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闯红灯》论文

 

一家三口开车正送孩子前往参加考试的路上,突遇堵车,这时又遇到一个幼儿生命垂危急需送往医院抢救,交警为其开道,但又再次遭遇堵车在这关键时刻,他放弃了送孩子到学校考试,不顾孩子母亲的阻挡依然选择了为需要抢救的孩子带路。...



《我要闯红灯》论文

2016-05-24 汪苒 邢亚丽 南疆微影

故事梗概

该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孩子被东西卡着喉咙了,生命危在旦夕,面对堵车却又无可奈何,另外一位送孩子考试的父亲听到这一消息,不顾妻子的反对,与自己孩子的考试,毅然决然的选择先救那个孩子。表现了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


《我要闯红灯》是一个纪实性的片子,反应生活中平常的故事:堵车,但同时又高于生活,具有小说般跌宕起伏的趣味性。

《我要闯红灯》有着和其他好电影一样的好的叙事结构:前埋伏笔,高潮加压,两难问题,限时解决。在片头中用了五个平行剪辑表现各个行人的忙碌和他们在路上遇到堵车的情形,这些行人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赶到目的地,然而都遇到了堵车。一遍一遍渲染强调会堵车,为故事中人物遇到堵车埋下伏笔。在故事高潮,主人公一行赶往医院的路上遇到吵架不让路的,使主人公通往医院的路不那么顺畅,加强了故事的节奏,增加了影片的看点。好的影片都是这样,越是高潮越是要有冲突点,有跌宕起伏,让观众跟着人物体验一次次紧张。在影片中主人公要送自己的孩子去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途中遇到堵车,这时一个陌生的孩子亟待抢救正需要他的帮助。两个问题的同时出现让主人公面临两难选择:一面是自己的孩子要参加重要的考试,一面是陌生的孩子喉咙被卡性命难保。这两个问题都很重要,一个虽然只是考试但关系到的是自己的孩子,也很可能这次考试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另一个虽然是陌生的孩子,但关系到一个生命,是性命攸关的事。作为一个父亲,这两个问题对于主人公来说都是难以抉择的。不仅如此,这两难选择还遇到了堵车,而且都有时间的限定:考试无疑要准时入场且只有一次机会;而喉咙被卡的孩子要被抢救,时间就是生命。两个问题,只能选择其一,必须在有限时间内解决,这就构成了影片最大的冲突点。

故事开始
故事开篇以一个从下到上的摇镜头拍摄了一栋大楼,交代了故事背景——大都市。摇镜头能够更好的表现空间,表现人和物在空间的关系,可以把许多事物联系起来表现,摇镜头的落幅有时也有突出主题的作用。这里的摇镜头从头到尾楼体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面积,体现了繁华城市给人一种压抑感。
三组镜头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景别拍摄,全面地表现堵车状况,突出强调了堵车这一现象,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理解画面内容.另外整个画面都是车,渲染一种压抑的气氛,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声画分立

也称声画分离,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像不相吻合、不同步、互相离异的蒙太奇技巧。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形像摆脱了互相间的制约,而具备了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和统一。声画分立的运用使电影突破了舞台剧的限制,为电影艺术再现生活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声画分立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声音主观化作用,还能借此衔接画面、转换时空。它可以以同一种持续进行的声音为纽带,把一系列表现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起来,构成自成首尾的蒙太奇段落。声画分立的直接结果,是突出了声音的作用,使它从依附于形像的从属地位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元素。声画分立以分离的形式,加强了声音同画面形像的内在联系,使之更加富于感染力,从而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 。

《我要闯红灯》开头呈现堵车现象的同时插入了人们讨论堵车的画外音,这是声画分立的具体运用。声音人们的讨论声,画面却没有讨论的人,声音和画面相互独立。但画面内容展示的堵车现象和声音内容却是相匹配的。让观众在看到堵车全貌的同时,仿佛又进入了另一个更为具体的堵车场景。

