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不爱运动的青少年们?

 

朋友的孩子小明今年考大学,在力拼了两天高考后,终于体力不支被送进了医院。医生说,孩子有点高血压,身子有点虚,...




朋友的孩子小明今年考大学,在力拼了两天高考后,终于体力不支被送进了医院。医生说,孩子有点高血压,身子有点虚,但主要问题是太胖。体重严重超重,身体中肌肉少、脂肪多,属于运动不足。近年来,由于运动不足,高血压、糖尿病等一般成年人才会得的慢性病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开始“盯”上了青少年。



运动不足导致体质下降,“静态生活”形成长期追踪研究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形成,最直接原因是运动不足。

作为衡量体育锻炼的客观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一个“缺乏身体活动”的标准,即运动不足。所谓运动不足是指“每周参加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次数少于5次,或者参加高强度身体活动的次数少于3次以及类似情形”。

以此为标准衡量,我国在校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明显不足。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至9年级每周3节;高中阶段每周2节。但2010年的调查显示:小学阶段,约30%学校每周的体育课时不能达到3学时;初中阶段,约40%的学校每周体育课时不能开足3节;高中阶段仍有超过12%的学校,每周体育课时,不能开足2节。



2013年,中国教科院“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调查”显示,只有34.6%的高中学生达到了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体育锻炼时间逐步递减。

世界卫生组织“缺乏身体活动”标准对运动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没有对体育课及体育活动的负荷(强度)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学生体育课的强度总是差强人意。在一份反映体育课强度的问卷中,76%的中小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强度不够。

2012年中国教科院“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运动负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所有体育课中,达到中等强度的运动持续时间,平均累计不足8分钟;达到高强度的运动持续时间,平均累计不足5分钟。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看,这样的体育课对于促进学生体能而言,效果几乎为零。


更为可怕的是,在校外生活中,学生运动不足状态尤为严重。“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调查”显示,作业占用了中小学生最大的校外时间。小学做作业时间平均超过1小时的接近40%;初中平均超过2小时的为33.5%;高中平均超过4小时的为78%。放学以后,70%以上的学生不去户外体育锻炼,93%以上的家长反对中小学生放学后离家与同学玩;89%以上的家庭运动器械闲置不用。

在校外,“屏幕”时间越来越多:有近20.2%的中学生每天用于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近一个小时;在双休日,有14.8%的中学生“屏幕”时间超过120分钟。过多时间做作业或沉溺在网络,青少年几乎没有体育活动时间,更难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少动多静的生活状态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

沉重的学习负担和运动不足让我国青少年付出了残痛的代价。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显示,我国学生体质连续25年下降,肥胖率持续走高,近视率居高不下。



运动不足正威胁个人幸福和国家安危

虽然,运动不足表面上是一个时间和运动负荷的概念,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运动不足与青少年个体成长及其一生幸福有关。运动不足的青少年,会在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以及健康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30%的青少年会发展成肥胖者,成年后成为肥胖者的几率是运动充足者的2倍;运动不足者整体健康状况变差;学业成绩比运动充足者差,考试分数降低;工资收入,运动不足者要比运动充足者低;一生中,生病天数平均每年要比运动充足者多一周。

与此相反,运动充足的青少年,从小健康、充满活力,并因此受益一生:发展成肥胖者的机会只有运动不足者的十分之一;在同样条件下,考试成绩可能提高40%;在一些国家,吸烟、吸毒等危险行为的几率将有所下降;考上大学的机会增加15%;一生的收入比别人多出7%至8%;患冠心病、糖尿病、癌症、中风的风险降低,一生中生病的时间缩短,平均寿命可能增加5年。



运动不足与国家人力资本整体质量,乃至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运动不足者可导致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研究表明,过早死亡、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Ⅱ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结肠癌和抑郁症等都与运动不足有关。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有530万人因缺乏运动而过早死亡。

为了治疗各种因运动不足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世界上各国政府必须为此支付巨大的医疗经费。调查统计与推算的结果显示:美国2008年遭受的损失是1470亿美元,大致是美国联邦政府教育年度预算的2倍,预计到2030年,损失将达1917亿美元。推算结果显示,我国2008年遭受的损失是1400亿元,大致是我国政府当年度医疗保健总预算的三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这项损失将达4800亿元。



让学生喜欢体育更爱上体育课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之所以长时期得不到社会、学校,尤其是家长的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多呈滞后性。换句话说,就是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往往要在青少年成年以后才会逐渐“显现”和“发生”。由于急功近利的考试成绩“统治”学生的学习,在孩子的青少年时代,人们很难感知,甚至会有意无意漠视危害的存在。但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这种因无知、短视和功利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所带来的危害才是最可怕的,其危害甚至超过青少年体质下降本身。

导致运动不足、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原因有很多。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调查显示,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是:学生怕苦、怕累,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缺乏体育场地、设施等。反思多年来的“无效体育”,笔者认为,必须正视危机、转变思路、深化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发展之路。



一是将“田径思维”转化到引人入胜的“球类思维”。

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是因为体育课太枯燥。因此,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学生从事有乐趣的体育项目。

二是将学校责任转化为社会、家庭、学校“责任共担”。

实践证明,解决学生运动不足,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问题,仅仅依靠学校和体育老师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体育教师不是责任的主体,学校也不能承担主要责任。只有将社会、家庭、学校联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谢谢】


健身
从逸动出发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逸动体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