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重阳:禅茶未必一味

 

茶与佛教...



僧问禅师:达摩西来意旨如何?师答曰:喫茶去。制定清规的百丈怀海提倡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个作可能就包括种茶。古时僧人研习佛法之外亦要劳作,所以寺院中还有种植耕耘,显赫的寺院甚至还要向皇家进贡茶叶。 喝茶的习俗,中国自古有之,而将此嗜好播及民间而形成习俗的,应该是佛教的僧人。

喝茶,至少从8世纪开始,就与佛教的禅宗有种潜在的关系。直到今天,茶商在做广告时还打着 “禅茶一味” 的口号。茶的味道千差万别,因茶种、产地而有殊异;禅的味道,却是难以言尽。我看 “禅茶一味" 已成滥语,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相干着。

做什么都要讲文化,所以要以茶入禅,以老庄化楼盘,虽然未必就有文化。市面上的 ”中国风“ 吹得起劲,为产品敷上老庄、禅宗的概念,看着还是廉价,日本人就不会在茶盘上写个 ”茶“ 字。



茶,古时又名荼、茗、荈、槚,《尔雅》中有载:早采曰荼,晚采曰茗。王褒的《僮约》,可能是中国茶事最早的文献。书中记有:牵犬贩鹅,武阳买茶。《僮约》作于西汉,可知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已开始饮茶,商市已有人在卖茶。那时还是 ”粥茶“法,将茶叶与蔬菜一块煮。隋唐之后,,末茶渐成为主流。末茶,取粉末之末,日本称为 “抹茶”,乃是注重捣制过程的缘故。那时茶叶要做成茶饼,似云南的普洱,福建建安产制的龙团、凤团都是进贡皇家的上品。明洪武二十四年,朝廷下令罢造团茶,改为进攻叶茶,这或许是后来抹茶在中国绝迹的原因。现在喝的铁观音就是散茶,将茶芽和茶叶采下,晒干或焙干,在壶碗中沏着喝。

茶神陆羽瓷像。生意兴隆,茶商以茶水祭祀陆羽,生意萧条则以开水烫之。

《茶经》尚清简,陆羽说,饮茶之人乃精行俭德之人。日本僧人永忠第一个将茶传入日本,到利休时,日本的茶道讲究律:和、敬、清、寂,都与禅宗的思想有关。被尊为茶神的陆羽,幼年丧失双亲,自小由僧人抚养,所以说《茶经》背后就有佛教的影响。陆羽一生与僧人过从甚密,饮茶的嗜好大概与此有关,在当时的寺院中,僧人饮茶是很普遍的。

禅寺中不仅有茶室,还设有 ”茶头“一职,张籍和元稹的诗中都提到僧人在寺院附近种植茶树。打坐是禅宗僧人的日常修行,而喝茶可以提神,避免打坐时堕入昏昧。

禅茶一味,中国的饮茶习俗肇始于佛教寺院, 尤其是禅寺。


    关注 小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