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 15年磨一剑 中国崛起水到渠成(深度长文,不喜勿入)

 

全球经济诡异前行,危机之中机会横行。中国崛起,水到渠成。



全球经济诡异前行,危机之中机会横行。中国崛起,水到渠成。 

文章来源:铁血军事

全球化产业链分工的三元结构

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产业链分工,是一个三元结构的体系:分别由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构成。典型的消费国,比如美国,南欧的欧猪各国。典型的生产国,是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典型的资源国,则是俄罗斯,中东石油国,巴西,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国。

美国作为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最顶端,不仅负责向全球提供输出需求,还输出流动性和制度与技术方面的标准和协议,负责全球化的全局统筹与组织。美国输出的制度,由三部分构成,政治的维度上是联合国,经济和金融维度上面是全球货币体系。贸易维度上,是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WTO。这就是全球化生产与协作的顶层设计。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同样作为消费国,欧猪各国和美国相比,则是纯粹的债务型消费国,它们并没有对全球分工提供什么有实质性价值的东西,它们只是欧元区内部的全球流动性再循环链条上的一环,负责把德国的国际收支的盈余花掉。这样,欧元区就可以作为整体表面上与美国之间形成均衡,不至于因为德国的盈余积累过多,而导致欧美之间严重的失衡。欧元的升值压力,也就不会过大。

生产国,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体系中,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代。第一代是德日,美国选择工业化德国和日本,一方面有这两个国家工业基础好的历史条件,更重要的是,德日都是制衡苏联阵营的最前线。二战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德日作为生产国的最惬意的时期。

随着德日的如日中天,生产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和盈余,而美国则被逆差和赤字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下,第一次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美国是怎么应对的呢,一边和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另一边和以德国为首的欧共体,签署了《卢浮宫协议》,《卢浮宫协议》也就是让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的广场协议欧洲版。为什么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失去了二十年,而德国在短暂的不适之后则能再次奋起了呢,因为德国找到了内部平衡自己收支盈余的一群躺着花钱的欧猪。日本脱亚入欧太高冷,在亚洲的邻居里面,估计连找个躺着花钱的合伙人都找不到。

德国人能发起欧元来化解美元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什么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人不发起亚元来制衡美元的钳制呢?有可能想过,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执行落地的国家意志和战略构想。不得不说,日本人就是各种奇技淫巧的匠人命,在战略上,它们一贯的鼠目寸光。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就是战略构想缺席的代价。

德日被去势之后,由于忌惮德日继续的积累盈余和资本,会主导区域一体化,在美国的全球帝国版图中形成割据势力,于是美国在1990年代启动了第二代生产国。第二代生产国,就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南亚")'>东南亚各国。东南亚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美国就不用再担心它们将来发达了,会形成割据势力。

但是由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有个比较大的缺陷是,它们对于全球流动性的环流表现的过于敏感,美元的潮汐,一涨一落,它们就纷纷的感冒了。并且由于各个小国之间,缺乏一体化的意识,在美元流动性退潮之时,它们为了将流动性更多的留在自己国家,选择了不顾死活的互相踩踏。与其说是索罗斯们一手制造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如说,这场危机里面,更多的伤亡是来自这些生产国之间互相的恶性踩踏。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东南亚的诸多生产国,一蹶不振。并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升级,这些体量太小的生产国,已经在产能上和效率上,无法在满足全球化大生产。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顶住了索罗斯们的进攻,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对于外资来说,是一个低风险高投资收益的官方承诺,为中国赢得了不少的口碑和信任。这次危机过后,中国成为了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分工体系中的第三代生产国。

中国作为生产国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相比东南亚这些第二代的生产国,中国的全要素的优势,一下子就把这些竞争对手甩的没影了。让中国成为生产国,难道美国不担心德日曾经的那一幕会重演吗?说不担心那是假的。美国估计做梦都会担心,把中国变成生产国,早晚有一天,随着中国的产能、技术和资本完成了积累,就一定会形成美国全球帝国版图中的割据势力。

所以,美国一直死死的卡住入世这一关。在入世前后,美国不停的对中国进行各种底线测试和底牌测试,让中国纳投名状,表忠心。96年台海危机就不说了,银河号,炸大使馆,南海撞机事件三大辱,都是这种测试的具体表现。中国忍辱负重没有辜负美国的战略预期和判断,终于在2000年初拿到了正式入场券,成功入世。

美国在战略上,并没有像日本那么缺心眼,他们知道让中国这个巨人选手入局,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所以,美国对中国说,现在你可以参加这一局了,不过,我要先拿掉你的一个的车。一个从没下过棋的业余选手,和一个从没输过的世界常胜冠军下棋,棋还没开始下呢,就先让了世界冠军一个车。这就是中国原始积累的起点。每每想起,仍不免感到心酸。

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不会赢。包括中国人自己,大部分都认为中国不会赢。如果当时有个外星人在旁边看棋的话,估计连外星人都会认为,中国不会赢。在美国的预想和愿景中,中国应该一方面会成为它的血汗苦力,另一方面,则会沦为它的经济殖民地,在这盘棋中,美国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中国将输的连裤衩都不剩。
  从2001年中国入世到现在,已经15年过去了。这盘棋也终于下完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国不仅没有输,还赢的很漂亮,非但没有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并且无论在产能技术和资本各方面,都完成了积累。对此,美国的反应是什么呢,他要悔棋。要求重新再下一盘,让中国让他车马炮再下一盘。这就是美国TPP的战略意图,重新制定规则,让中国再次成为规则的接受者,出让更多的利益,并大幅抬高中国再入局的代价和成本。
美国的TPP战略


中国会接受让美国车马跑再和他下一盘吗?显然不可能了。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一贫如洗的寒酸少年了。中国长大了,他志向远大,他要去闯世界。这个形势对于美国而言,已经不仅是在它的全球帝国版图中出现割据势力这么简单了,而是出现了一个可以和它分庭抗礼的竞争对手。用当年阉割德日的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那一套,对中国也不太顶用。虽然,中国在美国的一再施压之下,礼节性的让人民币有序升值,但这也仅止于礼节,并无法根本性的消除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

