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自然,交给感官|告诉你最真实的罗德岛设计学院景观课程

 

【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系列做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主页君期待已久的dreamschool罗德岛设计学院的课程介绍。Y(^_^)Y赶快跟随徐抒文同学,踏上艺术殿堂的别样设计之旅。...






_____________


为了帮助设计狗们更直观的了解海外著名建筑院校,ArchiDogs特别推出《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系列文章。文章作者全部为在读或刚刚毕业于这些学校的优秀学子,通过切身经历带来他们的学习感受。排名不分先后,根据收稿顺序发布。

本期徐抒文分享她在罗德岛的课程心得。
人物


 
RISD - ART MANIA
 
选择Risd的目的很明确--想彻底浸润在艺术的氛围里。东大的建筑本科教育确实是基础扎实,但在巨大的成绩压力下,很多思想被束缚住了,对其他艺术领域的探索也是有限,对于我,负面的压抑大于积极的动力。转到景观专业,一是想了解更多新知识,包括一直感兴趣的生态与地质,一是课程略少于建筑,可以有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兴趣上。选校途中也听过各种经验之谈,但很庆幸我没有被别人的各种意见冲昏了头脑--每个人都不同,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追求,别人的经验只能做参考,自己走的路要自己选。

01/ 无与伦比的艺术氛围 

学校每个人脑子里都是一台旋风机。risd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饱含热情的,对作品,对生活,交谈时可以看到大家眼中的火花,以及创作过程中巨大的沉迷感,这和因压力而消极的学习是截然不同的--很忙,很幸福,大抵就是这样。下面讲讲我最喜欢的几个地方和活动。

Fleet Library:图书馆不大,设施完备,满满的都是艺术书籍,很过瘾!(常规书籍可以在Brown图书馆借阅。)Rise Museum:在美国都算比较有名的美术馆了,藏品极精,种类极丰富,有些课程可以借用馆藏的特殊展品,更充分的了解。(比如我选的艺术史课有几个专题是在museum里上的,有专门的研究员给我们展示讲解特殊藏品,mid-exam也是在museum当场完成。)


Art history class at Risd museum
Nature Lab: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艺术学校内部深藏着各类动植物标本,骨骼,微生物切片与显微镜,晶体,水族箱等等,是专门给学生提供创作灵感的地方。

nature lab
Open Studio:每年的全校工作室开放日,一般分本科和研究生,持续两个weekend,可以探索各个专业不同的风貌,crazy的作品,并与学生交流,很痛快!

选修课:景观专业两年项目每年春秋各两个选修课加一个winter session,总共九次机会,探索感兴趣的专业。另,布朗的课也可以选。讲讲我的感受:上学期选的十八世纪法国艺术史,和雕塑系下的Conditional Dynamics。很有意思,一个古典,一个前卫:古典艺术有它自成一体的矜持的审美系统并不断在被新兴思潮推进;现代雕塑越来越泛化,到装置,到行为,到大地,并与景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被激发起的感悟,与自己原先的经验思维相互碰撞,交叠,不停地产生新的火花与灵感,脑子是停不下来的。

02/ 城市与生活

在抵达Providence之前,我都没有做过关于城市的具体功课,心里还是很忐忑的,最后给我的是一个大惊喜!夏日宜人,冬天较冷。城市设施完善,环境很好,沿海,教学楼正对着城市主河流,随处都有小景观,日常生活步行至公交的尺度十分舒适--既不会像村里设施不全,又不会因城市过大而出行不便或过于喧闹,是不少富人的度假选择地。

Risd与Brown主校区十五分钟步行距离,设施共享(图书馆,健身房等),课程学分互换(可修两校的双学位),社团活动联合,给学生提供了生活交友与兴趣发展的另一个面向。

03/ risd的景观专业

没有本科。

两年研究生项目主要包括:生态与设计基础(暑期)/设计原理/核心专题设计课/景观理论/土地建构/人文地理与规划

三年另加:技术与材料/表现/景观史/生态规划与设计/植物材料与设计

(国内修五年建筑本科的同学可以直接申请两年景观项目)

