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无法搁浅的记忆

 

《阿敏》——一份中国穆斯林民间杂志,创办于1997年3月。致力于《古兰》、圣训的传播。以温和...





      《阿敏》—— 一份中国穆斯林民间杂志,创办于1997年3月。致力于《古兰》、圣训的传播。以温和、中正著称;以学术、真知见长;以宣传伊斯兰为己任;办刊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和好评,被中国穆斯林亲切地称为最接地气的杂志。如需订阅纸质《阿敏》,请在留言里留下你的姓名、地址、邮编、电话,定期赞助,退订时通知我们。



题记

明知道人生的尽头便是死亡的故乡,人人都要尝试死亡的滋味,可面对留埃学友遇难的消息,死别还是让我感到痛彻心扉的悲伤,在这凄冷的秋夜,孤独的心灵仿佛一片颤动在瑟瑟秋风中的落叶,泪眼朦胧中,回忆布满了记忆的星空……



2013年10月19日收到小kui发来的微信消息,读完信息,我还是难以相信眼前的这一段文字是真的:“色兰,马老师,刚陈阿訇打来电话告知,马林、沈洁夫妇去海边游泳,溺水归真了!我们大家一起为他们祈祷,祈求真主慈悯他们,饶恕他们,并赐予他们天堂的恩典。”

从这一刻起,我的心海波涛汹涌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心仿佛被投入冰冷的海底,对一个熟悉生命消失的悲痛与对自己终将相遇死亡的恐惧感是如此的强烈,这种感觉是一种生命对死亡与生俱来的畏惧感。

周末的夜,身心疲惫的地走在这座霓虹闪烁的城市,清冷的秋风吹入我心底,尽管身旁人来人往,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强大孤独感如潮水般袭来,任由冷风拂面,任由泪流满面。斯时,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造物主的伟大,体悟到了脆弱的生命是多么需要来自造物主的怜悯与眷顾。除此,我们将无法顿悟生死之谜,无法安放迷失的魂灵。

泪光中,有关那对幸福的新婚夫妇的记忆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他们在埃及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着,学习着,幸福着,微笑着,他们不曾走远,而是鲜活而明朗地停驻在我们的心中。



初识沈洁只是不经意的一次街头偶遇,那时初到埃及,人地两生,总是跟在君的身旁,在他的朋友圈里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还记得,那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刚从叙利亚转学过来,在叙利亚时和我的堂姊妹是同学,所以没有太多的陌生感。没想到,之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成为学习道路上的伙伴,一起行进在那条充满艰辛的求知道路上。

还记得那时我们每次都是早出晚归,相约在学生城附近的那棵大树下,然后坐着埃及特有的吉普车,一路颠簸着,被迫听着“震撼人心”的阿拉伯歌曲,前往那个名为“独眼”的学习点,向我们的恩师安阿訇学习大一的课程。

那时的我们,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求知动力推动着,每天都往返于不同的学习点,我们仿佛一支求知娘子军,风风火火地在学习中幸福着,在幸福中充实着。



我们把去“独眼”学习都称为“上山”,这个地方应该属于城郊,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妻子为贫民建盖的,因为地理位置有些偏远,所以房租相对便宜一点,而且环境安静,适合学习。甘肃平凉的安文海阿訇,在此地租了一套房子,将其设立为一所学校,在五年多的时光中,安阿訇为很多留埃的中国学子教授知识,这里充满了年轻学子奋斗的身影与安阿訇为伊斯兰教育事业挥洒的心血与汗水。

还记得,每次去到阿訇家,阿訇都为我们准备好了水果和一壶铁观音,有时候甚至为我们煮好早点,当喝着清甜可口的绿豆米粥时,那种源自信仰的情愫总是溢满整个心田,而我们对恩师的感情也随着这温暖的绿豆粥在升腾,这样的情景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中相遇良师益友的那种美好的幸福感。

安阿訇在上课的时候总是很投入,声音洪亮,很有师表的风度与气质。我们上课认真听讲,课间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安阿訇,是我在埃及求学生活中相遇的一位恩师,他为我开启了一扇学习、了解伊斯兰经典知识的窗口。伊斯兰师者的高贵或许就在于不求回报,阿訇无怨无悔的付出,只为培养穆斯林青年学子,祈求真主回赐他永恒的幸福。

还记得,一次沈洁妹子在安阿訇的家里为我们做了香辣可口的薄荷鸡,她说这道菜是她在云南学会的,那天是她母亲归主周年祭日,她举意为母亲做好事,特意请我们吃饭。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尝到妹妹的手艺。

原来生命中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成为终生的念想,当我们许诺下次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机会了。明明说好了再见,到底却是天各一方的嗟叹与惋惜。



听说沈洁谈对象了,大家都特别高兴,因为在人生中能够相遇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是每一个走在这条奋斗道路上的兄弟姐妹的心愿。有关这段爱情,还有一段小插曲,据说一年前就有人为他们搭桥牵线,可爱情的火花居然时隔一年后才绽放出绚烂烟花——短暂而耀眼,美丽而永恒。

