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路上 ——从“粥悦悦”推文说开去

 

我怕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5.19的时候我们的公号收到了份大礼,是微信平台发来的“原创”邀请。

奋斗了两个月的目标意料之外的到来,欣喜之后充斥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继续的微妙空气。

然后我看到了这篇文,是的,一个非常鲜活的,我经常翻她微博微信的网红“粥悦悦”的推文。

今儿(已经是昨儿了)的标题是



这是任何一个有着心理学背景的人都会失笑的标题。

作为一个“心理人”,我有些愤怒,于是在文后留言表达了不满,没有被采纳;更多的是失望、触动(别担心,我会继续关注她,至少目前是)。

可当我看到文后的留言后,我沉默了。

原来这不是仅是一个公众人物不够严谨的借用了“产后抑郁”在消费,还有辣么多人,出于各种理由附和这喧闹而不真实的声音,这只能反映两个事实:一、大众对心理学的理解确实有限,对于心理疾病更像看待一个笑话;二、大家都穷怕了,普遍认为金钱能够换来更美好的心理感受。

没错,物质条件的改善确实有可能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但是一个更显然的事实是,产后抑郁和其它心理疾病一样,发病是不分贫富、无论阶层的,如同绝大多数生理疾病一样。

他们不懂,心理疾病患者和家属的痛。
估计也不想懂。

我在想粥悦悦为什么会起这个标题,她有没有去拿捏这个话题,有没有去考证一下,还是简单粗暴地任性了一把。

接着我想,公众号办到如今,需要什么样的坚持和坚守?

前阵子一位投资人朋友跟我聊,他鼓动我去做更大胆的尝试和推广——做一个家庭教育“正见”的传播者。我问了一个特别白痴的问题,怎样才能保证我传播的是“正见”呢?

是的,我不能保证,我顶多只能保证是“我认为的正见”。

“我认为的正见”抑或是“正见”本身都受到了知识结构、个人偏好、甚至时代因素等的制约。

那么,“我认为的正见”具备被传播的理由吗?还是需要更虔诚、更敬畏、更严谨的态度呢?

我期待的是——分享和成长是永恒的话题,传播和利益永远是门外侍卫——这才是当初创办这个公号的初衷,这才是我们前进的源泉,这才是我们如此审慎、如此沉默的原因。

我怕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南开+中大,中大+北师大
心理学小硕+重点中学教师+宝妈
学术知识+工作经验+生活血泪史
用心打造的品质“干货”平台
专注于家庭教育和女性成长
犹豫什么,还不快关注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 妈妈你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