景深镜头

长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是指镜头焦距长于50毫米的镜头,长焦距镜头视野小,景深也小。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纵深空间中的景物只有在聚焦点前后很小的一段范围内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因为压缩了现实的纵深空间,物体近大远小的正常透视关系被削弱,物体的距离感缩小,处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景物压缩到一起,是影像变得扁平,繁杂的北京被虚化,容易突出画面的主体。

《我要闯红灯》中上班女乘客和司机对话的场景中为了突出说话主体,运用长焦距镜头,在主题说话的时候将配体虚化。

有无源音

有源音和无源音:是指声音本身出现在影视的叙事空间中,包括直接出现在画内空间或者画外空间中,无源因是指在叙事空间中不存在具体的音源,而无源音则更注重在电影中的主观情绪的表现。

该镜头中 ,画面呈现的是妈妈的在车内哭泣的情形,声音也是妈妈哭泣的声音,是有源音。接着画面切换到车外的空镜,声音也随之变为无源音,却还是妈妈的哭声。无源音的空谷传响的音效让人感觉很凄凉。

两次闯红灯

第一次闯红灯4分40秒,第二次闯红灯4分54秒,警察带着私家车两次闯红灯,呼应主题,一般情况下,闯红灯时违反交通规则的,警察更不能违反,所以又从侧面反应出,当时的情况很危急。

剪辑问题

无缝剪辑:在数字技术的参与下,许多画格与画格、镜头与镜头间的接缝被取消,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转场方式。数字技术可以把形成影像的不同成分分解开,单独拍摄下来,然后再把这些分别拍摄下来的影像成分经过处理后有机地、按照人的意志随心所欲地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天衣无缝、如同单一镜头拍摄下来的电影影像。

警察从车外到坐下,挂挡再到车走,一连串动作,连贯动作来表现警察出发去抢救孩子 。

平行剪辑:是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将同一时间内,展开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故事情节线索组接在一起,互相呼应,联系,彼此起着促进作用。

警察在 这一时间赶去救人,而与此同时医院那边,也在做着准备活动,等待救援,在此画面中,警察和医生看似两个空间的活动。其实在做着同一件事,相互联系,互相呼应。

影片高潮

一个电影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建置)开始,(对抗)中段,(结局)结尾,而这部分正是故事的矛盾冲突点,也是影片的高潮部分。一部影片至少有两个矛盾冲突点,该影片中,第一个矛盾冲突是家庭间的矛盾,小孩与妻子让他不要管这事,去送孩子考试还是去救人。第二是:个人打破的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矛盾。

影片的高潮是指人物出场时,是带着他的终极使命,带着他的高潮动作在行动的。观众期望的是人物下一步要去怎样做,能否成功,剧作者却在构思如何在高潮的到来前使人物的行动线真正丰满扎实,以使高潮尽可能以陌生意外的方式合情合理地到来。

刚开始主人公说听天由命,但是到这一边是自己孩子的考试,另一边是别人家孩子生命垂危,出现矛盾,夫妻吵架,故事进入高潮。

光线问题

光线问题:曝光过度,字幕是纯白色的看不到字幕,车体是白色的,而字幕也是白色的,一般像这种情况,白色字体加边框描边。
 
隐喻蒙太奇;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思的特征凸显出来。从影片开始到结束只出现了一棵树,并且那棵树高大并且葱郁,用这棵树来比喻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说明了现在化的大都市应该需要更多的绿色。

慢镜头

慢镜头:在影视艺术中,时间是可以延长和缩短的,其中延长时间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慢镜头。由此,慢镜头的实质是延长现实中的时间、延长实际运动过程。它被认为是“时间上的特写”,这种时间的“放大”与叙事铺垫结合在一起,造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此镜头中父亲转身的时候运用慢镜头,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利用慢动作强化了主人公在观众心中的高大的形象。

正常情况下,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转换频率是同步的,即每秒拍24幅,放映时也是每秒24幅。这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速度。如果摄影师在拍摄时,加快拍摄频率,如每秒拍48幅,那么,放映时,仍为每秒24幅,银幕上就会出现慢动作,这就是通常叫的"慢镜头"。



影片多次提到要快,不同的阶层,说了同样的话,暗示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快节奏,城市发展快,很难慢下来。

从刚开始的时候是很欢快的音乐节奏,到中间的时候越来越悲凉,用民谣的方式唱出了乌鲁木齐的拥堵现象,具有很强烈的讽刺意味,而到中间的时候小孩卡住,需要抢救,影片响起很悲凉的音乐,奠定感情基调,让人产生同情心。警察出动,音乐响起,节奏加快,营造故事紧张气氛。
提问与回答

杨娜娜问:《我要闯红灯》开头方言运用的作用?影片中淡入淡出效果转场似乎不太合宜?