美国现在要捋着袖管要重整旗鼓,决心跟中国再下一局。可是这新的一局,和15年前开始的上一局,完全不一样了。这一局的基本盘面状况是什么呢,全球化一分为二,美国主导的两大海洋版,和中国主导的欧亚大陆版。美国主导的海洋版,规则是亚太区的TTP,和跨大西洋区的TTIP。中国主导的陆版,规则和标准则是一路一带。这两个版本,将展开竞争,这一局,再过15年,谁会赢呢?上一局,美国占尽优势和先机的情况下,都没赢,这第二局在中国已经羽翼丰满的情况下大家展开公平角逐,要说美国能赢,估计它自己都不信。

 美元环流的潮汐与剪羊毛游戏

国家的疆界,是战争的结果。每一条边境线,都是历史上长期以来用血与火,用刀与剑,用飞机大炮画出来的。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经济的版图,则是用美元画出来的。美元流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繁荣,美元抽离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萧条。这是全球流动性的区域分布规律。同时,美元的全球流动,还有一个周期性潮汐规律。

美联储开动印钞机进行货币扩张,全球经济开始涨潮,风险资产价格节节攀升。美联储进行货币收缩,全球经济变会哀鸿遍野,风险资产价格频频崩溃,避险资产价格,转瞬暴涨。风险资产能跌多少,避险资产就能涨多少。

在这一涨一落的美元潮汐中,美国通过通胀税,作弊一样的赖掉了旧有债务。赖掉债务之后,再通过美元回流机制,重新借入低息廉价的美元。借入廉价的美元之后,再对外进行货币扩张,继续向其他国家收取通胀税。这个过程,俗称剪羊毛。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剪羊毛行为,有明剪,这就是正常的铸币税。还有作弊的偷偷的剪,这就是美元潮汐。
美国通过通胀税,作弊一样的赖掉了旧有债务


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美国向生产国输出美元资本,主要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亦即FDI。生产国拿到资本和项目,开始去资源国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产品生产完成之后,卖给美国等消费国。美国向生产国支付美元作为货款结算。生产国拿到了美国支付的美元,这些贸易盈余,因为规模巨大,在国际市场上,怎么管理和投资,都是个问题。生产国用积累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的核心优质资产,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买低息的美国国债。

美国拿到生产国通过购买低息美国国债流过来的美元,再输入生产国,进行再投资和控制优质资产,获得高额的投资收益和利润。这又是利用不对称的规则,消费国对生产国进行的第三重剪羊毛。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之间的美元环流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美国国债漫画


中美之间,都是这次史无前例的全球化大跃进的受益者。美国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商品,也得到了中国回流过去的廉价的美元债务。拿着中国的钱,买中国的商品,躺着吃躺着喝,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生活。而中国呢,则由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泥腿子,在这次全球化的大跃进进程中,完成了产能,技术和资本的积累。无形的积累,则是劳动者素质的大幅提高。至此,在中美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下,借着全球化大分工的美元环流,中国基本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升级。

资源国,是这个体系中,最缺乏话语权的。它们国家挖出来的资源,却用美元来计价,而且,结算也用美元。自己本国的资源,不仅无法利用这些资源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好日子,甚至,资源卖多少钱,完全受美国的控制和主宰,让你哭你就得哭,让你笑你就得笑。为什么中东石油国,对美国普遍存在刻骨的仇恨,这就是根子。石油国不想卖身卖笑,就会尝试着试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个尝试的代价,就是萨达姆和卡扎菲的身死国灭,无数生灵涂炭。

伊朗能幸免于难,在于它有地缘平衡价值。美国除掉伊朗,沙特就会成为最大受益者,不仅身边的死敌没了,而且中东也会沙特一家独大。那么接下来,沙特就会明里暗里的寻求中东一体化。这违反美国在中东的核心利益。当然了,另一方面,伊朗也不是伊拉克这种软柿子,不是那么的好捏。8000万人的大国,有一定的工业能力,背后还有中俄撑腰,要像伊拉克那样轻巧的打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弄不好,就会重演当年苏联在阿富汗的那一幕。

中东这么多年一直战火不停,根本原因,就在于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石油资源丰富,这是它们的幸运,也更是它们的不幸。揣着石油这么个宝贝,谁不想买个好价钱呢,但这事却不是自己说了算。没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想要不甘心的争取下,那么自然的就会有流血冲突。这种愤怒和怨恨,最终催生和带来了恐怖主义。
  俄罗斯,中东石油国,巴西,澳大利亚,委内瑞拉这些资源国,他们不仅没有给自己的资源讨价还价的权利,而且它们在美元潮汐所伴生着的金融灾害中,也没有什么抗灾能力。美联储一加息,这些资源国的外汇储备马上告急,它们的本币,马上大幅贬值。这些资源国,它们本质上,只是美元的殖民地。甚至可以说,它们在经济上,并不具有主权。
相比资源国,生产国的情况要好得多,在美元潮汐所伴生的金融灾害中,抗灾能力也更强。美国要攻击资源国,直接在自己掌握定价权的资本市场上大肆攻击大宗商品的价格就行了。而要攻击一个生产国,则要复杂的多。美国用广场协议攻击作为生产国的日本得手,用的手段,可比做空石油就能坑死俄罗斯这种简单策略,复杂多了。而美国要用攻击日本的那一套策略,来攻击中国,则不太现实。日本之所以连挣扎都没像样的挣扎一下,是因为它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只是美国的附属国。附属国,是没有资格和宗主国讨价还价的。

中国和日本相比,首先,中国的体量和规模更大,在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等方面,都可以和美国讨价还价。美国妄图用对付俄罗斯和日本的那种简单粗暴的手法来击垮中国,显然是异想天开。更何况,中国没有开放资本账户,这就是一个金融防火墙。这个金融防火墙,相当于一座金融长城,前阵子为什么在金融行业,抓了那么多老鼠,因为这些老鼠在这个金融长城上,掏了很多洞。消灭了这些老鼠,稳固了城防,才好防御来自美国的攻击。

