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大满江河满

 

小满...











小满

“小满无雨,芒种无水。”立夏以来的日子,大多数是惠风和畅,阳光灿烂,到了小满过后,淅淅沥沥的小雨才姗姗而至。田间夏熟作物到了灌浆之时,渐至饱满;好在前期雨水充沛,河湖池塘渐至水满,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到了小满,一年就下来三分之一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也是与四时农耕扣得较为紧密的一个。经历了秋播、冬灌和春长,看着庄稼渐至成熟,快到夏收的时节,一年中,这是农人们最为企盼的日子。“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卖,迎风笑落红”,描绘的就是那么一种心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还有这样的表述:“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眼看着夏熟作物籽粒渐渐饱满,盘算着开镰收割的各项准备事宜,一天天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孩子们在每个时节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麦将成熟之际,田间有一种伴生的杂草,俗称“荞荞子”,麦秸渐黄,它的藤叶还是绿的,很容易分辨出来。藤上结满了一个个的果实,形状就像刚刚结出的小扁豆芽,拔起来以后把它们悉数摘下,洗干净了放入锅中去煮,操作过程与煮盐水毛豆类似,只不过现在煮盐水毛豆时我们会放几片生姜、几只八角下去起香,“荞荞子”则完全不需要,只需少搁点盐就得了,而且特别容易熟,锅滚了以后稍微焖一下就好。起锅以后稍稍凉一凉,捏住豆角的根部夹在两齿之间,轻轻往外一拉,壳里的籽就落到了嘴里,嚼起来不粉不涩,有一股独特的清香。现在田间大量使用除草剂,“荞荞子”亦已很少见到了。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记得有段时间我们这一带也种过双季稻的,加上麦子这一季,一年田间就有三熟,那可将农人们忙得够呛,夏秋之间每天都是起早摸黑,还要巴望着老天爷赏脸,搁田的时候求阳光,育秧的时节盼雨水,该要阳光就要有阳光,该要有雨水就要有雨水,要不然一季甚至一年的辛劳都会大打折扣。因为我们这里毕竟不同于南方,气候条件还是有一定限制的,后来人们盘算:“三三得九,不如二十”,与其一季季拼命赶,还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季,于是后来就不再种双季稻了,恢复到过去的稻麦两熟,这样也有利于农田的休耕和涵养。

即便如此,农人们也不会闲着的。洗净晒干家中的竹匾,买回一两张蚕子,张罗着新一年的养蚕。养得少的人家还好,稍养多一些的话,那可不是件轻松的活。不说别的,蚕的食量很大,一昼夜要喂四到五次,每天采摘桑叶就够累了,更何况家前屋后菜地上的瓜果蔬菜也到了快速生长期,每天都要浇水追肥,自然免不了的忙碌。曾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先生却十分欣羡这样的充实,写过一组《归田园四时乐》,其中“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就是描述小满前后的情形。

古人将这个节令称之为小满,想必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不仅富含哲理,而且契合了传统文化的中庸,满而未盈,对未来充满期待。


    关注 黄冈市外国语学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荞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