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解表药·藁本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藁本...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藁本
中药图片


藁本 原态


藁本 药材


藁本 饮片
来源
《神农本草经》
别名
西芎藁本、藁苃、鬼卿、地新、山茝、蔚香、藁板。
英文学名
Rhizoma et Radix Ligustici
处方用名
藁本、川藁本(洗净,晒干,切片用)
药用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is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干燥根茎及根。藁本主产于陕西、甘肃、河南、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辽藁本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等省。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切片,生用。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膀胱经。
功效
1.祛风

2.散寒

3.除湿

4.止痛
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巅顶疼痛。本品辛温香燥,性味俱升,善达巅顶,以发散太阳经风寒湿邪见长,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常用治太阳风寒,循经上犯,症见头痛、鼻塞、巅顶痛甚者,每与羌活、苍术、川芎等祛风湿、止痛药同用,如神术散(《和剂局方》);若外感风寒夹湿,头身疼痛明显者,常羌活、独活、防风等药,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2.风寒湿痹。本品辛散温通香燥之性,又能入于肌肉、经络、筋骨之间,以祛除风寒湿邪,蠲痹止痛。治疗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每与羌活、防风、苍术等祛风湿药同用,如除风湿羌活汤(《内外伤辨惑论》)。
一般用量与用法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方剂举例
羌活防风汤(《活法机要》)羌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甘草。治感冒头痛。
文献摘录
       1.《神农本草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
2.《医学启源》:“治头痛,胸痛,齿痛。”
3.《本草正义》:“藁本味辛气温,上行升散,专主太阳太阴之寒风寒湿,而能疏达厥阴郁滞,功用与细辛、川芎、羌活近似。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是3-丁基苯肽,蛇床肽内脂,辽藁本根含挥发油1.5%。另含生物碱、棕榈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藁本中性油有镇静、镇痛、解热及抗炎作用,并能抑制肠和子宫平滑肌,还能明显减慢耗氧速度,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对抗由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缺血。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抗菌作用。藁本内酯、苯酞及其衍生物能使实验动物气管平滑肌松弛,有较明显的平喘作用。
3.临床研究:用藁本阴道栓治疗宫颈糜烂并阴道炎(糜烂Ⅰ度~Ⅱ度)患者。方法:每晚1枚自行放入阴道,7天为1疗程(医药导报,1998,17(5): 331)。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祛风益损汤(熟地15g,川芎、藳本、前胡各6g,防风12g,当归20g),治疗眼球顿挫伤前房积血患者。出血在3天内加仙鹤草、白茅根各15g,黄芩10g,三七粉3g;3天后加桃仁、红花各10g,大便燥加大黄6g(四川中医,1997,15(7): 50)。川芎8g,藁本、防风、独活、二氧化钛、尿素各5g,维生素E0.02g,氮酮1g。以橄榄油脂、白凡士林、十八醇、单甘油酯、尼泊金乙酯、液体石蜡等为油相,甘油、十二醇硫酸钠、蒸馏水为水相,共同制成中药祛斑美白霜,局部外用,治疗面部色斑有效(中成药,1991,(3):9)。
小科普

第二节 用量

       用量,就是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时的分量。一般包括重量(如若干两、若干钱)、数量(如几只、几片)、容量(如若干汤匙、若干毫升)等,它们都是常写于医生处方上希望药房配付的药量。

中草药的用量,直接影响它的疗效。如果应该用大剂量来治疗的,反而用小量药物,可能因药量太小,效力不够,不能及早痊愈,以致贴误病情;或者应该用小剂量来治疗的,反而用大量药物,可能因药过量,以致克伐人体的正气,都将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后果。此外,一张通过配伍组成的处方,如果将其中某些药物的用量变更以后,它的功效和适应范围也就随着有所不同。由于这些原因,所以对待中草药的用量,应该有严谨而细致的态度。一般说来,在使用药物、确定剂量的时候,应该从下列三个方面来考虑:

1、药物的性质与剂量的关系:在使用剧毒药物的时候,用量宜小,并以少虽开始,视症情变化,再考虑逐渐增加;一旦病势已减,应逐渐减少或立即停服,以防中毒或产生副作用。在使用一般药物的时候,对质地较轻或容易煎出的药物如花、叶之类,用量不宜过大;质重或不易煎出的药物如矿物、贝壳之类,用量应较大;新鲜的药物因含有水分,用量可较大些,干燥的应较少些。过于苦寒的药物,多用会损伤肠胃,故剂量不宜过大,也不宜久服。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大一些;在复方应用时比单味药用量要小一些。

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成人和体质较强实的病人,用量可适当大些;儿童及体弱患者,剂量宜酌减。又病情轻者,不宜用重剂;病情较重者,剂量可适当增加。

现在临床处方一般用量大致如下:

1、一般药物:干燥的一钱至三钱(如麻黄、荆芥、知母等),新鲜的药物一两至二两(如鲜茅根、鲜生地等)。

2、质地较轻的药物:三分至五分(如灯芯草等),或一钱至一钱五分(如白残花、薄荷叶等)。

3、质地较重的药物:三钱至五钱(如熟地、何首乌等),或一两至二两(如石膏等)。

4、有毒药物:毒性较小的用五厘至一分(如雄黄),毒性较大的用一毫至二毫(如砒霜)等。

5、其它用量:一支(如芦根)、一条(如蜈蚣、壁虎)、三只至五只(如葱白、番瓜蒂)、三片至五片(如生姜)、一角(即四分之一张,如荷叶、)、一札(如灯芯草)、数滴(如生姜汁)、十至二十毫升(如竹沥)等等。

现在由于中草药运动的普遍开展,临床上对于草药的用量一般多用五钱至一两,在用药药味较少、药性没有毒性或副作用的情况下是可以的,而且在应用过程中还打破了旧习惯的框框,发现了许多药物的新疗效,对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处方用药药味已经很多,或者有些药物具有不良副作用,用量就应该适当小些。特别是有些药物,一方面固然有良好疗效,但价格又比较昂贵,如犀角、羚羊角、麝香、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更应该注意它们的用量。

现在临床处方中草药的用量,是采用“g”为单位的公制。旧制一斤十六两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

1斤(16两)= 0.5kg = 500g

1市两= 31.25g

1市钱= 3.125g

1市分= 0.3125g

1市厘= 0.03125g

     【文献摘录】

《本经》:“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往期回顾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下期更新:苍耳子

中西医临床医学

微信号:zxclinicme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中药学汇总,请戳【阅读原文】。


    关注 中西医临床医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