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享】《歌剧魅影》那些事儿

 

ThePhantomoftheoperaisthere,insideyourmind....

如果一生只能看一部音乐剧,请选择《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简称POTO)。

吐血倾情举双手双脚超五星级推荐。

不过本文仅介绍POTO的边角故事,剧情及评价请移步豆瓣和知乎。

首先,你得知道,《歌剧魅影》是一部音乐剧,而非歌剧。

不知道这一点连发个评论都会被吐槽啊。
歌剧(Opera)是音乐剧(Musical)的鼻祖,音乐剧是歌剧的创新。

而《歌剧魅影》正是一个讲述歌剧院故事的音乐剧,其实正统的翻译应该是《剧院魅影》

其中的三部剧中剧《汉尼拔(Hannibal)》、《哑仆(Il Muto)》、《唐璜的胜利(Don Juan Triumphs)》都是典型的歌剧。(它们都是韦伯的原创)
传统上,歌剧重唱而音乐剧重演;歌剧采用美声唱法,以古典乐曲伴奏,主要表演形式有序曲、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曲以及烘托戏剧气氛和场面的芭蕾等,而音乐剧在音乐风格选择上相对自由,常加入摇滚乐、流行音乐、爵士等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歌剧全程与音乐相伴,音乐剧则允许出现不带伴奏的对白;歌剧不使用话筒,因而对唱法要求颇高,音乐剧则不然。

著名的歌剧如《浮士德》、《卡门》、《茶花女》、《奥赛罗》、《费加罗的婚礼》等,著名的音乐剧如《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妈妈咪呀》、《猫》、《艾薇塔》等。
不过,如今的歌剧与音乐剧有时无法用上面的特征简单区分,歌与演并重日渐成为两者共同的追求;歌剧里也可以出现单独对白,比如《卡门》,音乐剧里也可能全程伴奏,比如《悲惨世界》。

美国音乐剧大师、电影音乐作曲家史蒂芬·约书亚·桑坦(Stephen Joshua Sondheim)曾说:

I really think that when something plays in Broadway it's a musical, and when it plays in an opera house it's opera. It's the terrain, the countryside,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audience that make it one thing or another.

进一步关于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分,可以参见知乎大神们的真知灼见。
现在让我们回到1984年。

那一年夏初,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在伦敦东区看了一场歌剧,名字就叫做Phantom of the Opera。

改编自法国著名的侦探、悬念小说家加斯通·勒鲁(Gaston Leroux)写于1910年的同名小说。
韦伯突然从中发现了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

一个极其浪漫的爱情故事。
当时,36岁的韦伯正与英国舞团热八卦(Hot Gossip)的主唱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处于热恋。
他痴迷于她的天籁之声:
就像魅影痴迷着克里斯汀:
于是一个送给爱人的礼物开始酝酿。
不过,准备礼物的过程可并非一帆风顺。

自韦伯将改编《歌剧魅影》的想法告诉好友卡梅伦·安东尼·麦金托什(Cameron Anthony Mackintosh)以后,两个好基友就开始了不断创作、选角、否定和炒鱿鱼的过程。

他们炒掉的最重要人物是整部剧的导演。
哈尔·普林斯(Hal Prince,原名Harold Prince)是一个有着几十年音乐剧导演经验的人,当时他已经与韦伯合作过《艾薇塔》,他指导的著名音乐剧作品还包括《伙伴们》,《小夜曲》,《蜘蛛女之吻》等。

韦伯选择他的时候毫不犹豫,但炒的时候也很果断。

当麦金托什告诉哈尔这个坏消息时,已经为POTO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导演非常生气。
他放话:
果然,当看到备选导演Trevor Nunn的作品《悲惨世界》初上映之后惨败,韦伯和麦金托什立刻转身又投奔了哈尔。

