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创业 李书福:一个自带傻气的偏执狂如何走向成功?

 

从锄头到汽车,从菜鸟到龙头,李书福愣闯出的成功之路...



2013年,当吉利老板李书福蛇吞象收购沃尔沃汽车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等看笑话。

2015年,沃尔沃汽车集团在2015年盈利同比增速超过300%。同时,集团2015全年营业额也从2014年的1375.9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045.68亿元)增长至1640.43亿(约合人民币1246.73亿元)。

2016年一季度,沃尔沃全球销量达到12万辆,比去年同比增长11.9%,实现盈利24亿人民币,利润率达7.5%。集团净收入从去年的36.25亿欧元,增长到44.99亿欧元,同比增长了24%。

沃尔沃在销量、营业额和盈利方面所表现出的强劲复苏态势,是李书福收购后执行放虎归山战略的最新表现,更是这家完全由中国人掌控命运的北欧豪华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难得可贵的“里程碑”式的战绩。
李书福不是官二代、富二代,貌不惊人。李书福1963年出生在浙江台州路桥的一个普通人家,路桥这个浙东南的小地方早在百年前就是重要的商埠,这里的人似乎天生精于商贸,心思活络。

李书福也不例外,这个成绩优秀的重点高中学生,在19岁那年却忽然盘下了学校周围一家照相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当时李书福刚高中毕业,那个年代中国照相机还很少,拍照片是门手艺活。国家对照相这个行业的管理属于特种行业,就是说要想给人家拍照片,必须经过公安局批准。李书福从他父亲那里借了些钱,用买来的相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在台州大街小巷里为人家拍照片。短短两年,李书福收获了百万财富。这在当年,是不得了的事了!
李书福第二次创业,是在垃圾堆里提炼黄金和白银。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的原材料都是国家控制、垄断的,乡镇企业要想买一些铜皮、铝皮,或者一些设备都是到旧市场买。台州有很多废旧电器市场,旧市场有一些铜皮上镀金镀银的设备,尤其是一些大型变压器,它的铜带表面都是镀银的。李书福刚好从照片里学了一些分解溴化银与氯化钠的方法,用这个方法将铜和金、银分开。于是,李书福又赚了第二笔钱。

两笔钱赚到后,李书福就一股脑拿出来,去捣鼓一个冰箱配件厂,又赚到钱了!两年后他索性办起了一家名叫北极花的冰箱厂。冰箱厂超级赚钱,他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千万富翁。
1993年,李书福决心要造摩托车。他一点也没有做摩托车的经验,最要紧的是没有许可证。于是,他跑到北京机械部的摩托车管理处,愣头愣脑地问,“我们想生产摩托车,是不是你这里批的?”结果碰壁而归。不过还是没有难住李书福,他很快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摩托车厂,花钱“买”了一张许可证。东搞西搞,李书福最后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生产踏板摩托车的企业。

1997年,这个不安分的台州人突发奇想,宣布要造汽车。民营企业造车最大的障碍还是政府许可。李书福依然寻求“变通”。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的汽车许可证来自四川德阳的一家监狱,该监狱下属有一家汽车厂,李书福注资取得了7%的股权。经过了争取,最终,李书福拿到了第一张民营企业造车许可证,成为汽车史上一件“破天荒”的事件!
2010 年,李书福又干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吉利控股集团以 18 亿美元的价格将福特手中的沃尔沃汽车公司收入囊中。当时,李书福身上还有着百亿的欠债:吉利使用银行贷款30多亿元,从香港资本市场调用资金20多亿元,配套商欠款60多亿元,负债额超过100亿元。但李书福看准了,不顾一切地干。最终,这个拥有 86 年历史的欧洲豪华车品牌,被一个做汽车仅 12 年的中国汽车公司拿下了。
别人看他,就像看舞台上的一个小丑一样,但他看别人的嘲笑,也像蜘蛛丝一样轻轻抹去。李书福的这个特点说难听点,叫傻气;说好听点,流行的话,叫“钝感力”。