所以,中美金融战的基本格局,就不可能是一方压倒性的速胜和大胜,只可能是斗智斗勇的持久战,鏖战。有了金融长城,很多时候都能够掌握战术主动权。开了城门可以出去主动战术进攻,关了城门可以防御。已经混进城里的奸细们,可以关门打狗肃清干净。随着战争的拉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暴涨暴跌都会成为常态。心思活络的一些人,看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急着抢着换美元的,只能说他们,天真烂漫。这事没他们想的这么简单粗暴。

 竞争性贬值的恶性踩踏:通缩寒潮下的扯被子游戏

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一些新兴的二代生产国们之间,毫无章法方寸大乱的竞争性贬值,互相恶性踩踏,导致踩踏所造成的伤亡,远大于来自敌军的直接攻击。说他们缺乏组织和战略,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吧,也不厚道,因为它们只有一个很本能的目的:活下来。至于其他人活不活,哪里还能管的了那么多。

现在这一幕又重演了。这次挑起恶性踩踏的,可不是97年那群乌合之众了。而是一群久经战火的经济体。日本和瑞典,欧盟,纷纷打开盒子,放出来了负利率这个大魔王。日本和欧洲,在全球经济已经进入收缩周期的情况下,还在长期坚持进行逆周期操作。这背后反映的问题是,冬天来了,日本和欧洲最不耐寒。他们感到冷,比别人更冷,他们不想冻死,它们开始抢被子了。
瑞典,基本面没有欧盟和日本那么糟糕。它是怎么想的呢,通缩的寒冬到了,风险资产,降遭到大面积的抛售。资本要寻找基本面相对好些的避风港。随着避险资金的涌入,就会推高所在国的汇率。在这种经济寒冬里,大家都想着往家里拽被子暖和自己,高汇率就等于是在需求面收窄的经济环境下,把商品出口的竞争机会,拱手相让给别人。

避险资金,还会到处去寻找避风港。之前美国数据利空,导致大量的避险资金涌入日本。因为日本是美元资产传统的避险市场,急剧的推高了日元的汇率。结果日本用很激烈的应对手段,把这些涌入的不速之客又驱逐了出去。往后看,这些避险资金,无论涌入到哪里,都会被驱逐出去。负利率,就是驱逐这些不速之客的狼牙棒。

这种在需求面收窄,本来机会就不多的情况下,通过竞争性贬值,先下手为强来争取多吸几口氧气的做法,本质上讲,它是不负责任的以邻为壑的办法。这个国家可以以邻为壑,那个国家也可以。最后,大部分国家都加入负利率阵营。在恐慌冰冷的的通缩寒潮中,竞争性贬值,就是抢被子游戏。所有的人都冷,所有的人都想把别人身上的被子扯过来盖自己身上。

这个游戏发展到最后,就是互相的撕扯。在下一次春天到来之前,谁冻死,谁被扯光腚,谁能抢到被子盖住自己,熬过漫长的严冬活到最后,都会在这场游戏中体现出来。在历史上,到了互相扯被子这种地步的时候,差不多就该到了战争阶段了。好在这一次,虽然经济失衡,但是军事的力量对比,还未失衡。大的战争,是打不起来的。

在这场扯被子的游戏中,美国的屁股最大,它需要的被子也最多。它比其他国家需要更多的被子来保暖御寒。在美国的抽扯之下,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巴西们,这些美元跌殖民地,资源国,都已经被扯到光腚了。如果这次经济寒潮要持续很多年的话,这些资源国,肯定会第一批被冻死。

但是光扯了这些资源国的被子,还是不足以盖住美国的屁股。它还需要继续的扯更多的被子。这时候,就要向生产国下手了。生产国谁的被子最多呢,中国最多。瞄上了就开始下手。但是这次,发现扯不动了。这是以往美国未曾遇到的情况。在历史上,作为地球天子的美国,他要说冷,二话不说,想扯谁的被子就扯谁的,被扯的人,还不敢不松手。

中国和这些光腚汉的处境,不太一样。中国目前的主要矛盾,对内在于要去杠杆和经济结构转型。对外,则是对汇率预期进行控制和管理,以防出现国际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长期贬值预期。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光腚汉,它们首要的任务,是保住资产价格。不难料想,如果再扯不动中国身上的被子,那么美国也会加入踩踏大军。
如果爆发大的长期全球性经济危机,资源国将会是第一波被冻死的。第二波,将会是作为第一代生产国的,已经老朽的日本和欧洲。第三波,则是美国。美国所暴露出来的风险敞口,已经不是靠抢别人的被子可以盖得住的了。

美国的复苏,也只是资本市场上面所涂鸦出来的假象。科技泡沫,大公司泡沫,金融泡沫,任何一个泡沫被刺破,都会诱发信用风险市场的核爆炸。

资产价格如果崩溃,市场风险将诱发信用风险

中国最担心的是,硬着陆。美国最担心的事,是出现债务违约。客观的说,中国和美国所要面对的问题,都十分的棘手。美国那边,既要稳住资产价格,又要对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进行瘦身,通过加息,来去债务杠杆,以防止出现更大的债务违约风险。这几乎是个互相矛盾的两个任务。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用直升机撒钱的方式,购买了大量来自私人部门的债券。用非常规货币手段注入流动性的方法,来托住资产价格不至于崩溃。按理这么托了举了好多年下来,一直注入流动性,通胀率应该会能有比较可观的回升。但可怕是,通胀率并没有如预期那样的回暖。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效果不显


来怎么形容这事有多可怕呢。万一有个风吹草动兵荒马乱的,出现大的系统性的市场风险,这些私人部门所持有的债务,都会违约,包括美联储所持有的债券,也会被违约。如果再次金融海啸来袭,美国连退路都没有。上次还能搞个量化宽松挂氧气苟延残喘,这次因为债务规模比08年扩张了好多倍。那么海啸的猛烈程度,也要高很多级。也就是说,这次如果再爆发金融海啸,那么就是直接死了,不再有苟延残喘这个选项。

关键是,美联储因为这样的冲击,信用也会受到冲击。08年的金融危机,只是打击了资本市场。而这次,如果万一市场风险被引爆了,诱发了信用风险,那么不光所有的CDS等衍生品市场全爆掉,整个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都会爆掉,最后连美元信用的也会一起爆掉。美元的信用被爆掉,这埋葬的可是整个国家的根基。

