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巴山蜀水

 

走过巴山蜀水------金秋成渝行(一)有些地方,等到适当的时光总会再度...





走过巴山蜀水------金秋成渝行

(一)

有些地方,等到适当的时光总会再度重逢。譬如这趟金秋成渝之旅,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7月---9月,重行的时间节点竟然挨得如此之近,好像不曾换季。直至海航HU7355降落在双流国际机场的那一刻,心中依然隐隐存有“频来亲也疏”的顾虑,毕竟,她不似故土般的熟稔,也没有达到亦主亦客的情感温度。还好,我可以为美食、美景而丢些颜面,待到再生后兴许还会加厚一层。想想心安然了许多,说话也有了一股川味。通过携程网在蜀都大酒店预订了房子,打的前往一如回家,少了四顾茫然。成都在这一刻似乎是我除了家乡外最钟爱的城市,因为,再没有一座城市可以悠闲到把聊天喝茶当成一件每日必做的功课,没有一个城市连火锅店里也摆满了麻将机,这实在是一种销魂蚀骨的致命诱惑!休闲之都,骨子里暗藏江南香榭小弄的意蕴,我渴望与之再来一次油伞旋转的相遇。

穿行在总府路不息的车河、灯影里,跨过一座行人天桥,就下到了入眼三分熟的“西南第一街”----春熙路步行街,面对璀璨的夜景,我终于为自己没带三脚架而懊悔不迭,懒惰,总会得到合理的惩罚。春熙路上的龙抄手分店门庭若市,找个位子就像春运排队般困难重重,耐心终于无法战胜我的焦躁,只得悻悻而去。心情有些涣散,脚步便跟着杂乱,那些懂得“姿本运作”的养眼美女终究解不了饥渴,时尚当不了饭吃,此时,唯有成都的小吃才足以暖胃。步行十多分钟,在一处不知名的小巷,随便找个摊位,照着邻桌的菜单要了几份地道的麻辣烫,温吞后感觉腹饱,口腔呵气不再如兰,只有漫天的花椒味在盘旋翻飞,离开桌子,我竟然没有记住一道菜名。折回宾馆,综合大伙的意见,租车自驾没有获得通过,旋即与中青旅取得联系,决定先随团前往九寨黄龙。作为游客,他们显然无法一夜之间摒弃那些踯躅前行中的优柔寡断和顾虑重重。尊重集体意见,兼顾彼此感受,团队不是个体,我无奈地成全了大伙的选择,尽管出行方式、地点于我都无新意。

天微明,我们被送到二环外集结,很多年没有参团出游了,一时多少有点不适应。依窗小觅。车至映秀镇,被导游小伙吵醒,窗外就是昔日的震中,山河破碎风飘絮已成记忆,规整漂亮的新房让我们慢慢忘却了曾经的苦痛,偶尔在眼前晃过的断桥、残垣、巨石依然给我们以警醒,千万别用抗灾的坚强掩盖防灾的脆弱!驶过汶川县治威州不远,车突然停了下来,G213上已经排起了长龙,我们被告知:前方遭遇塌方,道路正在抢修。三个小时的等待足以考验一的人的意志,而九寨黄龙之于我们这些观光客,无论等待多久,都是等待者的荣幸,就像翘首期盼一场盛会上的至尊者,我们还需要报之以雷鸣般的掌声。翻越海子山较之六年前轻松多了,穿越隧道,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在茂县中餐,感觉比导游的皮肤还“黑”。大客车在松潘安检,一车人也借机四下走动,高原的天空湛蓝如洗,上车伊始,导游就给我们迎头一击:我非常抱歉地通知您,由于塌方耽搁了时间,黄龙之行取消。心情一下跌倒了冰点,旅行社就像男人的老婆,不是用来讲道理的,任何抗议都是徒劳,不认栽,只认命!抵达川主寺已近黄昏,进了上磨村一个藏族农家,感觉似刻意安排的“外事活动”,程式化的单调乏味,没有快乐可言,只求快些结束。夜宿海拔3500米的川主寺,和衣而眠,居然开启了电热毯,所有坚忍的等待,只为与九寨相遇!



