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信息化中的人力资源结构、能力与素质

 

刘湘丽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一、工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近年来由信息通信技术(ICT)等飞跃发展和...





刘湘丽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一、工业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

近年来由信息通信技术(ICT)等飞跃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引发的制造方式变革引起了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12年4月刊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专辑,指出工业革命是以生产方式转变为重要标志的制造业变革。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取代了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福特汽车流水线生产为代表的制造方式开启了大规模生产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生产方式将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在这场由信息通信技术驱动的新工业革命中,各国都制定了国家战略,如,美国先进制造战略和工业互联网理念,德国的工业4.0战略,日本的机器人战略,中国的制造2025战略。

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网络化和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是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过程进行操作、控制和管理。可实现制造成本、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大幅改善;提高制造柔性、生产速度和产品定制程度;提升制造过程的价值创造能力。网络化是指将网络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构建面向企业特定需求的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可开展覆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全部或部分环节的业务活动,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和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与集成;可灵活地对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形成“大规模定制”生产体系。大数据分析是指对智能设备运转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储存与分析。大数据分析可用于优化制造系统、分析市场需求,还将促使制造与服务紧密结合,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二、新工业革命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第一,新工业革命将加速推进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减少生产制造中的劳动投入量,实现少量“现代知识型员工”对大量“传统简单劳动者”的替代。由于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近年里出现了跨国企业把工厂从发展中国家回迁到发达国家的“逆转移”现象。如,富士康江苏昆山工厂引进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后,用工数量由2013年的11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6万人。智能制造一方面有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工人、尤其是从事简单操作的工人面临转岗甚至失业的风险。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中国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改进组织以创造更多的新部门和新岗位、如何改进学习体系使人持续更新技能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第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减少对低技能劳动者、尤其是中等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工作领域可能被限定在高附加价值和低附加价值两个劳动环节。牛津大学Frey 和Osbome的研究表明,未来20年里47%的美国从业人员将面临被替代的危险。他们所处的职业是办公室与行政事务、销售与批发、服务、交通和生产制造。 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新井纪子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擅长海量分析与计算,未来必将进入调查、分析、设计等领域,从而导致员工向其他工作领域转移,而留给人的工作领域,要么是高度知识型劳动,要么是体力劳动或者不需要教育的低工资劳动。麻省理工大学的埃里克·布林约尔松教授和安德鲁·麦卡菲在《和机器赛跑》中也指出,未来10年里劳动需求将呈现两极分化,技能与工资的关系将变成U形。我们必须思考人与设备在智能化社会中的分工与合作,以更合理地调整技能培养方向和工作方式。

第三,随着技术不断数字化、智能化,人的知识型技能将会越来越重要。智能设备虽然能够替代简单操作甚至一些分析型工作,但无法替代人去思考至今为止没有过的新事物,无法像人那样跳出过去经验去创造新概念、新想法、新产品。想象力、创造力是无法被机器替代的,而这正是人在未来智能化社会中最需要掌握的能力。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环境将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因此,人就不能够局限在狭窄的专业领域中,而要掌握包括从技术到商业模式的广范围的知识与技能,形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培养符合工业信息化需要的创新人才

一是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形成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和相应机制。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适时分析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使各层次教育规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步,更有效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减少单纯归类、计算、审核、分析类专业,如会计、文秘、法律专业等。打破文理分科界限,增加集科学、社会、商务在内的跨专业、综合专业等。

二是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该具备高度化、多样化能力。高度化的能力,是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某个学科和技术领域达到了最前沿水平。多样化能力,是指掌握多个学科、多个技术领域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重点培养的四个能力领域:解决跨领域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项目管理与组织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要注重拓宽知识、技术领域,要培养多种能力;注重培养技术领域以外的人文社会、管理领域的能力;注重培养综合化能力,即整合和综合使用各种知识与技术的能力。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首先,能力目标应该和实际的技术、商业、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如由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设立课题,挑选学生和企业研发人员组成团队来进行攻关。其次,采取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培养方式。单独的教育课程;课题研习形式;再次,课题具有新颖性、前沿性、现实性、学科交叉性;课题没有答案;跨专业领域成员结构;具象化的课题成果;把优秀的课题成果推荐给社会使用。

四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从国外实践来看,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由教育机构和企业来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经费分担有三种模式。不论是哪种模式,都会必须有一个好的机制来保证资金的长期供给。

中国应该根据未来科学技术变化、产业结构发展等因素,制定创新人才的能力目标和培养计划。做好长期资金供给的准备,保证相关资金的一贯性投入。在教育机构、企业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来保证计划的实施。鼓励学校、产业界共同开发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方法,对其中被证实有效的方法,政府提供资金进行推广。

本文根据刘湘丽研究员在天津“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联席会”上的报告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文章为本公众号原创或根据网络搜集编辑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关注 江苏职教徐刚机电技能名师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