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体系

 

每一个热爱哲学的人,我想都会有建立个人哲学体系的愿望。就目前自己的阅读及学习状况而言,我认为建立哲学体系的关...

每一个热爱哲学的人,我想都会有建立个人哲学体系的愿望。就目前自己的阅读及学习状况而言,我认为建立哲学体系的关键前提是构建起经过打磨的逻辑思维系统。有了第一步的核心目标,也就不会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反之可以贯彻要事第一的原则,如此才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投资中同样,无数孜孜潜行的人们无不为了构建自我的投资体系而不断努力。有时候,这种强烈的愿望甚至超越了金钱带来的回报。也只有这样投资之路才能走得更稳更宽更远更好。我也是行走在路上的一员,而且每每在苦苦思索后有所感悟,便欣喜若狂。近日在散步思考的过程中有了一点新的想法,就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投资体系,为它早日接近完美而提供新的燃料和动力。

此次的收获,不同于以往的是其对于个人的意义十分重要,因为它似乎在慢慢地靠近着自己投资体系的关键所在,有希望建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过头脑中的理论尽管在几个小时的反复斟酌中已无懈可击,但现实的逻辑是必须在现实中才能给予最现实的回复。所以问题也就变得简单,实践,总结,再循环往复。

下面就自我的投资体系及最新的关键收获进行梳理,为以后的投资决策提供更好地服务。

    一、投资的理念-“理财,理人生”

投资是一门科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客观规律,又有人文社科的情怀意志,而且两者不可偏废。投资是理财的一部分,理财是广义的投资,而理财就是理人生,打理财富,整理生活,管理人生。要知道,任何的投资都有三个指标需要关注,即风险性、收益率、流动性。三者相辅相成,我们的每一次投资决策若想提高成功率,必须对它们作出细致的权衡。这其中有一个因素会贯穿始终,即投资的周期时间。根据统计数据,在同样的条件下,随着投资时间的加长风险会降低、收益则会提高。

对于个人来讲,当然会追求尽可能低的风险与尽可能高的收益这一矛盾体。这看似不可能,但只要把我们的投资期限扩展至最长,即一生,也许就会实现。站在这个角度就容易理解“理财其实就是理人生”,让最好的投资标的陪伴我们的一生,就像股神巴菲特所说的,我的持有期限是永远。

另外,从投资规律方面来看,其核心原理是数学中的复利。只要你能保持跑赢通胀的稳定投资回报率,那么接下来来要做的就是尽早地开始投资,并且活的越久其效果越惊人。到这里,投资似乎就变成了该怎样养生的一门学问。的确是这样,看看世界上的顶级投资高手几乎都是高寿的人。养生除了足够的营养、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等之外,当属人生理念最为重要。因为生活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当我们有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后,每日里琐碎的事情才能连接起来变得有价值。

回到投资中,我们首先要有善意的理念,追求趋向美好的生活,如同我把它定义为“理财,理人生”。在两者的辩证关系里,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甚至在一定阶段之后,例如过了不惑之年,前者可能就会被省略。所以,投资的理念最后就会成为“理人生”,或者说,最为重要的问题并非和投资相关,而成为了“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事实也是如此,财务自由不是梦,只要努力都会实现,而人生的自由却非一朝一夕,需要我们用全部的时间和生命来参悟与践行。

    二、投资的大逻辑-资产配置

历史上所有精彩的战役,无不是因为统帅采取了正确的战略而取胜的。相对于具体的战术,战略的视野更广、周期更长,需要的智慧也就更多,取得的效果自然会更好。投资很像打仗,调兵遣将、运筹帷幄、谈笑风生。我们的本金就是兵力,运用得好就是资本,可以不断增值;错置、浪费或挥霍就没有发挥它的功能,就是造孽,就是罪过。我想任何一场战争都是无比残忍的,首领若不爱惜自己的兵将,不慎重地利用自己的筹码,首先从内部就会产生分裂,又如何去应对外面的血雨腥风。

投资中,对待本金的最好方式就是资产配置。据大卫·F.斯文森的大量数据分析,发现大约90%的投资收益源于资产配置,只有大约10%是由择时交易和证券选择所确定的。所以,一是在大类资产中,不动产与金融资产相互匹配,在抗通胀的同时兼顾稳定性与流动性。二是在金融资产中,权益类与固定收益类搭配在一起,再加上定期或定量的再平衡策略,就可以让资产呈现波浪型上升趋势;三是在权益类资产中,新兴成长型与传统蓝筹型作为组合,在不失去享受高速成长的同时,又能抵御人的过度炒作,并适应经济的周期轮回。当然还可以往下再细分,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意识,有了资产配置的投资逻辑,投资之路便会顺风顺水。