(二)

昨夜更深露重,在高海拔地区睡得有些昏沉,早上破例有点恋床。一半是早餐没有食欲,一半源自心里的高反。离开川主寺,车就行进到了高寒草甸地带。导游扯开嗓子吹嘘着藏药的种种神奇功效,推介着他眼里的牦牛肉:牦牛吃虫草长大,吃上牦牛肉等于吃上虫草。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生活的逻辑并非可以这样简单推定,所以只是会心一笑。沿途经过一个康区藏族一妻多夫村寨,导游讲得特别卖力,游客似乎也听得特别认真。藏族传统的一妻多夫家庭有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和极个别的父子共妻几种形式。但在康区最主要、最普遍、占绝大多数的为兄弟共妻。小伙子还煞有介事地问车上的女同胞,有没想在此下车的,自然引来一阵哄笑。

到了九道拐,车开始下行,远处低矮的植物变成了一张绚烂的地毯,整个人感觉被太阳照得蓬松了。我知道,九寨沟近得可以够得着了。这几乎是六年前景色的复制,一样的金秋暖阳,一样的远山近水,一样的缥缈虚无,每一处风景都在灼伤我的眼膜,如同幻境。而沉湎于不切实际的梦境,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一种难以摆脱的癖好。记忆的轮盘拨回到六年前,我们一群酷爱自驾游的同伴,从衡阳出发,由湘入桂,自桂入黔,出黔入川,全然忘却蜀道艰难,始终用快乐激情掩饰着旅途的疲惫,那是一份最原始的感动,一份久违的纯真,一种无法言说的澎湃......远眺蜀山美景,坐拥云卷云舒,该是何等豪迈。第一次去九寨,我们就像初生牛犊不怕虎,走了“西进东出”的九寨环线,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有些鲁莽和后怕。

上午9点多,沟口早已人头攒动,心头一惊,莫非苦熬10多个钟头的车,就是来九寨赶集麽?既然已被风景绑架,多虑就成了多余,何妨且趁风清云淡,来框下九寨神奇的秋水,为自己亦为别人裱一幅清丽的画卷?随着景区的环保观光车,沿着“丫”字型的道路行进,那澄明如蓝宝石的深水静流,那奔腾翻飞似珍珠的道道飞瀑,那原始风貌的密林深处,都被我一一摄入镜中,映在眼帘。一位资深的行者曾说,你是谁,你就会遇见谁。这一天,我似乎被九寨沟灵魂附体,每一处景致犹如芒刺,使我有一种幸福的疼痛!

九寨的夜来得有些早,同伴都去看“印象”类歌舞剧去了。空旷的边边街,夜,已经深如古水。我斟了小半杯青稞酒浇一下寒肠,顿时胃里烧起一片壮丽的幻觉:我挣扎着反抗时间,一直行走在绵绵无绝的旅途中,前方是浩瀚的大海,身后是巍峨的高山,而我是夹在其间一个细如尘埃的修行者,裹着时代的大潮,彳亍而行。步履轻缓,但从未停歇!

那一夜,我清醒地醉了......





(三)

阿坝州,每公里都精彩,即便自九寨原路返回成都,入眼即画的美景依然在诱惑着我的眼睛不知疲倦地四下张望。岷江源的涓涓细流集合了高原的张力,最终汇成狂野的洪流杀向都江堰,温顺地滋养天府一方沃土;尕米寺的宏大,还有关于秃鹫归土于此的神奇,让人萌发“愿将山色供生佛”灵异幻觉;1933年大地震遗留的叠溪海子,磨去凶煞的面容已然温润如玉,蓝的晃眼;伴着一路的李柰珍果,大快朵颐。遗憾已经降至最低。走进白石羌寨,犹如翻阅厚重的羌族文化册页。多声部的清越高亢民歌,悠扬激昂的羌笛,白花耀眼的羌银......除了冯骥才关于羌族文化习俗的推介,我第一次对这个“云朵上的民族”有了深一层的认知,也甜甜热热地把她搁在了心里。三天的行程,二天在车上度过,委实是一种折磨。尽管心里有些狂躁,但旅行在路上的那种感觉可以让我变得尽可能谦和。飞驰的速度,变换的风景,萍逢的人们,特殊的遭遇,旅途中注定发生的新鲜故事,这些都强烈地超出了我已知的范畴,以陌生和挑战的姿态促使我弯下骄傲的身躯,在异乡的土地上以一种好奇和谦虚的姿态去感受生命中未知的种种,然后学会很多前所未知的东西。错过黄龙、遭遇塌方、长时间拥塞......这些都不算什么,亦不必为之感到遗憾,若是美好,那叫精彩;若是糟糕,那叫经历。所以,每一次远行,我皆有收获!只是,川西北,别忘了,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回到成都,已是华灯初上时分,夜色如贵妇般活色生香。无心重游锦里、宽窄巷子,因为另一端的重庆,已向我发出了邀约的请柬。来来往往,走走停停,如果成都今夜无眠,那注定是记忆又一次盛放了。明早的城际动车,会让300余公里距离化作2个钟点的小憩,我还有很长的时间和这座城市作别。

