不失慈爱,像老师更像是父亲,更重要的是他热爱唢呐。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奥斯卡影片《爆裂鼓手》,同样的严师慈父,同样的热爱,放在了中国,就变成了现在的《百鸟朝凤》。



故事的第二个阶段,讲述了这个艺术匠人出师之后的尴尬经历。这一段经历,也是电影中戏剧冲突最为激烈的部分。传统文化的衰落,外来文化的冲击,产生了一种对撞的冲突。影片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戏,就是游天明带着唢呐队伍和西洋管弦乐乐队“对擂”,说是对擂,其实更像是一种民族文化中不屈服的坚持。而当这种对擂被人为的砸掉的时候,那种不认同感,又深深地拷问着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我们的民族还有几分尊敬?几分自豪?

电影的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影像化表达。符号化的寓意,更是电影影像化表达的一种。在影片中,唢呐成了文化传承的符号,除了代表唢呐艺术本身,更象征着古老民族文化的遗留。影片的后半段,最后一波艺人放弃了半辈子所学,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于是我们看到了城市化进程中,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一步一步被蚕食殆尽,只剩下游天明这样的匠人还在坚持。



影片的名字《百鸟朝凤》,一语双关。在片中“百鸟朝凤”是只有大贤才能够相配的唢呐曲目,它本身就带有着一种歌颂的意味在其中。而在陶泽如饰演的师父最终去世的时候,这首“百鸟朝凤”再次响起,表达了对这位艺术匠人一生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他极力挽留传统文化这种行为的礼赞。



十多年前,一部《变脸》让全国的观众认识了川剧这个古老的民族剧种,还险些杀进了奥斯卡,也让美国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导演。十多年后,这部《百鸟朝凤》同样的民族题材,同样的诚心诚意,同样吸引了大洋彼岸的马丁的注意。他说“吴天明给了全世界不寻常的宝贵的东西。我希望大家听听我的建议,去电影院欣赏这部杰作,记住它的创作者吴天明——一位真正的电影巨人”。



这部电影,在影像语言方面,也许不如《红高粱》、《刺客聂隐娘》那样有一种极致的影像魅力,但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文化、民族、信仰的思考。这部电影,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的根在哪里、源于哪里。


    关注 九品影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