首先作为前提,《我要闯红灯》开头所用的方言是河南话,与普通话相近,在配合字幕观赏的同时可以听懂其所讲内容,不影响观赏效果。其次更重要的是,方言相比于普通话更具有趣味性,方言的应用让影片更有看点,更能吸引观众。

《我要闯红灯》在高潮部分用了淡入淡出效果转场的确不合时宜。淡入淡出效果转场节奏舒缓,带有抒情意味。而《我要闯红灯》的高潮叙述主人公送孩子到医院抢救,节奏紧张急促,本该硬切最符合故事发展。可这里却用了淡入淡出效果转场,使画面节奏与故事内部节奏出现了错位

2. 陈柳伊问:《我要闯红灯》的主人公及其妻子在对待路遇堵车的病人的态度前后出现了反转,这是不是人物弧线的体现?

此片中,男女主角从起初的话中可以看出,女主说话的态度让我们感觉到,她很富有同情心,男主则表现的相对无所谓,一句听天由命自认倒霉,看得出他表现的很淡然,但是到后面的 救孩子中,女主则表现的很自私,强烈反对去救孩子,让丈夫送孩子去考试,此时的男主,却毅然决然的选择救孩子。是人物弧线的体现。

每个人物都具有特别的身体特征和行为特质。超越这些表面特征,深藏于人物内心深处的,是可以被最精确地描述为人物核心的东西。这个核心混合了欲望和顾虑,通过它们来影响叙事目标。正是这种“性格熔岩”使得人物充溢着生命力和最重要的可信度。导演和演员必须创造出人物弧线(characterarc)并贯穿于影片始终。一个主要人物必须有转变的能力,并且的确要在影片进展中经历真正的转变次要人物必须与主要人物进行互动,对主要人物或则有助或则有害。关键是次要人物必须固守为主要人物带来转变这一目标。这是他们在叙事中的弧线。此片中,男女主角从起初的话中可以看出,女主说话的态度让我们感觉到,她很富有同情心,男主则表现的相对无所谓,一句听天由命自认倒霉,看得出他表现的很淡然,但是到后面的 救孩子中,女主则表现的很自私,强烈反对去救孩子,让丈夫送孩子去考试,此时的男主,却毅然决然的选择救孩子。

让我们从转变的能力开始。大多数影片都会提供一个迫使主要人物去适应的情境。在朗霍华德的《失踪》(TheMissing,2003)中,当女儿被印第安人绑架时,影片的主要人物,她的母亲,会怎么做?第二个例子是《蜘蛛侠2》(Spiderman2,2004)。蜘蛛侠整天忙于济世安民的大业,以至于爱人离他而去,另寻佳偶。蜘蛛侠将怎么做?观众相信,《失踪》中的母亲和《蜘蛛侠2》中的蜘蛛侠必将有所改变。两个人物身上均拥有一些沛然莫御的精神力量,使我们相信他们不会听天由命。

下一个问题是人物如何转变?或者,换言之,是什么推动人物沿着人物弧线行进?从叙事的角度来看,下述两个故事元素中的任意一个都会推动主要人物做出改变。第一个元素是关系。想一想朱丽叶特刘易斯(JulietteLewis)饰演的人物,在莱塞霍尔斯道姆(LasseHallstrm)的《不一样的天空》(What’s Eating GilbertGrape,1993)中,她充当了约翰尼德普(JohnnyDepp)饰演的人物的催化剂。第二个元素是情节。情节为主要人物的目标施加了压力。想一想在西德尼波拉克的《窈窕淑男》中迈克尔(达斯汀霍夫曼[DustinHoffman]饰)做的决定,他打算乔装改扮,假冒女演员。原本失意潦倒的迈克尔,一跃而为肥皂剧中的明星,但是,伴随着职业生涯的突飞猛进,男扮女装也改变了他口是心非、控制欲强的男性倾向。诚如他在影片结尾所言,做女人是他一生中最善良的时刻。