两人见面的那天,怕他们不好意思,我们几个好姐妹就商量好,以请我吃饭为由(那时我刚到埃及不久,君的朋友们都为我这个刚到埃及的“嫂子”接风洗尘。)让他俩正式见面认识一下。可惜,我那天居然晕倒在教室,病得一塌糊涂,结果在姐妹的护送下,被君背回了家。就这样错过了见证美好爱情开始的幸福时刻。

马林兄弟是一位淳朴善良,勤奋好学的好青年,大家都很看好这对年轻人,都觉得他们走到一起,将来可以携手并进为教育事业奋斗。

在恋爱的日子里,他们用信仰浇灌着自己的爱情之花,彼此都会用一些细致入微的方式关心着对方,在乎着对方。特别是我们可爱的马林兄弟,每次约会前都会精心打扮一番,然后乐呵呵地咨询哥嫂的建议(留埃学子在埃及合租房子,会组合成一个个温馨的小家庭,大家就是信仰上的家人),先问嫂子:嫂子你看我今天穿这身服行吗?得到肯定后又跑去问成宝哥:哥,你帮我看看,这样搭配好看吗?哥干脆利落地答道:好看好看,放心地去吧。他总喜欢把衣服熨得整整齐齐,有时候甚至连休闲裤都要熨烫过才穿,善良贤惠的嫂子一边帮着熨裤子,一边打趣地说:其实,休闲裤是没必要熨烫的,很随意地穿上就行。可他还是坚持穿戴整齐。从这一细节就可以看出马林兄弟是一个做事认真严谨,又懂生活情趣的好男人,所以他们的生活一定会过的幸福美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知相识之后,他们把婚期定在2013的开斋节,并邀请留埃学生为他们证婚,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异国婚礼的喜悦与幸福。

婚期定了之后,他们开始如燕子筑巢般装扮着属于他们的幸福小天地,那是一段多么甜蜜的日子呀,新郎为自己的新娘粉刷着墙,新娘为他们的小家庭购置着一些小摆设,他们一起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家庭用品,这个浪漫小屋中存放着属于他们共同的记忆与甜蜜,欢声与笑语,那杯盏碗筷上是否还留有他们的余温?昙花一现的美丽,却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大喜之日,新娘子一身洁白,婷婷玉立,脸上绽放出新娘子特有的玫瑰般的娇羞美丽;新郎官焕然一新,英姿勃勃,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所有的喜悦与幸福都浓缩在新郎的这句爱的表白中:能在艾资哈尔学习我很幸福,能够娶到一位艾资哈尔的学生做妻子我是相当的幸福。真的,我相当的幸福。

他们的幸福或许就是执子之手,纵然不能与子偕老;他们的幸福或许就是惺惺相惜,即使无法白头;他们的幸福或许就是赤心相待,即使不能天长地久。这份爱,仿佛流星划过天际,短暂却美丽。



为了学习到更多东西,学子们总是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只要哪里有老师讲课,都会跑去听课。有一段时间,我一天甚至会跑数个学习点,有时候早点都没时间吃,揣一包饼干边走边吃。心里清楚自己在埃及的学习时间很短,所以总想多学点东西。

刚到埃及的第二天,就催促君送我去上学,君耐心地让我休息好,学习的机会太多了,就怕到时候我忙不过来。终于在我急不可待地催促下,一星期后我开始了紧张而充实的求学经历。

为了提高经学水平,几位志趣相投的兄弟姐妹相约在菲尔道斯公寓的陈阿訇家里学习一些阿拉伯语经典原著,几位阿訇轮流讲课,我们几位女士一旁静听,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好。

马林兄弟毕业于昭通毛货街阿语学校,阿语功底很好,文化底蕴也不错,从他在翻译过程中的遣词造句中就听得出他的水平。沈洁也是一个聪明好学,热情大方的好女孩。在很多人的心里,他们俩的结合,是真主的恩典,是将来国内穆斯林教育事业中的一股力量。祈求真主接受他们美好的心愿。

还记得,每次学习结束,我们一起回家的镜头,君牵着我的手走在前面,身后是那对新人十指相扣,恩爱前行,我们一前一后,沐浴着菲尔道斯的风,幸福地向前走。



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他们婚后几天,马林兄弟的母校聘请他们夫妇回校教学,他们一直犹豫不决,一方面想完成艾大的学业,坚持到大三很不容易;另一方面,善良的他们总想早日回到自己的母校,肩负起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更何况,眼下学校急需老师。

想象着,他们小两口在家中也是左右为难,满心纠结。还记得,那时我们围桌而坐,喝着清茶,讨论着去留的问题。最终,大家都觉得学习机会很珍贵,还是坚持到毕业,为自己的学业画个完美的句号。

虽然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可观,可质量却不容乐观。在一批批留学生中真正为了学习,具有纯洁举意与明晰目标者,学有所成后能为中国教育事业担当重任者,能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自觉奋斗者,却也屈指可数。