另一个被炒的重要人物是作词。
Richard Stilgoe很擅长创作搞笑作品,但是韦伯心中的POTO显然不应该是搞笑的。

陷入瓶颈的Richard Stilgoe给韦伯推荐了年轻的作词人Charles Hart:
于是,著名的Think of Me被创作了出来。

还有Angel of Music、

The Music Of The Night、

Prima Donna、

All I Ask Of You,

等等。

这些曲子如今早已脍炙人口,构成了POTO最重要的部分。

还有一个被炒的大咖是男主角。
为了先试探一下观众的反应,韦伯邀请摇滚歌手Steve Harley和布莱曼一起发布了一支单曲作为POTO的宣传。

如今看来整个MV槽点很多,比如混入了谜之埃及艳后风:
但当时一经发布就迅速抢占各大排行榜。

于是所有的人都认为Steve Harley将成为男主角。

不过韦伯心中另有所选。

他看上的,是当时英国著名的喜剧演员迈克尔·克劳福德(Michael Crawford,简称MC)。
让一个插科打诨的喜剧演员去饰演神秘优雅的魅影,这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就连MC本人也深感意外。
但当他听到韦伯为他弹奏的主旋律后,他知道,自己就是魅影。
而从头到尾稳稳把住职位的女主角莎拉·布莱曼,也并非一身轻松。

当布莱曼第一次试唱,韦伯就坚信她就是不可替代的克里斯汀·黛耶。

尽管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她。

许多媒体甚至公开讽刺布莱曼是因为钓上了金龟婿才得到这个角色。
不过,韦伯最终还是证明了他独到的眼光。

从1986年10月9号首演的那天起,莎拉·布莱曼饰演的克里斯汀·黛耶和迈克尔·克劳福德饰演的魅影就被视作不可超越的经典。
布莱曼出色的歌喉和动人的演出征服了无数观众,被誉为“首席红伶”(Prima Donna)。

而MC磁性的嗓音,传神的表演使他从一个专职搞笑的谐星变成了优雅、多才、温柔而又高冷的魅影,一跃成为全民男神。

他让当时的观众几乎相信,巴黎歌剧院地下真的有魅影出没。

巴黎歌剧院(Opéra de Paris)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剧场,建成于1875年,是举世公认的第二帝国时期最成功的建筑杰作。
巴黎歌剧院具有十分复杂的建筑结构,剧院拥有2531个门,7593把钥匙,6英里长的地下暗道。在歌剧院的地下层,有一个容量极大的暗湖,湖深6米,每隔10年,剧院需要把那里的水全部抽出,换上清洁的水。

而魅影就住在这里。
加斯通·勒鲁的小说中这样描述魅影:

"他极瘦,礼服就像悬挂在一幅骷髅骨架上。他两眼深陷几乎看不到瞳孔,就像死人头骨上那两个大黑洞。他的皮肤紧紧包着骨头,不是苍白的,而是令人作呕的蜡黄。他的鼻子很小,从侧面几乎看不到。你可以想象一个没有鼻子的人有多么恐怖。他的头发很长,在额前和耳后凝集成三四团。"

实际上,在原著中,魅影出现在化妆舞会时,根本没有戴面具,他就长着一个骷髅头。

尽管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骷髅头,但你真的敢伴他一生?

这是魅影悲剧人生的根源。

此处Show compassion to 魅影一分钟。
不过,至今也没有任何一个呈现出来魅影的形象接近这个描述。

最丑的一版魅影(如果不包括那些像被泼了硫酸的恐怖片版本的话)出现在1925年的默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中:
而音乐剧以及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中,那些魅影们不戴面具的半边脸颜值一个比一个高:
难怪无数少女为之疯狂。
POTO首演至今30年,演出超过7万场,观看人次超过1.3亿人,全球总收入超过56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音乐剧之王。

30年来,无数剧组演绎过POTO,遍布世界各地。

除了MC,还有九大魅影你不可不知:
Colm Wilkinson,爱尔兰音乐剧演员,人称寇叔。

早在POTO还仅有一个雏形的时候,寇叔就与布莱曼共同试演。

试演在韦伯自家的小剧院举行,观众们是韦伯的亲朋好友,这些人里面有POTO的第一个投资人,还有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不过后来由于合约缠身,寇叔一直到1989年的多伦多首演才在舞台上正式出演魅影。

寇叔的魅影曾给一个小男孩留下深刻印象,间接引导他走上歌剧表演之路,成为著名的歌剧演员。

不过,寇叔最经典的角色,还是他在音乐剧《悲惨世界》里饰演的冉·阿让(Jean Valjean)。
John Owen-Jones,英国音乐剧演员,简称JOJ。

JOJ拥有完美的高音。

当他在《夜之乐章》中唱到“let your spirit start to soar”的时候,你的心也会跟着飞扬。

JOJ也是著名的冉·阿让扮演者之一,并且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冉·阿让扮演者,26岁就获得该角色。
Anthony Warlow,澳大利亚音乐剧演员,简称AW。

