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产业开发如何避免山寨化?

 

凉茶销量超可口可乐、广东的香云纱要挑战巴黎的T型台……各种各样的非遗项目在一股方兴未艾的开发大潮中,变得更...





凉茶销量超可口可乐、广东的香云纱要挑战巴黎的T型台……各种各样的非遗项目在一股方兴未艾的开发大潮中,变得更加鲜活还是走样变型?昨日是全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首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高峰会”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非遗保护专家、企业代表和政府负责人首次汇聚到一起,对广东非遗产业化开发中的诸多难题,进行了碰撞、交锋,激起不少火花。

据了解,目前非遗开发热席卷全国,但在全国范围内尚没有以“非遗传承与产业振兴”为核心议题的高峰会议,非遗产业化进程生动丰富的实践迫切呼唤一个各界交流的高端平台。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主办了这次高峰会,由南方日报社、广东省轻工业协会、广东省博物馆承办,首次把非遗保护、开发中的三方主体———政府、企业和专家邀请到一起共同论剑,一起为非遗在产业化开发中遇到的诸多难关,寻求解药。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志容,潮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丽文,肇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海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王春芙,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培楠,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章建刚,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以及梁弘健等10位来自肇庆的端砚制作大师等一起,出席了昨日的高峰会。

问题

  1 山寨化非遗产业化鱼龙混杂,亟待立法

“一件莨绸时装最少要卖到千元以上,而我在一些批发市场上看到,一些打着莨绸旗号的衣服只要200多元,结果用的都是最劣质的丝绸,完全不是香云纱。”从事香云纱产业开发的深圳创业者黄志华说起莨绸市场鱼龙混杂的乱象时,颇感无奈。

无奈的并不只是黄志华一人。端砚、刺绣、广式家具……几乎所有已经进行产业化尝试并取得盈利的“非遗”项目,都曾遭遇“山寨版”的苦恼。“这些劣质丝绸充斥着市场,感觉就像洪水来袭,我只能抱着香云纱拼命向山上走。”黄志华说。

谁来保护这些“非遗”项目免受“山寨版”的冲击?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的维护是关键。他认为,非遗与现代新科技发明不同,是经过历史长河的一种集体记忆的结果,并不是单属于哪一个人或某一群体。因此,很难使用现代知识产权的办法去保护,可是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又很容易过度开发,鱼龙混杂,降低非遗的文化含量。

如今,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停留在观念中,正在一步步转化为现实。近日,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发言时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根本方式是立法保护。他指出,现在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有关部门包括文化部在内,都在推动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

问题

  2 泛滥化因项目制宜,将非遗种子由盆栽移植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市场经济并非绝缘的,如果今天我们仅仅把它们供养在博物馆,也许并非一种明智和可持续的手段。”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章建刚说。

宋俊华认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到自身的生产中,这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今年文化部公布的资料,目前全国非遗资源有近87万项,中央和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17.89亿元用于非遗保护。这样折合下来,每一项只有不到3万元的保护经费,所以依靠政府财政保护它们是不可能的,要保存下来,就必然要进行生产性保护。”

黄志华说,目前不少企业对非遗的开发,将古老的非遗项目种子,从封闭的盆栽移植到广袤的现代产业田野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但在这种繁华的背后,也有人担心,非遗变成了“一次性消费”,打着“生产性保护”的旗号竭泽而渔。比如贵州省雷山县的苗族鼓藏节每 12年才举办一次,但在商业开发的冲击下,一些地方但凡有游客,必时时盛装,夜夜宴饮,日日歌舞,美其名曰拉动经济,失去了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同时也消解了遗产的神圣与庄严。

对此,宋俊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保护,因此要因项目制宜,不能一概而论。他举例说,广东的端砚、牙雕都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也有个共同的限制:原料不可再生。“在面临这种限制时,我们就要将重心从生产性保护转为记录性保护,限制资源开发,或是将这种技艺转移到其他材料中去。”宋俊华指出,这种“嫁接”已有成功之例,比如现在已经有许多以象牙为原材料的牙雕师傅开始转向骨雕。

 -本土经验

  顾作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非遗产业振兴有“广东经验”在非遗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广东既坚持非遗原生态保护,又尊重市场规律,进行了许多产业化的有益尝试,凉茶、石湾陶瓷、香云纱、端砚、广式家具、粤绣、潮州木雕等许多非遗项目,在今天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广东凉茶目前的销量是可口可乐的两倍,销售到了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又譬如“莨绸”香云纱,以广东特有的古老珍贵面料,以自己的设计才华,使莨绸时装登上世界舞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不少企业实现了非遗传承与产业振兴的良性互动,让非遗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今天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生命力,这是非遗产业振兴的广东经验。

推动非遗的产业融合,我们刚刚起步,还要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推动非遗与演艺业相融合,借助各种现代化手段,使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与现代动漫、影视制作、文艺演出等产业结合;二是推动非遗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结合旅游路线,带动非遗相关的产品开发,如舞龙、舞狮、山歌、渔歌等;三是推动非遗与现代工业相融合,如木雕、牙雕、陶塑、刺绣等民间工艺,可以按需生产、集约经营,还可以与家具制造业、服装设计业以及地产建筑业相融合,走与现代工业生产并举并存、互补互益的产业发展道路,对于振兴广东的手工产业, 提升现代工业都很有好处。

王春芙(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

  生产性保护方式极具前景

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话题。非遗门类的流失不仅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损失,也是人类文化基因库的共同损失。如何以非功利的尊重态度,超越现有认识水平给予它们足够的保护,是我们迫在眉睫的新课题。在全球化、工业化冲击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保护非遗,实际上是保护我们文化的“根”,是保护我们民族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多样性。