美国具备加息的条件了吗?当然不具备。可是,不具备也得加。因为抱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核弹睡觉,谁能睡的踏实。况且,美国的市场风险,目前的数据看,离被引爆,也不远了。甚至可以说,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

耶伦说,负利率也不是不可以考虑。这句话,反应的就是美国经济眼下最大的痛处:资产价格神圣不可侵犯,严防死守保住市场风险不要发生。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手段,什么都无所谓。包括负利率这种不择手段的手段。

美国在不继续进行债务扩张的同时,还能保住资产价格不下跌,不引发市场风险,那么选项不外乎就是盯着离岸美元做文章。石油美元,欧洲美元,生产国美元,它都要抽扯过去。这真是惊天动地的一战。资源国们,目前看,已经实质性的集体壮烈牺牲了。

但是,美国低估了中国的实力和战略意志和战斗决心。中国只要能守住外储余额在3万亿美元之上,美国对中国的盘算就会落空。这关口,作为美国的盟友,欧日又来坑美国了,这么竞争性贬值,相当于对美国输出通缩,美国的核心要务就是要保住资产价格,这么一进口欧日的通缩,本来就可怜巴巴的通胀率,又要化为泡影。

所以,只要中国做好防御,欧日两个猪队友继续坑美国,那么接下来,美联储更没有条件和机会,进行再次加息。它只剩下了等待,等什么呢,等待市场风险被引爆,来个痛快的。

无望的自我救赎

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出现了系统性缺陷。中国长期用廉价的商品以来向美国出口通缩,任凭美联储怎么捣鼓货币手段,通胀率就是起不来。而美国又是一个金融业生产总值占比超过70%的经济体,资产价格的下跌,必然会诱发全市场风险,继而引发经济危机。

美国发现了这个问题,是怎么来应对的。它有两个三个方案可以选。首选是阉割中国,其次是寻找中国的替代者,第三,则是试图通过能源革命、再工业化,在美国本土实现消费,生产和资源的小三元结构内循环。

阉割中国的思路有两个。一个是迫使中国向当年日本那样的屈服和妥协。接受新的不平等贸易规则。第二是,把中国从当前的贸易体系中踢出局。所谓的重返亚太,就是为了干这两件事。通过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等,给中国制造压力、阻力和纷扰。迫使中国和它谈判,进行利益再置换。针对美国的这一系列做法,中国选择了,置若罔闻,以不变应万变。这种无聊无效的骚扰性质的敲边鼓真管用,那还要军队干什么。这都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噪音策略。

第二,美国要找中国的替代者。它能找到吗,如果韩国体量再大5-10倍,那么倒是挺合适的一个生产国替代者。可惜啊,还是太小了。韩国的产能,严重的满足不了当前世界的全球化分工。那墨西哥呢,这不符合美国的地缘利益。没谁会傻到给一个人畜无害的块头还那么大的邻国,装一嘴的尖牙利爪。把墨西哥变成生产国,那一定是美国的地缘恶梦。

选印度呢?好像比墨西哥更合适。历史上,苏联也曾经想把印度变成生产国,美国在选择中国之前,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印度。为什么同样占有要素优势的印度,两次都和工业化的历史机遇擦身而过,没有升级成生产国呢?因为印度存在三大劣势,一个是文化劣势,一个是社会组织能力的劣势,第三是制度劣势。再好的要素资源,和这三大劣势相比,都能被抵消的化为乌有。
  美国也和越南打的火热过,一度卿卿我我的。不过工业化越南,弄的差不多了,中国再和越南打一仗,稀里哇啦的全砸烂,岂不是前功尽弃白忙一场。东南亚那些乌合之众,真的不适合做世界工厂,为全球提供商品生产。历史给过它们机遇,但是它们好像并不知道怎么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中国的替代者,这条路似乎也走不通了。
东南亚真的不适合做世界工厂
不得已,美国开始尝试走第三条路。在本土建立小三元结构的内循环。用自己的资源,自己生产,自己消费。这条路,都不用去尝试,就能知道是条死路。为什么呢,因为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大环境下,以美国的要素成本来搞生产,可以讲那是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的。奥巴马曾经说的那些好听的话,比如能源革命,比如再工业化,也只是说说罢了。根本就不具有执行层面的可操作性。

避免在经济失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的三条路,美国都行不通。美国不是没有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冲动,当年的那种海盗精神,牛仔精神,勇闯世界的精神,似乎有那么几秒钟,从他们的心里划过,眸子里绽放出片刻的雄心和光芒,不过瞬间又暗淡下去熄灭了。美国人,和所有因为过度文明而丧失野性的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变了,不再是曾经的金发猛兽了。对于游牧民族的后代来说,失去兽性,就意味着失去一切。一群无望的,精致的,文明的小兽,它们正在眼睁睁的等待着,就要丧失他们曾经打拼下来的世界,却又毫无办法,这真是令人忧伤的一幕。

一波形势的起落,一个帝国的兴衰,过了由盛转衰的那个顶点,接下来就会转入衰退和坍缩周期。美国现在就正处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这个顶点的两侧,衰退周期,和兴盛周期,并不对称。因为世界变化的越来越快了。历史的行进从来都是做加速度运动,而非匀速直线运动。

美国现在正处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全球化出现了难以修复的结构性缺陷和失衡,市场风险将不可避免的会爆发,进而诱发美国信用风险的核爆。这将一步步的把美国推入大崩溃的深渊。

