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翻书# The River of Doubt, by Candice Millard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漂流,一路上会碰到什么,有天机,也有人算,还有运气。...



这么多年来,我幻想过的职业无数,可是几乎永远排在fantacy 前几名的,就是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的作者和编辑。而 Candice Millard 就是一位曾经拥有这个职业的作家。也正是因为她在National Geographic 的训练,她根据史料,日记,回忆录写就的美国前总统Theodore Roosevelt 在20世纪初探险巴西亚马逊流域一个支流river of doubt, 并成功第一次漂流的这本书,才触目惊心, 引人入胜,让人难以释卷。



1912年,在离开两届的总统任期四年之后,Theodore Roosevelt 试图东山再起,再次竞选总统。可是种种原因,他被自己的共和党所弃,于是他以独立候选人的姿态参加竞选,最后等待他的是另他心灰意冷的失败。就像他之前多次面临生命中的痛苦和失败时那样, 为了摆脱精神和情绪上的折磨,他寻求肉体上的惩罚来转移视线。而这次,他选择了去探险亚马逊丛林中一条地图上还不存在的, (后来被证明)充满了无数险滩,急流,甚至瀑布的长达上千英里的river of doubt。 而他经历的,又岂止是地理上的险恶。从一开始的筹划准备不足,到判断失误抛弃有力的漂流工具最后只能靠笨重的木头独木舟漂流,再到饥饿,疾病,淹死,甚至内讧暗杀,如影如随的不友好的食人印安土著等等。两个月原始河流和热带雨林的路途,几乎断送了他的生命,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次漂流毫不夸张。





除了对20世纪初亚马逊流域自然地理人文的详细描述,这本书,更是一部很好的人物白描,通过他们在非正常环境下的细节来表现他们的本性。几乎探险队里的每位成员,都活灵活现如在眼前。罗斯福,他的次子Kermit, 他常年的牧师朋友Zahm,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任命的自然学家Cherrie 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二个关系。

一个是罗斯福与巴西政府派来陪同他探险的军官Rondon 之间的关系。他们,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纽约的富有家庭,名校,政治家,总统,他曾经站在美国的利益上把门罗总统的扩张主义发扬光大,把美国的势力触角伸向世界,尤其是中南美洲国家,与“旧世界”的欧洲争夺对中南美洲控制权。

而另一个,是孤儿,有土著血统,从社会底层靠进入军校,刻苦努力,终于在社会上挣得一席之地。他一方面个帮助巴西政府深入不毛之地,铺设电报电线杆,看着自己的部下牺牲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印第安人的偷袭也不为所动;另一方面,对待土著印第安人,他是坚决地维护,施行“宁可被杀,也不能还手”的严厉政策。他为他的部下所敬仰,畏惧。但是他努力几十年后终于促成了巴西政府 (迟到1960年代)采取和平的方式与亚马逊流域中最敌对的印第安部落进行沟通。

他们,互相尊重彼此,可以因为意见的不同争个天翻地覆,但是一路上同舟共济,互相妥协, 才得以在损失了3名探险人员,每个人最后都命悬一线的情况下走出亚马逊丛林。

另一个关系,是罗斯福总统与他的二儿子Kermit 之间的关系。Kermit 总是让罗斯福想起他的弟弟,也就是Eleanor 的爸爸,曾经“聪明,敏感,人见人爱”。可是后来却嗜酒成性,年纪轻轻结束了生命。Kermit 当时25岁,在漂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付出,领袖才能,让罗斯福相当安慰。也正是因为Kermit 的努力和坚持,后来深染重病,不良于行的罗斯福才有了精神支柱,才没有放弃自己,没有倒下去,一直坚持到最后。可是,让人无限唏嘘的是,这样一个Kermit, 他后来的岁月也正验证了老罗斯福对他的担心。他几乎重蹈他叔叔的覆辙,醉酒而浪荡,最后在五十几岁就自杀轻生。他家人唯一可感安慰的,就是老罗斯福那个时候已经作古,不用来亲自接受这样一个令人心碎的现实。



一个人的本性和特质,往往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最失败失意的精神状态中,或者二者兼备的情况下才体现得最为明显。对罗斯福的政治主张,我不予置评。站在国家的政治立场上,很难评断对错,因为主要是看评者的利益是在哪一边。可是对他生命中这最后一个,也是最险恶的探险,我还是相当尊重而敬佩。这是一场意志,精神,个人品质的搏斗,不坚强的人格没办法生存。但是这次探险,也对他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最后一击。他之后的几年,再也没有完全恢复健康,在1916年就以60岁的年龄,过早地离世了。

觉得National Geographic 总是在promote 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可是它们又是不可分割地相辅相成:

1,人类要去探究未知,在地球上,甚至宇宙间留下人类无所不能的足迹;

2, 人类,应该对自然存有敬畏,因为自然才是不可战胜的。

合上这本书,不由得想起刚刚看过的电影 Everest, 根据 《Into thin air》 这本书记录的真实山难翻拍的......

爱它,就让它生;爱它,就与它一起生......

过客乱翻书二维码:


    关注 过客乱翻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