重庆,请你等我!





(四)

燥热的成都昨夜喜雨,季节在一夜之间倏地轮换。冒着细雨前往东三环外的新东站,才感觉到成都之大。它放射状的交通网络,颇似京城的格局。如今挟财富第四城之尊荣,已经成为都市新贵。成渝比肩西南,究竟谁执牛耳?一时很难评判。从成都到重庆的城际动车异常繁忙,基本上实现了公交化,只是速度有点悠闲。不过,这点倒是很适应成都人的生活节奏。对于即将到达的城市,偏好史学的我,在脑海中有些记忆,遥远的商周时期,那片土地被称为“巴国都城”,几千年过去了,巴渝文化的痕迹依稀还在,而它已经被唤了另一个名字--------“重庆”。来过,已是十年前,路过,不过二、三次。认知程度,应该定位于陌生。除了知道那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外,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教科书里的重庆,留给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就只剩下红色的记忆了。后来,因为短暂的停留,借助新兴媒介的宣传,渐渐也知道了古色古香的磁器口、人潮人海的解放碑,还有满街的“棒棒”和美女,浩浩荡荡的长江与嘉陵江……,这个没有自行车的城市总是拥有那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与众不同的影像。1997年开始直辖,重庆站在新的高度、新的起点,被赋予了新的活力。2007年后,随着薄的入主,重庆几乎成了皇城外的第二焦点,当风生水起遇上风云际会,这个抗战的陪都,曾在西南一角绽放了耀眼的光芒。时局往往在起伏中跌宕,重庆在2012的春天重回理性轨道,薄后时代的重庆,变了吗?好奇,是促使我抵达的最大动因。

动车不紧不慢,在恰到好处的时间抵达重庆北站。我们要去渝中区,一辆瑞丰商务车的车主答应按每人2元的收费送我们去朝天门码头,总感觉是个“局”,大伙仗着人多,一时又打不到的士,姑且信他一回。过了嘉陵江,司机热情地问我们有没有去三峡观光的,同行的朋友正在为不知上哪购船票而犯愁,连声应和,要买四张游轮票。司机喜出望外,跑得更欢,径直把车开到了一家轮渡公司,连我们之前预订的赛格尔宾馆也被他否决,说那条件如何如何差,简直就是重庆最偏远的地方。反正到了重庆,住哪,我都乐意。同行的只有四位要游三峡,在轮渡公司办好购票手续后,司机将我们送到了滨江路的东雅图酒店。我们知道,相对数千元船票,每人2元的车费不过是其诱饵罢了,就是用大奔来接送,他也不亏。这是生存法则,也是商业法则!

住处的上方就是曾家岩轻轨站台,我提议乘坐轻轨去解放碑,因为只有融入到人群中,才能了解城市的内涵。从2号线更换到3号线,如同逛商场,手扶电梯将我们直接送达到解放碑出口。不到20分钟,我们就走近了重庆的地标。解放碑下,红旗飘舞,一场”保卫钓鱼岛,抵制日货“的集会正在这里进行,没有见到群情激愤的场面,大批警力在外密切注视动向,集会,理性得像在拍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外景。穿过“重庆好吃一条街”,我们选择步行方式去朝天门码头。镜头下,眼睛里,感觉这座钢筋森林的城市还在不断长高,欲望也在随之增长。从前的已经碎了,剩下的碎片散落在城市许多偏僻的角落,开始慢慢沉默。

