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国家主权”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Q&A140915  问:“国家主权”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答:“国家主权”不是一个自然范畴的概念,而是一...



Q&A140915

问:“国家主权”的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答:“国家主权”不是一个自然范畴的概念,而是一个政治、文化范畴的概念。人类之所以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主权”概念并强化“主权”观念,至少与以下心理因素有关:

首先,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归宿感和社会同一性的需求有其进化上的本能作用。因此,归属某一个群体,并且形成“我们”的概念对个体具有重要的心理和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概念也由小规模的“部落”拓展到更大的“族群”,并最终发展形成“国家”。个体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国家”对众多个体的凝聚力确保了所属群体在不同群体间的竞争和冲突中保持优势并能取得胜利。尽管从政治学和法学的角度,“主权”是近代概念,但“主权”形成的心理基础早在文明之前就业已成形。换言之,“主权”的心理学基础首先就是个体对归属群体的天然认同倾向。

其次,人类一旦形成群体(而不论以什么方式形成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就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首先反映在个体的认知偏差上,无须任何说服和暗示,个体本能地倾向认为“我们”肯定优于“他们”。这种群际偏差在社会心理学泰弗尔(Henri Tajfel)的研究中得到令人惊愕的反映和呈现:即使在完全随机(如抽签)、成员间没有任何社会接触也互不知晓的情形下,个体仍然顽强地倾向于认为“我们”肯定优于“他们”。那么,“主权”对于个体来说,就是这种群际偏差效应最佳也最恰当的载体。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会孕育并形成成熟的“主权”概念以及被大多数人广泛接受和坚守的“主权”观念。

再者,只要资源匮乏,群体之间就必然会发生并扩大冲突。这是被社会心理学谢里夫(Muzafer Sherif)最早在“罗伯斯夏令营实验”(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发现并证实的一种人类社会现象。当“国家”以最高的群体形式呈现,国与国之间随时都可能因为资源的争夺而导致或引发冲突,如战争。更重要的是,所谓的“资源”不仅包括土地、粮食、矿产,等物质资源,也包括荣誉、尊严、价值感等心理资源。后者如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其争夺的“资源”就来自观念的价值感。因此,“主权”是划定国家与国家之间清晰边界的一种权宜安排,即从法律上承认一个国家的疆域、权利和利益范围,并以国际法的形式予以保障。之所以这里用来“权宜”来形容“主权”,就因为“主权”并不是一个自然的概念,而是博弈和妥协的结果,它能防止、消弭和约束冲突。换言之,它既不是“自古以来”的天然秩序,也并非上帝赐予的神圣疆域,更不是诉之永恒的图腾标识。

而人们对于“主权”的迷信则完全基于前两个因素:对所属群体的认同以及与生俱来认为“我们”优于“他们”的认知偏见。当然,教育也是强化人们“主权”迷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入近代文明但还不太文明的阶段,“主权”是最能唤起和激发人们斗志和热情的东西,对“国家主权”的冒犯比对个体自己的伤害更能激怒一个“爱国者”。对一个缺乏其他手段来凝聚成员的群体来说,“主权”对成员的凝聚力比选票和福利更有效也更为激进。

既然“主权”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派生概念,那么,随着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国家主权”的内涵和价值也随之而改变。像欧盟各国愿意让渡出部分“主权”交给更大的“群体”欧盟;以及苏格兰即将举行的公投来决定是否脱离英国,都反映了人类逐渐发展并巩固了另一种方式来解决群际冲突,即通过投票而非战争;通过谈判妥协而非暴力压制来解决“主权”分歧问题。毕竟,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民主普世价值的传播有助于使“人类共同体”超越“国家共同体”而成为个体归属的最高群体。

2014-09-15

--------------------------------------------

回复F,浏览《周末讲堂》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本周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