早在1997年,李书福就曾说:“汽车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部沙发加一个铁壳吗?”外界被他笑死了,“汽车疯子”、“汽车狂人”的帽子,从此成了李书福的外号。

2000年,李书福在参加央视《对话》中,又说他要在中国做汽车。柳传志谈及当时大家的反应时说:全场观众都笑了。这笑声中,或许有部分善意和赞赏,但大部分都是怀疑和不屑。

李书福曾在一个汽车论坛上放豪言:“我们中国人一开始造车,通用、福特就迟早要关门!”这话气得几个跨国公司代表中途退场。

“你就是一个造摩托车的,能造汽车?”这或许是当时外界对李书福的最大疑问。

吉利收购沃尔沃,在圈内开始也被认为是无稽之谈。但李书福依旧我行我素。李书福找美国福特谈这个事情的时候,福特根本不知道李书福是谁,连见也不见、谈也不谈。写了半年的邮件给福特公司,人家还是根本不理。后来李书福急了,直接找上门。谈啊谈,磨啊磨,终于给李书福搞成了。李书福事后说:三分靠自己,七分靠天意!

即使收购成功了,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还是觉得李书福必败。他们认为,吉利与沃尔沃都不在一个档次,沃尔沃也亏损严重,瑞典人自己也经营不好,吉利根本收拾不了这么一个烂摊子!

然而,李书福仍然不管不顾,一意孤行!他说,要用结果,要让全天下人都惊讶一把!

这就是李书福,他似乎看不到别人面上的讥笑,也听不到别人的挖苦。别人怎么说怎么看,都置之不理,不惊不乍,你笑你的,我干我的!

今天沃尔沃的经营状况,我们可以欣慰地说,“汽车狂人”李书福终于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豪赌+混不吝,是李书福商业品格里的两大特征。

豪赌,这个是显而易见的。李书福曾回忆说,“小时候我赌过钱,比方说赢了1块钱,全放下,变4块了,全放下,变8块了,再全放下,变16块。有些人赢了1块钱,就收回5毛,他赢的钱明显比我少得多。但我这种弄法,可能最后一次全没有了,一分也不剩。”

李书福做冰箱,做摩托车,再做汽车,都是这样。本来一个事情做得好好的挺赚钱,他忽然转行了,跑去做另一个不赚钱的事情,而且是把他此前赚的所有钱全部押注下去,不管不顾,连这个行业的水有多深都不知道就一猛子扎下去。

可以说,李书福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大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豪赌+混不吝。正式这种商业气质,让他们能够熬到最后也笑到最后。

企业家特别是创业者,就是要敢于赌。赌什么?赌时机!创业,归根结底靠三个东西:第一是时机,第二是时机,第三还是时机!创业者的一个最重要的能力,是“对时间点的把握”!

成功的企业家,在时机面前不能左思右想,犹豫不决。时机来了,看准了就得干,有条件要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反正要干成!

同时,企业家也要有承受旁人非议的钝感力。机会只有在没有人发现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机会,等所有人在青天白日下都发现机会了,机会就成了凉掉的黄花菜!



说来说去,每个企业家、创业者,都应当磨练你自己在破晓或者朦胧状态下进行判断,而且为之矢志不移的能力!

归根到底,无论李书福,还是当年任正非、董明珠、马云等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靠的就是这种战略把握能力。


这个时代

或许偏执狂更有机会胜利!
特别鸣谢:财经内参 | 独家供文

若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公众号后台,我们会及时做出妥善处理。

推荐阅读——ALT百科系列

第一期 | 电动汽车发展历史

第二期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历史

第三期 | 发展近200年,燃料电池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推荐阅读——ALT漫谈系列

第一期 | 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给汽车领域带来了哪些创业机遇

更多精彩文章即将推出,敬请期待。


    关注 ALT汽车硅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