主要人物总是要转变的,其人物弧线构成了影片的情感主线。次要人物也会转变,但是他们的转变服务于主要人物。不妨想一想伊利亚卡赞的《码头风云》(Onthe Waterfront,1954),在影片中,查理(罗德斯泰格尔[RodSteiger]饰)在车上对弟弟吐露了肺腑之言。整个叙事过程中,为了让自己暴虐成性的老板满意,查理一直在摆布弟弟特瑞(马龙白兰度[MarlonBrando]饰)。时至今日,在最后一次试图操纵特瑞时,查理才意识到自己对弟弟的伤害有多深。他下定决心,反抗老板下达的谋杀特瑞的凶残指令,让弟弟活下去,即便查理本人要为此送命也在所不惜。这种牺牲精神是查理的转变,是他唯一一次流露手足之情。因为查理赴死会促使特瑞挺身而出,指证暴徒,查理的这一举动(和关系)也会转变特瑞,以及特瑞的另一重要关系,即与艾迪(伊娃玛丽森特[EvaMarie Saint]饰)的关系。次要人物的人物弧线必须服务于主要人物。

要想构建自己的表演,演员必须对形成人物弧线的情感历程胸有成竹。导演也需要了解人物弧线,因为对他们来说人物弧线就是表演的路线图。

3.赵静问:《我要闯红灯》中的字幕大小不一,这是怎么回事?

该影片中的字幕确实有些问题,比如曝光过度,好几处,字幕大小不一,或者剧中字幕出现好几处错别字。可能是剪辑的时候出现的问题。

4, 谷雨琳问:《我要闯红灯》的剪辑是不是太过零碎了?淡入淡出的转场效果如果换成直接硬切是不是要更好一些?

剪辑是将许多零碎的画面片断串联为一个有节奏的整体的过程,这就涉及到一个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的问题。
这里要提到一个画面顶点的概念,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中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
这里要提到一个剪辑技巧:因为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前面一个镜头的画面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在实际剪辑工作中,遇到快速运动(画面内容)的镜头,要将剪切点提前一点。这样可产生体现出影像的旋律感和舒适感。比如一个翻书的动作,我们可以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25帧画面,那么就选择从第4或5帧处进入。将后点设为第21帧左右,这样不会对观众理解翻书动作产生影响,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前后镜头的连贯性。

5、影片开篇画面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什么背景,有什么作用?画面背景的作用是啥?我们今后在设置画面背景时要注意什么?
一部影视作品是由段落组成的、段落由场景组成、场景由镜头组成、镜头由画面组成,画面又包括主体、陪体、背景、前景、空白等要素。其中画面背景交代了时代背景、民族风格、地域特色等元素。开篇出现大草原,交代了具体环境,点明了主体所处的时代、地域特征。画面背景包含丰富信息量和视觉冲击力,才能更好的 ?

答:影片开篇使用摇动镜头展现乌鲁木齐大都市堵车的盛况,街道,警察,警车,大大小小的车,形形色色的人……一部影视作品是由段落组成的、段落由场景组成、场景由镜头组成、镜头由画面组成,画面又包括主体、陪体、背景、前景、空白等要素。其中画面背景交代了时代背景、民族风格、地域特色等元素。开篇出现大草原,交代了具体环境,点明了主体所处的时代、地域特征。画面背景包含丰富信息量和视觉冲击力,才能更好的突出主题,为影片服务。镜头设计采用的是运动镜头---移镜头;草原给人的是辽阔、无际的感觉,移镜头适合表现开阔、多层次的宏大场面,具有完整、流畅、富有动感等特点。


    关注 南疆微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