美国的衰退与坍缩周期,不是一个自然周期。而会呈现出周期加速的特征。谁在给它加速呢,历史在给它加速,它的竞争对手在给他加速。新力量,新秩序的兴起,会加速旧力量和旧秩序的衰亡。
  15年前,一个完全不够资格作为美国对手的国家,因为给美国打工,完成了积累。现在已经可以版扳手腕了。按照自然周期,再过一个15年,也就是中国的三个五年计划,中国只要保持目前的增长和发展速度,那时候国力就会超出美国很多。
世界在加速变化,历史在加速运动,美国的衰退,可能比很多人料想的周期更短,甚至会出现剧烈的崩塌式衰退。虽然美国试图在本土建立小三元结构的内循环不成立,不代表中国整合欧亚大陆,重建三元循环的战略构想不可行。未来的15年,中国不仅对外整合欧亚大陆,重塑全球化,重建三元结构的大循环。对内,中国的国民经济,将从沿海的一线三级,向内陆推进,让经济出现纵深发展。
  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口规模的差距。技术落后,可以学习,可以追。没有资源,可以全球购买。但是,美国能短期内再生出来10亿人口吗?中国建立经济内循环之所以可行,因为中国的人口,可以沿海发达地区的3亿人来消费,来负责为生产做服务做第四第五产业,做技术做品牌做创意。中部的六亿人口负责生产,西部等各地资源丰富地区的人口负责资源供给。世界上,只有中国一个国家,有条件和资格,做内循环。横向的看,日本,加美国,加欧洲,全部加起来,还没有中国的人口多呢。
在接下来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美两国的关系,将会比较微妙。全面决裂,那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爆发全面战争了。因为全面决裂,美国只会衰落的更快,这并不符合它的国家利益。虽然不决裂,但又心照不宣的存在着竞争关系,难免平时磕磕碰碰的经常互相恶心对方。而且,两国之间,该做的生意,还要接着做。

未来全球的需求和供给的重建,中国对内对外,会双管齐下。需求从哪里来?把尚未全面城市化的几亿人口,全部城市化,这就是一个超级大的需求了。把亚欧非世界岛,用高铁连成一体,通过一路一带方略,推进并完成亚欧非一体化,这又将爆发出来多大的需求和机会?是一个大到想都不敢想的大需求。关键在于把构想落地和具体经略。

大概的路径有可能是这样的。中国将替代美国的消费国地位,输出人民币、技术和产能,以铸币税和技术,来置换这些国家的资源,把这些资源利用到中国的深度城市化事业上来。同时,人民币就会在境外沉淀下来,中国再发行海外人民币债券,把这些沉淀的离岸人民币回收过来,成立一个超级基金,用来为中国将来的深度城市化,提供资金。
  在中国主导的全球化分工体系中,所有的参与国,都获得了利益。互利双赢,自然可以长久下去,这是一波可以兴盛十几年的大趋势。这么一来,全球经济这盘棋就能下活了,关键的要点在于,人民币要国际化。当然了,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一天的到来。


中国这幅经济拼图,太庞大,太复杂,甚至可能会有一些夸大的假象,也许,有一万个读者,就会有一万个图景吧。如何解读,取决于个人。

经济形势无疑是现在最受关注、争议最大的问题。股灾、楼市疯狂、人民币贬值、产能过剩、GDP增速下滑,林林总总,既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点,其实也跟每个人的生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经济究竟怎么样?都说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同地域和行业的人所看到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在此,小编编选了《中国经济的100+个真实片段》一文,供大家参考

诚然,中国经济也存在问题,但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是个人生计还是家国命运,都是在磕磕碰碰中寻求突破。再难,我们心存希望。

作者:观察君

来源:观察中国(ID:chinawatchers)

中国经济究竟怎么样?都说经济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同地域和行业的人所看到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

前阵子,我们邀请读者来回答一个问题:“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的中国经济是什么样子?”

12小时之内,我们在后台大概收到了四百多条回复。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读者遍及大江南北,从事百工百业,因此,答案也就相当丰富,这种丰富性对应的恰是中国经济的复杂性,但丰富之中又可见清晰分明的一致性,正暗合了当下经济领域“黑云压城”般的沉郁基调。

不多说,去粗取精之后,现在就把100+则后台读者的回复原汁原味呈现给大家。以下为部分回复,详细请点击《中国经济的100+个真实片段》一文。

东部地区读者的回复:

回复1:

你好,我是南京本地人,84年的。05年大学毕业时,家人给买的房,没贷款,一直也没压力。工作三年后,08年自己创业至今,有好日子,有苦日子,有转型期的不容易,但是就是因为没贷款,所以一直也不太心累。12年转型成功后现在一年比一年好(现在我做电影宣发的事情)。因为有热钱,所以行业还是不错的。12年结婚,15年孩子出生,生活压力不太大,希望人名币不会大幅贬值,那样所有人都还有奔头。

回复2:

老爸在南方乡下做建材加工,一般农村年底才能结账拿到钱;然后去年比往年欠款率高近50%。大家都没钱。

回复3:

我住在东莞,路边很多的厂房招租和旺铺转让,让我感觉不寒而栗,会不自觉的捂紧口袋,不敢乱消费了,身边的朋友们也都如此。很迷茫。

回复5:

家乡是河北的环北京某县级市,因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最近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当然更快的是房价。交通逐渐完善,生活条件更高,高楼越来越多,物价越来越贵……所以其实挺矛盾的。

回复6:

我是上海的一名教师,一级职称,工作第28年,月收入税后7000多。有自己的房子,买房时用长辈留下的旧屋折换大部资金置换得来的,靠教师工资根本买不起的。现在生活中买任何东西都不能买好的,特别是服装,优衣库的价位是首选。食品涨价太厉害,特别是肉类和蔬菜,平均下来每年约涨7-8%(工资好几年才涨个二、三百左右),存钱主要是养老看病,看病的费用是小病还能承担,若大病就贵得离谱,无良医疗政策下的无良现象就不累述了。其它的就不多说了,反正这点工资活在这个社会里会是什么状态谁都能衡量估算出来。

回复7:

地点:天津西青工业园区。本人职业:大学生。我父母在天津西青开发区经营餐饮业,因为开发区内的工厂多为电子加工行业,所以前几年有大量的年轻务工人员,所以我家的餐馆生意红火。这几年,工厂的订单减少,同时因为人力成本过高,开发区内的许多企业要么裁员倒闭,要么外迁至越南等国家,流动人口少了,你家餐馆的生意急剧下降。父母问我为什么,我说是因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必须淘汰一部分低端企业,同时要加强自主创新,所以阵痛是难免的!但我一直给他们信心,因为虽然经济受影响,但一定会过去的。转型升级成功后又将会是另一番新景象!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家宏观经济的走势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影响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回复10:

即使名校硕士毕业,找个稍好一点的工作也越来越难。我身边不少同学还没找到工作,找到的其待遇在北京也会活得好惨……感觉年轻人生活好绝望……

回复11:

在东莞中信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小组实习,坏账最多的都是房地产企业,很多都是做别的行业的企业不行了或者看只有房地产比较挣钱就投身房地产行业了。而且15年的东莞各银行坏账都达到巅峰,工厂倒闭也很厉害。

回复14:

作为浙江二三线城市外资房产企业里的职业经理人,在现在的经济形势里,拿下一块地后,粗线条算一下帐,投入与产出,难以平衡。按计划今年五月准备开盘,除了投资方,我们心里都捏把汗,一个字:玄!