当然,在投资的大战略中,我们既需要持续地投资自己,学习、旅游、尝试新事物,又得懂得建立让钱去找钱的观念,相信金钱自有其相互吸引的本性。金钱是什么?能够带来价值的就是资本,用作调控财政经济的是货币,流通渠道消费出去的是含有购买力的信用凭证,具有稀缺编码的现钞或硬币则可能是留作升值的投资品,不为别的只是喜欢上面的各色图案的是收藏品。

但不管怎样,金钱在不同人的眼中总会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眼光反应出一个人的水平,而它来自于深刻的理解。归根到底,金钱与数字挂钩,受数学规律的制约。其中最为奇妙也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复利,所以由此推出投资的核心应该就是创造复利。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控制亏损回撤,另一方面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提高收益率。换做一句比赛中的战略,就是在防守的基础上做攻击。这就从投资的数字本质验证了资产配置的必要与明智。所以,投资之路由资产配置开始,最后也会回到资产配置。

三、投资的世界观-市场及品种选择

投资的世界丰富多彩,刚刚进来时,会眼花缭乱,新奇不断。但过不了多久,就会为它变幻莫测的巨幅动荡所迷惑。尤其是金融领域,不熬过几个牛熊的周期转换,是不会充分地认识这些市场的。当然,到了一定岁数,指数的上下波动也许不会在我们的心中引起波澜,而更多地成为进行操作的指示信号。这时候也许离完整的投资世界观就不远了。

单就投资世界中最为核心的金融市场来说,按其属性不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别,即资本(证券)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和货币(外汇)市场,每个市场的都有自身的规则与特征。证券市场主要有股票、债券、基金及衍生品等,而其核心就是上市公司,这个市场的主要逻辑就是公司的盈利决定着投资的收益;期货市场涉及的是农副产品、金属产品、能源产品等生产原材料,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反映着整个经济的走势,另外还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经营成本,从而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外汇是全球交易量最大、时间最长、最为公平开放的市场,它敏捷地反映出世界主要国家的各种动荡,是跨国资本流通的首选渠道,也是投机大鳄们最为喜爱的博弈舞台,对于普通人最常有的联系就是出国旅游时需要换汇。

知道了这些高大上的科普知识后,也许就可以问问自己该选择那些进行实际的操作呢?在行动之前,首先得强调一下杠杆在投资中的作用与意义。对于机构交易者而言,杠杆是他们生存的凭借;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杠杆无疑则是洪水猛兽。至于原因,则可能得回溯到人类的起源。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发展,我们的基因使得人的本性极易贪婪,而杠杆则是很好的放大工具。说句开玩笑的话,除非你是出家人,除非你无欲无求,否则别用杠杆。不过话说回来,好像真正的和尚或尼姑也不会放下手中的钵而进入金融市场。

明白了慎用杠杆后,选择的范围也就缩小到了证券领域。这也是我们平常在新闻媒体中最常看到的财经资讯,同时也是老百姓参与最为活跃、人数最多的金融市场。至于更为具体的品种,工薪阶层最好选择用定投的方式投资基金,屌丝青年则可以在股票市场放手一搏,其他的高资产人群可以花点钱向资产管理公司咨询一下,或者干脆交给家族信托。

作为一名90后屌丝,我的选择是多市场多品种的策略,主攻基金、p2p、股票三个领域。分散风险,组合投资,构建个人的投资护城河。除此而外,房地产市场在持续地关注,有好的机会自然会去把握。毕竟站在抗通胀的现实考量中,没有比房子更好的品种了。最后,应该时刻告诉自己,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而如今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在做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风险控制,对不熟悉的产品坚决拒绝,因为其中的猫腻陷进圈套包装得实在是太过美丽。

四、投资的方法论-技术分析

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付出才会有回报。在投资中的付出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是讲求方法和技巧的。由于投资是和数字打交道,而这些数字又被时间连接起来而形成了一幅幅有趣的线图。它就是技术分析的主要对象,需要花时间做细致地研究。我们要找到自己兴趣与优势的交集区域,使得主要资产得到可以不断增值的有效承托。

