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这些医学史,别说你是医学生!

 

5月24日医学史上的今天1898年5月24日,美国医生,小儿心脏病学奠基人HelenBrookeTaus...

5月24日
医学史上的今天


1898年5月24日,美国医生,小儿心脏病学奠基人Helen Brooke Taussig(1898.5.24-1986.5.20)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剑桥(Cambridge),这里也是哈佛大学的所在地,她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母亲是个园艺学家。

1921年她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进入刚刚成立的哈佛大学公卫学院,但当时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对于女学生只给学分,不给学位(哈佛大学医学院直到1945年才颁发学位证书给女性)。Taussig是当时班上惟一的女学生。
1923年她进入波士顿大学师从解剖学教授Alexander Bagg,1924年在Bagg的推荐下,Taussig来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专攻内科学并于192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当时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新成立小儿心脏内科,Taussig小儿科主任Edwards A. Park邀请进入该科实习并在两年后担任了该科的主治医师。

不幸的是,1930年她的听力开始下降,有时她甚至听不到病人的心音。但是她努力学习淳于,借助助听器和触诊判断心音。Taussig一手开创了小儿心脏病专业,1938年,她经过反复观察系统研究之后发现,那些罹患法洛四联症的孩子,只有在动脉导管闭合后才会明显发生青紫。

她提出假说如果建立一个新的管道以增加肺动脉的血流将会缓解紫绀的症状,为此她有说了约翰.霍普金斯的外科学主任Alfred blalock和他的黑人助手——著名的Vivien Thomas,在经过大量动物试验后,在1944年11月29日,第一次为一位法洛氏四联症患儿成功进行了分流手术,这种手术被称为Blalock-Taussig分流术。
1947年她出版了《先天性心脏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of the Heart)一书,是心脏病学的经典之作。她还参与著名的“反应停”事件,直接促成了该药的撤市,美国政府在1964年给她颁发了美国公民最高荣誉“自由勋章”(Medal of Freedom)。1986年5月20日,她因车祸丧生。
1903年5月24日,加拿大心脏外科医生Arthur Martin Vineberg(1903.5.24-1988.3.26)出生,他发明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手术,是冠脉搭桥手术的雏形。他从胸壁上游离出内乳动脉,将这支血管移植入心肌遂道,利用其侧支供血改善心脏的血运。

经过反复的动物实验之后,1950年Vineberg在蒙特利尔的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进行了首例Vineberg手术,当时这一手术的死亡率是6%,随后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约施行了10,000至15,000例Vineberg手术,直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诞生。
1926年5月24日,英国商人雷士德(Henry Lester,1840-1926)在上海去世,是大地产商及德和洋行创始人。他终身未娶,留下的巨额财产根据其遗嘱由专门成立的雷士德基金会保管。该基金会在上海办有雷士德医学研究所(Henry Lester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雷士德工学院及及仁济医院大楼等慈善事业。

1932年秋,雷氏德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大楼在上海建成,设有生理学部,由伊博恩领导,从事生理学、营养学及对中药的研究。病理科学部,从事细菌学、血清学、寄生虫学、昆虫学等研究,曾从事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对血吸虫病、华枝睾吸虫病的病理学研究。

1935年,雷士德医学院(今北京西路1314—1320号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落成开学。雷士德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但根据他的遗嘱,学校不设宗教课程与教育,不使用其他学校教材,以教师的讲稿为教材,规定以华人子弟为主要学生,并适当接纳除英、美、法三国以外的其他国籍学生。雷士德基金会还投资兴建了位于上海市中心山东路上的仁济医院新楼,仁济医院一度被叫作“雷士德医院”。雷士德基金会在虹桥路投资兴建的上海聋哑学校,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设施精良的残疾人学校。


1989年5月24日,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以1号令发布《国家医药管理局行政立法暂行规定》。

1993年5月24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发生一起酷似霍乱的腹泻病流行,经多方鉴定证实为霍乱弧菌0139血清群。从5月24日第一例至9月15日末例患者,前后持续115天,报告病例200例,死亡4例,带菌者225例。总发病率1.29/10万,死亡率0.026/10万,病死率2%,人群感染率2.74/10万,流行高峰为7月份。总的分布特征是散在发生,而且高度分散,但在局部地区或个别户中也偶有相对集中的现象。
2003年5月24日,非典疫情回顾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SARS病毒蛋白功能研究和药物筛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中国卫生部公布各地设立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定点医院的标准和要求。

*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宣布,购买国航机票的中外旅客从即日起将自动获得“承运人非典型肺炎”责任保险。

* 北京市新闻发言人说,除去世界劳工组织官员阿罗染SARS不治外,北京收治的另七名境外SARS患者目前已全部治愈出院。
2010年5月24日,著名心外科专家,原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郭加强教授(1923.11.18-2010.5.24)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7岁。郭教授1947年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1951年毕业。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兼心外科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兼先天性心脏病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72年成功地开展了我国第一例室壁瘤切除术,1974年在国内首次成功地施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976年与人合作在国内首次完成人工生物瓣替换手术。他领导的课题组在70年代研制出我国第一枚牛心包生物瓣(BN型)和新一代国产GK型机械瓣,并于1976年成功应用于临床。1987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液氮保存的同种瓣膜和血管库并应用于临床。

1987年及1988年先后成功开展国内第一例胃网膜右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巨大室壁瘤左室成形术。郭加强教授于1982年组建了中国心血管技术协作培训中心,其后的二十年期间,与全国100多家医院形成协作网络,培养各类专业人才2000余名,为我国心脏外科的普及、提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医途APP,临床图片,
病例学习的好地方,
更有同道问答全部包场,
加入医途,我们一起探讨病例。
忘了告诉你,
现在下载还有积分相送呦!



    关注 医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