回复15:

我在石化行业工作,工作中的感受是,公司的原材料成本确实增多了,公司对节约成本这个概念更加重视了,一般都是一人多岗。生活在广东,物价上涨的太贵。

回复16:

我是一个标准的80后农民工。16岁辍学至今一直在打工。19岁来天津,到现在有12年了。我现在所在的开发区之前最多的就是电子厂,基本都是韩资公司。大概三年以前,一直都非常红火,开发区人也特别多。从前年以来相继有几家小公司关门,有的说是倒闭,有的说是迁到内地或者东南亚那些人工成本更低的地方去了。现在只剩比较大的两家在这,据说还是因为当地政府不许人家搬走才没办法待这的。总之人是少了很多了,不像前几年出门看见哪哪都是人,尤其夏天,半夜都有人瞎转。当然了,人多的时候治安也不好,现在人少了,安宁了好多。对了,还有工资。之前因为基本工资不高,所以要拼命加班才能挣3000-4000块,现在基本工资高一点,但是公司都不忙,活不多,所以不怎么加班,总的算下来和以前挣的差不多。但是工作更难找了,好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尤其是那些没技术的年龄稍大点的人。基本上就是这么个客观情况。

回复21:

我是浙江人,明显感觉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人流少了,转让的摊位多了,租金也下降了,用人单位招工越来越少,企业趋向保守性找人,有单子再找人。还有我同学家的小企业本来是做文具的,为了创收而增加了拖把的制造,希望以此挽救她家的小工厂。

回复22:

山东临沂矿山企业百分之九十的停工了,本企业已经四个月不发工资,亏损严重

回复23:

我是山东的,刚刚进入银行工作,15上半年一切都好,但到了下半年,企业倒闭潮,坏账激增,绩效工资一直在拖着不发

回复25:

上海除了房价涨得吓人,还没有明显感觉到。

中部地区读者的回复:

回复26:

闲人越来越多,电影院儿,饭店,各种饭馆儿人满为患,商场空空如也,售货员比顾客多的多……我在洛阳

回复27:

安徽省马鞍山市,过年回家明显感到商店萧条了不少,新建楼盘的门面基本是空的,我妈跟我说今年钱特别难挣。

回复28:

家在中部四线70万中等城市,家里有几个科处级公务员,名义上公务员工资涨了,却都涨到了养老金上。父亲做生意的,有个百来人的生产安全帽工厂,近两年生意都不好,去年盈利下降百分之二十左右,不过由于提前引进设备,开发技术,今年预期可能好点。本人一般一本,省重点大学学生,已考研,今年考研人数大幅上涨,一部分原因还是就业形势严峻。学校招聘形势较以前也严格了不少。本人为了保险起见提前找人进了某央企,所在分公司4000余人,听说今年本来计划控制人数,裁员一千人左右。

回复29:

我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在西安上班,感觉工资不高,钱不好赚,而且赚到的钱又不值钱。

复31:

去年工资发到7月份,山西钢企。今年工资还没领,央视新闻说的基本是捏造事实,这边情况基本差不多,还有一年没发工资的。有房贷的更是没法活。

回复32:

我是做经济型酒店的投资人,加盟有如家和七天,所在地是广西,整个广西如家有50多家店,看数据报表不超七家赚钱,七天有30多家看数据基本一样,哀鸿遍野

回复34:

企业开工不足,产品销路锐减,利润为负,工资收入极度缩水,现在公司(山西煤矿行业)还在放假。

回复38:

周围的国有企业每月五百元生活费,给80%职工放长假了,财政厅下拨专项资金来支撑放假职工的生活费,以达到不让职工进入社会的目的,物价上涨严重,西宁农贸市场,除萝卜土豆维持在每市斤1.001.50元,其它蔬菜在5元/市斤左右,葱6元。各大超市看的多买的少,政府部门发动招商,几乎没用。

回复41:

中小私营企业经营状况很差特别是建筑行业二线城市IT行业利润严重下滑我在沈阳。

未说明具体地域的读者:

回复44:

政府令停产几年的企业做假报表虚报业绩,15年提前收16年的税,去年6000工资的工种今年只要4/5000,大家还争着要。

回复45:

航运业深陷寒冬,造船业怎会有春天;国家一味保留落后产能(美其名曰拆旧补新、振兴航运),此类振兴只会使劣币驱逐良币——靠补贴、靠保护的企业是没有出路的。

回复51:

我是名高校教师,年薪大概10万,在三线城市。经济形式带给我压力:很少逛商场、下馆子,尽量节约。因为对养老没有良好预期,孩子也要出国留学,压力大。手中的12年曾买了套两室的投资房,可现在原价卖不出去。工作压力就是尽量不出错、不要被学生举报,保住饭碗要紧。

回复52:

我是银行的一名信贷员,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银行不良贷款攀升,但是主要还是信用类为主,抵押类的违约基本因民间借贷导致房场查封从而失去房产变现机会而导致违约。然而这只是开始,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提请结清客户越来越多,少部分是因为换房,而更多的是因经济下行,月供压力增大,房产价格上升空间与银行信贷成本空间很小,于是卖房保住信用。

回复56:

我老家是农村的,春节回家时听说外出务工人员去年早早地就都回家来了,因为找不到活了。特别是原来在建筑行业的务工人员回家的更多。

回复59:

我是做建材门窗行业的,目前整个行业十分萧条,明显的产能过剩,很多厂里,事情很少,至于个人的感触,对于教育,医疗,住房等内心有着深深的焦虑,那种永无彼岸的不安定感,让我生存的很艰辛,作为一个房奴,遑论创造和自由。

回复61:

