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你的出路在哪里?

 

前两天写了篇文章《纸媒,让我如何拯救你》,引来不少朋友评论及观点碰撞。报纸,是我媒体生涯的开始,即便离开,心依然在,那是梦开始的地方,怎能弃如敝履?正是时时关注,所以才有话说。...



【新朋友】点击上方 新媒体运营 关注我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可分享到朋友圈

前两天写了篇文章《纸媒,让我如何拯救你》,引来不少朋友的赞同、讨论以及观点碰撞。有人说,你光写了问题,为什么不写出路?也有人说,你离开纸媒了,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有人说,恰恰是不同平台都经历过,才更有发言权。我比较认同最后一种。



报纸,是我媒体生涯的开始,一生中最具活力的时光都给了她,即便离开,心依然在,那是梦开始的地方,怎能弃如敝履?正是时时关注,所以才有话说。另外,在上篇文章中,出路其实已经提及,比如走精准数据路线,走新媒体融合。今天可以专门说说这一块。

纸媒也要“流量为王”
纸媒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发行为王,二是内容为王,三是流量为王。

发行为王,基本上是以《华西都市报》的敲门发行和《北京青年报》小红帽扫楼为代表。《华西都市报》曾创造了创刊三四年,发行量超过50万份,广告收入上亿元的奇迹。

内容为王,是以报纸内容取胜,像早期《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以及后来的《新京报》,还有各地排名前列的都市类报纸,有了广泛的发行量,有一批优秀的记者,采写出或独家、或深度的文章,让读者欲罢不能。欲罢不能之后,就是持续购买或订阅,也就是互联网所说的“粘性”。

流量为王。这一阶段基本上是从2013年前后,新媒体发韧一直到现在。为什么要把“流量”这一互联网概念引用到报纸上呢?因为一方面是精准的,可测量的,另一方面这也是纸媒的一个必然出路。
纸媒要“借”互联网的势
纸媒的出路,一定是与互联网结合的,这一点想必没有人会否认。无论是从信息来源、采编手段、内容呈现以及送达终端,都必须有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或身影,否则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提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概念。融合,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而不是谁吃掉谁。有传统媒体人把“移动互联”视为洪水猛兽,这是没有看清事物的本质,二者是互补共生的,一个长于内容,一个长于技术,联姻之后会产生倍增的生产力。

那么纸媒该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利器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势。千万注意,我用的是“借”而不是“造”。

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这是借超级app的势;做好与读者互动、反馈、调查,这是借社交媒体的势;将受众需求与商家信息完美结合,这是借互联网工具的势。借船出海,借鸡生蛋,就是这个道理,事半而功倍。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就是拥抱新媒体,以内容作为吸引力,引入大量网友(读者)的“流量”,了解需求、引导消费,产生收入。当然最高境界是,当你拥有几万精准读者数据的时候,媒体形式都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把信息以某种形式推送给他们,无论是广告收入还是销售分成,都不是问题。

最新消息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卫报》(Guardian)和《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在内的9家媒体机构与Facebook签署了一项协议,尝试通过后者直接发布它们的部分内容,而非只是发布在自己的网站上。Facebook表示,出版商将能够保留他们直接销售的所有广告收入。出版商也可以通过Facebook出售剩余的广告空间,后者将会抽取30%的收入。

除了在超级App要有自己一席之地外,还可以考虑进行内容的深度整合,当然前提是内容的含金量要足够。比如美国很多报纸已经实现了付费电子订阅,国内一些杂志也在做。
我为什么不建议纸媒做App
上文中我一直强调是“借”而不是“造”,这是有理由的。举个例子,有朋友觉得报纸应该像“今日头条”、“澎湃新闻”一样去做App,这我是坚决反对的。具体理由如下:

观点一:目前PC端访问在下滑,移动端访问在上涨。所以一些还在忙于做PC新闻网站的报社,可以赶紧打住了。做客户端,做大,这是唯一的活路所在。

反驳:不建议做自己的客户端,研发是成本,推广更是成本。一年有数以百万计的APP死掉。

观点二:报社进入手机,微博微信都不是新闻产品。 做产品,要么客户端,要么手机网站。不做手机端产品,那就彻底死了。你可以看看新京报、南都和澎湃。 我认为99%晚报都市报会死掉的。谁的客户端活了,谁的采编就能活下去。

反驳:新媒体时代千万不能固步自封,没有什么东西是自己的,所以借势很重要。比如用好微博和微信两个超级app,一样可以创造无穷价值。澎湃和今日头条是特例,也是尝试。就目前大多数地市级报纸来说,自己做app和wap,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观点三: 微博微信,我认为不是产品平台,那是营销平台。你做好了产品,可以去微博微信上吆喝。 没有产品,要靠微博账号养记者编辑,做不到的。能不能养家糊口,这就是YouTube和Twitter的区别了。

反驳:不能站在报社角度考虑问题,而应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这个产品是谁的读者根本不会关心,他关心的只是内容质量以及如何方便快捷地看到这个内容。微信微信一样可以赢利的,案例太多了。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独到的内容、深度的文章、快捷的评论,而不是一个挂着它LOGO的App。

综上观点,我认为当前纸媒要解决的不是产品形式和所有权的问题,而是生产好的内容,以最快速的时间和最广的面积传递给受众,让每一个受众是信息的阅读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从而带来巨大“流量”,为下一步营销提供可能。只有这样,才会有读者粘性,才会被广大广告商所接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看到作者原文章。

欢迎注明出处的转发,转发请注明如下信息

作者新浪微博:@胡二刀

文章出处:新媒体运营(微信公众号:meitiku,也就是媒体库)

—————————————————————

新媒体运营(微信号:meitiku,也就是媒体库)是一个专门讨论互联网、微博、微信、社会化营销原理与技巧的平台,有思想,无观点,有碰撞,无诉求。同时兼具对传统媒体的评价与思辩。


    关注 新媒体运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