寻找兴趣点的过程中,有必要简单地了解一些主要的技术分析理论,比如道氏理论、江恩理论、艾略特波浪理论等,首推的入门书籍为《日本蜡烛图技术》和《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但关键所在就是将这些红红绿绿的图反反复复地看,伴随着不同的行情节点,伴随着自我的不断成长,伴随着岁月的来了又去,终究会从中看出写门道,到最后那些图自己会自己说话,告诉你想要的答案。

不过,我认为技术分析的主旨不在于预测,而更多地是去感知到下的状态,从而利用趋势大多具有惯性的大概率来指导操作。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惊人的想似。我们要去把握的也许就是人性中这些千百年不会改变的东西。一方面是站在大趋势中的积极做多,因为人类的希望在于不断发展,停滞或倒退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则是纠错,有时会好得过头而产生泡沫,有时又会悲观到极点而制造危机。投资说得简单点,就是“低买高卖”这四个字,里面渗透着极为深刻的道理。

抛开表面上的涨与跌、低和高,技术分析的根本就是通过数字的变化扑捉其背后人们的心理以及人们对实体经济的各种看法。我相信资金是敏锐的,它不会说谎,诱多或诱空能做出来,就能看出来,因为盈利的根本目的永远不会改变。数字自我生长膨胀的性格就是它的本性,投资所投向的就是金钱集聚的方向,技术分析扮演着发掘这种趋向的重任。另外,需要提醒人们的一点是,有许多伟大投资者完全不适用任何技术分析,在他们的眼中,似乎更看重相对于这些“术”的“道”,即基本面的分析。

五、投资的价值观-基本面分析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会不停地甚至巨幅地波动,就像人的心跳,嘭嘭跳动之间也就产生了利润。正是价格波动才使得很多人有了工作,才让市场吸引更多的人及资金投入进来。所以,尽管价值长期来看是恒定不变的,却也是模糊不清,甚至会随价格巨幅波动。因为随着偏离幅度与时长的变化,价值也会或多或少地进行修正。

具体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基本面的分析可以从政策、行业、企业三个大维度入手。第一是政策,国家的五年规划是必须仔细研读的,它直接决定了大量的财政拨款及政策引导。联系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很多事情,有些阅历的人都知道政府在其中的分量。加上中国独特的散户市,千万不可小觑任何最新出台的政策规划的影响力。第二是行业,必须看未来五到十年,尤其是高科技相关的。回想一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话不假,在现实中已得到充分的验证。但同时,不可忽略成长性的各种机遇,例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健投资机会,再比如中国庞大人口造就的日常消费品市场。第三是企业,每年的年报、季报是核心所在,需要用心阅读。如果对数字不敏感,不妨多关注核心管理层,从人品到能力,从履历到成绩,从生活到工作,都可以长期跟踪。如果实地调研不方便,不妨就从身边开始,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留心注意一下目标企业的产品服务品牌等。

其实,除了由上到下的三个层面,基本面的分析还可以有很多思路,也有许多指标值得研究,但有一些是前辈们经过反复实验已经认可的,例如彼得·林奇所喜欢的低PEG。在面对浩若烟海的学习海洋,一方面我们要谦卑地去验证模仿,另一方面也要大胆地创造适合自己的基本面分析套路。同时,格外需要建立一种足够宏观的视野,将全球的资本市场都纳入思考的范围。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资金变得越来越敏锐,那里有升值的机会它们就会向那里汇聚。所以,主要大国的财政货币政策都要有所了解,并明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全球性的重要财经新闻也要养成每日浏览的习惯,有些机会就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关注中产生的。

六、投资的本质-心性的修炼

投资就是一场修行,它面对的是最为顽劣不化的人性。你会贪婪,你会恐惧,你会迷失自我,你也可能会实现在其他领域不能实现的梦想。自从有了人及社会之后,我们的文明程度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提升着。投资的主要市场尽管诞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它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在向一个又一个的制高点挺进。

在高风险的投资领域能走到最后的无疑是相当聪明的高智慧群体,也许有些是很直接地为了金钱,有些则是出于命运的某种安排,还有些纯粹就是误打误撞。但不管怎样,这些人都会经历过大亏时的痛不欲生、豪赢后的不可一世、坚持在坚持中的忐忑或平静。他们对人生的体会也许会更为深刻一些,尤其是那些在高杠杆市场跌爬滚打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之后大多会变得让人认不出来,而且都会是越发地谦和。

