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个人美学——野岛康三

 

日本战前绘画与摄影大师...



野岛康三于1889年出生于日本琦玉县,是日本战前极具代表性的写真摄影家,大正时期的日本本格裸体摄影的创始者。父亲是旧幕府御用商人出身的著名实业家,任中井银行总裁。野岛在大学时期,以宫内幸太郎成立的“东阳写真馆”和桑田正三郎成立的“浪花写真俱乐部”为代表的业余摄影组织开始崛起,在业余摄影圈内所流行的“艺术写真”也正在从深受西方摄影文化影响的“艺术摄影”当中慢慢的分裂出来,野岛就是在此时开始接触摄影,并加入了东京写真研究会。由于优渥的家庭条件使得野岛有机会购置昂贵的摄影器材。因轻度肺结核中途休学之后,野岛便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摄影事业上。期间,野岛的作品及其理念在圈内的摄影俱乐部当中逐渐崭露头角,和众艺术青年们一同开始推广“艺术写真”,其中的一些作品已经明显的超越了对绘画的单纯模仿,开始呈现出一种摄影所独有的表现力。1915年,野岛拍摄的作品《倚树的女人》是日本摄影史上一副极其重要的作品,同时也是日本人体摄影的开山之作。野岛康三的作品尽管充满艺术摄影中那种绘画般的质感,但在构图与表现上大胆突破,尤其在他遗留下的大量肖像摄影中可得到体验。



但“摄影师”或“摄影家”这样的头衔,可能并不能完整的概括野岛康三的艺术人生,私下里,他不仅和大正时期日本的美术界,像岸田刘生、万铁五郎、安倍能成这样深受后期印象派影响的画家私交甚密,而且曾跟随日本野兽派画家代表梅原龙三郎学习过绘画,并加入了梅原成立的“国画会”,留下了一批梅原风格的风景绘画和女体绘画。后来野岛甚至为了扶持这些尚难见容于国家体制的前卫艺术家,不惜“客串”起了收藏家与赞助人的角色。这样的行为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醉心于艺术的创作者,更是一个社会思潮和文化的推动者,野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先锋姿态和时代气质,成为了大正时期无可非议的文化领航,可谓是摄影家中的文人,或是文人摄影家。


1930年代,野岛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艺术写真”不但获得了艺术表现的合法性、独立性,而且对关东大地震后出现的现代建筑、工厂群和汽车等新兴都市的文化风景有了比绘画更加猛烈的表现力,极大地拓宽了摄影艺术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的可能性。一种进一步拉开与传统美术的距离,更富于前卫性的“新兴写真”应运而生。1932年,野岛创办的摄影月刊《光画》是日本最早的摄影杂志,也被视为“新兴摄影”运动的顶点。创刊号上,摄影评论家伊奈信男在其文章《回到摄影》当中说到:“摄影艺术纵然历史尚浅、传统不长,但也绝不应隶属于其他的艺术门类。”而野岛康三就像是一把打开日本摄影文化大门的钥匙,其理念和作品本身对后来百家争鸣的日本摄影艺术奠定了重要的精神和形式基础。

*野岛康三摄影的绘画般质感来自重铬酸盐晒相法,这是1855年发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常使用的照片类型。重铬酸盐晒相法是使用重铬酸盐与颜料的混合物涂布画纸上,等干燥后与底片接触曝光再用冷水清洗,因涂料不溶于水而会产生薄薄的正像,反复几次后就可得到。


“拍摄肖像时,我会先把对象放在适当光线下,研究明暗与形体,一旦发现有趣便立即拍摄,在那一瞬间,我豪不去思考人物的性格,或是他们的特征,反而是依明暗、形体的感觉拍摄。对我而言,那种以表情为主,由申请产生气氛的拍摄方法,我是做不来的。我对于操行的趣味更感兴趣,总之我的创作,都是由感觉而生。”

——野岛康三《摄影大讲座,人物作画法》1927年

“艺术,从写实开始,随之逃离写实,最后又回归写实。我真心认为以写实存在的时代的作品是非常伟大的、写实,是艺术的正途。”

——野岛康三《光画笔记》1931年

“艺术家的态度:持续开创自我的境界。不随波逐流于时代流行、不故步自封于自我认知。意匠、表现、智慧、理论的、感性、理性、发现美。以感觉找寻美。不以概念看待物。”

——野岛康三《光画笔记》1931年

在野岛康三活跃的时代,摄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手段,尚未获得普遍的承认。在世人眼中,摄影无非是从属于绘画的一种媒介而已。惟其如此,年轻的野岛依然坚持认为摄影应该是一种“作为艺术的写真”,并在创作中力求避免对绘画的单纯模仿。



普利策摄影图集赏析

摄影人原创交流园地

每日精选,晚间发布

寓学于乐,共同进步

↓长按识别,加入联盟↓


    关注 普利策影像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