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们又是谁?

 

从靶子店规定,跨性别人可以根据他们的性别认定上男厕所或者女厕所,到奥巴马颁布政府条令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允许跨性...



从靶子店规定,跨性别人可以根据他们的性别认定上男厕所或者女厕所,到奥巴马颁布政府条令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允许跨性别人按照他们的性别认同上厕所,这个如厕问题也成为了北美华人各大微信群,和朋友圈里的头条话题。

我,十八公,也有话要说。我不是代表正方或反方出来站立场搞辩论,支持或反对奥巴马厕所法案。我是借由奥巴马厕所法案这个话题,来谈几句我对“身份认同”(我是谁,我们又是谁?)的看法。独立思考的人在网上看别人写的论述性文章,一般都想先知道这3个问题的答案。发文人的资格是什么?她的预设立场是什么?她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回答一下。

1。我不在社会科学行业

2。我的立场是什么?如果硬要加标签给我预持的性别意识形态,那我的立场是liberal ,ally。但在写这篇时我搁置我的先见预判,我中性。

3。我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给一个能打动你的理由,那就是,为了孩子。我了解的很多人对此事的反应也是“我们中间很多人都是做父母的,因为考虑孩子,我不能接受按性别认同进厕所”。

这段时间各群里,各圈里许多人高呼反对抵制。实际上是这个话题还未被真正讨论开始就开始被身份认同的情绪所主导。而这些情绪又被主流群体(cisgender)身份认同所享受的话语权喷薄带出。不论自己是不是了解法案的横向纵向背景和讨论的对象,每个人都好像可以义愤填膺的说上几句。

身份认同从来都是和权利联系在一起,是政治话语权的一部分。无论你自觉与否。这种情绪里有惊讶,恐惧, 虽然表面的情绪看起来是愤怒不解和攻击嘲笑。恐惧源自对无知,对未发生事件的害怕,这种害怕战胜了理性。我不想让我的孩子恐惧。无知在这里不是一个贬义词,我们都是从无知上路,能到达终点只能靠自己去观察和思考而不是听别人的意见。

自从有了孩子后,我开始思考那些我以为我作为大人都知道的其实我屁都不懂的事情。自己糊弄了自己几十年,不愿再糊弄我的娃。

我的孩子还小,可我已经开始在想怎么和她们谈性别意识形态这件事。你问我原因?也许是因为她们都是女孩儿,一个将来会更多涉及性别认同问题的性别, 一个在社会权力游戏场的弱势群体。也许也是因为我看出她们的旺盛的好奇心和敏锐直觉很快就足够来挑战我这个当妈的薄弱的思考。

声明:今儿要讨论的“身份认同”这件事情跨学科。不仅跨学科而且涉及到“人”,我现在发现领域只要涉及到人,不管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那就复杂得多了去了,伴随复杂性来的是整个科学实验论证方法的复杂性。为了省时间,我没有提供参考文献,但是对我的提到的关键词,我都加了黑体,Wikipedia 和Google可以查到大量知识普及。阅读中请自行判断客观事实和我的观点。

说到这,咱们就开始讲我开始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1。性别认同咋回事?为啥有人的性别认同和他的出生时的生物性别不同。有科学的理论解释吗?

性别认同就是Gender Identity. 首先 生物上的性别叫sex, 社会性别才是gender。从人的生物性别角度看, 其实就是二元的。一种是男人,另一种是女人(先忽略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双性)。

性别认同作为身份认同的一种,本来就是随着人慢慢长大,进入社会才发展出来的。有一部人慢慢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女孩住在男孩的身体里(最小自述这种感觉的大概在8岁),或男孩住在女孩身体里。

为啥就有一部人慢慢就会觉得住错了身体呢,我只能说目前的结论是“我们不知道”,如果你去看跨性别人这一题目的病因学研究,那就是假设了老多老多的机理了,可是没有一个被证实是确定的!

这里面有遗传基因的,表观遗传的,荷尔蒙分泌的,大脑异常的,社会文化的,家庭养育的,心理创伤的等等等等的。但是,现在所能确定的就是我们不确定。

普及性少数群体用的标签:

(最常用以前是LG, 然后LGBT,第三代是LGBTQ,现在第四代已经升级为LGBPQA 或者LGBTTQQIIAA+: Lesbian, Gay, Bisexual, Pansexual, Transgender, Transsexual, Queer, Questioning, Intersex, Intergender, Asexual, Ally。)里面最近有个提的比较多的Queer:即酷儿。是指所有那些突破传统两性二元性别和性取向结构的人。另外这个标签列里的+代表了至少还有10个不在上面的,都可以写一首咏叹诗了我就不写了。这些细分的标签最早都来源与网络社区。



2。啥子?不是客观的,不是生理的,不是天生的?那这种自我性别身份认同算不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是该怎么治疗?怎么帮助他们?

