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旗影---更衣记

 

去南京时,总想要去夫子庙,去夫子庙就会惦记巷子里的那间小小的明信片店。店子不到十平方,在各式小...



去南京时,总想要去夫子庙,去夫子庙就会惦记巷子里的那间小小的明信片店。店子不到十平方,在各式小玩意挂满的众多商铺的挤兑下,是缩成一角的可怜的身影。四面的墙上陈列着很多的明信片,有手绘南京、手绘江南、手绘金陵十二钗,手绘秦淮八艳。正中墙上一排民国名人手绘明信片却分外醒目,而其中张爱玲堪称经典的身着旗袍、手掐腰间、下巴仰起的照片实在是最好的封面招牌。



书里说,张爱玲的体态妖娆、敏感优雅的母亲黄逸梵曾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淑女,她教她学淑女轻盈走步,结果张爱玲却跌跌撞撞;她教她巧笑嫣然,她却咧着嘴大笑,实在是没有女儿家的样子。所以,母亲便放弃了初衷。书中说的这些,将张爱玲女性的柔美几乎是抹杀的,并且与日后张爱玲爬格子,一边用文字抒写自己的才华,一边乐此不疲地念叨旗袍的生活写照矛盾悖逆。现实生活中,她爱美,她对旗袍可谓上瘾。



1943年,她走上文坛,穿“丝质碎花旗袍,色泽淡雅”,一改在圣约翰大学的奇装异服去见了当时《万象》杂志的主编柯灵。

1945年,《倾城之恋》改编为话剧,张爱玲与剧团主持人周剑见面,她穿了“一袭拟古式齐膝的夹袄,超级的宽身大袖,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绸镶边,右襟下有一朵舒卷的云头-------也许是如意。长袍短套,罩在旗袍外面”。

1945年,与《新中国报社》主办女作家聚谈,张爱玲身穿“桃红色的软缎旗袍,外罩古青色背心,缎子绣花鞋,长发披肩”。



我近来都不读他人给别人造的传记,就是担心里面有很多失去考证的谬误。比如关于她去世时的状况,不同的传记里就出现各样的差异,林式同作为张爱玲最后之状的见证人就曾提出了传记作者们的“想当然”。于是,想要了解一个人,就需要看她自己所写的文字。于是有一点,我,不光是我,可以肯定的她迷恋旗袍。她所写的作品里透露着她对有晚清遗风的旗袍的执迷。她自己画旗袍的样式,让师傅裁制。她的衣服基本都在“造寸”做,这个旗袍店和她有着很深的渊源。“造寸”原叫“张记裁缝店”,店主叫张造寸。因为他手艺高超,所以在上海滩小有名气。有一次,他为张爱玲做了一条猩红色丝绒镶金丝的高腰长裙,高兴之余,张爱玲就替他取了个好听的店名。“造寸,造寸,寸寸创造”,于是“张记裁缝店”就改名为“造寸时装店”。



张爱玲在“造寸”做了多少件旗袍?无从得知。只知她一年四季度都穿旗袍,冬天的有绒夹里,紧身、窄长袖、两侧开衩至膝部的旗袍,春秋低领、束腰带的旗袍裙,夏天无领、短袖、衣长至膝盖的“风凉旗袍”。总之,如同她写的一篇《更衣记》了,变幻着时空,变幻着绚烂闲淡,最后是一抹“临水照花人”的落寞疏离的隔世眼眸......

------潇湘

后记:哎,分享完毕了,感到心里有一抹苍凉,必须得看一两眼接现世、接地气的。


    关注 汉川旗袍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