远远地就听到了朝天门码头的汽笛声声,水域没有我想象中的浩淼宏大,一江浊浪未及湘江清澈可人。长江和嘉陵江的水,千年不变地流淌着,两江交汇处,便有了一道叫做“朝天门” 的城门。半个多世纪前,旧的城门被拆除了,留下来的,是这个叫做“朝天门”的水码头。长江到了此处,已然没有了奔腾雄伟的气势,朝天门码头的船只,便安静地停留在风平浪静的水里。岸上,朝天门码头广场焕然一新,台阶连着浅滩,可以走到江边。人看着船,船上的人看着岸上的风景。傍晚时分的朝天门,总是有汽笛长鸣,渐黑的暮色里,有的船只来往于两江之间,有的将驶往三峡,或者更远的地方。江面不宽,能望得到对面新兴的南滨路一条街,酒吧或者餐厅广告牌上闪烁的灯火,让人感受到了红尘里世俗的欢愉。广场上人们闲散四处,一场盛大的广场舞,多少彰显了山城的活力。临江眺望,陆续有晚班船的乘客开始上船,长长的通道搭到江上,延伸出去很远。棒棒军挑着行李,穿梭在游客队伍里。偶尔还有挑着担子的小贩用音调起伏很大的声音叫卖着:“凉面呐,酸辣粉哩,一块钱一碗哪!”宛如动听的音乐。还有几个老人人仰望着天,在放风筝,美人鱼形状的风筝,摇摆着诱人的鱼尾,妖娆地飞在这个城市的暮色里。这风筝、这山、这水、这船、这叫卖声,以及这人,一切都似梦还真。

走在朝天门的傍晚里,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火热、奔放背后的忧伤,记住了重庆的这一个初秋的表情。在“刘一手”火锅店吃了劲道的重庆风味火锅,美味已经散去,但记住了那盘猪脑的味道----“包粉”,也终于明白衡阳骂人愚不可及为“脑壳包粉”的戏谑含义。饭后,沿沧白路步行,游览洪崖洞,整个建筑依山就势,沿江而建,令人叹为观止。她真实再现了老重庆的人文风貌,是重庆一张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江风吹凉了我的思绪。于重庆而言,我只是一个过客,但我和许多人一样,对这座城市,经历了诗意的抒情,经历了古老的街道,经历了几乎窒息的迷恋。无论以长江为界,抑或以嘉陵江划分,我们所看到的重庆都只是半个,如同我们对它的粗浅认知。重庆不仅仅只有永远雾蒙蒙的天气、火辣辣的火锅以及美女,在那些看不到的背后,它还有很多被人们遗忘的细节,我们无法看清的另外半个重庆。我喜欢这个城市背后隐藏着的级级台阶,向上望,似乎没有头,其实走一会就到了,但是和外面全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真实而生活;我更喜欢她的简单而又复杂,纯情而又多变,轻盈而又沉重。

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都走了,留下了各式各样的痕迹,而新的痕迹总会抹去旧的痕迹,如此循环而往复。过去的日子在这里留下了碎片,它们正在一点点消失,从前的真相会被一种叫做历史的东西替代,慢慢的,我们就信了!从川西北高原回到成都,再到重庆,我感悟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生活在不同高度世界的人,会有很不同的视野!



【结语】

这趟成渝之行显然是仓促的,六天的行程,飞来飞去,像军演转场般繁忙。呆在各式交通工具上的时间基本等同于游历的时间。归来,朋友问,有收获吗?我该如何回答?说有,则显牵强;说无,则昧了良心。于是,我只好笑而不语。我想,这篇《走过巴山蜀水》应该替我作了回答。因为高兴,喝了一点白酒,清爽入喉,脸上立马写满了酡红。我的理解,喝醉,从来就不是酒精的罪过,而是情感的度数太高。因而心里愉悦。断断续续写了这么久,我只想告诉关爱我的友人,即使我们是走马观花地去看风景,可总有些自然美景落入眼中了,从自然受益后的心态自然也会因之而有所不同,再行走的时候,我们的脚力会更雄健,脚步会更轻松,因为,“万里万卷皆入心”。

(余波旅行笔记.初稿于2013金秋)



作者简介:

余波,籍衡南泉湖。供职于衡南某机关。写字为文虽不以稻粱为谋,然大半辈子与五谷打交道,以之为衣食父母。信奉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养心,以墨尽责。闲暇时光,常透过笔下的每一个文字看社会,看人文,看世态;在定格的每一帧图片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关注 湘江北去有余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