他们的梦想与理想不会沉入大海,因为还有很多学子在求知的道路上奋斗者,努力着。

是啊!斯人已逝,我们还活着,就当坚毅而勇敢地跨过敬爱的逝者,跨过一切阻力奋勇前进。



近来,特别怀念埃及那短暂而幸福的时光;怀念一起学习的姐妹;怀念那条通往学校的路;怀念那群可爱的兄弟姐妹;怀念那不曾走远却又遥不可及的美好岁月。这一切,或许是真主恩赐求知者的恩典与幸福。这份纯洁而朴素的记忆,总会如星光般闪烁在记忆的夜空。

仿佛又回到了他们的身边、、、、、、、

我们一家人一起品茶聊天,美滋滋地吃着我和kui精心烹饪的饭菜,饭后总会海阔天空般地谈天说地论思想。君与忽阿訇总喜欢纵横捭阖讨论天下大事,国际局势与教门的发展。忽阿訇深厚的阿语功底与精湛的经学水平总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向他请教都会迎刃而解。很佩服他的记忆力与对一些阿拉伯语书籍与经著的了解与熟知。这时的他,应该已经准备好论文答辩了吧,祈求真主赐他顺利与成功。还有小kui,一个秀外慧中,温文儒雅的小女人,她的很多细节都彰显出良好的家教和自身的素养与美德。他们与我们是求知道路上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与君携手一起去学习,一起去游玩,一起畅游红海,一起漫步亚历山大的海滩,一起游览金字塔的美妙时光总是如童话故事般浪漫。君出门,我的心也会跟上他而行,君归,心方能安定。经过多年离别的考验,我们更加珍惜这份亲情与爱情合二为一的真挚感情。在离别中思念,在思念中沉淀,心始终相依相偎。

记忆中,无法淡忘的是深沉却不乏激情的马腾兄弟与弟妹以及他们活泼可爱的孩子;勤劳善良的马诚宝阿訇与贤惠能干的秦老师;热情好客的建斌一家子,每次请客马珍妹妹总会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让我们吃得几乎扶墙而归,还有一见面就飞奔到我怀里的哈吉尔,总是甜甜地叫我小燕子阿姨;知书达理的才子佳人米阿訇与雪艳妹子;淳朴可爱的小平一家;做事雷厉风行却又很有内涵与才情的张姐;才华横溢,很有语言天赋的关老师;一身正气,颇有领导风范的安阿訇。还有每一位相逢在求知道路上的兄弟姐妹们,都会成为那段时光的温暖记忆,铭记于心。

他们的心中都有着对每一位相逢在埃及的朋友的特殊记忆吧,即使我们在某个人生路口走散了,有的甚至走到了另一个世界,可那一起走过的路却延伸得分外笔直与端庄。



当每一位出国留学的学子怀揣梦想,胸怀大志地踏上埃及这片热土时,迎接他们的或许是与幻想与理想反差很大的境况。有些人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这条充满艰辛与坎坷的道路上,有些人度日如年地苦苦煎熬,也有些学生,还未深入了解就在肢解了梦想,遗憾地离开埃及。

我们的马林兄弟与沈洁妹子与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都在用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支撑着自己的梦想,用坚强的信念点亮理想的灯盏。即使学习再苦再累,生活的压力有多大,他们还是无怨无悔地持之以恒,一如既往。

有梦想的人生是美丽的,有信仰的梦想是高贵的。



离开埃及只不过是数十次的日升月落,可却让人嘘唏不已,感叹物是人非的变迁,世事无常的无奈。

地中海的海水依旧一片蔚蓝,依稀听到惊涛拍岸的浪花声中,仿佛传来逝者对亲人朋友的依依不舍,对故土的深深眷恋的低声倾诉。

彼岸的亲人朋友的所有悲痛与不舍,已化为地中海的眼泪,在抚慰着那冰冷的尸体与归去的灵魂。

埃及,终将成为人生中无法搁浅的记忆,这个承载了太多情感的地方,将一起奋斗过的学友那美好而年轻的生命永远挽留在地中海的海洋,可定格在记忆深处的始终是他们善良而灿烂的微笑和一起走过的那段光辉岁月。

浪花袭来,卷走斯人,却为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眷恋。在造物主的定然中,我们接受着种种考验,在生离死别的悲伤中,让我们将所有的不舍与爱凝结成最美好的祈愿——得享永恒天堂之福泽。

还记得,我们一起学习的地方就是天堂中最美丽的一座花园的名字——菲尔道斯。祈求仁慈主在生命的故乡,让我们相逢在后世的菲尔道斯。

其实,越过悲伤,更多的是对他们的祝福。今天,他们以被赐福的求知者这样一种令人羡慕的方式离世,在爱的征途上,不离不弃,这是仁慈主对这对新人的恩赐与眷顾。

最美好的人生不过如此:生如夏花——他们在灼灼的青春年华为信仰与理想奋斗过,他们拥有过淳朴而简美的爱情,幸福的蜜月;死如秋叶,在别人的追忆与不舍中悄然逝去,留下我们这些红尘过客在未知的光阴中,继续着生命中重重叠叠的考验,在生命的某个转角处,我们也会相遇死亡,那时,只求以一颗安定的灵魂喜悦和被喜悦地归向仁慈主。


    关注 阿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