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公司日·嘉宾演讲】盈碳郑然文:碳交易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在2015年6月16日浙商证券“清洁的能源,美好的生活”主题“公司日”活动上,来自上海盈碳的郑然文先生分享了对碳交易的看法,以及对中国碳市场的展望。...





.

在2015年6月16日浙商证券“清洁的能源,美好的生活”主题“公司日”活动上,来自上海盈碳的郑然文先生分享了对碳交易的看法,以及对中国碳市场的展望。郑丹丹(浙商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分析师):

.

伴随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逐步推进,碳交易市场也油然而生。接下来,我们有请上海盈碳总经理郑然文先生给我们作主题演讲:碳交易与中国碳市场展望。

郑然文(上海盈碳,总经理):

各位来宾,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此机会参加浙商证券主题公司日活动,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碳交易与中国碳市场展望。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碳交易的溯源。

第一次能源革命是人们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从而使人类摆脱了荒蛮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大生产时代,同时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被大规模使用,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化石能源大规模使用导致粉尘以及CO2排放大规模增加,特别是20世纪末,更是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截止到2013年全球CO2排放量高达360亿吨,我们可以看到从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CO2排放量增加了5倍之多。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环境人类健康都带来很大危害。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英国伦敦,特别是煤炭大量使用,导致二氧化碳和粉尘的聚集,形成我们熟悉的雾都。同事医学也证明,人类心血管病、癌症等均与化石能源造成的污染密切相关。

碳排放同时也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由于碳排放增加,使地球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冰川融化,生物生存困境、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土壤沙化、虫灾频发等一些列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1992年,全世界达成了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就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也是国际社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制定的第一个、最基本的框架。第二个影响深远的国际协定是《京都议定书》,截止到2009年2月份,全球一共又183个国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第一批签署《京都议定书》的欧盟,首先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碳交易排放体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美国虽然没有签订,但是部分州也在推进类似行动,比如加州建立了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同时京都议定书引入灵活的市场机制,帮助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目标。比较成熟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清洁发展机制。

《京都议定书》为碳排放市场交易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正是有了《京都议定书》发达国家才有了强制性的减排目标,才使碳排放的配额形成稀缺资源,因而才具有了其商品的交易价值,并最终才有了以CO2排放权为主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碳排放交易有其独特的商品属性,比如稀缺性、刚性、实用性。同时碳排放交易与其他商品一样,比如和石油、天然气一样,具有其商品属性可以进行交易,又有金融属性,比如可以发展成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进行交易。既有经济价值,也是国际政治博弈的产物。我们可以看到,每年都会有气候变化大会,其实气候变化大会也是国际政治博弈的过程。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世界上主要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从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后,各国越来越多参与到碳金融市场建设中。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建立30多个碳交易市场,到2011年,交易总规模达到1760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一个碳交易市场——欧洲欧盟碳交易市场,其涵盖了30多个国家,1万多家企业,以及2000多家航空公司,其交易总额和交易总量一直占到全球3/4以上。2013年欧洲碳交易市场规模达到22亿吨。全球还有其他几个主要市场,比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西部一些州与加拿大联合形成区域性碳交易市场。

下面介绍一下后京都时代的碳交易市场情况。京都议定书的第一个履约期到2012年结束。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对续签,导致第二个履约期续签一直无法实现,主要由于缺乏共性,发达国家的政治意愿不足。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碳排放市场持续发展,比如说澳洲在2005年的7月1日加入欧盟碳交易市场,中国也在建立自己的碳市场,同时美国更多的州也在建立一些自己的碳市场。

2011年德班会议取得一个重大成果:从2013年开始,第二承诺期开始执行,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同时,通过了一揽子协议,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成立基金管理框架,这对发达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起到非常重要作用。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企业、甚至私募资本涉足碳金融领域。除了这些金融机构积极介入碳减排市场、碳期货等这些金融活动以外,碳交易指数也成了一个重要市场指标,比如泛欧交易所2008年推出了低碳100欧洲指数,同时标准普尔等指数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低碳环保指数。根据世界银行碳交易市场研究,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市值将达到3.14万亿美元,有望超越石油,成为第一全球最大交易商品。我们可以预计碳排放交易有可能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秩序的创新性因素。这极有可能导致未来几十年全球美元定价格局的重新安排。