可是你要首先,定义什么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心理障碍如果按照美国心理学会的最新定义 (DSM-5)是,"A mental disorder is a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isturbance in an individual's cognition, emotion regulation, or behavior that reflects a dysfunc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biological, or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underlying mental functioning. Mental disorder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distress in social, occupational, or other important activities. Socially deviant behavior (e.g., political, religious, or sexual) and conflicts that are primarily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re not mental disorders unless the deviance or conflict results from a dysfunction in the individual, as described above."

意思就是和社会主流偏差的行为本身不算心理障碍。不需要看医生。但是当它影响了你的社会功能使用,日常生活工作都弄不好了的那个叫做心理障碍。那么,仅仅是住错了身体,在心里面认为自己是另外一个性别的人,完全不构成心理障碍。事实上有很多例子证明,他们可以愉快的生活,愉快的交往,不影响他们生活工作,组织家庭的能力。

那为什么在LGBT人中,抑郁,自杀率那么高呢?那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受到了非常非常大的社会压力,不被接纳,不被理解,被排挤歧视,被嫌恶的压力,他们的杏仁核被过度的使用,他们大脑房子里一楼的那个原始脑,掌管着我们“fight or flight" (跑还是打)的那个脑,一直不停的在救火,在处理压力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火被扑灭了房子也疮孔累累了。

而在多年以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性别认同偏差是种心里障碍,认知错误是可以被“治好” 的,这就像在更多年前,好多精神科的医生和心理学家认为同性恋是可以被搬直过来的所以他们用了吃药阿,电疗啊,等等。

住错了身体的人,一般都想做变性手术或者用荷尔蒙变性,可不是人人都做得起的。  这种渴求一部分来自对自身身体的排斥,更主要的其实是渴求“身份认同”,因为社会不接受他们, 那种压力使他们觉得住错身体的唯一解决方案就是改变身体的构造, 其实如果自我和社会接纳一个住在男人身体里的女人,接纳他在生活方式上的与众不同,他无需改变自己的身体。就像我国社会学大牛李银河的老公“大侠”,一个住在女人身体里的男人。



3。啥子?LGBTQA?太长了,我就记住“酷儿”,真的有必要搞这么多标签么?

就象我前面说的,社会从农业到工业社会到工业革命到互联网信息时代, 人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各方各面都细分的比猴毛还细了!每年都出几个新的政治意识形态,更别提在社交,工作,情感,爱好上的标签了。

社会阶层越高,资源越多的人而且还喜欢更加细化,喜欢标新立异,个性化标签越来越多。 社会弱势的呢,则更喜欢把自己归入某类已有标签已获得更多社会认同。 结果呢,可想而知,标签越来越多。

标签有好处,好处之一是我们在网上找组织变得比较容易,之二是让一批被长期压抑隐藏的少数人得以从“浮出水面”,但坏处是造就了若干相对封闭甚至排他的小圈子。基本上从90后开始,现在到00后,他们的标签层出不穷,你不去研究还真是不懂啥意思。

有个正向心理学效应叫做光环效应,有个负性词叫做, 不管正向负向都是将人的注意力聚焦到某一个特质上,模糊化到对整个人或事物的认知,造成我们对他们的偏见错觉。

4。我最后一个问题:“当我养娃时,我谈些什么?”

写到这里,我只想在重复“恐惧来自无知”, 我不想要我的孩子恐惧。我希望自己能够收集更多的信息,看到更多的角度,能够先搁置自己成长过程中形成的预判和主导价值观,更客观完整地看问题。尤其重要的是把问题放在我的孩子现在处在的这个社会环境来思考。

这样,我的“教育”也许更象“分享”,因为很可能我是在和她们一起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成长,我会把我学到的事实和我自己的思考跟孩子谈。如果我不谈,别人, 媒体也会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和她谈,这些知识的来源往往不系统,碎片化,甚至基本都是错误的。

我会分享我的三观,可是我知道她会有她自己的三观,只要我和孩子真诚的,无保留的讨论,这对她们是有意义的。

因为她们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家,会需要独自面对复杂的问题和选择,也许是“身份认同”,也许是更加复杂的问题。 而那时我知道她们会自己独立思考,会自信的选择。

十八公,写于5月17日,IDAHO (The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 国际不再恐同日

微信公众号:十八公学(pine-18)


    关注 十八公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