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绵雨访古村

 

探访石桥古村落...



我们在谷雨后的周日寻访石桥古山村。“谷雨”古人所谓“雨生百谷”,农谚说,过了清明寒十天。又说,清明断冻、谷雨断霜。刚刚脱去棉衣,就沐浴在温润如玉的谷雨季候中了。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降水明显增多,有利谷物生长,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自清明以来没几天晴,一直阴着天。丝丝的小雨时停时下,雾总在山间,或浸漫着整个山头,或漂在半山中。忽儿褪去,露出深绿的山本色。忽儿胧罩着,似团团轻纱,岩顶几枝粗大的树木在雾中若隐若现。





石桥离县城七十余里,是桑洲镇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宁海、三门、天台的交界点,长田头——慕湖山登山步道穿村而过。村东通龙潭、慕湖山,村南与三门大浪头接壤,村西与里下王一衣带水,村北隔冈山后、方山二村。门前山苍松翠竹,村上下梯田层叠。如晴日,左迎日出彩霞飞,右送峦冈栖鸟宿。一湾清澈见底的小流,自西而东静静地村前而过。





石桥原名山前又名桥亭,叶姓居,五十三世居义公自三门上叶迁山后距今七百余年,育四子分迁方山、塘孔、石桥,长子学锦公梦见山前玉石遍地遂迁于此,又因迁自三门上叶桥亭为怀旧居又改名“桥亭”。门前坑左侧有一座石拱桥通慕湖山村,名叫“万春桥”,不知道是先有桥,还是先有村无从考据。一八四五年此桥年古失修,由七十五世世理公出资维修。拱桥乱石砌筑,跨度八米许,高约五米,拱脚宽四米左右,桥面宽三点五米,拱券连面厚六十公分左右,表面乱石铺砌成弧状,错落有致。桥下清澈的坑水在蓬乱的杂草中静静流淌,桥面上被踩得乌黑油滑的乱石阶连着卵石古道,不知名的野藤爬在斑驳的桥墙上,还有几缕从拱顶处下坠到坑床的藤丝随着山风在阴雨中摇曳。由于此桥的出名,村因桥名,改为石桥。





“万春桥” 不远的上游处还有水磨遗迹,拦水坝、古道边四只石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磨面场景。仿佛看到轰然的坑水冲击着水轮盘,磨房里磨盘转动发出低沉的呜噜声,一位老妇在磨盘上倒着小麦,随着转动白细的麦粉在上下磨盘间播洒而出……





石桥村依山而建,由于大面积开宽地带很少,所以都以长排形建筑,十几间屋为一长排,一层一层地散落在半山间,上、下排间有石阶道连接。时在谷雨期间,屋边、墙角、园地间都有几颗瓜秧种着。村上、下周围都是梯田,大部分梯田还没耕犁,几丘田中央还堆着黄黄的稻草垛。几个老农已经在做秧田了,准备撒布谷种。





我们到石桥已是晌午,午饭于盛情好客的叶老伯家,刚好是周末,子女们回家与叶老伯团聚,感受了一个温馨而幸福的场景。在叶老伯家还发现了一个宝贝,看,一只奇特捣臼。

这里的潺潺流水、清净空气、山水和梯田、拱桥与古道、长排屋和石阶路,黄色的稻草垛、翠绿的毛竹、嫩绿的宽叶树林、黝黑的坑岸和梯田乱石磡,相处得如此完美,逃离喧嚣而混蚀城市,来这里度一个周末,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关注 行驿桑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