出租房子有明显的差距,同样一间屋,去年460元/月很好出租,今年350元/月才勉强租出去。

回复62:

我家超市12年年货时节每天营业额为四万,13年2万,15年每天一万超一点。生意非常难做,过年时拜访亲戚朋友所拿的礼品,16年彻底卖不掉了。

回复63:

建筑设计,业务量几乎腰斩,尤其3,4线城市,所以项目都不敢上。

回复65:

我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在当下,已停发各种补贴和奖金,目前工资一个月3千多,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已苦苦支撑了两年多,现在我正在考虑辞职。

回复66:

零售业,管理层年收入下降20%。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终端经营者营收下降显著,且难有改善可能。

回复68:

我在金融业,现在行里不良贷款很多,企业老板有配合处理问题的,有想心思逃债的。贷款都拼命投给政府,但是今年政府不缺钱,其实主要原因是大家都投给他,当然就不缺了。

回复71:

建筑行业,行情惨淡,在东北和山西全面崩盘,只有东部地区相对较好,上下游压力太大,普遍垫资施工。

回复75:

在我生活的城市墨尔本,超市里的 MADE IN CHINA 已经从前几年的60%下降到不足20%。

回复77:

其实感觉还好,只要有实力,工作都是可以找到的,唯一觉得严峻的是房价,尤其是二线,一线根本不敢想,南京放假都3万多一平了,迫使我们这群毕业生即使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也只能买的起三线的房子

回复78:

家里母亲在省会城市的县城开便利小超市,去年十月份开始,日营业额下降了三分之一多。同一条街道四家便利超市,现在两家贴公告转让。

回复80:

一名高校普通教师,旱涝保收,无惊喜也无惊吓,除了改善型住房想但遥不可及,其他还好。似乎是,经济下行时,体制内的老实人“获得感”还明显一些;形势大好时,别人都能挣快钱增收入,我们反而觉得失落。

回复81:

国内某互联网巨头普通员工一枚,今年多个事业群传出裁员消息,据我所知一个成熟产品线上被淘汰了30%左右员工,另一个多年不盈利的产品线全体被裁,此外今年招聘hc明显减少,校园实习生招聘倒是如火如荼

回复82:

近十年来第一次单位欠年终目标奖金,据说是财政收入不足,发不出去。

回复83:

我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觉得变化就是老师上课更加唾沫横飞,就业一年更比一年难,甚至部分老师会让我们去学一些专业外的,可能更加实际的技能,而且兼职工资没长,生活费没长,消费,却越来越高了。

回复86:

我是做律师的,感觉企业没资金停产倒闭的好多,案件也在增多,不还钱的也多。

回复87:

我是装饰公司的,去年本公司产值下降百分之十左右。

回复88

生活备受压力,因为工资降低,以前想做的事情也不敢做了,不敢乱花钱,而且,还在担忧女儿上大学的费用。

回复89:

做法律的,法官审不完的纠纷,律师接不完的案子,胜诉的担心,因为拿不到钱,败诉的不怕,因为真没钱。

回复90:

在工业城市的金融业工作。能源行业一塌糊涂,跑路的老板太多,彼此的三角债泡汤的太多,社会信用环境恶劣。

回复91:

我在二线城市从事房地产hr工作10多年,一直以来招聘始终是工作中压力最大的一块,早几年工程、设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本)都可以跟企业谈条件。但最近两年,很多工作多年的离职员工找工作都非常困难,企业招聘人员有较大的挑选空间了。

回复93:

下班打优步,司机驾驶一辆帕萨特,聊天得知,他原本是搞装修的,但是由于今年没有活,只能出来兼职优步司机,补贴家用。

回复96:

作为马上脱离学校的学生党来说,有大概几种感觉1、压力大,主要来自于经济,这个确实是。2、一部人通过考研逃避几年工作,或者想着多一个学历少一分竞争的想法。3、家庭条件好点的,如今流行出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等。不是为了回国工作上好一点就是为了移民,为了国外的高福利与资本的安全保障,如今国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产阶级出国是为了享受国外福利,富人阶级出国除了享受福利更重要的是转出资本。剩下的大多数是中下层阶级了,里面包括高学历,技术员,科技员,服务类型的人等等等等。

回复97:

【房建行业】(建筑设计与施工)非常严峻。大批中小型建筑设计院苦苦争扎,濒临倒闭,普遍降薪裁员;大型民营施工企业出现破产,更多的是苦熬难关。

回复100:

我们的工作圈子相对封闭,目前没有明显感觉。过年与同学聚会,好些同学表示感到有压力,特别是做地产的,有一个同学的楼盘,春节前后只售出6套,另一个也在考虑转型。还有在能源企业做高管的同学透露,工业用能源连续几年需求萎缩,导致他们半年奖取消,年终奖大幅缩水。总的来说,来自体制内的抱怨偏小。

回复101:

工作越来越不好找,企业招聘的也不多,老早就想换工作了,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企业给的薪资也很久没变动过了。

回复102:

三四线城市个体经营者,经营珠宝饰品,商品价格下跌,成交量更是少。有消费能力的顾客舍不得花钱,预期不好,消费更谨慎。部分经营者甚至钱不去进货,用来炒股,结果更不好。部分顾客要嘛炒股要嘛捂住钱,不知道投资消费什么好,办企业的更是缺现金。

回复106:

互联网行业不大觉得。但是,小汽车销售行业有感受。也就是4S店的生意很难做了。在三四线城市的初生市场,一些低端车还好,但在一二线城市,车没有以前那么好卖了。这是个人感觉。

回复107:

身边许多之前干工程或重工业的朋友突然不会干了,很迷茫,不知道应该干些什么;手里钱更紧了,越来越少人愿意从俺的店里带茶喝或送人。

回复110:

我在的设计院行业业务大幅度下降,裁员跳槽很多,政府没钱还想建设,搞出许多名堂。

回复111:

压缩机生产企业,比较好的情况是一个星期有三天开工去年各大空调企业库存压力很大

回复112:

父母是做钢材生意的,今年基本没有生意,而且不只是一年了,两三年了,整个行业非常的不景气我是做房地产的,二线城市基本很难卖,我能感觉到的是大资本对小资本的杀戮,虚拟对实体的杀戮,一个不健康的市场,带给人的绝望。

上面的回复大多数听起来很悲观,其实也有部分读者觉得没那么糟糕。

回复113:

杭州,从事医疗信息化工作,未感觉个人生活工作中受经济形势影响。曾出差如金昌等产能较剩地方,的确有影响。

回复114:

中国经济形式没有什么严峻不严峻!只是部分所谓的经济专家拿写过去的数据吓唬人,以及政府担心经济下滑导致财政困难和执政不稳!只要有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只要政府不胡作非为的瞎指挥,中国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当大的。毕竟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多的是。但绝不能靠钢筋混凝土经济和代工以及国内的粗制滥造过日子!政府瞎指挥的原因:一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二是能力和实践经验确实欠缺。没有好的办法!