为什么投资会使得人变得更好呢?说到根本上,金钱在社会领域的流动是潜在地服从着天道的能量规律的,那些庞大或者微小的数字自然会有各色相等的人去匹配它。你若去研究全球富豪,会发现他们大多拥有集聚财富的品质,而这些优良的品质若是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再结合起来自然也就会实现天地人的大道合一。所以,投资中的伟大目标在落实到个人层面,就是需要培养与大量财富相匹配的个人素养,而后等待时代的选择与命运的安排。

当然,除了这种以终为始的逻辑来理解投资的本质就是心性的修炼之外,近十几年来很热的量化投资现象或许也能解释得通。量化投资之所以很成功,一是现在它的对手,也就是自己的策略系统还没有普及到使盈利失效的临界点;二是它的确可以避免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会具有的人性弱点以及由之而生的思维偏见等。因此,当我们羡煞西门斯等量化高手时,也就是在验证着投资的本质。它是一条圣人之路,既能更快地靠近财务自由,又能实现自我的价值,还能再去践行自己的梦想,能与之结缘,真要谢天谢地。

附:我的核心投资方法

最后是本次要讲的重点,我的核心投资方法。它建立在不断靠近确定性的基础之上,远离没有把握的投资才能活得更久。这就要求在出手之前,必须准备好相应的认赔心理,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风控是源头活水,而后追求的才是稳定,乃至点滴的提高。只要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也才会有投资的方法。至于核心的地位,我相信也只是阶段性的。随着学习与思考的跟进,现在想法也会如云飘去。

其实,所谓核心方法,确切地讲是一种将自我的弱点转换为优势的策略。而我的弱点,也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具有的,而且正是这个弱点使我们难以在投资中有所突破,那就是不能长久地持有一只股票。而时间又是投资的最好朋友,没有时间也就不能陪伴公司的成长、经济的发展以及账户规模的指数级增长。要知道,投资中最美妙的莫过于复利带来的数字增长效应。

那好,该怎样长久地持有一只股票呢?或者以一种更聪明的方式来问,为什么自己不能长久地持有一只股票?原因会有很多,若想解决问题,不妨按一定标准将其分类,尽可能全面地收罗起来,而后在分而攻之,最后达到最初的目的。要我来分,可以采用二分法,一方面是现象,另外的就是本质,现象会有无限的表现形式,本质却始终未变,所以我们所应该做的便是在对现象不断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地靠近本质。

实际上,当我把问题的答案进行两分后,似乎已经回答了问题。简单讲,我们因为现象而选择了短线卖出,或者说我们忽略了本质而不能长期持有。第一,所谓的现象不外乎两种,账面盈利,由于害怕失去或已经满足而卖出;再不然,账面亏损,由于惧怕其再扩大或不再看好而卖出。第二,所谓本质,即公司,它价值几何?前景怎样?这就需要去阅读公司财报,去了解行业现状,去把握经济发展。

如此两方面的问题,可以凝缩为两个词:选股、择时。选股是前提基础,是第一步工作,是大战略;择时则是选股的延伸,是获利的最直接因素,是具体的实行策略。选股尽管需要许多知识与艺术,但只要用心学习价值投资的理论,并不会很难。但择时似乎就具有很大的个人选择性,同时也是个人发挥所长的领域。

如此,我的核心投资方法聚焦在了择时这一问题上。做起来并不难,不过是对不能长期持股的一种迂回应对。具体流程,一是选择强扎回档模式,至于这是怎样的形态,懂技术分析的人自然知道。这种模型的出现就需要市场配合,也许得极大的耐心才能等到。二是在回档后,满足量能与时间节点等条件后买入,而手数视股价而定,但最好多于十手。三是在盈利超过十个点后择机卖出,但要留一手,作为长持。由于是强扎品种,一般会在两个交易日实现盈利目标,若未实现,需及时全仓出局。还因为十手的最低买入量与十个点以上的盈利目标,两相配合会使得长持的一手的成本是负数。

在一定的时间之后,持仓中的股票几乎都是利润,而本金则一直处于空仓状态,所以不管市场怎样波动,都不会影响到个人的操作。因为只要个股的董监高未减持,证监会也没有退市警告,中国经济还健在,那么我的持有期限就是等以上三条之中的任何一条出现之时。总而言之,通过一环环的逻辑演绎,会与大概率的稳定盈利越靠越近,从而站在了时间的一边,为投资之路铺就更美好的未来。


    关注 小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