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交的意义

 

你的社交也只限于淘宝、京东和美团的快递哥吗?...

最近因为在写公号文章,所以慢慢开始注意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的影响力、传播力。实践之后发现其实我在朋友圈中的影响力基本上就等于——没有,或者仅胜于无,只限于寥寥几个最亲密的人。

闺蜜很早以前就跟我讲过,我的优势在于对内的方面,比如说执行力,劣势在于对外的方面,比如社交力,开放的程度。

我那时有些不以为然。难道说不是,朋友在精不在多吗?比起有一大堆的泛泛之交,与一两个真正惺惺相惜之人保持深度的交往才应该是更应该做的事吧。再说生命这么短,我有这么多要完成的事,为什么要花心思去结识那么多并不一定值得我认识的人?

我知道好多人都跟我的想法一样。社交的成本太高,收益不定,而且伴有一定的风险(比如遭遇借钱),不论怎么看都是不划算。于是对一切社交say no,我与外界连接的唯一刚需就是外卖小哥。

直到最近。

闺密和夫君是非常open的类型,花在社交上的时间比我多很多,打电话聊天时候经常听他们说周末要去见一个朋友,大学的师兄、室友,或者机缘巧合认识的某个人。我环顾一下我的朋友圈子,能够保持联系的人仅限于我妈、同事、快递。

并且他们非常有共享和传播精神。两人都是清华毕业,圈子里有很多出色的校友(他们的社团、学生组织很多,所以认识的人远不限于同班或同系的同学)。他们会组织自己的不同小圈子互相认识交流,成为一个大圈子。大圈子里的每个人再去扩展可能有同样兴趣的朋友,这样圈子越来越大,交流多了以后,那些不感兴趣的人慢慢地走开,最后到一起的大都是能聊的来的人。

我有幸参与了他们的活动,几次下来,真的受益良多。不仅仅是收获了一群优秀的朋友,也让长期挣扎在一个怪圈里的自己有机会看到了不同的世界,看到完全不同的活法。后者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超想象。

于是对社交开始有了些粗浅的认识。

第一,有实际价值。

这样说太功利了,我知道,但事实的确如此,所以就坦诚点第一个讲出来。

写公号之后,翻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联系人,70人左右。除去一些只是出于不可抗力因素才加上我如今肯定早已将我拉黑的朋友(比如大学里的某个室友,或者公司里的某个同事,哦女生之间可怕的毫无来由的仇恨你懂的),我估计真正能看到我状态的人只有二三十个。想想这个真是对自己呵呵哒了。你需要的每一样资源,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那必然是一个经年累月的准备。

这仅仅是出于传播的需求。我们都知道朋友的实际价值绝不止于此。父母生病苦无良医的时候,异国他乡遭遇困难的时候,买房筹款(还是有可以借钱的朋友的)的时候,陷入困境无法自救的时候,感觉孤独需要找个人说话的时候,快递来了而我没在家的时候,种种时刻,我们都能体会到,如果当初不只是打了一个招呼,而是深入交谈过一两个小时,你现在则大可不必纠结这样冒昧地求助真的好吗。

第二,让人变得柔软。

一个社交很广的人,他有极大可能是个好相处的人,没有许多棱角。

我自己就是个反例,曾经一个月内至少跟陌生人吵上一次架,对人十分警觉,对谁都是防御姿态,好像有被迫害妄想症。连工作上的老板都说我『脾气太坏』,而原来我一直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还振振有词,我为什么要微笑对人,为什么要跟一个我昨天不认识今天见过一面而已明天后天再也不会见到的人那么和善呢?我就生活在我的世界里,不犯别人,别人也不要惹我。人畜无害,不就好了。

你听得出来,这是个情商低到地底下三尺的人。而且我也很快自食其果了。三年前工作中跟一个距离很远的部门里的人吵过一次,末了还把电话给啪的挂断。最近转做管理发现需要跟那个部门提需求,巧的是吵过架的那个人也做了团队经理…我这心里真是叫苦不迭。现世报也没这么快啊。

