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铁路再陷“波折” 中企走出去还需做好哪些?

 

近日,原定于今年5月启动的中泰铁路建设项目遇到了一些波折。



近日,原定于今年5月启动的中泰铁路建设项目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据最新消息显示,泰国将继续在连接曼谷和昆明的铁路项目上与中国保持合作伙伴关系,不过泰国将独自为这个合资项目出资。对此,多位专家指出,中泰铁路项目本质上具有互利共赢的商业属性,而波折与反复在商业项目的实施中是很常见的。在“一带一路”理念广受认可及沿线各国巨大的共同利益之下,暂时的分歧和曲折终究只是互利共赢道路上的插曲。

中泰铁路的波折引起了中国社会普遍的关注。其实这已不是第一次中泰铁路出现“一波三折”的状况了。早在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泰国访问期间,中方与时任泰国总理英拉签署了被称为“高铁换大米”的协议,随后因为泰国政局变动,中泰高铁项目便被搁置,之后中泰铁路合作又进行了多次会谈,其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而如今在出“波折”令人震惊的同时也不得不令人深思,企业“走出去”为何频现波折?

一方面,资金作为筹码、跨国工程成败的方向标,此前在双方的洽谈中,针对预算一直就存在着争议。据了解,本次双方分歧的核心在于该项目的融资利率及总投资成本分担。泰方认为,新线路的建设有望扩大从中国南部到东南亚的运输线路,对中方非常有利,同时还可以借助中国强势的技术和经济拉动国内需求,故而希望中方在合资公司中的出资比例达到60%,且给予较大的贷款利率优惠。不过,中方则认为贷款利率必须维持相对合理的水平,且在建设费用的分担等问题上亦有所坚持,中国本就一直秉承着互惠互利为原则,更多时候是做亏本买卖,对于中泰铁路,中国的报价只比泰国政府报价高出200亿泰铢,对于修筑一条长达800公里的铁路,已经是物美价廉了。

另一方面,在竞争泰国铁路这块“肥肉”上竞争者与搅局者并存,在泰国铁路建设中,除中国外,日本、法国、德国也都希望与泰国合作。其中,中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但中日在泰国洽谈和修建的铁路并不相同。在2014年10月21日,日本驻泰国大使佐藤重和更在拜访泰国副总理永尤-尤则翁时,强烈表达了日本希望修建泰国铁路的愿望,之后日泰双方也进行了多次会晤,企图抢夺泰国的高铁市场。不仅如此,一些西方媒体也不时制造舆论混淆中国视线。由此看出,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道路上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强大的“硬实力”战胜这些竞争者和搅局者。

那么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市场,中国企业该如何“走出去”呢?首先,企业要有国际化眼光。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企业不融入世界格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很难得到延续,你今天不搞国际化,明天就可能成为别人国际化的一部分。其次,企业走出去要依靠核心竞争力。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技术、品牌、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此外,企业走出去要注重风险防范。与国内经营不同,境外投资既有可能面临经营、财务、汇率等市场风险,也有可能遭遇当地政局动荡、政策法律、文化差异、舆论搅局等非市场风险。因此,提高风险意识、健全防控机制,是企业走出去实现稳健发展的基本保证。

共赢之路并非坦途,风雨过后才见彩虹。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想走得更好、更有力,还需做好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唯有“软实力”和“硬技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才能让中国铁路走得更稳、更远。


    关注 强国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