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这把变化的紫砂壶

 

中国的紫砂壶在材料,形制,烧制温度,年代等因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着壶和茶的各种关系...



最近迷上了紫砂壶,其实从喜欢上喝茶的第一天便在使用紫砂壶,也许得来的太容易,便少了关爱;也许日本器皿倾注多了,便忽略了这易用的家伙。最近很多朋友都在我这买紫砂壶,加之这周刚拍出的那把3000多万的紫砂,我亦更发现了她的奥妙。

对于我而言,日本精神与中国精神最大的区别在于,日本人更传承更讲究精深,中国人更讲究随机应变更讲究变化, 就像日本人至今仍传承着我国宋唐的文化,而中国这五千年的历史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朝代与文化,这也同样发生在茶道器物上。 日本壶以传承,精细最为著称,泡出来的茶汤比较平衡,壶间不管是做工还是茶汤口感都不会有太大差距,只是人们对审美的区别而已。然而,中国的紫砂壶在材料,形制,烧制温度,年代等因素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着壶和茶的各种关系。



紫砂壶从清末开始流行,器形百种,也随着不同时代人们审美的变化而变化着,器形这种纯凭个人喜好的性质并不能作为评判重点;重点是看泥料,做工,和出水是否流畅有力,而其中最有意思的,能发生变化的就是泥料。

红泥,紫泥,绿泥,段泥,黑泥间本没有等级之分,只因在不同矿层或地带,含矿物质不同,采集量不同。泥料的好坏主要是矿区的不同,和采,甄,研,配,浸,濯等制泥的精细与用心程度。这里就好玩了,也是人们热爱紫砂壶或者偏好高额购买紫砂的原因。

紫砂壶与茶
紫砂壶大体上是不挑茶的,因每种泥料烧制的温度不同,硬度和透气性的不同,使得茶汤口感有着曼妙的变化。基本上烧制温度高,密度大的泥料,使得水比较硬,但提香好,比如红泥;烧制温度低,则透气好,水的口感好,软,比如段泥,黑泥等。

个人觉得清水泥(紫砂最原始的颜色),对于茶味的还原最好,你可以从中细细的品味出茶树生长的环境,是云雾缭绕,长满苔藓的古树深山,还是日照充足,长期风化的土壤中拔根而出;制茶的各种原始过程,是树木枝条点燃慢慢熏制而成,还是焙火的浓烈气息。而红泥大类下的朱泥不仅色泽深受大家喜爱,且硬度较高,保持茶香比较好,你可以轻而易举的品尝出茶中带有的或兰花香或蜜香又或其他你熟悉的香味,充实而饱满的侵入你整个口腔蔓延至鼻腔及喉咙。

但具体每把壶对茶的影响又是受泥料和烧制温度的关系,也许有些红泥壶不能带给你香气的感受,而是茶汤软绵如丝般滑过舌头的感受。你是否把你手中的紫砂壶的特性都掌握了,它是那把是能最大发挥你喜爱的那款茶特性的壶,这就是中国紫砂壶的变化多端,有意思的地方吧。

新老紫砂壶
老壶均指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出品的紫砂壶,简称一厂壶,生产范围大概在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前身是由七位优秀紫砂老艺人成立的集体合作社。新壶顾名思义是指当代艺术家或民间艺人做的壶了。黄龙山矿区在上世纪九十初被污染后,便关了矿,新壶的料都是产自原黄龙山脉周边矿区。

所以老壶很大一个优势在于料好,里面富含很多矿物质,比如云母,石英等。这种来自大自然的东西多了,便有了变化,像极了世间万物,让原本木纳呆板,冷冰没有生命力的器皿,变得圆润丰满,活灵活现了。这就是中国人说的养壶带来的乐趣吧,是人们热爱紫砂壶,特别我热爱它的最重要原因,岁月带来的不仅是变化,更是喜爱之情。

比如下面这个黑苹果,因是黑泥制作,外形又有点像苹果得名,刚拿来的时候黑黢黢的一个小不点,刚养了一周便圆润的想一口咬下去,叫你如何不爱不释手呢。



土黑小不点的摄影棚照



圆润滴水的黑苹果的生活照(同一产品仅是使用一周的效果)

这次的文章内容有些长,不知道你有没有耐心看到此,但这也仅是紫砂的皮毛而已,在你真正把玩一些紫砂壶后,才更明白其变化的趣味性。

最后随手附送一些我及朋友收藏的小壶照片,以及紫砂壶制作大法,有助于朋友们挑壶时慧眼识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慢慢看。

随手礼
一厂的老壶做工没有当代的精细,且老壶是磨具压出来的,而当代壶则是手塑壶身。所以很多人认为,老壶更多买的是料和升值空间,而新壶则买的是纯手工,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所以随手礼中,我想特地说一下制作方法。

紫砂壶的三种制作方法

1,手工壶:壶身外观颗粒分布不均匀,有颗粒感,没有油光感。撞击声音尖锐则硬度高,低沉则硬度较低。手工壶分为全手工壶和半手工壶(即模压壶)两种,全手工壶是将泥料打成泥片,头尾相连围出壶身,既现代壶的制作方法;半手工,在两个半壶的模具中制出壶壁,再将其粘合,即一厂老壶的制作方法

2,拉胚壶

3,灌浆壶

这三种方法中,手工壶名副其实是最好的级别,都很好的保持了紫砂泥料最原始的特性。半手工壶工艺流程做成来的壶任何一个造型绝不会仅仅只是一个,而全手工壶却有着不可复制性。并且半手工壶在挡坯的过程中因用力挤压,使泥料的被压紧,跟全手工壶相比透气性要差了些。另外,有很多壶形(如各种筋纹器、鱼化龙等)设计复杂、制作工艺难度大,基本上大多数都是要借助模具采用半手工工艺制作,全手工制作的反而不及半手工制作的更有气韵。功力火候未到或者对某一壶形尚未有一定的悟性的作者,做出来的全手工壶无论形制规整还是气度力度等,都远没有半手工做出来的好。所以很多人说一厂老壶不是手工壶,是一个误区,这两种方法都是独一无二,有价值的。

而后两种种则都破坏了紫砂泥料原本特性。拉胚壶是在轮盘上制作成形,在转动过程中离心力会拉破坯体,所以这种成型技法不适应真正的紫砂泥,一定要加入高岭土等陶泥或化工泥代替紫砂泥料,以增加泥料的延展性。它不属于紫砂成型工艺,手拉胚壶一个人一天可以拉200~300个。灌浆壶的泥料要细,是为增加泥料的流动性,否则就“灌”不了。壶身外观无颗粒感,表面光泽,有油光感。壶内无螺状条纹纹理,硬度高,撞击声音尖锐。灌浆壶因为使用的是泥浆,所以与紫砂壶有相当的距离,只能称作泥壶。所以这两种制作方法大多是低档商品壶,几无收藏及使用价值。



60年代半边卵



80年代石瓢



80年代水平



80年代贡春



当代翻边石瓢
请关注 芝兰集

长按以下二维码 如果你也喜欢此文
我们携手百家茶师还原您原生态生活


    关注 芝兰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