我老公小麦同学就有一个本事,第一次见他的人很快就能感觉到他很易相处。朋友有什么事,他会很热心的提出帮忙,哪怕其实解决不了啥问题。有时候我们到一个陌生城市旅行,他能跟当地的司机一路侃大山。

一位朋友说到,你要把自己放低,不能那么高冷,才能获得那些你需要的信息。

第三,接受度的提升。

周末聚会上一个朋友讲,可能是年龄递增带来的一种习惯,我们会越来越倾向于用自己的知识阅历体系建立起一个防御系统,不管别人说什么,冒出头脑的第一个念头都是搜肠刮肚寻找反例经验。

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

如果是在一个我们本身不那么了解的领域,大概还更愿意敞开心去了解和聆听别人的观点,但如果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领域,这时候防御体系就开始工作,自动阻断其他人的不同意见,不论对方怎么说,我们都只是在自己所知的范畴内找到反对的依据。对方的观点很难真正被我们认真思考。

这是件很可悲的事情,因为这确实意味着一个人的变老。心开始闭塞,固步自封。

社交可以提升我们对新鲜的或者异己事物的接受度。即使我可能不同意对面的人掌握的观点,但我保留意见,我保持聆听的姿势,开放的心态。而且很可能有一句话已经走进了我的心里,在某个清晨醒来的时候突然想到,并醍醐灌顶。

第四,冲破定势思维。

社交的一大好处是认识不同专业的人。我们一天花上8到10个小时工作,身边的人都是同事,很容易陷入专业的惯性思维里跳不出来。

比如我是学工科计算机的,上周认识了一位学传播学的北大博士,他研究的课题让我脑洞大开,十分有意思。你跟不同领域的人聊天,总会发现自己的经历和阅读没有覆盖的那些方面,就能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完成一块拼图。

社交的意义当然远不止于此,除了对个人的意义外,还有整个社会层面的收益。我如今还在初级阶段,只能浅谈。另外还有几个关于如何社交的心得,也一并记录和分享。

第一,一定要有线下交流。

我们很懒,所以要假装很忙,忙着发呆,忙着刷剧,忙着做一切不需要出门的事。有人说,地铁上费去两个小时的来回,就为了跟朋友见面聊上一会儿,值得吗,想聊什么微信不就解决了?

你不看着一个人的眼睛,恐怕永远听不到他/她真正想说的,对方也得不到你的反馈。交流最重要的是彼此理解和共鸣,这是光靠电子信息的传播很难达到的目的。

第二,聊兴趣,谈爱好。

兴趣爱好是建立联系的最快最有效途径。每每听到有人说他爱读书或者跑步,我都愿意多聊上几句。两个陌生人,想要坐在一起交流而不尴尬,总是得找点儿共同的话题。另外从兴趣当中也可以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个人的心性。

第三,善于求助,当然也乐于助人。

我特别不愿意麻烦人,主要指一些小事。昨天出门一会儿,刚好一个快递到了,小麦说找楼下邻居帮忙取一下。而我总感觉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求人。其实我后来想了想,这确实是一个社交的包袱。如果一段关系里你总是怯于求助,那么别人也不好意思总找你帮忙,这样的联系就很松散。彼此需要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社交的目的并不在于交往本身。你可能认识很多人,但未必真正从一份关系里有所获得。不仅仅是对方身上值得摘取的优点,更多的是在不断的交流当中淘砺沉淀下的思想金砂。的确,社交的成本很高,需要不断付出时间、精力和情感,要费心保持不断线的联系,要在节日和生日问候,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平衡自己的独处和社交,这是另一个问题,以后可专门再谈。可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群体里,就不能因噎废食,即便成本高,也要去做,关键看怎么获得。

社交是一门课,估计要修大半辈子才能攒够学分。以上是初级阶段的心得,希望能给小伙伴们一点启发。
微信 ID:readandrun
读书 | 跑步 | 思考 | 自己


    关注 readandrun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