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制造”的历史

 

《激荡三十年》...

  
原创阅读分享文章第 6 
文/派妮
英国思想家罗素曾经说过,“提到过去,每个时代都承认它是事实;提到当前,每个时代都否认它是事实。”很难说,吴晓波写的这上下两册《激荡三十年》是属于记录当下中国经济的一本财经类图书,还是属于陈述历史事实的一本历史书。因为我们正伫立在过去和当下之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们这一代人亲身参与和经历过的一段“历史”。

为了写这篇文章,最近我又重新翻阅了这两本书。不要随意给任何人、任何事物贴标签和下定义,是我近期生活中学会的一件重要事情。对待一本书也是如此,阅读是非常主观和私人的事情,我只能站在我的角度和立场,以我的思维逻辑和知识体系,最大限度地给出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在我看来,《激荡三十年》不止是一本记录当下中国经济的财经类图书,还是一本陈述过去三十年史实的历史书,还是一本记录人物尤其是小人物命运的故事书,同时还是一本以新闻专业主义态度写就的教科参考书。接下来,我就试图以这四个维度来阐述一下我的理解与看法。
1

财经书
吴晓波洋洋洒洒用近四十万字描述的这“激荡的三十年”,我们抽丝剥茧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内在逻辑: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为三条主线,分别讲述了这三股商业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发展过程。

在改革之初,国企曾经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充当先头部队的角色。然而兜兜转转之下,却依然打破不了自我束缚的禁锢。在无法突破产权体制的条件下,国企曾经试图在内部通过权利下放、改变工作考核机制等方式来突围。这些改变带来一时的效率提高,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这种困境一直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直到1998年朱总理上台,实施了“抓大放小”和“国退民进”的战略之后才得以改观。这两大战略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国家商业主义”的盛行。大的国有企业占据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的垄断地位,聚拢起巨额的财富。这种光鲜背后的另一面,则是大量的中小国有企业被出售给个人,在这其中由于法律及制度的不健全,有的人瞬间成为千万亿万富翁,而多数民众则面临下岗、工龄买断等窘境,社会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则经历了一个试探到蜂拥而至的过程。最早是我们主动出面,邀请外资进入,那些有着长远眼光的外资企业将其视为一个机遇,试探性进入中国(最典型的就是日企率先进入中国占领了市场);而另外一些外资企业则傲慢拒绝。最终,那些傲慢拒绝的外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中国对待外资企业的态度,始终是给予了“超国民待遇”。从这个角度而言,改革的红利很大一部分被外企所享用。

除了国企和外企,吴晓波更多把笔墨花在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身上。这些企业多数出身草莽,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政策扶持,成长受到多重局限,并每次都在宏观调控中成为整顿和限制的对象。不过,就是这样一介卑微的力量,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也是最坚决的推动力。“发生于民间的资本力量总是承担着改革的政策风险。在它们的行为被政策认同之前,失败总是会随时降临。它们既是计划体制的突破者,又是现行体制的违规者,不得不游离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所谓‘原罪’由此而生,无数企业的悲欢离合便是在这里层出不穷地上演。”

对于国企、外企和民企在改革开放中所起到的作用,吴晓波在整本书中给出的态度基本可以概括为:同情民企、批判国企、警惕外企。吴晓波曾说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真正的独立知识分子,做出这样的评价,或许是这位作家所能做的最具“良心”的事情了。
2

历史书
美国荒诞新闻学的教父亨利·汤普森曾有一段名言:“我们很难看清楚历史,因为那都是一些过期的垃圾。但是即使不了解历史,我们也绝对有理由相信,一个时代的能量在一阵耀眼的闪光之后趋于成熟,为何如此,当时没有人了解,事后回顾,也没有办法解释清楚。”没有哪段话更能概括出我们这一代人对于这三十年历史的认知了,80后、90后一代就是在这段历史中成长起来的。

“历史往往是重复的,只是经常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罢了。”历史最大的作用是“以史为鉴”,为当下提供参考和依据。太阳底下永无新事,把《激荡三十年》当做历史书来看,我们总能找出那些“重复又重复”的一些规律。