在有限的半年学习里,我感到risd的景观学习系统与框架是偏传统基础的,而思想与表现大胆不受拘束。在正式学期前的暑期课程里,绘图技法,测绘地形,自然基础(日照/生态/植物/水文/地质土壤等),都密集地学习了一遍。方法往往是从最简单的模型操作开始,从无意识的操作,观察变化,分析可能造成的影响,到最后有目的性的改变,给了学生对于“设计”最朴实的理解--做什么,为什么做。期间有数次field trip,比如在森林,学习地质土壤的基本系统,植物怎样受生态的影响而更替,测绘地形,观察感受不同现象的变化(光,风,声,湿度,温度等等)并提炼表现;在海边,学习海岸生态系统的运作,潮汐更迭,动植物的物种变化;在路途中,老师也会不时停下来讲解身边的植物或土石--这种根植实际自然的学习方法对我这个没有景观背景的学生来讲帮助很大,比单纯的记忆知识理论要来的深切的多,除了是用身体感受一切极其微妙的自然变化,也深切感受到“生态”这样一个动态的系统默默运行着的巨大力量。在设计中,对于每个人想法,老师是尊重的,设计思路也非常open,设计课critic重点在于大家的反馈,有助于思考怎样修改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概念。在risd,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作为“设计师”,或是“艺术家”。一年级重材料探索,重模型思考,重手绘表达,少电脑。
STUDIO 
DESIGN PRINCIPLE 


risd建筑与景观专业不管是两年还是三年的项目,不管是本科(建筑大二)还是研究生,第一个学期都必修Design Principle,这个号称risd“地狱王牌”的课程目的就是让不管是什么背景的学生全部重组一遍对专业的认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流程。

01/ paper property & paper modular filter

从对纸的材料特性的探索开始,在自己随意尝试之后,要求用其表达“soft”,“heavy”,“rigid”三种性质--这里很有趣,每个人用自己的理解表达抽象的概念(之后过程的模型表达也有很多是偏抽象概念性的),critic时看到了不少超大脑洞。第二步是用纸创造一个单元,并发展出有孔隙的三个模型,分别表达“soft”,“heavy”,“rigid”三种性质,选择一个按照自己给定的意向完善,并用diagram说明此意向的表达。在这里,虽然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已经在慢慢摸索和理解“模数”和“孔隙率”的概念了。

paper modular filter
02/ soil profile

在field trip中,每个小组被分到场地不同地带的一个坑,研究土壤性质和分层(一系列小实验并用照片和草图记录)。之后用之前的paper modular filter为基础,做出自己组土壤断面的模型(抽象表达孔隙率,透水性,湿度,颗粒大小,密度等特性)。接着各人研究各种不同孔隙率的材料,并选择其中两种,代替之前的纸质,表达土壤断面的特性。在这一个阶段,通过“抽象表达关系而非具像表现物质本身”这一方法渐渐加深对土壤结构性质的理解。

soil experiment sketch
soil profile model


03/ threshold & phenomena

实际场地中存在着很多区域的交界与转换:公路-丘顶-开阔草坡-灌木丛-小树林-芦苇-沼泽-沙丘-沙滩-海。这一部分通过场地长剖面(表现土壤状况)和对整个场地的水文,坡度,植被,视野变化的分析,学习这些区域的交接转换,并用模型表现其中两个感兴趣的threshold。

与场地状况变化相对应,各种phenomena也在微妙的变化着,这里既需要准确的定点温度,湿度,风速的数据测量,也需要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感官力量,捕捉一切感兴趣的现象与变化--这些感受体验都是之后方案的灵感来源与设计基础。


phenomena-sound
phenomena-temperature & light
04/ passage design

一个很初步的小设计。基于之前的调研,选择一到两个感兴趣的phenomena作为概念对象,并通过改变地形,植被,水流等来创造一条路径,以达成自己的对这些phenomena的改变。方案简单,不细说了。



wind & sound-intention
 wind & sound-research
05/ classroom design

这是一个独立的设计,但是是基于前面对场地(未变)和phenomena的理解之上的。要求很简单而且弹性很大:大致是设计一个室外空间用于教学相关地质或生态知识,需满足三十个人的停留空间和两至三人的交谈空间。

我的灵感来自一次去场地时恰巧碰上的春潮,极高的潮汐把整个沼泽地包括其中的一条道路都给淹没了,大地缓缓倾入水下的微妙美感,和反光的线性水面延伸至远方的无尽之感挥之不去。


disappearing route 
回来很快就做了个意象模型,甚至连目的都不明确,完全直觉性,现在想想,其实是对春潮画面感的提炼。
shining line


后来慢慢明确了自己的想法:从山顶的停车场就能遥望到闪亮的海面,一路下来,体验过各种环境与空间后,来到无尽的海面,随着人们的行走,构筑物散落延伸至海的更远处,逐渐消失。

