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赌石中的“龙到处有水”?【太经典】

 

翡翠从挖玉、赌玉、加工、到经营都充分蕴涵了丰富的民间传统色彩,玉石商在实践中也是根据民间传统经验和当地特点,...





翡翠从挖玉、赌玉、加工、到经营都充分蕴涵了丰富的民间传统色彩,玉石商在实践中也是根据民间传统经验和当地特点,以形比物、以物比物,形象化地总结出了一些描述翡翠种类和评价翡翠质量的行业俗语,也就是所谓的“行话”。这些行业俗语能够帮助我们尽快融入到翡翠行业之中,如果理解不充分,则可能会造成对翡翠认识和判别的差异,出现买卖的失误。

所以,进入翡翠行业,首先必须能够说“行话”,这也是翡翠行业高风险、高门槛的表现之一。



“龙到处有水”是判断翡翠质量的行业俗语之一。因为翡翠的绿色往往呈带状延伸,犹如一条龙形状,因此把绿色比喻为龙,“水”是指翡翠的水头,也就是翡翠透明圆润的程度。“龙到处有水”是指绿色的部位往往水头好,质地相对细腻圆润一些(图1)。



图1  龙到处有水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得从原生翡翠的形成说起。

原生翡翠大致经历了成岩、成玉、成癣和变形等四个阶段,其中成岩阶段和成玉阶段是翡翠形成的重要阶段。

1、 成岩阶段

为翡翠的最初形成阶段,是在地壳的深处通过岩浆活动或变质作用形成较为纯净的硬玉岩(图2)。其颜色以白色为主,主要为硬玉矿物集合体组成,结晶颗粒较粗,颗粒边界清楚、晶形完整,结构相对疏松(图3)。直观上看翡翠为白色,质地粗糙,透明度差,多数都未达到玉石品级或属于中低档玉石品级。
图2  成岩阶段翡翠,质地粗,颜色为白色
图3 成岩阶段翡翠中硬玉矿物颗粒界线明显,显微照片


2、成玉阶段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封闭环境中,成岩阶段的硬玉岩通过动力变质作用进行变质改造,使原来结晶颗粒较粗硬玉矿物进行重新调整,产生动态重结晶(图4),颗粒边界产生细晶化作用,使得硬玉矿物颗粒变细,并有效地消除了硬玉矿物颗粒间孔隙的存在(图5)。从而使翡翠质地变为细腻圆润,结构更加紧密,透明度也大大提高,使翡翠达到了玉石品级(图6)。
图4  硬玉矿物动力重结晶细晶化显微照片
图5 硬玉颗粒界线的动态重结晶现象
图6  成玉阶段翡翠质地细腻,透明度增加


成岩阶段转化为成玉阶段的变质改造过程用直观的比喻,也就如同我们把生米煮成熟饭的过程:生米是不透明的,但经过蒸煮以后,就变成了透明圆润的生饭。如果蒸煮过程比较彻底的话,生米将完全转变形成熟饭;但如果蒸煮过程不彻底,就会有残余的生米和熟饭同时出现,出现“夹生饭”的现象。

翡翠的成岩阶段产物就如同生米,成玉阶段产物就像熟饭,成岩阶段转化为成玉阶段的变质改造过程就是米饭的“蒸煮”过程。成岩阶段翡翠的变质改造过程比较透彻的话,会完全转化为成玉阶段产物,翡翠质地细腻圆润,透明剔透,属于高质量的翡翠,如玻璃种、冰种的翡翠(图7);变质改造过程如果不彻底的话,就会出现“夹生饭”的现象,在翡翠毛料中既可以见到成岩阶段质地粗糙的白色翡翠残余,也可以见到成玉阶段质地细腻、透明圆润的翡翠,这在大部分中低档的豆种、芋头地、干白地翡翠毛料中是经常可见的(图8),即使在冰种翡翠中所出现的少量棉絮,形象地说也就是成玉作用过程中的“夹生饭”残余(图9)。
图7  成玉阶段形成的质地细腻冰种翡翠毛料
图8 成岩阶段和成玉阶段共存的翡翠,“夹生饭”
图9  冰种翡翠中的棉絮——“夹生饭”


成岩阶段的翡翠由于所含Cr、Fe、Mg等致色微量元素比较少,而且趋于分散,因此翡翠的颜色以白色居多。在成玉阶段的变质改造过程中,原本趋于分散的Cr、Fe、Mg等微量元素,会产生迁移与富集,相似的成分互相集中于一起,当硬玉矿物中Cr、Fe、Mg等微量元素富集到一定含量后,就会使翡翠出现了绿色(图10),其中含Cr会出现翠绿色,含Fe、Mg等会出现暗绿色或蓝绿色。

所以,成玉阶段不仅仅可以使翡翠质地变得更加细腻圆润,同时也会导致颜色的产生。这使得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翡翠中绿色部位往往质地都比较细腻,透明度也比较好,这就是俗称的“龙到处有水” 的现象。
图10 成玉阶段质地细腻,绿色出现


根据“龙到处有水”的特征,我们可以来判别天然翡翠和染色翡翠:天然翡翠只要是绿色部位,往往透明度都会比周围白色部位要好一些,细腻圆润程度也会高一些(图11);染色翡翠(C货)或注胶染色翡翠(B+C货)则相反,绿色部位和白色部位的透明度和细腻程度基本一致;甚至B+C货翡翠由于白色部位结构松散,是最容易被酸浸蚀和注胶的部位,使得白色部位的透明度反而比绿色部位要好(图12),绿色部位也会显得不够细腻,粗糙一些,这与天然翡翠明显有别。
图11  天然翡翠绿色部位透明度较高
图12 B+C货翡翠白色部位透明度相对要好
  





    关注 缅邦翡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