首先,不管是一个人的发展还是一个地区的发展,思维观念的改变是一切改变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处在剧烈变革的年代里,观念改变的大小、快慢甚至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地区的财富大小。“长期的计划经济,让人们已经习惯了在一种格式化的、有纪律、有组织的环境中生活,一旦要他脱离那种惯性,往往需要极其巨大的勇气。”王石、柳传志、张瑞敏、刘永好等这些日后叱咤风云的商业企业家无一不是在八十年代率先“革自己命”的人。他们都拥有着铁饭碗,却看到时代迸发出来的机遇,纷纷转变观念,辞职下海,历经沉浮才换得半生辉煌。

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官员是80年代初义乌的县委书记谢高华。当年很少有人知道义乌这个小县城,不通铁路、没有工厂、资源匮乏,当地人们凭着“敲糖换毛”的精神,硬是孕育出了一个商品集散地。当有人举报“义乌出现资本主义”的温床时,谢高华却顶住压力,宣布了“四个允许”,这四个允许明显与中央文件相背离。如此,才成就了后来义乌“中国小商品批发基地”的地位。

所以吴晓波会说,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观念的突破一直是改革最主要的动力,哪些地方的民众率先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哪里就将迅速地崛起,财富向观念开放的区域源源流动。很多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那些与旧体制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规定成为改革的束缚,对之的突破往往意味着进步。

一个对此有力的案例证据是,90年代的国企改革造成了大量工人下岗。在北方,由于传统计划经济观念严重,很多人把自己的人生“捆绑”在工厂上,以厂为家、世代相传的观念让他们丧失了独立的勇气和能力,下岗让他们慢慢沦为城市的贫民阶层。而在南方,早已经过一轮“思想解放”的洗礼,很多工人已经普遍能接受下岗或者工龄买断这样的方式,甚至有些人早已有了自己的“第二职业”,下岗安置费反而成为了他们做小生意或者自主创业的资本。

其次,当一种新的事物矛盾出现时,永远不要花过多时间在争论不休上,争论要给实践让道。改革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偶然的新事物总会出现,这本书中太多的案例表明,当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矛盾时,伴随着“口水仗”的新事物往往偃旗息鼓,而那些悄悄进行实践的行为往往却有意外收获。

发生在2005年的中国股市的“股权分置改革”就是明显的案例。由于当时股市已经跌破冰点,所有人都懒得理会的时候,改革悄然启动却收到意外效果,导致后来牛市的出现。“中国的改革运动具有明显的不争论特征”:每当某一项重大改革被激烈争辩的时候,往往成效甚微,陷于流产,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以及舆论的混乱。而当所有争论者都已经精疲力尽的时候,改革却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取得突破。”

其实这条“真理”也是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也不做明确的界定,让最终发生的事实来定义前行的方向。

最后,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所有的伟大都是熬出来的。过去三十年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试验场和冒险乐园,所有的激情和野心都被无限地激发出来,每个人都变成“物质主义者”,每个人都渴望着致富。然而,有些人贪快求全,妄想一步登天;有些人则每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最终,那些迅速起来的人和公司,也迅速倒塌下去,比如南德集团、巨人集团、三株口服液等等;反而是那些一步一步走的略显艰难的企业和公司一路走到了现在,比如联想,比如华为,比如海尔。

1984年是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很多公司在这一年创建。2004年再去细数这些公司,只不过20年的光景,那些曾经媒体眼中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却早已灰飞烟灭。

当下这个时代最热的话题无疑是移动互联网创业。然而,跟过去这三十年很多情景类似,这股创业风潮浮躁至极。很多人启动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流量,希望迅速做大然后融资,最后上市变现。迅速做大的同时,往往隐藏着很大的失败,过去如此,现在犹是如此。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懂得照镜子的人就不懂得如何把握现在。
3

故事书
之前我曾讲过这本书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甚大。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是因为这本书中那些人物故事的命运深深震撼了我,尤其是这三十年间,那些一无所有的小人物,以极其顽强的意志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

此前我一直天真地认为,这个社会的财富拥有者是“天生”的。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如今的财富拥有者当年很多都是一些被边缘化的、体制外的“小人物”。“在改革开放初期,那些从事个体商业活动的人绝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他们是失业者、有刑事前科的人或者是低文化程度的人,这些人被排挤在温暖的、有保障的体制之外,在无可奈何之际,被迫走上了经商和创业的道路。”结果,这些人却成了最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梁伯强,当年为了生存,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澳门。他四处打工,住在满是偷渡客、毒贩和娼妓的工棚里,整日提心吊胆,不知道未来。后来改革开放后又冒死回到大陆,但是那时候没有一家国有单位肯要他。唯一一家肯要他的工厂要求他在职工面前悔过自新,并要挂“叛国投敌”的牌子在胸前。他拒绝了,不得不去菜市场当菜贩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后来却办起了自己的工厂,2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的“指甲钳大王”,产品占据全国60%的份额。在过去三十年里,像“梁伯强”这样的人很多很多,有的早早死去,有的却像野草一样顽强的生长起来。

