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望:枫岭关

 

去浮盖山路上,不经意撞上了枫岭关。行前没做一点点功夫,就随团队出发。入景区,大车转中巴,大雨如注,看到了巨大...





去浮盖山路上,不经意撞上了枫岭关。

行前没做一点点功夫,就随团队出发。入景区,大车转中巴,大雨如注,看到了巨大的《浮盖山风景区全景游览图》竖立在公路边,匆忙转车间,没留意到图上的枫岭关。车绕盘山公路走不多久,前车停下,我们都在询问“到了?到了?”“浮盖山,还有十来公里呢。”这是什么所在?为什么停下?没人回答我们。

下车,看到了一个关口,听人在说,“枫岭关。”“到枫岭关看看。”“枫岭关”,头脑中没一点概念。跟着,走着,瞧吧,这就是团队“游”的随游。三省交界地方出现的关,肯定都是名关。名关才会留有记忆,才会引后人关注,才引后人去开发。看这枫岭关,夹在两山间,没有关楼,也许是我们在高处俯视的缘故,枫岭关却没能给我以高大雄伟的感觉。从我们所在的公路边往下看,公路在我们左手边,向前方山上继续盘绕而去,听说那是去浮盖山的。中间一条古道向下伸延,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关口门洞,那门洞,在我看来,就像一般农家院落的门洞。我们的右手侧有一片平地,搭着一些架子,种着江山有名的猕猴桃,猕猴桃园平伸着稍往右前,一棵高高的古树,岔开两干分出多枝,长着嫩叶,斜向关门,两个参差相连着的亭子,建在古树右前边的平台上,亭子平台前有一书卷样展开的石雕供人观看,刻着《新唐书》中的一段文字。有人告诉我们,这处亭子叫空海阁。果真有“空海阁”匾额挂着。外侧亭子供游人休息观景,里侧亭子里有一铜像,是一个风尘仆仆的僧者形象。僧者头戴斗笠,左手持钵,右手握杵,杵高于头,赤脚直立,目光深邃坚毅,想必僧者就是和尚空海了。空海何许人也?说是日本僧人,唐朝的。“唐朝的,此关历史就不一般了。”我们当中有人听着就联想感慨了。说是日本遣唐使中非常有成就的一位僧人。当然,没成就,怎会在此立有他的铜像呢?江山旅游局的周科长,如数家珍。我们在《新唐书》石雕前,专心听着。

空海法师是日本高僧,他是以学问僧的身份,随日本第17次遣唐使于公元804年7月乘船启行赴长安求学的。渡海时,遭遇台风,没能抵达宁波,同行4艘船漂散,空海和大使所乘的第一艘船在海上漂流了34天,九死一生,8月10日漂泊到了福建霞浦,11月3日获准入京,后经枫岭关,去廿八都,再转钱塘江、大运河,于12月23日到达长安。这座铜像是日本真言宗信徒和热爱中国文化的日本友人捐赠,按当年空海法师的身材面容浇铸,高1.83米,是继杭州灵隐寺等名寺之后第六尊空海真人塑像,也是唯一一尊由日本在中国设计制作的铜像。

我转到关顶,有心急的团友早就在关洞里走进走出,拍关内关外的风景照片了。据说这顶上原来是有关楼的,现在楼的痕迹,一点也找不到。如果想象,那倒是可以。我用步子量量,从外亭子里侧到对面长约20米,宽有16米左右。望关外,一条1至2米宽的石铺路,出洞门,一直沿左侧弯曲的山缘下伸,路右面是一方方山田,近处种着几畦洋芋,往下一片片梯田,绿色铺开,远处似有溪流蜿蜒在山谷间,底下散落着些村舍。关外景色秀美,关内背依青山,古道沧桑。关墙用卵石叠砌。从我们下车处,由上往下走向门洞,两侧卵石砌墙,藤萝蒙络,苍苔密生,尤显苍古。路左侧墙上嵌有一块繁体字“枫岭关”保护碑,墙根有小沟,水顺势向下急流,穿越门洞,流向关外。门洞为拱劵形,宽约2米,深3米多,高也有3米左右,门洞两侧及上方用紫红色石条错缝横砌,显牢固坚不可破状。门洞内有宽宽的凹槽,可能是以前安装关门用的。石门槛还在,有团友,一脚门内,一脚门外,意表一脚跨浙闽两省。我们想做回古人,发会儿思古幽情,我也上去试试,想感受感受那种豪情,却感觉豪情不在胸膛。据说,不久前,这空海阁所在的枫岭关已完全划归浙江省管辖,我们在此的豪情,也只能算是自作多情的一种表现罢了。

通过关顶,上五六个台阶,转到空海阁对面古道上方第二层平地,上面立有一木牌,载有“枫岭关碑记”。此碑记为清人汪麟德所作,读着碑记,我深感自己的浅薄。汪麟德见此关,能完全描绘出关内外形势,写出关之貌,关之气,跬步半越,浙闽两省尽在足下,而发“噫,纵失游夫万水千山,吾何憾焉”,思及“关内关外,愁云惨雾,岭上岭下,白骨黄茅”而抒“抚今叹古,得无慷慨悲歌”之情。我们呢?“在兹念兹”,是“乐”多,“吊”少。另有一巨石,刻有“空海之路”四字。据周科长介绍,空海法师北上长安,路途最为艰难的当属经枫岭关而行的仙霞古道,此数百公里中的关隘“操七闽之关键,巩两浙之樊篱”,此前此后的道路,大多走的是水路,只有此段山高路陡,行走最为艰难。后经日本高野山大学静慈园等数十位教授、浙江省旅游局何思源先生、日本鸟取观音寺主持中原良辩等研究者等数年考察,以“空海之路”给这条古道进行了命名,并立碑纪念,以传扬一种精神崇尚一种友谊。据说,空海法师是日本文字创始人,空海法师之于日本文化,就像孔子之于中国文化,空海法师的地位崇高。

枫岭关,我像汪麟德一样“叩关一拜”了吗?没有。我是带着虔诚来叩关的吗?没有。仙霞古道,雄关、胜景处处,枫岭关,果如其名,像汪麟德所言“漫山红叶”,那景致之美也是可以想象的。今天,雨中枫岭关,不经意的撞我,撞出了我考察旅游的一个内心感悟:乐且要吊之。乐是现代旅游的重要意义,游乐如果能在更细心关注“吊之”之“之”的内在意蕴之上,尤其是在积淀着丰厚历史的古代文化遗址上,我觉得,那样的现代旅游开发——让历史撞击现代人的心灵,那现代旅游的大力发展,才会显示出其真正的意义。

接下去的浮盖山之游,又会有什么等着我呢?浮盖山,或许不像枫岭关那样不经意,却会给我来个有意的碰撞?我真说不准。

——END——
作者:袁伟望,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

编辑:野客。
江山专辑
袁伟望:枫岭关

王永财:江山纪行

袁伟望:与君来往醉烟霞

麻绍勤、金荣方:加强山海合作,助推徐霞客游线申世遗 宁海江山开展徐学旅游文化交流活动



你想参加我们的活动吗?请点击下面蓝字阅读原文,加入我们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关注 宁海之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