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子物理学看感应

 

说到感应,基本上所有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在一些事情发生之前,出现莫名的紧张、焦虑,突然脑子里闪过某个人的形象或是观察到某些不平常的现象。之后不久,一些事情就发生了。亦或者当我们遇到危险需要帮助的时候,立即念某个咒语、观想所信仰的神,便化险为夷了。...



从量子物理学角度看感应

说到感应,基本上所有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在一些事情发生之前,出现莫名的紧张、焦虑,突然脑子里闪过某个人的形象或是观察到某些不平常的现象。之后不久,一些事情就发生了。亦或者当我们遇到危险需要帮助的时候,立即念某个咒语、观想所信仰的神,便化险为夷了。前一种状况我们很容易接受,认为这是自身的感应;可是后面的状况大多数人是无法接受的,他们往往认为这实在违反了科学规律,是在搞迷信。

那么,感应到底是什么?是迷信还是符合宇宙规律的正常现象?让我们用量子物理学来揭开「感应」的迷思。



1982年,法国物理学家艾伦艾斯派克(Alain Aspect)同他的科研小组一起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实验,该实验结果证明了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神奇的「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关系。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搅动其中一个粒子,与它成对的另外一个粒子(无论相距多远)立即就会知道。

目前,量子纠缠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实验室证实,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的实验是近几十年来科学界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量子纠缠的确切含义还不是很清楚,但是量子纠缠的概念对哲学界、宗教界、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科学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量子纠缠的实验的成功证实统治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存在着严重的欠缺。笛卡尔、加利略、牛顿等科学家,一直信奉宇宙的组成像一部机器一样是相互独立的,宇宙没有意识没有目,它的相互运作是受到时空限制的局域行为。量子纠缠也证实了爱因斯坦最不喜欢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鬼魅超距作用)是确实存在的。

宇宙是一个整体



由于量子纠缠的作用,突破了传统科学局域性的概念,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量子非局域性的领域。简单说,量子非局域性是指,属于同一系统中的两颗粒子,如果将一个粒子A放在这里,另外一个粒子B释放到非常遥远的空间当中,我们假定放入到几万光年外的地方。如果你对粒子A进行搅动,那么粒子B瞬间就知道,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切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不需要传递信号,不管距离多远,粒子B立即知道了。也就是说,一个地方发生事情立即会影响到很远的地方。这也说明,看起来互不相干的两个粒子A和B之间存在着联系。

同时实验证明,量子纠缠的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发生,就会保持下去,微观粒子能够保持这种记忆能力,能够区分和识别与它有纠缠关系的粒子,能不受时空限制地识别和记住这种纠缠关系。

量子纠缠证实了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意识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和美国一位教授斯图尔特哈梅洛夫(Stuart Hamerroff)认为,感应或者称为直觉的这种现象实际上只能由量子系统才能产生。人脑神经元里存在一种细胞骨架蛋白,是由一些微管粒子组成,这些微管有很多聚合单元。微管控制细胞生长和神经细胞传输,每个微管中都存在很多电子,这些电子距离很近,很容易产生纠缠现象。

当细胞里存在着大量纠缠电子,那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量子纠缠现象,因为宇宙中的电子和大脑中的电子都源自于"宇宙大爆炸"。这些电子便非常容易的纠缠在一起,一旦纠缠关系建立,信息传递就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理解了以上内容就不难发现,「感应」不是一种超能力,不是迷信,而是量子纠缠的结果。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存在着无数纠缠的粒子,这种纠缠让我们不再孤立,让我们最终与宇宙融合为一体。


    关注 紫府道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