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泾州】回中广场的浮雕神话(二)

 

中国神话故事是人类神话宝库中的精华,是中国文化中的皇冠。西王母文化浮雕取材于西王母神话系列和泾川历史上产生的...



中国神话故事是人类神话宝库中的精华,是中国文化中的皇冠。西王母文化浮雕取材于西王母神话系列和泾川历史上产生的神话故事,回中广场的浮雕墙,以通过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围绕西王母神话和中国汉民族神话经典这条主线,向人们全景式地展现了泾川深厚的神话文化。作品绮丽而充满想象,饱含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将人们带入充满神秘而浪漫的神话世界。

 
嫦娥奔月
 
这也是西王母文化中的经典神话故事,传说后羿射日违反天律,天帝欲治其死罪,王母知道了,她对羿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功绩很是感动,赐给后羿一颗长生不老的仙药。谁料,没等后羿食用,却被他美丽动人的妻子嫦娥偷吃,嫦娥服下仙药后身子轻飘飘地飞了起来,一直飞到月亮上,王母娘娘知道后很生气,就罚嫦娥永远一人独坐月宫闭门思过,永世不得欢乐,只在寂寞中长生。这个故事当然属于虚构的神话故事了。
夸父逐日
相传上古时代有一个巨人名叫夸父,因他不满于夜晚的黑暗与寒冷,立志要追赶并留住太阳,让大地永远阳光普照。就在他快赶上太阳时,热得焦渴难耐,于是喝干了黄河、渭河中的水。但喝干黄、渭两河的水,仍不能解渴,又欲北饮大泽水,结果尚未到达大泽就渴死了,他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将他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延续至今。距泾川县城东6里,312国道线以南,两座山峰巍然耸立又紧密相连,尤如人工堆积雕琢而成,秀丽巍峨,仿佛竞相比高,这就是有名的夸父峰。相传,夸父追日奔跑至泾川时,发现此处山清水秀,于是停下来休息了片刻,他从鞋子里倒出的积土形成了两座小山,如今风景秀美。泾川夸父峰也叫振履堆,和王母宫遥遥相对,是西王母祖庙的萧墙(即照壁)、前照,夸父之“父”与王母之“母”相对称;夸父峰在泾川之东,王母宫在西,夸父峰之“峰”与王母宫之“宫”相对称,夸父峰成了天然的王母祖庙的前照,古人留下的诗联很多,较为上口的有:“祥迎夸父峰顶日,瑞绕王母宫山云”。 这个神话故事反应了在上古人类社会发展中,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遗风。
大禹治水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上古时代的圣主明君,传说他是夏朝的第一位国君。尧的时代洪水已泛滥成灾,五谷不丰,禽兽逼人。由于洪水为害,人们生存极其艰难,故而满目荒芜,荆榛遍野,野兽出没,人烟稀少。禹受命治水,并派有益和后稷作助手。他走遍天下,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吸取了其父堵水的失败教训,运用因势利导的方法,以开渠疏导为主,给洪水找出路,顺其自然,分其水势,开引渠道,最后输入大海。大禹治水,最感人的是关于他本身的传说。他在治水中表现出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忘我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中国人心目中历久弥新。禹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史书说他“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现在的史学家普遍认为,许多民族都有洪水时代的传说,只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说明洪水能被治服,反映了顺其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民族精神。
瑶池盛会
 


这也是西王母文化中最经典的神话故事之一,这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他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描绘的一个天界诸神参加盛会的场景。传说西王母打算在瑶池宴请众仙,各路神仙收到王母瑶池赴宴的请柬之后,甚感荣幸,争相赴宴,一路喜形于色,有驾云赴会的,有倒骑着驴走的,有以步代车的,有三三两两说笑打趣走来的。他们分别是怀抱琵琶、身着黄衣的太白金星,鹤发童颜的南斗星君、八仙,手提金钱代表喜庆吉祥的刘海蟾,宫女出身得道成仙的麻姑,四大花仙子、月中仙子嫦娥等众仙,形态不一,但均喜笑颜开,欣然前往,表现出了这一天上最大盛会的喜庆场面。这是文学艺术西王母的一个最为经典的题材之一,当然上边我们讲到的那些所有关于西王母的传说故事,也都又可以归结为文学艺术西王母文化的范畴。(未完待续)


    关注 泾川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