回复115:

经济越严重但是给我的感觉没什么影响而且由于降息每个月房贷还少还了将近200。

回复116:

我身边四个朋友在这三年由屌丝晋级家产。两个进军互联网支付,一个是拉卡拉的某市代理商,一个是深圳某金融服务公司创始人。还有一个是服务行业软件供应商。苦逼的熬了四五年,突然发达了。还有个是进口商。托外币大跌的福。互联网行业其实有个特点,不管企业是否赚钱,个人都能赚。

回复117:

我从事教育行业,从行业本身来看,没觉察到经济的下行。

回复118:

我是一个国家免费师范生,今年6月毕业,靠体制吃饭,找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就业压力(好学校竞争肯定蛮激烈,但是一般的学校竞争压力小)。至于以后正式工作情况还不得而知。

回复119:

从目前经济而言,似乎看上去有些严峻,但总感脚,目前的经济状态实质是由原来的虛胖逐渐回归的状态,所以额对未来经济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

回复120:

北京涉外专利代理人,主要做国外到国内的专利案件(客户为国外企业)。去年效益很好。比前年好。这可能是因为专利代理所不是实业的原因吧,类似于律师行业,是提供专业技术和法律服务的行业。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客户是国外的,他们的实体经济没问题,自然也有支出给专利。国内客户专利至少目前没有受到影响。实体不行引发的服务不行应该会需要一段时间吧,还需要再看。

回复121:

都说钱难挣,但在年度的实际消费中,我们看到大家的购买力并没有下降,相反比去年还要提高不少,说明大家的收入在提高。

回复122:

一个车间的工人因机械代替人工被工厂解雇,一个民营工厂因缺乏订单变相逼迫工人辞职,居住区域的房价降了,挂在中介的二手房无人问津,大批融投资公司资金链中断投资者回本无门,春节菜价上涨后难以回落,人力成本上升保姆小时工涨价,个别大型超市关闭卖场。反腐继续高压党风继续好转百姓信心增加,出游依然踊跃,国外爆买不减,一些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好于去年,电子商务兴旺,快递繁忙。你说,好还是坏?

回复123:

对个人来说,只要不涉足股市,生活不会差到哪里去!各行各业,绝大多数经济状况是好的,抱怨的只是那些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投入股市的股民们!30年改革开放给国人形成了一个“快”的思维模式,现在是到了“慢”的时候了,我们的媒体需要更多的宣传“慢生活”,宣传人生的目的,宣传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待金钱和人生的观念,总之,放慢生活的脚步,让灵魂跟上!生活更多的不是“快马加鞭”而是细细的品味!

回复124:

坐标南京。一朋友是审计事务所的,为很多中小公司做服务业务。她说还好了,当然她的业务范围在江苏苏南和苏北。当然全省新开工建筑项目同比减少不少。这个比例我就不说了。毕竟总是靠砖头水泥发展,也不是长久之计。另外南京的房市还是比较坚挺。一位同事想买江北一楼盘的房子,三比一的中签比例。他缴了十万认筹,没摇上号,可见多么火。

回复125:

本人是医生,倒没什么实际感受。

回复126:

北京,影视行业,中央媒体,已经紧缩开支三年了,但是市场上,文化产业似乎正在起步,一片欣欣尚荣虚火上升的景象,确实很旺盛。

回复127:

经济不能再依靠那些哀嚎的产业,躺在人血上食利的吸血型经济是不会健康长久的,除了进步别无选择,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是与创造力密切相关,以前那些靠着落后的社会环境攫取利益的行业可能不会再有好日子过了,因为不管怎么说,社会还是在艰难进步,经济形势肯定也会跟着改变。这对于躺着挣钱不思进取的既得利益者来说,确实很严峻,很多人意识不到什么是落后。

回复128:

物价有点儿贵了,逛大商店的人少点儿了,不少企业关停了。不过,没让人感觉很严重,大家都仍就平静的生活,但这也不标志着就没问题。

回复129:

我觉得“严峻”倒未必,但无疑它是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的,起起落落亦属正常。

回复130:

影视行业小白影视行业似乎并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越来越火爆,资本加速流入,boss说客户每天排着队要见ta 都在找影视项目投资。

回复131:

生活成本上涨20%,工作压力没有明显增加,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稳定持一定程度的焦虑,对文化复苏的到来持相对悲观态度。

回复132:

年年难过年年过,说好说坏都是片面之词,社会是发展的,历史的进程中的曲折是很自然的。

回复133:

本人从事与血液有关的药品生产行业,目前没有感到市场上有明显变化,可能和行业有关。

回复134:

人在海外,一年回去两三次,每次回去觉得变化都是日新月异。虽然关于严峻的话题充斥眼耳,不过我周围的朋友看看都还好,差不多都在不惑之年了,比较安定自得其乐。说到严峻,国外也常常喊,但总的来说,个人觉得只要够努力、只要国家太平 ,“民安”倒也不是特别难的事,对祖国有信心!

回复135:

我看到的还是一副很有活力的图景,只是听很多人说压力大。

小编一共选取了135则留言。很长,不知道坚持看下来的朋友有多少?看到的又是一副什么样的中国经济拼图呢?
有位读者留言说,“年年难过年年过”。确实如此,无论是个人生计还是家国命运,都不能不在磕磕碰碰中寻求突破。

最后,小编想到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引用《后汉书.循吏传.刘宠》的一句话:“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民生多艰,希望能“言必信,行必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意见,并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