《英国简史》的作者伍德沃德曾经写过:“历史涉及的只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极小部分,人民的大部分生活和艰辛创业,过去和未来都不会有文字记载。有的人湮没无闻,他们死去,无人知晓,仿佛他们从未来过这个世界一样。”

从这个角度而言,吴晓波记录的这些小人物足够幸运,至少让后人们在读到他们故事时能产生一丝改变。当然,当年的一些小人物,现在也都变成了大人物。十多年后的今天,他们中间很多人都成为了这个国家的财富阶层,然而当年他们在贫贱中胆怯卑微地活着的故事,给了我无比的力量和勇气。

比如任正非。在四十岁之前,他的生命可以用灰色来形容。从小贫穷,高中毕业后去当兵,因为父亲历史问题,却一直没有受到嘉奖,后来被裁军,去南方一家公司当经理,结果被骗。43岁时还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心脏也不好。“十多年的荒芜岁月,让他不再风华正茂,他被岁月嘲弄,被困难打磨,在底层社会的滚打历练和理想幻灭,让他对生活有着近乎残酷的清醒。”所以后来他说,“在华为的发展过程中,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正因此,华为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4

新闻教科书
这本书之所以能火遍大江南北,很大程度上跟吴晓波的新闻学背景有关系。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的书应该有很多,但是很少能有一本书是用大量故事来串联起来的。对于大众来说,可读性强是一本书受欢迎与否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我也是新闻学专业出身,如果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出发,可能需要一分为二、辩证地来解读这本书。

一方面,吴晓波下了四年的苦功夫是看得出的。这本书中的故事陈述、观点分析多数都引用当年的一些新闻报道。在浩如烟海的新闻报道中梳理出一条讲述的逻辑主线,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贡献。吴晓波在序言中也提到,“要完成一次跨度长达30年的宏大叙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的学术基础、掌握历史的经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甚至是我的时间和体力都面临空前的考验。”

不过吴晓波还是经受住了考验。“自从2004年夏天决定这次写作后,我便一直沉浸在调查、整理和创作的忙碌中,它耗去了我生命中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的一大段时间。一个人要让自己快乐是一件不难的事情。你只要给自己一个较长时间的目标,然后按部就班地去接近它,实现它。结果如何,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不是不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非常的单纯和满足。”

更重要的是,在吴晓波之前,从来没有人做过这项工作,这本书填补了一个历史空白,因而也成了一部经典。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从讲新闻故事的角度去阐述一段宏大历史固然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弊病也是一目了然。这本书是以“编年体”的形式展开叙述,每一年的内容都成了当年的“新闻合集”。新闻报道永远都是点状的,支离破碎的;而不是面状的,面面俱到的。它只是众多发生的事实中的冰山一角,不足以概括整个历史全貌。因此,纵观整本书,多数是蜻蜓点水式的提及,而不是全景观全方位的扫描。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新闻学讲求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只能是一种相对客观,而非绝对客观。因为作者本身在筛选新闻事实及新闻观点的时候,就已经带有某种“倾向性”了。文章第一部分提及的吴晓波对待三种不同企业的态度就是如此。
5

结语
这本书完成时间是在2008年。如今我们已经快要到了迎接“激荡四十周年”的时候了。从2008年至今,这个社会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本书的最后,吴晓波这样评价这个时代:“我们遭遇的是一个空前复杂而大半面目模糊的时代,极速变化的世界,怅然若失的个人命运,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群体,不同利益集团的冲撞与拷问,这是成长的底色。尽管有着种种抱怨、失落和焦虑,但是过了很多年之后,我们也许仍然要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它允许新的可能性发生。

是的,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特别是对于我们80后、90后而言,我们没有经受过意识形态的煎熬,没有传统的羁绊与包袱,我们似乎比前辈都要幸运得多,不过我们即将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希望若干年后,我们的后辈也能以我们为传奇,说我们没有辜负这个时代。
每个人都是本故事书

每个故事都值得点赞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个人联系:pennyzhang021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

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

—— 顾城


    关注 派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