下面介绍一下中国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中国最早开始接触碳交易应该是从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开始。所谓清洁发展机制就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等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可以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发展中国家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作为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其实简单来讲,就是发达国家出资购买发展中国家减排项目的减排量,用于帮助其实现自己的减排目标。中国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项目是从2005年开始执行,是由亚洲开发银行来帮助完成。2006年至今,中国已经有3686个CDM注册项目,其中1308个项目获得签发,也就是减排量出售。累计开发8.36亿吨碳资产,累计获得超过百亿美元资金,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减排收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过,其排放总量达到 97亿吨,超过全球排放总量的1/4。随着经济发展,化石能源被大量使用,碳排放增加带来非常严重的雾霾等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其中碳减排是一个最急迫,最需要最先攻破的一个堡垒。为了改善环境,“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2015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0年下降17%;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在2005年排放量下降40%~45%。2015年1月1日,最严格的环保法开始实施。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减排问题,比如建立碳排放交易试点,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首批碳交易试点有7个试点省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湖北、重庆、广东、深圳。每个试点省市纳入几百家企业,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各个地市建立自己的专业的碳排放交易所。按照中国碳排放第一个年度情况,仅有的7个试点城市的配额总量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二大的交易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市以来,各试点城市交易频繁,作为一个交易的元年,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1.47亿元,后市发展客观。

再来看一下中国碳市场展望,其实设立试点的目的还是建立一个全国统一性的碳市场,从目前来看,会以目前7个试点城市为中心向外扩散。预计2016年会建立起全国性的碳市场,到2020年建立起成熟的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其涵盖碳配额交易总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推广发展碳金融,围绕现行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进行各种产品创新以及其他金融服务,从目前的现货发展到碳期货、碳金融等产品,交易平台和交易工具趋向多元化。融资支持及通过成立各种碳基金及环保基金,以及直接贷款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碳交易将催生巨大的商机,随着中国碳交易的兴起,将推动低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成熟,将撼动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碳市场发展也会给新能源企业及相关企业带来额外收益,比如光伏、风电项目,如果开发成CCER项目,除了正常获得发电收益外,通过出售减排量可以获得一块额外收益;碳资产合理管理,比如被纳入到碳交易体系里的控排企业,可以通过对其配额的合理化管理,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还可以进行金融化操作,比如把配额和减排量进行质押贷款,发售信托产品等,对企业发展进行融资;投资者也可以进入碳市场领域,比如参入到二级市场的交易、合伙参与碳资产开发,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专业的低碳公司股权、以及购买相应碳基金等。

这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微信号:iAnalyst感谢关注

P.S.

.

感谢浙商证券实习生李丹丹同学为速记整理所付出的辛劳。不能完全排除演讲者口误与速记整理者笔误。

.

关于我们(由郑丹丹、陈笑宇等研究员组成的浙商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研究团队)对碳交易与碳市场的投资观点,请阅读不断更新的外发报告。

.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封面配图(正文页面无显示)来自互联网。延伸阅读

据媒体报道,业内预计,中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2019年以后,碳交易市场将承担温室气体减排核心的作用;到2020年,每年碳排放许可市场价值将达到600至4000亿元。请参考以下视频。



相关文章

置信电气王小颖:国家电网和置信电气在碳市场扮演什么角色?(2015.6.30)

窗外大雨滂沱,会场热情似火(2015.6.17)

邓宏光:浙商证券更懂得雪中送炭(2015.6.18)

四方股份徐刚:光伏薄膜发电,民族产业有责任介入(2015.6.23)

中兴通讯徐宇龙:汽车无线充电时代来临(2015.6.24)

昂华陈亮:面对《中国制造2025》任务书,中国企业要补哪些课?(2015.6.26)

寻阅方法:关注本平台后,请查阅对应日期发布的历史消息。谢谢关注与阅读!

浙商证券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研究团队

郑丹丹,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硕士,曼彻斯特大学MBA。曾任职于跨国企业ABB、华泰联合证券、华泰证券,2015年5月加入浙商证券研究所。

陈笑宇,同济大学工学学士,墨尔本大学能源研究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曾任职于南玻集团、国电集团,2014年6月加入浙商证券研究所。

洪绚,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硕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跨国企业ABB、银河基金,2015年2月加入浙商证券研究所。

傅爱兵,天津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理学硕士。曾任职于上海电气,2014年9月加入浙商证券研究所。

徐智翔,西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复旦大学理学硕士。曾任职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华彩咨询、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2015年6月加入浙商证券研究所。


    关注 分析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