AW被称为最具“传奇”色彩的魅影,有人认为,如果说MC和寇叔是魅影的奠基人和开创者,那么AW就是这个角色的完善者。

AW饰演魅影时只有29岁,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魅影扮演者。但在事业的黄金时期却不幸罹患癌症,他后来的造型就是化疗造成的。

所幸康复之后他继续自己的舞台生涯,在07年《魅影》澳洲版复排时,强势回归,再次戴上面具饰演魅影。
Brad Little,美国音乐剧演员,昵称小面包。

小面包是世界上饰演魅影场数最多的演员之一,据说已经超过2500场。

POTO两次中国巡演,都是小面包担纲饰演魅影。

除了魅影,小面包也曾饰演过POTO的男二号劳尔。
 
Earl Carpenter,英国音乐剧演员,昵称木匠。

木匠在05年JOJ离开POTO剧组之后成为了伦敦舞台上的Phantom,是伦敦西区最优秀的魅影长期扮演者之一。

木匠另一个表现出色的角色是《悲惨世界》里那个令人胆寒的警长Javert。

木匠还在25th POTO纪念演出中饰演了开场的那个拍卖师。
Peter Jöback,瑞典偶像歌手。

Peter在几个魅影中嗓音显得尤为“嫩”,他似乎更适合唱流行歌曲,这让听惯了美声唱法魅影的观众很不适应,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瑞典最有名的歌手之一。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和自身的努力,现在的Peter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年9月,他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首演POTO的瑞典语版本。
Gerard Butler,英国演员,电影版魅影饰演者。

电影版的POTO突破了音乐剧的各种场地限制,服装道具也极尽精美,美中不足的是演员的唱功,不过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Butler的演出也算不错。

Butler演魅影是他最嫩的时候,之后他的戏路明显往猛男方向发展,在2006年的《300勇士(300: Rise of an Empire)》中,Butler饰演了斯巴达王李奥尼达,从此成为好莱坞的猛士代言人。
Hugh Panaro,美国演员。

与大多数魅影扮演者不同,Hugh很少为了展现魅影的黑暗与狂暴而刻意的用力。他充满磁性的嗓音,不需要造作的处理,自然在低沉处拖带出细微的沙哑,瞬间将观众芳心俘获,不由自主的生出怜爱和思慕。

Hugh也扮演过男二号劳尔。
Ramin Karimloo,25th POTO纪念演出的魅影扮演者,加拿大籍伊朗歌剧演员,音色高亢亮丽,人称“鸡血拉面”。

还记得那个对寇叔留下深刻印象的男孩吗?

没错,就是他。

追随着偶像寇叔的脚步,拉面先是加入摇滚乐队,辗转进入音乐剧界,闯荡英伦。经过多年奋斗,最终如愿演绎了两个寇叔最经典的角色,《悲惨世界》的冉·阿让和POTO的魅影。

尽管拉面有一激动就爱破音的毛病,但是他“鸡血”的演出,频频的喊词以及高低起伏的表演情绪极易带动观众的情绪,让整部音乐剧戏剧效果更加强烈。

拉面也饰演过劳尔,甚至还在电影版的POTO中露过脸演过克里斯汀的父亲。此外,拉面还是POTO续篇音乐剧《真爱不死(Love Never Die)》的首演版魅影。

十大魅影Music of the Night演唱混剪:

由于各种原因,1986年首演版本如今只有CD流传,于是25th POTO纪念演出就成为目前能在网络上看到的最完美现场演出版本。

高清摄像,多机位呈现,全球直播,还出了蓝光影碟。
25th POTO纪念演出共演出三场,最后一场在全球各大电视台同步直播,但出的蓝光盘其实是三场演出的精华剪辑,选择了更准确的机位镜头,替换了演员表演中的一些破音片段,因此如果你觉得直播版和蓝光版不太一样,就是这个原因了。

不管是哪一个版本,B站都有高清资源。

不过,三个小时的高清视频,建议打开电脑欣赏。

在这之前请点击阅读原文,先感受一下1986年的首演原声吧。

最后放个小花絮:

25th 纪念演出谢幕后,“魅影”又被推出来,再次谢幕完毕,“克里斯汀”从后面搂住他,于是他转身顺势抱起“克里斯汀”,一起离开。

仿佛是另一个结局。
投稿联系:Lifeisforliving2016@outlook.com


    关注 TheLastTour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