我们发现生产性的保护方式对非遗而言是个极具前景的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广东有相当部分非遗门类的产业化进程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非遗的保护方式与传承手段提供了新的参照。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医在质疑声中不断证明自己,我们看到了凉茶在销量上打败“巨无霸” 可口可乐,我们看到了香云纱文化由断裂消失到重获新生并融入时尚。

去年,南方日报在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岭南记忆———走进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通过近距离的记录和展示,重新发掘了岭南地区丰富的非遗资源,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读者和社会呈现了一道丰盛的文化盛宴。此系列报道的推出,在深刻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同时,也让更多人认识和喜欢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叶志容(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产业开发打造本土非遗品牌

佛山近年组建了工艺美术研究院和大观园,以挖掘陶艺、剪纸、木版年画、灯色等非遗项目的产业价值,设立了“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撰了《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与本次论坛碰巧一个时间,由冯骥才主编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佛山卷》在省民间工艺美术馆举办首发仪式。佛山还设立了“佛山市工艺美术创新市长奖”,引导和鼓励工艺美术的创新、市场化和产业化。

为探索“非遗表演+旅游”的融合,佛山还组建了“广东粤剧博物馆”,而粤剧博物馆所在的兆祥公园也改为佛山粤剧公园,这是全国首个以非遗品牌命名的公园,成为广东重要的粤剧馆藏基地和佛山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粤剧继昆曲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佛山开始把非遗元素融入影视作品中,促进粤剧从舞台走向银幕,投资300万元拍摄了电影《小周后》,还协助拍摄了与佛山历史文化相关的武术领军人物李小龙、叶问的电视剧和电影。

 陈海源(肇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擦亮端砚文化名片

端砚是肇庆最富有特色的非遗资源之一。为此肇庆规划和建设以端砚文化村文化旅游产业园(砚村)、端溪砚文化体验谷(砚坑)、砚洲生态文化创意休闲岛(砚洲岛) 这三大板块组成的占地16平方公里和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砚都(肇庆)端砚文化特色产业集聚园”项目,这个项目有望两到三年建成投入使用。

肇庆还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建造旅游观光博物馆,并利用非遗文化资源,调动民间资本,分别建造了以收藏千年历朝历代名人端砚为内容的“谢志峰藏古端砚馆”, 以肇庆10个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端砚作品为内容的“十研堂”等。如今肇庆的“亚运砚”已被广州亚组委选定为特许生产商品。

  -业界心得

  黄志华(深圳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老香云纱要做世界品牌

15年前,我和梁子提出要用广东的莨绸(香云纱)制作时装。这是一种奇怪的布料,一面黑色,一面咖啡色,却凝聚了非常古老的工艺和材料纯天然制成,对人的皮肤有好处,常穿的人不会起痱子。因为陌生和好奇,我们决定以这种被人们遗忘的古老材料———莨绸制作现代服饰。

我们先将传统以黑色为主的莨绸发展出彩莨,又发展出生纺莨,还发展出糯米薯莨酒,这种客家米酒与薯莨一起酿成的酒,可以像莨绸这个布料一样,防暑消炎杀菌,一个古老传统的莨绸,有了这么多神奇的现代衍生产品,十几年前几乎无人问津的香云纱,现在却很热。

2006年,著名的“哥德堡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全球环游抵达广州时,我们将50多套莨绸时装赠送给瑞典的王室成员。如今在法国巴黎,莨绸这种来自古老东方的神奇面料开始受到巴黎服装设计师的青睐,未来也许能发展成为世界时尚服装品牌。现在,一套莨绸衣服有的能卖到上万元。

  -专家观点

  章建刚(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政府应助力非遗自身造血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各类非遗在传统社区继续传承的同时,也鼓励其向市场靠拢,提升它们自身的造血机能。

首先,公共财政应发挥孵化和拉动作用,以民间音乐为例,政府可以通过培训,鼓励民间乐班注册成为正式的文化演出企业,将其内部产权和分配关系理顺,并使之产生营销能力。政府也应该鼓励演艺经纪人或中介机构的产生。其次,政府应投入支持乐班的节目原创。第三,政府应当为健康文化市场的营造支付成本,为各类非遗进入市场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宋俊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生产性保护”中

  焕发非遗生命力

近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一种新的提法,即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在此之前有过两种保护路线的争论:一是保守路线,强调非遗的“本真性”、“原生态”,主张放入博物馆中保存,反对遗产的商业化、产业化;第二是激进路线,强调非遗的“变化性”、“活态性”,肯定遗产的商业化、产业化。

进行“生产性保护”,我认为必须注意四点:首先,要确保非遗生命力。生产的初衷和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如果在产业开发中把非遗的文化含量做没了,那就无异于背道而驰了。其次,要“因项目制宜”,有的需要手工生产,有的可以转换成机器生产,不能一概而论。再次,要尊重非遗传承人的选择和愿望。比如广州话类似于非遗,但它的生命力必须保存在广东本土,否则仅仅被外地人知道,在广州没人讲的话,它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此外,还应该注重立法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的维护。

这里是[艺术大家]艺术品公共交流平台

面向所有爱好艺术\喜欢收藏的朋友!

平台藏友分布于世界310多个不同地区,正共同缔造一个纯净的交流空间,一个充满诚信\信誉至上的收藏环境!

文化需要传承,知识重在分享!平台是大家的,需要你我的共同维护!

平台每周六1400会组织专业的保真藏品公拍活动.

参加[侍郎文化]平台的公拍活动请搜索并添加平台私人号:ysdj


    关注 艺术大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