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铁网呼吁:携手进入“新常态”下的“互联网+”

 

4月8日上午,世界高铁网CEO陈忠林参加了第六届工程物资设备管理论坛,并且针对当下传统企业所在“新常态”下所面对的困境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4月8日上午,世界高铁网CEO陈忠林参加了第六届工程物资设备管理论坛,并且针对当下传统企业在“新常态”下面对的困境提出了独到的观点——传统企业怎样做正确的“互联网+”。
本次会议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以下简称“中施企协”)召开,主要针对加强工程物资设备的采购管理创新,促进供需企业间的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展开交流。

会上,陈忠林阐述了建筑施工业目前的趋势,和新常态下企业如何由传统生态向互联网生态进化,以及世界高铁网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去做互联网生态的构建者。

        他首先分析了“新常态”下建筑施工业的现状。

目前的建筑施工业总体增速大幅放缓,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增长率由过去十年的20%左右下降到如今的2.3%,设备绝对过剩。于是大量的国内企业面对“新常态”时均暴露出了如成本失控,对风险敏感性不足等致命缺陷。特别是大批企业对即将出台的“营改增”政策准备不足……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不胜枚举的失败案例中反思,寻找新的出路。

现如今是资源共享和数据融合的大时代,企业由传统向互联网进发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已经是一个不可抵挡的潮流。

       接着,他对传统企业过渡到互联网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向互联网进发的施工企业往往缺乏对互联网的深度理解,从零开始,无视互联网规律,仅仅停留在局域网阶段,这些企业往往因为自己的主业不清而走向更加低效的境地;或直接使用无产业基因互联网平台,步入误区,也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那么,真正的“互联网+”是什么样的呢?

        陈忠林指出,产业的“互联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含义:一、正确的目标不是取代现在的互联网巨头,而是建造适应产业的、对行业有深入理解的供应链互联网,因此提出“成为下一个京东”,“取代阿里巴巴”等口号都是不合适的;二、互联网必须是开放的,每个企业各建各的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只是局域网,开放和共享才是互联网的基因和意义所在;三、形成开放、共享的生态的前提是标准化的物资库,没有标准化的物资库,信息化是痴人说梦,互联网更是无从发挥作用;四、产业互联网必须结合便捷的支付通道和供应链金融产品。

世界高铁网正是这样一个平台,符合以上四个特征:深入了解轨道交通和建筑施工行业,已有标准的78万种物资库,是开放的第三方平台(免费对一切合规客户开放),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大的传统企业,有成熟的金融通道和金融产品,也融合整个供应链体系。是一个企业生态的构建者,使每一个企业受益,彼此互利共赢。

他在这里郑重地向与会的全国上百家物资供应的领军者呼吁,携起手来,共同建造“互联网+”的宽阔大道,为施工行业的腾飞,向“一带一路”挺进做出顺应时代趋势的贡献。

他的讲话引起了在场企业的普遍共鸣,很多人表示了与世界高铁网开展合作的意愿,并且进行了咨询和探讨。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