海作为最动态的环境要素,波浪,潮汐,沉积物无一不在改变着,构筑物在这里作为标尺,默默展现着海水的变化。概念模型的原型是数个处在不同标高的长条状水平延伸到海面远处,在不同的潮汐高度时,一些构筑物露出水面,一些被淹没;除了视觉,水面上人体验的空间也在相应改变着,流动,围合,或是从构筑物走向远处。随着海浪(与海岸成一定角度)冲刷,构筑物一边会积累起沙子,地形慢慢自发产生了变化;而被海浪冲刷至岸上的不同沉积带,也会在构筑物上留下印迹(考虑用gabion作为构筑物材料:水流可通过以减小海浪冲击力,沉积沙和其他物质可附着在构筑物上)。


extending lines


sedimentary sand & striation


tidal effects


gabion material concept


基本想法明确后,便是根据意图创造相应的空间:每条构筑物的宽度改变和不同的高度可以带来不同使用方式(引导,靠坐,行走,停留,遮蔽,围合);构筑物之间的空间比较难掌控,因为是随潮水动态变化的。为了证实沉积沙会形成,以及说明怎样用构筑物改变与控制沉积沙的形成,我做了两个实验--一是用稀石膏溶液模拟成一定角度地冲刷构筑物的带沙海水,最终在模型的特定角度会留下沉积的石膏;二是一系列的小实验以研究不同角度与位置(分别为单个,双平行,双平行错动,双八字,双八字错动,双垂直)的构筑物摆放会怎样影响沉积沙的形成。并将两个实验都用录像记录了下来。根据实验归纳出规律,并根据意向空间调整构筑物排布,用大尺度模型研究空间使用。最后是依据各种反馈进行的调整。


experiment1/ experiment 1-process


experiment (1-6)


large-scale space study


final model


可以看出,在设计的过程中,草图和实验模型是帮助思考甚至启发思考的重要力量来源。在之前,我们常常忽视了手头最直接的推敲,借助软件“间接”设计,模型只是最终的表现手段。而这次整个设计过程中,我觉得最无用的就是最终的表现模型了--抽象模型帮助理解物质表面下的逻辑关系,想法模型迅速纪录自己的直觉,概念模型最大程度的表现思维进程并推敲改进,实验与纪录也是很有利的推进工具,而最终的表现模型主要展现的只是一个“look”而已。

06/ metal material construction

在DP进程中穿插了一个为期两周的装置建造studio,由两位日本老师教授。大致安排:第一周分三组(steelsheet/aluminium mesh/copper wire),材料特性推敲,单元及节点设计,组内确定单元和具体场地,组内确定搭建方案;第二周搭建。









 mesh(1-6)


我所在的mesh组:mesh的特性是一定的可塑性,易受外力影响;视觉上不同层数相叠起来形成不同程度的半透明效果,层层叠叠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了树林里交错的树枝与叶片,mesh可与之相呼应;而场地的树林树冠十分高,人难以直接感知,所以装置的概念是“sub-canopy”,创造一个人可感知高度的穹顶。过程很坎坷,最终的结果却比预想的还好--不可预知的大自然:搭建时正是秋天,树叶黄黄绿绿很丰富有层次,风雨中mesh轻轻晃动;在搭建完的当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一些落叶被吹落在装置上,更多了一份融入感;装置尽头与芦苇丛之间的空地有一块不好看的低洼,而雨水将它注满,反而成了一处意外的景观等等。

结语:

被教导如何设计五年后,在罗德岛终于完全主导了自己的思维与感官。设计与各类艺术人文科学的相互碰撞与启迪,大大丰富了所想所为,给了我一次次的洗礼。

Keep passionate, keep working.
编辑|一堆栗子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ArchiDogs获取授权。
-THE END-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往期热文!
普林斯顿新集会空间——哈佛设计studio
8张图纸,1个故事——哈佛设计studio
零基础建筑之路——Pratt建筑本科一年级教学
奇奇怪怪的房子,也是一种建筑观——UPenn设计Studio
跟自然致敬,向材料学习——哈佛仿生设计课程介绍
James Corner studio, 宾大景观系PennDesign
Laurie Olin studio, 宾大景观系PennDesign
Valerio Olgiati Studio, 门德里西奥Mendrisio
Case Studio, SOM+伦斯勒理工学院PRI
从实验到设计——UPenn的一次非线设计教学之旅
换个角度看建筑——英国建筑联盟学院的手绘教学
▼点这里投稿!
分享你的求学经历,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
欢迎投稿《海外名校的设计之道》!


    关注 一条做设计的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